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冶金部的动作

毕竟,这样的解决方案要不是刘东想出来的,而是别人想出来的,那早就传遍业内了。金属材料研究方面的圈子本来就不大,因为这类科学院、研究所之类的部门,基本上都是直辖。

所以,只要别人提出来了,这样的消息传播速度是很快的。欧阳身为这方面的专家,要得到这样的消息,绝对是第一时间。而现在,他之前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解决方案,也是头一次听说这样的方案。再加上刚才一阵谈话,对于刘东学术方面的知识,也是非常的满意。

虽然谈得不太多,但从刘东那流利的回答,那几乎不假思索的话语,就知道,刘东的基本功很扎实。要不看刘东的年纪,欧阳还以为和一个同辈份的专家在交流。这样的情况下,欧阳哪里还不知道,刘胜利刚才还真就没说谎,这资料还就是刘东弄出来的。

虽然到现在,欧阳对于刘东为什么会掌握到这么扎实的基本功感到疑惑,毕竟,刘东所在的大学,包括刘东的老师,欧阳都是很清楚。刘东的老师,要说专业知识,那还是有的。

毕竟,这年月的大学生很金贵,老师也很优秀,不会出现什么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但是,刘东的专业课老师,他可没有这么大能耐,能在四年的时间之内,就教出一个专家级学生。要是有这么高才华,他早就为世人所知了。

但现在的刘东,的的确确是有这样的能力。欧阳再不解,也只有归功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至于那个老师,有时间倒要好好的去聊聊,要真是人才,就把他弄到金属研究所来。

既然证实了材料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欧阳正也不耽误,一个电话就打到了中科院,向上报告这一情况。然后,就带着刘胜利父子在金属研究所好好的逛了逛。毕竟,大老远跑过来,欧阳也要尽一下地主之谊。刚才是工作时间,再严肃也正常,现在休息时间,就要好好放松一下。

说是放松,那是对刘胜利来说。至于刘东,那可是一直被欧阳拉着手说话,好在这个年月不流行什么背背山之类的东西,刘东对于欧阳伯伯的人品也比较放心,要不然,被一个五十多岁的大老爷们儿一直拉着手,要多不自在就有多不自在。

欧阳第一个问题就是问刘东,他那个方法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而这个时候的刘东,才明白,刚才自己说的话好像有点超前了。原来这个技术性难关到现在居然还没有被人提出解决方案。

这也怪不得刘东,毕竟金属材料研究这门课题,说小也的确很小,他仅仅是机械工程当中的一个分类。但要说大,那分类里面也有无数个课题。这些课题又有无数个小项目,他刘东又不是电脑,怎么会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时候被弄出来的?

并且,当时欧阳正说出这个课题的时候,刘东想到了欧阳正的解决方案,为了拍欧阳正的马屁,他就把这解决方案给说出来了。在刘东的记忆里,这个方案就是欧阳正提出来的。

现在借花献佛,把欧阳正的理论说出来,也算是投其所好。但谁知道他说的时间有些早了,这个时候,欧阳正居然还没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刘东就成为了一个无耻的剽窃者,虽然对于原创的欧阳来说,他自己都不知道。但毕竟是剽窃,而且是剽窃自己伯伯的创意,刘东也有些脸红。

好在刘东自从回到了这个时代,就有这样的思想准备。所以,刘东也不觉得太难堪,以后尽量注意一点就行了。欧阳正这个时候倒觉得不虚此行,为了挖掘刘东的潜力,欧阳正是句句不离本行,刘东也仔细的回答,在金属研究所的林荫树下,新老两代人也算是其乐融融,根本就不知道外界因为欧阳正的报告,正掀起了滔天巨浪。

中科院位于京城西城区三里河,是1949年11月在京城建立的,是国内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

欧阳正的电话是下午四点打到中科院的,随后,两份传真也跟着到了中科院,当然为了保密的原因,传真上面并没有一些关键性的东西,但是参数这类表明身份的东西,那肯定还是要有的,要不然,谁能知道这是什么玩意?

要说这传真,在国内还是个稀罕玩意,但对于中科院,那还是不算太稀罕。毕竟,中科院可是国内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不论出于什么目的,这种先进的通信方式中科院也必须拥有。

欧阳正在电话里面说得很清楚,这东西关系到国防安全与建设,是一份重要的资料。现在给大家通报一下,明天上午,他们就会携带资料,亲自护送资料到京城来。

这份资料是中科院一位分管技术科学部的副院长接受的。当他看到资料的时候,就知道,这份资料的重要性,在给收发员说了保密守则之后,就把这件事情层层上报。并且,还通知了有关部门,透露了一些情况。

这有关部门里面,就有着冶金部。

冶金部是主管全国冶金行业的职能部门,现在这年月,由于还没有深化改革,冶金部也没有脱离国务院,党也还没有召开八大,冶金部的职权很大。

不但个个国企用的机械设备需要他们来协调,而且他们也有专业的科研所。并且,他们还有发展、建设、生产等等协调的职能,可以说是很有职权的一个部门。

并且,由于和机工部某些职能重叠,还有长久以来打交道之间的摩擦,两个部门的高层,对于对方都不是很和睦,按照土话来讲,就是不来菜。

当冶金部的人得到消息,说在金属研究院发现了两种新型的耐磨材料,并且技术先进,能够量产。冶金部的常务副部长程国栋就有点坐不住了。

因为在这之前,他是压根一点消息都没有听到过。像这样大的事情,他们这个级别的人,都应该提前知道,但现在,这个消息居然是中科院上报的时候透露出来的。那问题就有些严重了。

他们冶金部是干嘛的?不就是研究这些金属的机构么?下属那么多个研究所,还有自己的大学。按理说,什么先进的金属技术,不都应该是出在他们冶金部的么?怎么现在倒出现在中科院了?

而且看情况,这东西也不是中科院弄出来的。要不然,这消息早就应该放出来了。那么现在就只有两个可能,一个就是这东西是机工部弄出来的,根据他们两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机工部也没有义务告诉他们冶金部。但是这也说不过去,这金属材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他们这个级别的人来说,根本没什么秘密可言。谁家的工程到底在做什么,他们哪里会不清楚?如果是机工部拿去鉴定,那之前多少会有些风吹草动,但现在,很明显的一点动静都没有,那就绝对不可能是机工部弄出来的东西。

至于第二个可能,那就是一个野路子的人无意当中弄出来这样的东西。要是这样,那就说得通了。野路子的人,弄出这么一个东西,当然只有拿到中科院去鉴定,毕竟,中科院在外界的名气大,他们是比较纯粹的科研机构,一般人也就只有找他们,才能有个鉴定结果。

至于他们冶金部和机工部,那都不是一般人能够接触到的,再说了,冶金部和机工部,那是不对外开放的。那些野路子的人也找不到门路进来。如果是野路子的人,那一切事情都可以解释得通了。虽然程部长想不通,野路子的人为什么会弄出这么先进的东西,但不妨碍他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这类新研究出来的金属材料,本就应该属于他们冶金部。现在既然有人弄出来了,就应该挂在他们冶金部门下,要是强势单位,他程部长可能还要好好琢磨一下,但判定是野路子的人,那事情自然就好办多了。大不了到时候把那个弄出先进技术的人弄倒他们冶金部来,这也算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相信那个人也不会拒绝他们冶金部的善意。

于是,打定主意的程部长,马上就派了科技司的司长前往中科院,等着明天那个金属研究所的人带人过来。务必要把人截下来,由他们冶金部来安排。

科技司的司长周铭言接到这个任务,也不敢怠慢。不说那个资料对他们科技司有多大的好处,单单就是程部长安排下来的事情,他也得办好不是?所以,没等第二天人到,他当天就跑到中科院蹲点去了。反正中科院离他们冶金部也不远,到时候接到人了就可以带到冶金部去。

当然,这样的事情刘东他们暂时还不知道。要不然,这样的乌龙也不会出现。也怪欧阳正,他倒是把资料的事情给说明白了,但偏偏就忘了给中科院说明,这资料到底是谁持有的。

所以,冶金部摩拳擦掌的想要截住刘东他们一行,刘东他们也需要这份成绩,冲突那就不可避免的要发生了。但现在,还在想着之后如何做的刘东显然想不到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在兴致勃勃的和欧阳正讨论关于特种钢材生产技术革新的问题。

第342章 罗伯特的怨念第641章 清闲不下来第37章 林家兄弟第217章 被动与主动第677章 苏联人用这些东西就行了第399章 两个人的对话第79章 阶段布局第207章 小镇第334章 接受援助(中)第268章 双向发展第685章 给英国佬挖坑第199章 兄与弟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14章 公司成立第402章 赵建铭的表弟第299章 投资VS规则第104章 高规格的接待第218章 苏联的国家利益第409章 银行求人贷款的年月第517章 准备露脸的联众超市第80章 小小算盘第516章 搞下游商人的好处第221章 回归第216章 屈服第635章 甜蜜的感觉第418章 环亚银行贷款业务的前景第626章 搬空苏联的野望第36章 当务之急第400章 两种生活态度第91章 私人的力量第38章 最好的人选第93章 舞会第342章 罗伯特的怨念第613章 苏联版的衣锦还乡第149章 大众来客第213章 杀手锏(中)第639章 听取计划第408章 拉更多的人进来第218章 苏联的国家利益第444章 苏省的人和事第352章 目标,央视!第222章 见公婆?第143章 解铃还需系铃人第217章 被动与主动第681章 开启大时代4第317章 掀开宋部长的老底第510章 烧上一把火第75章 广场协定第410章 环亚银行又开张了第133章 积极筹备第125章 完整技术的价值第678章 开启大时代1第635章 甜蜜的感觉第155章 到底谁尴尬?(下)第120章 让人流口水的大买卖(中)第347章 离开苏联前的安排第112章 会谈结束第211章 群众的汪洋第154章 到底谁尴尬?(上)第458章 彻查当中的意外收获第300章 产业选址第69章 美国新动作第134章 悄然成立第139章 必须改革第258章 风雨飘摇第275章 应对之道第528章 和大伯谈心第312章 有故事的宋部长第278章 资金来源问题第40章 刘东的大局观(下)第134章 悄然成立第277章 刘东的投资计划第124章 低温钢资料第469章 循序渐进第83章 初哥的承诺第565章 坚强的后盾第186章 王府会所第429章 铁都之旅(上)第310章 试试又何妨第201章 再飞苏联第345章 北瓦里耶甘第659章 做生意都做到家里面来了第166章 双方的汇报第541章 给老爷子请安第91章 私人的力量第104章 高规格的接待第132章 谋划好处第629章 会谈叶利钦1第321章 列夫捷特的来电第445章 自信心膨胀是会出问题的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产业布局第622章 底气十足啊第113章 考察工厂第238章 云老爷子的怒火第124章 低温钢资料第23章 上钩的鱼们第37章 林家兄弟第216章 屈服第334章 接受援助(中)第81章 第一次约会
第342章 罗伯特的怨念第641章 清闲不下来第37章 林家兄弟第217章 被动与主动第677章 苏联人用这些东西就行了第399章 两个人的对话第79章 阶段布局第207章 小镇第334章 接受援助(中)第268章 双向发展第685章 给英国佬挖坑第199章 兄与弟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14章 公司成立第402章 赵建铭的表弟第299章 投资VS规则第104章 高规格的接待第218章 苏联的国家利益第409章 银行求人贷款的年月第517章 准备露脸的联众超市第80章 小小算盘第516章 搞下游商人的好处第221章 回归第216章 屈服第635章 甜蜜的感觉第418章 环亚银行贷款业务的前景第626章 搬空苏联的野望第36章 当务之急第400章 两种生活态度第91章 私人的力量第38章 最好的人选第93章 舞会第342章 罗伯特的怨念第613章 苏联版的衣锦还乡第149章 大众来客第213章 杀手锏(中)第639章 听取计划第408章 拉更多的人进来第218章 苏联的国家利益第444章 苏省的人和事第352章 目标,央视!第222章 见公婆?第143章 解铃还需系铃人第217章 被动与主动第681章 开启大时代4第317章 掀开宋部长的老底第510章 烧上一把火第75章 广场协定第410章 环亚银行又开张了第133章 积极筹备第125章 完整技术的价值第678章 开启大时代1第635章 甜蜜的感觉第155章 到底谁尴尬?(下)第120章 让人流口水的大买卖(中)第347章 离开苏联前的安排第112章 会谈结束第211章 群众的汪洋第154章 到底谁尴尬?(上)第458章 彻查当中的意外收获第300章 产业选址第69章 美国新动作第134章 悄然成立第139章 必须改革第258章 风雨飘摇第275章 应对之道第528章 和大伯谈心第312章 有故事的宋部长第278章 资金来源问题第40章 刘东的大局观(下)第134章 悄然成立第277章 刘东的投资计划第124章 低温钢资料第469章 循序渐进第83章 初哥的承诺第565章 坚强的后盾第186章 王府会所第429章 铁都之旅(上)第310章 试试又何妨第201章 再飞苏联第345章 北瓦里耶甘第659章 做生意都做到家里面来了第166章 双方的汇报第541章 给老爷子请安第91章 私人的力量第104章 高规格的接待第132章 谋划好处第629章 会谈叶利钦1第321章 列夫捷特的来电第445章 自信心膨胀是会出问题的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产业布局第622章 底气十足啊第113章 考察工厂第238章 云老爷子的怒火第124章 低温钢资料第23章 上钩的鱼们第37章 林家兄弟第216章 屈服第334章 接受援助(中)第81章 第一次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