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先生,你要发财了

承天九年三月十五日。.ωm

伦德贝里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季节里踏上了旅顺港口。如果是按照西历,现在已经是1783年五月的夏季了,可是在旅顺港,春风还透着一丝微凉。这里的气候就像伦德贝里的老家瑞典一样凉爽!

对比此时中国南方已经开始的梅雨季,伦德贝里显然更喜欢干爽的旅顺,从居住环境和气候上来说,不仅是他,他的哥哥埃克达尔也不是那么喜欢上海。

所以在得到了哥哥的资助之后,也是无数人走海财,被刺激的眼睛红,伦德贝里最终放弃了在上海舒适的钟表匠生涯,而选择了做生意。

——做棉花生意。

从印度采购棉花,然后在中国的东部沿海线上找到一个价格最高的港口城市,转手卖掉它。

自从中国开始了北美移民,中国的棉花和布匹价格就一直在走高,就像中国现在的粮食价格一样。虽然中国人不说什么,可是他们生产的一些商品显然在美洲打开了市场。

哪怕那只是走私市场呢。

欧洲传来的消息是,法国人的布匹在墨西哥市场都已经出现了滞销,中国人的纺织品严重的影响了墨西哥市场的走向,中国人一样品质的布匹价格比法国人买的便宜很多,甚至中国布匹的质量还要更好。而法国布匹的价格因为西班牙人收取的关税,就想跟中国的走私布匹进行价格战都没那个资本。

作为东北的重要港口和北美北路航线上的重要一环,旅顺港的地位和所担当的任务,也就越来越重了。

三月后的旅顺港已经进入了繁忙期,码头上的工人们却还穿着厚实的外套。这里风大得很,他们可不想因为干活时出了一身汗后又因为吹了冷风而感冒,总得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些码头工人的收入虽然不低,但没人愿意把可贵的薪水往医院大夫的口袋里送。

旅顺港的业务涉及区域还是比较广泛的,来自日本英国印度和南洋东南沿海等国家地区的船只在这里都有所生意,是那过江之鱼,络绎不绝。

他们有的是来购买大豆豆油和豆饼的,还有是为了购买皮毛的,旅顺是北方最大的一处皮毛交易市场,还有的则是来收购人参或粮食的,旅顺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人参和粮食交易市场之一。

当然,很多的船只来到旅顺还是为了出售货物。

牲畜布匹棉花乃至奴隶,都是东北市场上的抢手货。

这里的冬天寒冷又漫长,棉花布匹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东北又有着平坦肥沃的土地,牲畜和奴隶也是必须要的。

在这个季节,旅顺港几乎每天都要给十艘以上的大船卸货装货。可别忘了,除了这些以东北为市场建立起的买卖交易,旅顺还是北美北路航线上至关重要的一环。

每个月都有从这里出前往北美的船只,旅顺周边进来冒出了很多工厂作坊,可以造纸印刷,可以生产布匹铁器等多种生活必须品,大批的书籍纸张布匹牲畜铁具五金器材等等,都要从这里出运往美洲。这些东西有一部分属于移民,另一部分则属于走私商贸所需的货物。

按照计件制领工资的码头工人们忙得不可开交,但心下却很是满足。因为他们终于可以不用再领着那可怜巴巴的四五十块薪水了,比之每月三十华元的基本工资都高不了多少。因为在每一年最冷的那三个月里,旅顺港的船贸业务简直缩水到了极点,码头工人们除了每个月可以领到手的基本工资外,几乎没有太多的额外所得。那里像现在这般,一天忙到晚,虽然累死累活的,可到手的薪水却让他们每个人脸上都乐开了花。

伦德贝里再次登上了旅顺港的土地,这是他已经第二次来到东北了。上一次他带来了一船的棉花,在这里卖出了一个不错的价钱,然后他还去了一趟安东的釜山港,结果却失望的现釜山的人参价格并不比旅顺更低廉。

虽然伦德贝里并不觉得那些树根一样的东西真的就能有中国人说让人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中国人的医学有着一套属于东方文化的奇妙,是很多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

但既然人参成为了无数中国人的追求,那自然就也成为了伦德贝里的追求,哪怕他是一个刚刚下海的菜鸟商人,伦德贝里一样疯狂的追求利润。

按道理,釜山人参的价格应该比旅顺低廉一些的,就像旅顺的人参价格要比上海低不少。

但是伦德贝里显然‘感觉’错了。

无奈的他在釜山购进了一批铜锭,还有一些当地和海峡对岸的日本人的工艺品,包括十柄日本铸剑师手工打造的武士刀,回到上海后算是小有收益,弥补了他所浪费的时间。

而这一次,伦德贝里在南洋坤甸和一个英国商人达成了协议,购入了大量的棉花,然后他又在淞沪港购入了半船的布匹。

伦德贝里很信任他的哥哥,他的哥哥告诉过他,如果找不到更赚钱的生意,就一直做布匹和棉花。

埃克达尔说这句话的还是还是去年夏天,但是这句话到现在一直没有失效,中国的棉花和布匹价格在经历了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的跌幅之后,现在步入了上升期,正在稳步提升。

现在,伦德贝里的忠实雇员已经第一时间跑去旅顺港口区内的贸易中心,打探各类货物的行情了。

这名雇员是他的哥哥在拉丁语培训班的学生,年纪虽然不大,但人很灵活,拉丁语说的很流利,很值得信任。

伦德贝里喜欢中国人这种尊师重道的传统。

在中国,几乎听不到学生有背叛和坑害‘他老师’的事情生。

所以,伦德贝里很信任他。

因此伦德贝里虽然也急于知道这里的第一手消息,但他还是决定先去酒馆里喝一杯。打探消息的事情有贺吉安就行。他哥哥的学生,名字就叫贺吉安。

伦德贝里眼远处隐约可见的贸易中心,那是一座相当气派的建筑,正面五间房子,三层楼高,屋顶上贴着青黑色的琉璃瓦,它的大厅修筑的十分的敞亮。去过一次的伦德贝里至今还印象深刻。

隐隐约约的他还能贸易中心外的两面黑板上前挤满了人群,很多的人,估计没有一百人也有六七十。而且这些人并不全是中国人,不少人的穿着打扮跟中国人大相径庭,应该是欧洲人日本人和南洋人以及他们的随从。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印度人。

那些身上透着古怪味道的印度人很疯狂的,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他们能从南洋挺进到中国的大北方。白奴棉花黄麻烟叶和印度锡兰出产的宝石,都是他们的拳头产品。

这人群当中中国人当然占据了大多数,伦德贝里抽出望远镜望了望,人群中的日本人欧洲人,戴着白帽的南洋人,数量大致也能占到人群的2o%,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必须说,刚刚开埠还没有多长时日的旅顺港的展真的很不错。

埃克达尔已经拿到了黄本本,他已经向上申请了红本本,自己的哥哥不愿意再回到动荡不安的欧洲了,伦德贝里当然也不喜欢动荡的瑞典,但是他还没决定是不是要定居中国。

毕竟这里是那么的陌生和不同。

从内心里讲,他更愿意回到欧洲。回到欧洲不等于回到瑞典,他可以去伦敦去巴黎,去马德里,去阿姆斯特丹,只要他手中有钱,他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生活的舒舒服服。

虽然西欧南欧与北欧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总不至于连一座教堂都找不到吧?

整个上海就没有一座教堂,这座城市已经很不小了。南京倒是有一座,是之前满清时候的耶稣会留下的,陈汉并没有明令禁止传教士的传教,可他们禁止传教士随意活动,还以满清时期传教士的种种作为为由,禁止修建教堂。

这实际上也是在限制传教。

伦德贝里也到过南京,但他从没去过耶稣会的那座教堂。因为后者是罗马一神教,而瑞典的国教却是新教路德宗。两者彼此视对方为异端。

埃克达尔已经想着在中国置买土地,建立一个庄园了。只是他还没有决定到底是在东北建立一个大一些的农庄,还是在齐鲁或者直隶建立起一个小一点的种植园?

中国腹地的土地虽然没有东北的肥沃,但因为东北的气候因素,地价却比不得齐鲁直隶,更不要说江南了。就栖霞山的罗氏庄园,如果换到东北,哪怕是地价娇贵一些的辽南,那也是有十倍以上的面积。

所以说,罗薇儿小姐的嫁妆一点也不寒酸,而是极丰厚的。

埃克达尔想把自己的金钱投入到大豆和棉花的种植上去,他两种农作物在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中的行情,但是埃克达尔一点也没有减少对伦德贝里的资助。

因为他给自己的弟弟的资金都是他积攒下来的储蓄,而他另外所需的金钱,则是他以自己副教授的身份从中国的银行中借贷所得,再加上他这些年结交下的中国朋友和学生,以及筹措到的投资资金,预计能筹措到十万华元到十五万元,这些钱他将全部投入到建设中去。只是这点钱在江南可建不成什么大庄园。他必须选择北方,而究竟是东北,还是华北,那就是埃克达尔自己的考虑了。

在今年的下半年,埃克达尔就会物色土地置办种子牲畜农具,还有像劳务公司租借奴工。因为他买不起奴隶,为了节俭开支,未来就只能向劳务公司租借奴工了。

埃克达尔真的非常花种植和大豆栽培,认为这两样农作物能给他带来良好的收入,以使他这个大胆投资的获取丰厚的回报。

而伦德贝里却觉得种植烟最棒。

在中国,如果不能买到一片茶园,去建立一个烟叶种植园也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中国人的茶叶卖便全世界,最近几年他们又开辟了天方世界这个新市场,茶叶,尤其是红茶的出口量在迅增加,价格也在不停地提高,尤其是那些高品质的红茶。

所以种植茶叶在伦德贝里的心目中就是一项稳赚不赔的生意。而种植烟叶则是因为中国人自己那巨大的烟叶消费。中国人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烟叶消费国,这儿的男人,很少有不会抽烟的。跟中国人打交道,见面就递上一根烟都成为了风俗。

不论是喝茶还是吃饭,烟不离手的人,很多很多。

虽然近来的印度烟草在大量的进入中国,听说孟加拉的乡间田野里,罂粟种植在大面积的减少,反而是烟叶黄麻在迅增多,这两种产物的出口对象全部是中国,其利润比种植水稻还要高一点。因为粮食进口现在要收税了么。

所以大量外来烟草的涌入,让中国国内的烟草生意没有了之前那么高的利润,但伦德贝里依旧觉得烟草种植不失是一桩好生意。虽然大量的印度烟叶涌入中国,可是中国巨大的人口市场让他们迅消化了这一切,伦德贝里就从来没有见过烟草价格有过急剧下跌,或是强烈波动,都是平稳下挫。所以,烟草种植虽已经没有原先那么赚钱了,但胜在中国内部需求量大,利润还算稳定,很多中国烟叶种植户们仍然在种这东西。

可是伦德贝里知道,自己的哥哥虽然是整个家族中读书最多的一个人,却也是一个脾气倔强的人,自己说的话他是不会听的。反倒是埃克达尔说过的话,自己常常会自觉去遵守。

就比如这一次,当伦德贝里没能从坤甸找到自己要的甘蔗酒时,他就转而把目光盯上了棉花。

旅顺港码头区的的酒馆比他上次来到的时候似乎又有了改进,内部的营业面积扩大了至少一倍,而且生意相当不错。酒馆的主人依旧是那位掉了一条腿的中年退役军人,他的木腿每当走动的时候就会在地板上出一声又一声‘咣咣’的声音。

不过伦德贝里可不敢嘲笑他。在中国的这些日子,他是很清楚军人在这个强大的国家中的力量的。

这名退伍军人能在这个繁忙的码头位置最好的地方开酒馆,那必然是有背景的人物。自己是绝对招惹不起的。

而且这座酒馆墙壁上的很多装饰也在无时无刻不散着这种属于军队的‘威仪’。

一面残破的军旗,挂在这座酒馆的最中央。

军旗被染黑了好大一片,那赤红的颜色鲜艳的不正常,还带着弹孔和一些被火烧撩的破洞,旗帜的尾巴不为被火烧毁了三分之一,以至于伦德贝里不能知道这面军旗属于哪个部分的,也就不能知道酒馆主人的身份了。因为军旗上带着字迹,也就是建制编列的位置全被烧掉了。

一把似乎透着血迹的军刀和一杆火枪交叉着放在军旗前。

墙壁上还挂着断掉的枪支刺刀和满清官员的顶戴官袍,以及那种很可笑的盔甲。

这家酒馆所经营的食物非常丰富,有啤酒甘蔗酒葡萄酒和中国白酒。还有专门的意大利厨师烹饪的西式餐点,和非常具有粗狂特色的中国菜肴,当然还有烤肉。

伦德贝里要了一小桶啤酒,然后让他们给自己上了一份烤肉。

他的目光更多地放在酒馆内的客人身上。

酒馆里的客人很多,大部分是一些粗鲁的水手。他们大声谈笑着,喝着辛辣的中国烈酒,唾沫横飞地吹嘘着自己的经历和‘辉煌’。都是些无聊的事儿,这些人的谈话没有半点价值。

他的雇员贺吉安在他刚喝完第二杯的时候匆匆赶了回来。一脸兴奋的说道:“先生,你要财了。”

“一支前往北美的船队刚刚收掉了六万匹棉匹。”

“教授的判断依旧正确。棉花的价格又上涨了,现在是38.5元/包,每包还是一百华斤。这价格比我们在坤甸收购棉花的价格高出了近十块。即使交了税,我们也可以大赚一笔!”

伦德贝里脸上全是遮不住的笑容,“真是个好消息。”他高兴地站起身来,亲自给贺吉安倒了杯酒:“来,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为疯狂的棉花,干上一杯!”

“哈哈……”

38.5元/包,这价格真是让伦德贝里做梦都会笑出声来。公告:本站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告别一切广告。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

第三百七十九章 死则死矣第七百五十二章 效忠皇上第五十四章 定下基调第三百七十四章 出入境管理条例第三章 陈氏根基第三百四十三章 战俘与医护第二百零二章 畜生,畜生……第六百三十二章 华人修女?第八百三十五章 高氵朝降临第三百五十九章 扑火的飞蛾第六十五章 聋子瞎子第九百五十八章 三十年发展——中国国力第四十九章 上山下山第六百八十章 权贵子弟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中国的迷之自信第二百零三章 童二爷的聪明第一千一百零一十四章 时代的大进步第五百七十一章 浔阳楼外说书客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腹自杀第三百五十六章 打碎清兵的信心!第四十七章 你甘心吗?第二百二十八章 内讧第四百八十九章 恐惧的嘉庆第三章 陈氏根基第一百五十三章 马后炮第四百四十章 不学而有术第四百八十九章 恐惧的嘉庆第一百二十八章 童子营第一百九十一章 碎掉的节操第九百八十一章 海上游猎第二十六章 羽翼第五百六十四章 穷途末路第七百九十七章 饕餮盛宴第一千零七章 恶魔第三十一章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第八百二十四章 五国之战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陈鸣的‘意志’第一千一百零七十八章 中国新时代第九百六十七章 中国内政之建设第八百一十二章 放过小人一家老小!第四百七十九章 阵前转进卖队友第五十七章 老子也醉了!第六百零三章 要做圣人了第九百九十九章 一个奇迹!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战第八百二十二章 没种!第三百四十一章 长沙这不是没有么第五百三十一章 以中国为中心第八百九十九章 醉翁之意在豫王!第七十四章 逆贼竟然都着甲!第四十二章 物是人非第七百四十五章 酒井君,你的脸肿了么?第六百二十三章 给洋鬼子当狗的下场第九百九十二章 ‘火中取栗’第八百八十三章 这是在背叛!第八百六十四章 中国人这是在吓唬我们!第七百二十章 宰肥羊,补财政第一千零一千一十八章 威远堡第九百八十七章 没有仁义,没有道德第五百七十八章 殖民第一千一百零四十六章 小说进入倒计时了第一百零四章 危险的苗头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敌第六百三十七章 叶廷洋的偷袭第四十四章 不眠之夜第五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六百七十二章 官场第678章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第二百八十章 狗鞑子!第七百二十五章 北美派遣军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势均力敌第三百九十九章 欧洲人的蔑视第六百二十二章 ‘烈火’中的李琨第一百六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俄罗斯人的命根子第四十三章 人人为己第一千零一千一十七章 复仇,复仇……第四百九十七章 晋商第九十四章 对峙土门集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东直驱第五百二十二章 更上一层楼第九百八十六章 “走狗”间的战争第三百五十六章 打碎清兵的信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泰山压顶不弯腰第四十一章 该做的!第八百二十六章 无穷尽的——优越感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立场决定观点,'屁股'决定'脑袋'第五百二十五章 欧罗巴通史第九百七十七章 历史小插曲第七百零二章 大不列颠传奇的落幕!第二百九十七章 奔头第四百四十二章 既然无力反抗,那就好好享受第九百三十二章 英国人躺枪第三百五十一章 飞驰第七百四十九章 吞并南洋第五百十四章 未来的藩国第八百七十五章 天底下最过瘾的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排枪击毙 一第七百九十三章 看不到圣光普照的希望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访问天方
第三百七十九章 死则死矣第七百五十二章 效忠皇上第五十四章 定下基调第三百七十四章 出入境管理条例第三章 陈氏根基第三百四十三章 战俘与医护第二百零二章 畜生,畜生……第六百三十二章 华人修女?第八百三十五章 高氵朝降临第三百五十九章 扑火的飞蛾第六十五章 聋子瞎子第九百五十八章 三十年发展——中国国力第四十九章 上山下山第六百八十章 权贵子弟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中国的迷之自信第二百零三章 童二爷的聪明第一千一百零一十四章 时代的大进步第五百七十一章 浔阳楼外说书客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腹自杀第三百五十六章 打碎清兵的信心!第四十七章 你甘心吗?第二百二十八章 内讧第四百八十九章 恐惧的嘉庆第三章 陈氏根基第一百五十三章 马后炮第四百四十章 不学而有术第四百八十九章 恐惧的嘉庆第一百二十八章 童子营第一百九十一章 碎掉的节操第九百八十一章 海上游猎第二十六章 羽翼第五百六十四章 穷途末路第七百九十七章 饕餮盛宴第一千零七章 恶魔第三十一章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第八百二十四章 五国之战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陈鸣的‘意志’第一千一百零七十八章 中国新时代第九百六十七章 中国内政之建设第八百一十二章 放过小人一家老小!第四百七十九章 阵前转进卖队友第五十七章 老子也醉了!第六百零三章 要做圣人了第九百九十九章 一个奇迹!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战第八百二十二章 没种!第三百四十一章 长沙这不是没有么第五百三十一章 以中国为中心第八百九十九章 醉翁之意在豫王!第七十四章 逆贼竟然都着甲!第四十二章 物是人非第七百四十五章 酒井君,你的脸肿了么?第六百二十三章 给洋鬼子当狗的下场第九百九十二章 ‘火中取栗’第八百八十三章 这是在背叛!第八百六十四章 中国人这是在吓唬我们!第七百二十章 宰肥羊,补财政第一千零一千一十八章 威远堡第九百八十七章 没有仁义,没有道德第五百七十八章 殖民第一千一百零四十六章 小说进入倒计时了第一百零四章 危险的苗头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敌第六百三十七章 叶廷洋的偷袭第四十四章 不眠之夜第五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六百七十二章 官场第678章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第二百八十章 狗鞑子!第七百二十五章 北美派遣军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势均力敌第三百九十九章 欧洲人的蔑视第六百二十二章 ‘烈火’中的李琨第一百六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俄罗斯人的命根子第四十三章 人人为己第一千零一千一十七章 复仇,复仇……第四百九十七章 晋商第九十四章 对峙土门集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东直驱第五百二十二章 更上一层楼第九百八十六章 “走狗”间的战争第三百五十六章 打碎清兵的信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泰山压顶不弯腰第四十一章 该做的!第八百二十六章 无穷尽的——优越感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立场决定观点,'屁股'决定'脑袋'第五百二十五章 欧罗巴通史第九百七十七章 历史小插曲第七百零二章 大不列颠传奇的落幕!第二百九十七章 奔头第四百四十二章 既然无力反抗,那就好好享受第九百三十二章 英国人躺枪第三百五十一章 飞驰第七百四十九章 吞并南洋第五百十四章 未来的藩国第八百七十五章 天底下最过瘾的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排枪击毙 一第七百九十三章 看不到圣光普照的希望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访问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