第三百九十三章 水师有动静了

旧式官僚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陈鸣一直都没想过把这些人全部摆在反面,只要愿意投降,只要能力、官声能达到水准线的,陈鸣向来很大方。

岳文海不是他需要用千金去买的马骨,复汉军里如他这样的进士已经不在少数。但他的身份,以他跟陈家的纠葛,陈鸣当然不会轻飘飘的就把人抛在一边。以至于在眼下这个时候,也专门抽出时间来见他一见。

岳文海来去匆匆,陈鸣转身就又埋在小山一样高的军机文牍之中。

外头又下起了雨,雨滴敲打瓦片的密集声响传入耳中,一串串的水珠从屋檐上滴下,仿佛在窗外挂上了一道珠帘。

六月的下旬,宁波就先开港,接着就是上海,在七月上旬也开了港。

早在开港之前,大批的茶叶、瓷器、南京布、生丝等等都已经汇聚到了这两地,不管是宁波还是上海,皆如此。

而除去以上大宗的贸易商品外,还有桂皮、石条、白纸、花砖、方砖、雨伞、石磨、麻线、冰糖、铸器、锡器、漆器、明矾、绿矾、红豆、药材等等。

影响力之巨大,一亮相都夺走了整个江南的注意力。三四月里死气沉沉的江南,立刻就焕出了勃勃生机。就连浙江进展迟缓的田亩清丈,也跟加了一壶油一样,快了不少。

中国自秦汉以来,一直就用亩和顷作为田土的计量单位,但是由于各个朝代规制不一,所以顷亩的广狭,前后颇有差异。此外在民间因传统习惯的不同,往往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标准。以北方为例,就有大亩小亩之分,一大亩合三小亩,而即使是北方的小亩,也普遍要比官亩更大一些。

《明史·食货志》载:凡田以近郭为上地,迤远为中地、下地。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亩百为顷。

清顺治十二年,清廷以部铸弓颁行天下,凡丈地,五尺为弓,二百四十弓为亩。但民间的习俗到了吴地,则是以六尺为一步。表面看来,它大于五尺为步的官亩,其实不然。江南的旧用之弓,即匠作合省通行。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此曾颇有议论。江南虽是以六尺为一步,但苏尺核实计之,部尺一尺,当苏尺九寸;匠尺一尺,当苏尺八寸;江南的风俗虽然是六尺步,却比五尺弓还要短上一点。而且吴中田地,每亩多不敷二百四十步,甚有七折八折者,比国家规定的亩积要小多了。

到了浙江,浙江的“浙尺”、“浙亩,让陈鸣看了更加头疼。

桐乡、崇德、归安、乌程、嘉兴、秀水、嘉善、平湖等地的田亩面积就没有一个是相同的,高下之差能过一成去。尤其是平湖县的田亩计量,其一亩之地比之桐乡、乌程要出小三成来,而上面列举的,还只限于嘉兴、湖州二府州县,就浙江全省而言,当然更复杂了。

江浙地区的田亩清丈计量工作进展十分缓慢,即使大批的当地皂户投效了复汉军,也还是慢的如同乌龟在爬。这个时候自古以来就是最初猫腻的事儿,沈国贞作为监察御史,相当一部分精力被牵扯在了这里。

但是六七月上海、宁波开港以来,江浙一带的田亩清丈工作度陡然一块。这让陈鸣都不知道该如何说才是好了。

洋人的船只来的更是快,开港之前人就飘在了外海。有英国人的,有法国人的,有荷兰人的,也有葡萄牙人的。澳门现在还没有给陈鸣一个确切的答复,但这并不妨碍两边的贸易。这些船只中有西式的大帆船,也有中式的福船。

七月中旬刚入,最先开港的宁波出口额就非常轻松的过了一百万块银元。只从货类份额上看,中国的瓷器这个时候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特别是那些勾画了西式人物画的外销瓷。而从价格和种类上看,中低档出口瓷还是占据主力的,余下的多是高档的高白瓷。至于上一辈子在欧洲传的神乎其神的骨瓷,成为了高贵、典雅的代名词的‘世界公认最高档瓷种’骨瓷,似乎并没赢得以英国商人为代表的欧洲商人特殊的青睐。一点点份额更像是瞧到了一个新瓷器类型,拿回去试试水。怎么也瞧不出陈鸣上辈子英美中高层阶层对于骨瓷——‘当你遇见骨瓷的那一刻,她骨子里蕴藏的贵族气质就在不经意间表露无遗……’的追捧、喜爱赶脚!

来宁波和上海的法国人带来了大批的燕窝,很多还是珍贵的血燕,陈鸣现在也过上了用‘燕窝漱口’的日子了。这个东西虽然在中国扬光大,成为一道养身珍品,可主产地却是在东南亚。

近来西班牙人很少直接到中国来贸易,法国人取代了西班牙人往西的地位,他们跟盘踞在后世印尼位置的荷兰人,以及暹罗划伤,也就是后世泰国的华商,每年都将大批的燕窝、苏木、番银、槟榔、乌木、呀兰、稻米、海参、鹿脯、牛皮、玳瑁、火艾棉等等输入中国。

欧洲商人与中国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很清楚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这种观念虽然跟他们的文化、思维完全不相通,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利索的拿来‘用’。燕窝就是欧洲人送礼的一件非常不错的法宝,而欧洲人本身对于燕窝却是绝对抵制的——他们认为燕窝就是:“这些明胶状的东西其实就是一只大燕子-金丝燕-消化后吐出来的某些海草的渣滓!”

因为时间和时局的问题,今年的外贸交易注定是小打小闹。但一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的一半!

看着眼下江浙官场一帮人忙的焦头烂额,陈鸣本来要放出消息,重修《明史》的。这事儿他已经跟老爹通过气了,陈惠想的更远,未来不仅要重修《明史》,还要修《清史》。当年朱元璋也下令修了《元史》,没道理陈汉不修《清史》的。

他们借此机会可以收拢去一大批有声望的读书人。因为修史这个东西对于传统的读书人杀伤力极大,这些人或许不把陈汉给出的官位当做一回事,但绝对会珍惜修史的机会的。

江南作为人文荟萃之处,名家甚多,自然就是‘重点区域’了。

陈鸣也想借着机会把一批在地方上有名望的‘高德名士’送去河南,省的他们在江浙吧啦吧啦,说三道四,净给他添乱子。

但是现在看看江浙官府的工作量,陈鸣觉得还是再等一等吧。

等到年尾,大军也当拿下广东和江西了,那样再提出修《明史》也更有底气。

要知道满清编撰的《明史》虽然有很多让人恶心的东西在,但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是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记述之完善则是大大过了以前诸史。《明史》纵然有很多不实,但仍得到后世不少史学家的好评。

“殿下,清军的水师有动静了。”

刘武兴冲冲的奔到他跟前,手中拿着一个细窄的小纸条。这是飞鸽传书!

……

蓝色的海面上,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在向着珠江口方向航行。

哗哗的海水派击在船舷,一道道白色的水痕迅泛起又迅消失在蓝色的海面上。赤色的军旗飘扬在一根根高大桅杆上,它们就是复汉军现在的东南水师,一个集结了福建水师、张球船队两大力量的庞然大物。

即使把六七十艘船龄老旧的战船退出一线战斗序列,东南水师现在也有一百四十艘以上真正意义上的主力战船。而且它们全面更新了武备!

那些老旧的小炮、笨重的旧式火炮纷纷从战船上被抬下,或是报废,或是回炉重造。

一个多月的时间,福州枪炮分局的生产加上南京转运过来的火炮,整支东南水师的火炮焕然一新,火力陡然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而且随着这批铁模铸炮的抵到,一种新式武器也被送上了战船。它就是火箭弹,正式名叫火龙弹。

陈鸣也不知道火箭弹对于海战能起到多么大的作用,一些都是他凭空想象的,这东西被他‘明’出来的第一针对目标是北方的满蒙骑兵。

海上的火箭弹,路上的火箭炮,这都是这一构思延伸出来的产品。

眼下的广东之战,就是火箭弹在海上的第一次‘实战应用’,那么是骡子是马,到了溜出来看的时候了。

陈鸣很相信张球、叶相德打海战的本事。没有真本事,张球早就死在吴必达手中了,而叶相德不管是清军水师方面,还是张球船队方面,对之阵仗水准评价都很是正面。

这样的统帅加上武备更新、士气很不错的军队,没道理败给劣势中的清广东水师的。

何况他们还有郑家船队这个帮手。

后者可是地头蛇。郑家队伍的嫡系力量又多出自新安一带,这个时候的新安就是后世的深圳、香港一带。对于珠江口的地理水情,了如指掌。而且郑家船队的力量一点也不弱。虽然正面交手不是广东水师的对手,后者虽然没有专门的水路提督,不像福建那样兵分水6,但外洋水师的实力比之福建可强的多了。

广东有五镇水师呢。就算缺了半个南澳镇【另半截归福建水师提督统辖】,外洋水师之强也绝冠东南。

之前南澳镇总兵何思和受提督甘国宝之命,以南澳镇水师为主力,辅之碣石镇部分兵马,北上福建助剿,可逼的张球很是狼狈的。

只是后来局势翻转,吴必达放弃了澎湖,移师到海坛镇,何思和命副将章绅率部北上,自己则带余下船只兵勇转回了珠江口。

澎湖一失,何思和真的没有继续待在南澳的必要了。之前时候,吴必达屯兵澎湖,即切断了台湾与福建本土逆党的联系,又大大压缩了张球船队的活动空间。何思和驻军南澳,与澎湖遥相呼应,直接隔绝了福建台海与广东海面的联系。

可是澎湖一旦换了主人,南澳镇就处在了危险的边缘了。因为澎湖距离南澳的距离只有海坛到南澳的一半,张球手下还有一部分水师停驻在了厦门,这倒是显得澎湖、厦门遥相呼应,分割了南澳与福建水师了。

张球站在大号霆船的船头,舰如剑劈开的水浪,浪花哧溅,水汽嘭生,站立这里不久张球的脸上就已经湿漉漉的了。但张球的心是畅快的。

他不是没有带着船队逾越南澳岛,进入广东海域过。可那些往昔的记忆里,全是不堪回的狼狈和逃窜。哪像现在这般自在自由?

“不要说南澳岛,老子还要杀进珠江口,好好见识一下什么是十三行!”

你可以说张球很自傲,很狂傲,傲的都不把清军的五镇水师放在眼里了。但现下以复汉军的大势,他还真的有这般的底气。

张家、郑家,他们手下的船队绝不仅仅是他们自个,更是收拢了东南洋面绝大部分的海盗、洋匪。这大大小小几十股海盗洋匪单个来看,实力都挺一般的,可要是加在一起,那就真的能同省级的清军水师对战而有来有往了。

再加上投降的福建水师,还有复汉军这些日子里提供的一门门火炮,张球若有如此资本了还害怕广东的清军水师,他早多少年就沉尸大海,变成了鱼粪了。

大海之上不需要懦夫,懦夫在汪洋大海之上也露不出头来。张球即使没有复汉军的帮衬,他也是福建台海海面上有数的巨匪。千万别小瞧了他!

朱濆就站在张球不远的地方,他是第二批复汉军水师选出的精英苗子。因为在广州,英国人已经准备好了西式大帆船等待着复汉军来验收。度快的惊人吧?这是因为他们现在跟荷兰人密切的关系。

这艘船是从巴达维亚,趁着夏季风最后的余力,以最快的度航行到广州。

英国人办事的度快的让陈鸣吃惊。接到消息,立刻就让水师抽调基干军官和精锐,组建第二批实习生,人数也是一百人。

朱濆就是其中之一。

他老子朱志伟已经是江南贸易公司的老总了。朱志伟没有选择进军队的后勤部,也没有选择在上海港任职,而是下海为商,拿着陈继功当初留下的家底,再由陈鸣拨款十万块银元,做起了造船、运输和对外贸易的买卖来。

陈鸣对于他的要求是,下半年沟通朝鲜、日本,明年沟通琉球和东南亚,五年里把海运路线联系到印度去,十年内要连通欧洲。

在朱志伟面临的三个选择项中,最后这一个显然是最困难的,而且官职也最低,仅仅是正五品,江南贸易公司是挂在工商署新成立的外贸厅下面的,朱志伟的顶头上司才是正四品。但他偏偏选择了这个。

朱濆的二弟朱渥则进入了文政大学,现在是要走正儿八经的政途了。

所以朱濆比朱渥更像朱志伟的儿子,父子俩人骨子里都有股不安分,冒险精神,都热爱、向往着大海。(未完待续。)

第六百八十章 权贵子弟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资政院搞事——官员罢免权!第六百二十四章 陆战队登陆!第六百六十四章 陈鼎对弟弟妹妹的许诺第四百一十九章 陈鸣的‘惨败’!第617章 泗水的枪声第五百九十八章 扯后腿……第二百二十一章 诡异怪事乱人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陈鸣的小心眼第五十二章 砍人头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苏州第九十六章 杀手锏第一百九十三章 武昌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皇死了第九百八十章 开普敦分舰队第四百九十二章 进北京城,血祭崇祯第五百三十章 英法合流第三百零九章 慈不掌兵第六百四十六章 当家的,钱和脸面哪个重要?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紧急动员令第一百五十五章 又是飞雷炮第二百七十四章 在天之灵第三百六十一章 当复汉军的顺民第二百一十四章 用武之地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第三百一十五章 狼嚎第三百四十一章 长沙这不是没有么第九百三十七章 中国?这里是欧洲第二百四十四章 就是夷族第615章 水师到了第八百章 这些该死的中国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钱’第八百二十二章 没种!第三百零三章 西征第六百三十二章 华人修女?第五百四十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中英战争的隐患第四百二十七章 乾隆爷的奴才第九百六十一章 二波封国第四百三十章 复汉军必须胜利!第五百四十一章 即嫡又长第七百零九章 中俄商贸区第五百二十章 带路党第七百九十一章 人是怎么作死的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紧急动员令第八百二十七章 北疆军团第二百八十三章 血虎旗第四百三十二章 东渡的,西方文明的结晶!第四百二十九章 噩梦第六百六十二章 今世英雄诞生记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口吃了个大胖子第五百章 沙俄——哪里来的滚回哪里去!第一百二十七章 阿弥陀佛第六百零一章 墨鹄第二百四十九章 有志气,表跪舔第五百一十五章 二次改开第七十三章 一刀砍头,碗大一个疤第七百四十一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真正的考验从现在开始第六百六十八章 万民表率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美军第一百二十七章 阿弥陀佛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魔解体大法第八百八十二章 陈鼎在美洲第九百零八章 外东北的新生活第608章 都怪这乱扇翅膀的蝴蝶第八百七十六章 陈皇帝的牙根恨得发痒第七百二十六章 劳动致富,勤劳发家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局面乱了,奥斯曼的求援第九章 统一战线第一百零九章 打!第五百一十七章 内斗倾轧第一百五十四章 星空下第一千一百零六十九章 法俄关系新篇章第九百章 拿破仑有‘资格’了……第三百六十八章我辈兴废在此一战第五百一十三章 或许,我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第615章 水师到了第690章 谭大胆后记10 穿越驸马爷第八百三十九章 向着胜利迈进第八百四十九章 中国的美好时代 下第一百零四章 危险的苗头第一千一百零四十八章 陈鸣被套路第四百八十八章 丧师误国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狂热中国第一千一百零一十四章 时代的大进步第七百五十二章 效忠皇上第五十九章 要表现得像个猪第六百二十七章 陈鼎的进击——第五百九十章 两宋与汉唐的差距……第五百三十六章 再以中国为师第九十八章 笑的灿烂第六十二章 咱爷俩第七百零一章 皇后的担心第九百九十七章 改变世界,改变历史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儿科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分发战利品的时候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到了!第八百六十六章 名将凋零第二百九十一章 影响
第六百八十章 权贵子弟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资政院搞事——官员罢免权!第六百二十四章 陆战队登陆!第六百六十四章 陈鼎对弟弟妹妹的许诺第四百一十九章 陈鸣的‘惨败’!第617章 泗水的枪声第五百九十八章 扯后腿……第二百二十一章 诡异怪事乱人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陈鸣的小心眼第五十二章 砍人头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苏州第九十六章 杀手锏第一百九十三章 武昌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皇死了第九百八十章 开普敦分舰队第四百九十二章 进北京城,血祭崇祯第五百三十章 英法合流第三百零九章 慈不掌兵第六百四十六章 当家的,钱和脸面哪个重要?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紧急动员令第一百五十五章 又是飞雷炮第二百七十四章 在天之灵第三百六十一章 当复汉军的顺民第二百一十四章 用武之地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第三百一十五章 狼嚎第三百四十一章 长沙这不是没有么第九百三十七章 中国?这里是欧洲第二百四十四章 就是夷族第615章 水师到了第八百章 这些该死的中国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钱’第八百二十二章 没种!第三百零三章 西征第六百三十二章 华人修女?第五百四十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中英战争的隐患第四百二十七章 乾隆爷的奴才第九百六十一章 二波封国第四百三十章 复汉军必须胜利!第五百四十一章 即嫡又长第七百零九章 中俄商贸区第五百二十章 带路党第七百九十一章 人是怎么作死的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紧急动员令第八百二十七章 北疆军团第二百八十三章 血虎旗第四百三十二章 东渡的,西方文明的结晶!第四百二十九章 噩梦第六百六十二章 今世英雄诞生记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口吃了个大胖子第五百章 沙俄——哪里来的滚回哪里去!第一百二十七章 阿弥陀佛第六百零一章 墨鹄第二百四十九章 有志气,表跪舔第五百一十五章 二次改开第七十三章 一刀砍头,碗大一个疤第七百四十一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真正的考验从现在开始第六百六十八章 万民表率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美军第一百二十七章 阿弥陀佛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魔解体大法第八百八十二章 陈鼎在美洲第九百零八章 外东北的新生活第608章 都怪这乱扇翅膀的蝴蝶第八百七十六章 陈皇帝的牙根恨得发痒第七百二十六章 劳动致富,勤劳发家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局面乱了,奥斯曼的求援第九章 统一战线第一百零九章 打!第五百一十七章 内斗倾轧第一百五十四章 星空下第一千一百零六十九章 法俄关系新篇章第九百章 拿破仑有‘资格’了……第三百六十八章我辈兴废在此一战第五百一十三章 或许,我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第615章 水师到了第690章 谭大胆后记10 穿越驸马爷第八百三十九章 向着胜利迈进第八百四十九章 中国的美好时代 下第一百零四章 危险的苗头第一千一百零四十八章 陈鸣被套路第四百八十八章 丧师误国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狂热中国第一千一百零一十四章 时代的大进步第七百五十二章 效忠皇上第五十九章 要表现得像个猪第六百二十七章 陈鼎的进击——第五百九十章 两宋与汉唐的差距……第五百三十六章 再以中国为师第九十八章 笑的灿烂第六十二章 咱爷俩第七百零一章 皇后的担心第九百九十七章 改变世界,改变历史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儿科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分发战利品的时候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到了!第八百六十六章 名将凋零第二百九十一章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