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国将不国

云南昭通府,这是整个云南境内最早投降复汉军的地方了。没有办法,实在是昭通府的地势太过坑人了。它位于云南省的东北角,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处,如一个伸入‘大海’的半岛,将自己完全置身于四川和贵州的左右包裹当中。它不早降,就没有天理了。

作为云南的要害之处,昭通是云南省通向四川、贵州两省的重要门户,是中原文化进入云南的重要通道,是被称作小昆明的宝地,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

六月上旬的某天,昭通府的财政部门口围了一大圈人,因为这天是占据昭通两个来月了的复汉军第一次给底下公员们发薪俸的日子。自打复汉军夺取昭通府以后,头一个月是没一天安稳的日子。那些投降的官员,隔三差五的就有人被抓起来,或是降职,或是罚款,还有罢官的,更有被直接撂进大牢的。随后一个月里又有大批的外来户涌入进来,而当地的官吏们一打听,哦,原来是政治学院成都、重庆和贵阳三处分校的学生啊,这是新朝的嫡系哦。接着再有从四川、贵州调来的各层次官员,如此闹嗡嗡的就又过了一个月。现在昭通的大局是稳定下来了,各机关的中高层位置也都稳定了下来,可以说混乱就离昭通远去了。这财政局突然的发工资了,就算是一个很直接的证明么。

从学校里毕业的菜鸟们或是打外头调来的官吏们,对于复汉军的‘薪俸’是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的,他们知道新朝许诺的什么工资,那就是什么工资。

但是那些留任的管理们就被结结实实震撼了一把。

——真真的一点都没有克扣。发下的米面全都是一等一的货色,猪羊肉新鲜,禽类游鱼活蹦乱跳的,还有成色十足的银元。

虽然后者已经被很多官吏选择了兑换田亩。但发薪俸的时候,一个昭通府城的官员公员还是用去了七百多块银元。因为各地的迅游法庭和下乡工作组的薪俸也都是在昭通府城结算的。

当那些亮晶晶的小银饼子发到手里时,很多人的第一动作就是一五一十的数上几遍,再然后揣上钱袋赶紧离开了。也有零星的几个爱钻牛角尖的人,就到一旁的公告牌边,看着上面的规定介绍,对比自己手中领取薪俸的签单,那旁边还有铅笔和纸张、桌椅,甚至是算盘,有疑惑的完全可以自己亲自去算一算。

“下一个……”一个四十来岁的老吏掂量着手中的银元和银角子、铜圆,心理面觉得有不对的地方,但还没来得及问,人就拍着后背叫着,“……得罪得罪,冯老哥,你给让让啊……”

财政部的营业大厅里,本来是四个窗口,今天又新增了两个,全都挤满了人。钱财跟前,谁也不会让来让去,赶快领到手里了,才最保险。

有如这四十来岁老吏一样的人领了钱币,也有把所有的钱币或是一部分兑了田地的,他们领到的是一张盖下了印章的地契。而凭着这张地契,他可以选择自己去耕种,也可以等待土地所在区域的军人合作社来‘拿’地。协议书一签,就可以坐等拿钱了。

时局发展到现在,军人合作社的对象早就不限制于军人了,而是面向全社会所有的人,包括各地的地主在内。

现在这里所有的人,不分官职高低,不分年纪老少,这个时候领了俸禄,脸上全是由衷的喜悦。

是啊,终于拿到钱了。这表明昭通的大震荡停止了,这表明现在的他们真的是新朝的官了。对比拿到的钱财,或者后者所代表的意义对于这些人来说更有吸引力吧。

绍通府城知县,恩安县衙的郑大老爷站布告栏前,翻来覆去仔细阅读着财政部公告牌上的通知。两个多月时间,郑恩已经习惯了复汉军那种简体字,以及他们该竖列为横排的规矩,该从右到左为从左到右的书写方式。弄清楚规则以后,他们的文书读起来还是相当简便易懂的。

都是大白话,半点文采也无,一字不识的乡下老农也能听得明白。

不过这文书上的内容,却实让郑恩难以置信——他从来不关心银子,读书人怎么能为铜臭之物失了体统?而也正是他的这份坚守,整个绍通府城的七品以上官员就剩下了他独苗一根,安然的走到了现在。

可现在他手头的银子却让他不得不对这内容细细的看一遍了。真的有点多了!

如今陈汉的官员没有了师爷,没有了官面上的长随,也不用再给上头送冰炭银了,这每月拿到的银子看似比原先的养廉银子要少很多,实际上却是要多出不少的。

以郑恩原来的收入,他一年的正规俸银是四十五两,再加上四百两的养廉银子,以及其他的收入,清廉如水的郑恩郑大老爷一年能有小六百两银子。而他养了四个长随,五个师爷,再加上每年的冰炭孝敬,六百两银子看似比现在多得多,可实际上却困难的很。

而现在他每月能拿到手的银元是三十五块,再加上一系列的米面、肉类和油盐、布匹,大概是四十块银元左右。总收入比之满清时候锐减了四成【三百六十两银子】,但这一年四百八十块左右的银元却能全部用在他的家庭,而不像原先那样,一年收入的六七成要用在外人身上。

这小五百块银元,哪怕要拿出一部分回报族里,再用来养家和置买产业也是绰绰有余的啊。

“咦,不对。这十二月份发双俸!还有福利、奖金……”

不仅仅只有年节有福利,那是从元宵节到重阳节,一排节日名目,上面注明是各级别官吏过节应发放礼品,但因为不知道各人喜好,除了必要的部分外,比如元宵节的元宵,其余的统统折算成银钱发放。

“千古奇事。逢年过节上头不要孝敬不说,还给底下人放福利……”郑恩第一次发现,新朝在官俸上竟然是如此之大方,虽然他作为恩安的知县是五品官,他是在拿新朝的五品比之满清的七品,而且还是云南这穷地方的七品。满清朝同样的官职在不同的地方可是有着不同的养廉银子的,在那富庶的江南之地,七品知县一年的养廉银子也能有上千两银子。就是不知道这新朝是不是也这般样子呢?可如此之薪俸已经让他目瞪口呆了。这可是正常正规收入,半点问题都么有的。

之后还有一堆名目繁多的生活补助,衣食住行是无所不包!

郑恩扯过一个算盘,噼里啪啦的细细打了一遍,自己这一年下来的收入比之原先满清时候的六百两白银也不差多少!

郑恩很快就估算了一下恩安县的上下官吏的数量,一个从五品的知县,三个六品的副知县,一堆七品的局长和乡镇乡官,八品、九品在新朝就不算什么官了,刚入门的公员就是从九品,局里头还有科长、股长,那就是八品。而放在官职上,那新朝根本就不已承认,统统以公员来代指。倒是上头的省厅各局里有科长、股长,却又都是六七品甚至是五品的大头了。

郑恩大致的算了算整个恩安县的一年的薪俸支出,那巨大的数字让他的头突然的有点眩晕了。这现在新朝还有无数亩的田地来做支撑,可天下田亩总归是有数目的,总有一天会给朝廷败光的,要知道除了官员,还有军队这个庞然大物。到那个时候国朝一年的纯财政支出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比之满清一年的岁入都要来得高。

“国将不国,国将不国啊……”他自己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额头上已经满满的冷汗了。

回到县衙门的郑恩立刻知会县里的财政局,把这个月县里的财政支出做一下系统整顿,结果这份报告下午时候就送到了郑恩的手上。因为到下个月,恩安县的工资发放就该在恩安县的财政局来负责了。

郑恩看了县财政局做的系统数据统计,一瞬间鲜血就冲到了头顶上。白净的脸皮浸血一样通红,双耳赤红。恩安县衙的所有人就都清晰无比的听到了自家大老爷那声霹雳一样的大吼。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官吏们来说,他们才不管薪俸的多寡对国财财政压力有多么的巨大,每个人再给翻增三五倍的薪水才叫更好。很多当天领到工资的公务员们,绝大多数下班后的头一件事情就是直奔市场而去。

于是,昭通府城这一天里,七八成的肉铺全部脱销,至少一半的酒楼饭店客满!

大爷们手里有了钱,不去割点肉,再给老婆孩子扯几尺布,好好的犒劳犒劳全家,那真是白瞎了。

也就是在这一天,银元、银角子、铜圆、铜角,正式的大规模涌入昭通府。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银元就好比银子的两,一块银元就是一两的银裸子,但是银角子和铜圆、铜角这三级辅币的出现,比之只有银子铜子的原先货币体系可方便的太多太多了。当然,满清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也玩过当十、当百的大钱。但这玩意本身只有一钱,你硬要它当一百钱来用,这完全就是压榨掠夺百姓么。

新货币体系可是都分量十足,也都是十进制,十分的好换算。陈鸣未来还准备发行纸币呢,这金属币上当然要打好基础了。

一块银元等于十个银角子,等于一百铜圆,等于一千个铜角子,小小的铜角子就好比过去的铜子。复汉军拿不出那么多的铜来铸造铜圆和铜角子,但陈汉手中的铁多啊,现在的铜圆和铜角子都是铜铁合金。

这种货币流通起来,至少一个很明显的好处是减少火耗了。虽然在整个流通期间也不时的会冒出过一些‘小’问题,但很快就解决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在货币【铜钱】上造假的行为,不管是官方的劣钱,还是民间自己造的劣钱,那是千年不变的‘顽疾’。

因为中国的铜少银少,最后又少黄金么。而且作为整个东方的霸主,中国的铜币通行四面八方,整个大中华文化圈的国家都在用着中国的铜币。古时候‘钱荒’,可不是老百姓倾家荡产一个字也没有了,而是市面上没有货币了。这个货币也不仅仅是铜钱,有时候还有白银。

复汉军铸造银币,利润很大,地方上的一些不法之徒立刻就瞅到了其中丰厚的利润,但是他们没有大型的水力压币机。很快的一些人就把目光投到了铜币上,一开始陈汉的铜币也是按照老式的铜铅锡合金,但很快地方上就查出了好几起伪币大案。就是感觉到了压力,铸币局才想到了铜铁合金,而且造出来的货币质感颇佳。

复汉军依靠着自己铁料上的便易和相对先进的技术,是遏制住了铜币范畴里的假币行为。让诸多的不法之徒,假铜币造的越多,赔得越多。因为他们要造币,用的都是母钱翻砂法。作伪者一般又仅雕刻一枚母钱,而不是整箱的翻砂模,翻铸出来的钱币厚薄因变形而不同。且翻砂法造出的铸钱从砂模中取出的钱币毛坯往往成树形,需要加工打磨。翻铸出来的钱币毛坯被串在同一根方棒上,同时旋转打光,钱币边上留下的锉痕并不成直线状,而成弧线形,与钱边平行,作伪者锉毛坯时只知道反复锉磨,使钱边光滑就行了,形成钱边的锉痕杂乱无章,或者呈直线状,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的出来。

但这种法子全都不能用在复汉军的铜币上,因为复汉军的铜币是铜板,而不是孔方兄。

而且机器压的跟人工打磨的,有着太明显的区别了。

现在陈汉需要面对的假币案,全集中在金银币上了。那就是新的斗争了。

七月里,刚刚成立的《昭通日报》上发表了郑恩署名的一篇文章,文中就以官员军队的薪俸支出为重点,议论着此事影响之恶劣。可惜昭通日报的影响力太小了,这篇文章在社会上并没引起什么大的轰动!郑恩倒是因此而进入了一个人的眼帘。

而在昭通府内部,一时间不知道有多少人大骂郑恩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不在其位偏谋其政’。

……

一样是七月,上海、南京、福州、宁波、厦门、广州等等,无数人的目光更多是集中在东方的琉球国,东南水师东进琉球,毫不费力的将萨摩藩驻守在琉球的各岛的一二百士兵给送入了战俘营,然后一度兵临大隅海峡。虽然最终还是退去了,并没有真正的兵临鹿儿岛,更没有杀进鹿儿岛湾,而且退兵时还把之前在琉球俘虏的一百出头的萨摩藩士兵留在了种子岛上。至于还差的数目,那就是都已经死掉的人了。但是无数艘战船浮海而来,把大海都给遮蔽的一幕被所有看到东南舰队的日本人宣讲的沸沸扬扬!

得到消息的岛津重豪如踩到了尾巴的老鼠,直接坐船,就从江户湾跑回了鹿儿岛。

那个时候复汉军的东南水师早就退了。只是东南水师虽然将种子岛和屋久岛都归还给了萨摩藩了,可至关重要的奄美大岛,却被东南水师牢牢地控制着自己的手中。

岛津重豪立刻派出家臣前往交通,还没有等那家臣说出索要奄美大岛的话,就被东南水师告知——奄美大岛乃是属于琉球王国的土地,今后控制这里的将是琉球王国。

岛津重豪恨不得吐出一口血来。他在自己的庭院里竖起一张画着中国地图的靶子,每天都拿弓箭来射。因为奄美大岛盛产黑糖,也就是红糖,那是萨摩藩最重要的财源之一。

岛津重豪另一边还派出人跑到江户去哭喊,一百多年来从未有过这般温顺的向德川幕府表明自己是日本的一员,是幕府将军治下的大名啊,将军大人要给萨摩做主啊……(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四章 双面间谍第六百七十九章 财政赤字第一百四十章 捷报传来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西班牙的落幕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切实际的妄想!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势均力敌第四十六章 裹胁第六百七十七章 落井下石,化暗为明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当今陛下是康王的亲爹!第一千一百零七十章 这麻烦大了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惊第五百五十章 大阅第八十八章 破贼之大好时机!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国内的反对声!第一千一百零二十六章 分瓣梅花 上第八百七十七章 陈皇帝出的难题第一百八十六章 为了活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在南美的中心那划了一条线……第一百三十三章 你可别犯傻——第七百零一章 皇后的担心第一千一百零五十三章 大西洋上第一百零五章 再次扩军第二百四十九章 有志气,表跪舔第八百六十四章 中国人这是在吓唬我们!第四百章 尊敬的大公阁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吊炸天了!第一千章 撒花祝贺第一千一百零四十三章 极乐天堂第七百四十一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四百九十章 要么还宝贝,要么本督就给东西皇陵松松土!第一千零一千一十八章 威远堡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陈汉的未来之君第八百二十四章 五国之战第一百六十五章 殊勋第三百六十五章 南国谁堪敌手?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活着就要等死吗?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东总兵官后记6 舆论战第613章 天使在行动第四百五十四章 赢者通吃的游戏第七十一章 情报第九百六十五章 狂热的民族分子第五百五十八章为什么你们之前不将那里夺取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江户幕府第六百二十六章 荣誉需要‘特权’来衬托第八百三十二章 俄军计划第一百一十四章 割辫子第十五章 陈岗将归第二百二十一章 诡异怪事乱人心第七十四章 逆贼竟然都着甲!第八百零七章 华人不可欺!第四百七十七章 中国本世纪以来最最伟大的文明成果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英帝国向来够朋友!第二百二十八章 内讧第八百五十五章 陈皇帝伟大的爱国情操!第九百一十五章 西地中海风云第六十五章 聋子瞎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完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现今的中国……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战争的味道第二十六章 羽翼第六十四章 南阳镇荆紫关协汝州营第九百六十三章 中国的官儿后记8 满地都是王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带血的诱饵第五百七十二章 帝国主义第三百七十七章 关税——我的地盘我做主第六百零二章 驱除华布第五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三百八十三章 奸细内应到处都是第七百八十二章 ‘走狗’的养成第一百八十八章 妻儿第二百三十五章 地无分南北,人无分满汉第四百三十八章 归途第三十章 襄县窝点第一百五十五章 又是飞雷炮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中英战争的隐患后记11 老兵日记第三百九十七章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第五十七章 老子也醉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想的太简单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恍如隔世第六百六十四章 陈鼎对弟弟妹妹的许诺第611章 7年战争·续第七十五章 血债血偿第四百九十二章 进北京城,血祭崇祯第二百零一章 已经晚了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国内的反对声!第四十二章 物是人非第一千零六十章 把欧洲人关在监狱里!第八百四十六章 烫手的厚礼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收编第三十章 襄县窝点第八十章 内心的独白第一千一百零六十章 德川家茂的好心情第四百八十三章 和珅啊,老夫对不住你第二百章 陈鸣很小心的第六百九十四章 伪军第二百五十一章 银子,背叛
第五百三十四章 双面间谍第六百七十九章 财政赤字第一百四十章 捷报传来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西班牙的落幕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切实际的妄想!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势均力敌第四十六章 裹胁第六百七十七章 落井下石,化暗为明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当今陛下是康王的亲爹!第一千一百零七十章 这麻烦大了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惊第五百五十章 大阅第八十八章 破贼之大好时机!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国内的反对声!第一千一百零二十六章 分瓣梅花 上第八百七十七章 陈皇帝出的难题第一百八十六章 为了活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在南美的中心那划了一条线……第一百三十三章 你可别犯傻——第七百零一章 皇后的担心第一千一百零五十三章 大西洋上第一百零五章 再次扩军第二百四十九章 有志气,表跪舔第八百六十四章 中国人这是在吓唬我们!第四百章 尊敬的大公阁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吊炸天了!第一千章 撒花祝贺第一千一百零四十三章 极乐天堂第七百四十一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四百九十章 要么还宝贝,要么本督就给东西皇陵松松土!第一千零一千一十八章 威远堡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陈汉的未来之君第八百二十四章 五国之战第一百六十五章 殊勋第三百六十五章 南国谁堪敌手?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活着就要等死吗?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东总兵官后记6 舆论战第613章 天使在行动第四百五十四章 赢者通吃的游戏第七十一章 情报第九百六十五章 狂热的民族分子第五百五十八章为什么你们之前不将那里夺取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江户幕府第六百二十六章 荣誉需要‘特权’来衬托第八百三十二章 俄军计划第一百一十四章 割辫子第十五章 陈岗将归第二百二十一章 诡异怪事乱人心第七十四章 逆贼竟然都着甲!第八百零七章 华人不可欺!第四百七十七章 中国本世纪以来最最伟大的文明成果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英帝国向来够朋友!第二百二十八章 内讧第八百五十五章 陈皇帝伟大的爱国情操!第九百一十五章 西地中海风云第六十五章 聋子瞎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完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现今的中国……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战争的味道第二十六章 羽翼第六十四章 南阳镇荆紫关协汝州营第九百六十三章 中国的官儿后记8 满地都是王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带血的诱饵第五百七十二章 帝国主义第三百七十七章 关税——我的地盘我做主第六百零二章 驱除华布第五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三百八十三章 奸细内应到处都是第七百八十二章 ‘走狗’的养成第一百八十八章 妻儿第二百三十五章 地无分南北,人无分满汉第四百三十八章 归途第三十章 襄县窝点第一百五十五章 又是飞雷炮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中英战争的隐患后记11 老兵日记第三百九十七章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第五十七章 老子也醉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想的太简单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恍如隔世第六百六十四章 陈鼎对弟弟妹妹的许诺第611章 7年战争·续第七十五章 血债血偿第四百九十二章 进北京城,血祭崇祯第二百零一章 已经晚了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国内的反对声!第四十二章 物是人非第一千零六十章 把欧洲人关在监狱里!第八百四十六章 烫手的厚礼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收编第三十章 襄县窝点第八十章 内心的独白第一千一百零六十章 德川家茂的好心情第四百八十三章 和珅啊,老夫对不住你第二百章 陈鸣很小心的第六百九十四章 伪军第二百五十一章 银子,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