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行政与司法

流求和登州虽然都在李愔的管辖下,但却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流求并不是大唐的领土,确切的说,这里应该是李愔的私人领地,完完全全的属于李愔。可以说他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谁也管不了他,如此一来,李愔就不必再像登州那样束手束脚,只能在大唐体制内进行改革。

王安回来之后,李愔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流求大岛的官方名称,流求这个名字虽然不错,而且认同的人也比较多,但是却有一个歧义,那就是在流求大岛以北有一条岛链,也就是后世的琉球群岛,不过在大唐这个年代,也被人称为流求,也就是说,在大部分汉人的眼中,后世的台湾岛和琉球群岛是一个地方,这显然是一个认知上的错误,所以为了区别这两个地方,李愔决定将台湾这个明朝才出现的名称提前,定为流求大岛的官方名称。

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都有乱改地名的恶趣味,一个地方从古至今,可能有不下七八个名称,因此李愔将流求改为台湾的举动在王安和燕北这些诗书人看来,也是很正常的事,况且李愔还拿出了正当的理由,所以倒也没有人反对,以后李愔治下的所有官方文件中,统一用台湾代替流求这个称呼。

名称确定下来后,接下来就是行政区域的划分了,台湾全岛的面积虽然不小,但顶多也就比大唐的一些上州面积大一些,所以最后还是将台湾定为州一级的行政区域。下辖着台北、台南、台东、澎湖等数个县,这些县名称虽然和后世的一样。不过每个县的面积却要大的多,毕竟现在岛上人口极少,大部分都是荒芜之地,根本没必要划分的那么精细。

行政区域划分过之后,接下来就是律法的实施,这点根本没有什么困难,大唐的律法就已经很不错了,拿过来修改一下就能用。关键的则是官员的任命。和大唐一样,台湾的最高行政长官依然是刺史,不过现在这个刺史之位还没有合适的人选,那个崔巍虽然表现不错,但在台湾这个地方却没什么资历,若是贸然提拔成刺史的话,恐怕会让陆青手下的人不服。所以最后还是由李愔暂时兼任台湾刺史,然后任命崔巍为别驾,李愔不在台湾的时候,就由他代理刺史之位。

其实说起来李愔在近两年内,估计很少时间会来台湾,所以崔巍这个别驾几乎就是刺史了。不过只要没有正式任命,就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

台湾的治所暂时定在基隆市,刺史府就是李愔暂时居住的地方,另外刺史之下的司功、司仓、司户等曹也一应俱全,县级的行政机构也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不过在整个台湾的行政机构中。李愔却做出一个根本性的改革,那就是消除了官与吏之间的差别。

所谓官。有品级者才是官,从一品到最低等的九品为止,每一品又分为正与从两级,而自四品以下,每一品又分为上下两等,也就是说,大唐的官员一共有三十级,每一级与上下两级都是差别极大,可谓是等级森严。不过李愔感觉这样的分级制度实在是太麻烦了,干脆把那些正、从、上、下等全都给去掉,只剩下一品到九品这九个级别。

而除了上面的正式官员外,一个行政机构想要运转起来,就需要另外一个不是官员的官员,那就是吏,说起吏这种官府里的工作人员,就不得不说一下封建王朝的行政系统,以大唐为例,最小的行政单位就是县,县里设有县令、县丞、主簿和县尉,加在一起也就四个有品级的官员,可是一个县想要运转,四个人肯定不行,所以就要进行招募,其中一些文书、六房管事之类的人,就是所谓的吏了,地位相当于后世的那种中低级公务员,衙门里办事的主要就是这些吏员。

只不过吏与官不同,官是朝廷任命的,俸禄也是由朝廷发放。可是吏就不一样了,吏是由地方官自行招募的,最多也就是再向吏部报一下就行了,中央政府根本管不到这些,而且这些吏的俸禄也是由地方官发放,与中央朝廷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顶多中央朝廷会默许地方官截留一部分的税收,做为这些吏的俸禄以及其它一些行政费用。

可是如此一来,很容易就会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后世的明清两代贪污成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地方官对税收有截留的权力。另外吏在政治上也颇受歧视,比如和商人一样,后代不能参加科考等等。

李愔一开始还真不知道古代的官和吏还有这么大的区别,直到在登州做刺史时,才慢慢的搞清楚其中的差别,当时他就想对这种现象进行改革,可惜登州毕竟是大唐的领土,他虽然是皇子,但也依然没办法改变这么大一个国家的政体,所以只得作罢,直到现在有了台湾这么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地方,他才终于可以放开手脚。

首先,李愔将官与吏的俸禄发放权全都收回,统一由齐王府发放,对吏的招募也由齐王府统一招收,同时也消除了对吏的一些歧视政策。另外最重要的是,李愔以台湾读书人少为由,将官员的选拔方式也做了改变,不再学习大唐的科举制,则是直接从吏中选拔官员,打通了吏与官的升迁渠道。

其实大唐也有由吏升迁到官的做法,而且还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流外入流内,流外就是指吏,流内就是指官,其实就是从体制外进入体制内,只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而,而且由吏升为官的人也受到极大的限制,比如有些官职无法担任,不能进入三品等等,可以说颇受歧视。不过现在倒好,李愔直接将吏升官做为一种主要的选拔机制了,虽然这让崔巍等一些传统官员有些不满,但因为大唐也有先例,所以倒也没有坚持反对。

由吏中选拔官员的好处是,提拔上来的官员大都有基层工作经验,熟悉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会像那些死读书之人,做官之后根本不知如何行政,还要向身边的吏员请教。当然了,这样做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可能会造成官员的文化水平不一,而且也容易结党营私等等。

对于这种情况,李愔也做了相应的准备,那就是在台湾设立一个全新的机构,这就是台湾都察院,院长由杨暕推荐的那个陈宫担任。其实说新也不算新,这个都察院的功能其实和大唐的御史台差不多,都是监督考查官员之用,只不过它的功能更加单一,只有调查取证权,想要抓人的话,必需交由刺吏批准,再由专门的机构去执行,而这又牵扯到另外一个新的部门,那就是警察院。

前面已经说过,行政机构中的吏也由齐王府统一任命,不再由地方官招募,而除了吏之外,还有衙役这个特殊的阶层。吏虽然没有品级,但好歹也是正式的官方人员,而衙役则不同,几乎是属于贱民一类,与奴婢的地位差不多。只不过他们身上的责任却一点也小,身负着治安、收税、征粮等等繁杂的工作。

对于这个特殊的阶层,李愔做的改动更大,直接将衙役最大的工作职能,也就是治安职能剥离出来,专门在基隆成立一个警察总院,每个县里设有分院,统一管理全岛的所有警察,这些警察身负治安的职能,分院的院长虽然名义上是县令的下属,但却有独立执法权,甚至若是接到刺史签署的逮捕令,可以直接将治下的任何人当场拿下,包括县令本人。其中警察总院的最高长官称总长,与都察院的院长平级,仅在别驾之下,现在暂时由杨暕推荐来的朱猛担任。

其实说到底,李愔成立的都察院和警察院,就是将行政权和司法权分离开来,与一州六曹之中的法曹形成一个完整的司法机构,而之所以让陈宫和朱猛分别担任两院的最高长官,也是为了与崔巍和陆青这些原班人马形成牵制。本来李愔还想成立法院的,不过后来一想,台湾的才只是一州之地,本来就有法曹,若是再设立一个法院的话,权利就有些重合了,所以只是加强了一些法曹的职能,等日后地盘扩大了,再设立更高一级的司法机构也不迟。

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离,导致原来政府机构的权利都有了或大或小的改变,其中有不少部门的权利都被消减了许多,若是放在大唐那种政治机构成熟的体制内,肯定会遇到无穷的阻力,而台湾这里本来就是一穷二白,甚至原来在陆青治理之下,好多机构根本没有成立,所以李愔上面的那些改动,并没有遇到什么太大的阻力,也只有崔巍和那些被流放来的官员提出一些异议,不过全都被李愔压服下去了。

行政和司法的事搞定之后,接下来就是军事方面的改革,这可是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为此李愔还特意将陆青、虎力和周龙三人叫到一起,一连商议了几天之后,最后终于有一个大概的结果。

第307章 成婚之前第31章 恶人先告状第503章 为了黄金,干!第247章 另一个齐王第119章 王安的推断第165章 我等你们卢氏求着我退婚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闹剧第320章 大国与小国的差距第744章 矛盾与冲突第648章 罗马晚宴(上)第56章 斥候小队(上)第512章 给你一年时间第19章 开宴前的小插曲第556章 西突厥灭亡第212章 资本怪兽第459章 石头的‘野心’第266章 长安杂事(上)第663章 炮轰哥特人第712章 回长安第466章 参观与安置第100章 崔氏浪荡子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465章 移民登船第278章 臭气逼人的化学院第86章 老子偷情,儿子放哨第373章 火炮登场第228章 武媚娘的逆推第751章 合并四大帝国的构想第49章 盐票法第391章 冯氏兄妹的隐瞒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637章 苦恼的李恪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183章 松赞干布来了第573章 玛雅人“曼萨城”第327章 三箭灭百济第112章 出策之人与献策之人第350章 试枪(上)第579章 精舍外的汉僧第647章 他乡遇故人第703章 阳谋与阴谋第70章 要动身了第432章 船队汇合第58章 杀猪吃肉第24章 我都不如六弟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177章 李愔要独自离开长安第723章 兕子与上官庭之第233章 华亭野店第389章 又见冯氏兄妹第737章 梁皇山第743章 四大帝国的发展第212章 资本怪兽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创造的奇迹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253章 重操捕奴业第192章 世家藏书第310章 皮蛋与眼珠子第648章 罗马晚宴(上)第88章 属狗的丫头第23章 女眷们的诗会(下)第240章 推出去,斩!第153章 皇室新成员第447章 遗憾的比基尼第44章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第184章 绝不让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166章 家中东窗事发第581章 玄奘的劝说第157章 程兄,你是不是我兄弟?第81章 两支残槊第84章 千年世家与大唐新贵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496章 母女相见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队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脚步第254章 你打算如何治理?第312章 救与不救第5章 登州别驾第184章 绝不让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446章 澳洲的开发之始第110章 王氏议事第612章 海上互助第80章 少年“隋炀帝”第436章 四卫在行动(上)第58章 杀猪吃肉第181章 精简版大唐冬运会第146章 开发流求大岛第293章 好色好赌的道士第245章 完美的布局第403章 李承乾被贬第159章 死缠烂打加谎话连篇第324章 封锁对马海峡第94章 萧瑀是大唐第一号反贼第695章 屠杀与伏击第553章 同意第521章 南韩钢城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见闻(上)第146章 开发流求大岛第534章 平民生活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
第307章 成婚之前第31章 恶人先告状第503章 为了黄金,干!第247章 另一个齐王第119章 王安的推断第165章 我等你们卢氏求着我退婚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闹剧第320章 大国与小国的差距第744章 矛盾与冲突第648章 罗马晚宴(上)第56章 斥候小队(上)第512章 给你一年时间第19章 开宴前的小插曲第556章 西突厥灭亡第212章 资本怪兽第459章 石头的‘野心’第266章 长安杂事(上)第663章 炮轰哥特人第712章 回长安第466章 参观与安置第100章 崔氏浪荡子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465章 移民登船第278章 臭气逼人的化学院第86章 老子偷情,儿子放哨第373章 火炮登场第228章 武媚娘的逆推第751章 合并四大帝国的构想第49章 盐票法第391章 冯氏兄妹的隐瞒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637章 苦恼的李恪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183章 松赞干布来了第573章 玛雅人“曼萨城”第327章 三箭灭百济第112章 出策之人与献策之人第350章 试枪(上)第579章 精舍外的汉僧第647章 他乡遇故人第703章 阳谋与阴谋第70章 要动身了第432章 船队汇合第58章 杀猪吃肉第24章 我都不如六弟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177章 李愔要独自离开长安第723章 兕子与上官庭之第233章 华亭野店第389章 又见冯氏兄妹第737章 梁皇山第743章 四大帝国的发展第212章 资本怪兽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创造的奇迹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253章 重操捕奴业第192章 世家藏书第310章 皮蛋与眼珠子第648章 罗马晚宴(上)第88章 属狗的丫头第23章 女眷们的诗会(下)第240章 推出去,斩!第153章 皇室新成员第447章 遗憾的比基尼第44章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第184章 绝不让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166章 家中东窗事发第581章 玄奘的劝说第157章 程兄,你是不是我兄弟?第81章 两支残槊第84章 千年世家与大唐新贵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496章 母女相见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队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脚步第254章 你打算如何治理?第312章 救与不救第5章 登州别驾第184章 绝不让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446章 澳洲的开发之始第110章 王氏议事第612章 海上互助第80章 少年“隋炀帝”第436章 四卫在行动(上)第58章 杀猪吃肉第181章 精简版大唐冬运会第146章 开发流求大岛第293章 好色好赌的道士第245章 完美的布局第403章 李承乾被贬第159章 死缠烂打加谎话连篇第324章 封锁对马海峡第94章 萧瑀是大唐第一号反贼第695章 屠杀与伏击第553章 同意第521章 南韩钢城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见闻(上)第146章 开发流求大岛第534章 平民生活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