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战报

入冬之前,燕氏在天下南北发生三场战役。分别是张辽入荆州的江夏之役、马腾守备并州的云中之役,以及燕东主持幽州依靠边塞以中乌桓部落对抗鲜卑入侵者的上谷之役。

三份战报不分先后地送入邯郸,尽管江夏之役发生的时间比之北方两场战役要稍早些,但最先送达的战报却是来自幽州蓟县的战报。

乌桓人一直是燕氏并肩作战的好朋友,他们在幽州拥有不亚于汉家百姓的权利,甚至乌桓商贾在上谷等地与汉家互市只需缴纳汉地商贾三分之二的税额,当然作为归附外族所肩负的义务也较之汉家百姓更加沉重。燕氏对乌桓的让利政策是给予那些有能力组建商队的部落首领、乌桓王及乌桓单于的,燕氏在他们这里付出的代价,需要从乌桓百姓身上掠夺回来。

这便是乌桓对赵国的兵役。

由幽州牧燕东直接对乌桓单于楼班、乌桓王蹋顿、难楼等诸王下令,由他们召集自己的部众,以克敌于境外为目的兵发塞外,自上谷宁县、代郡高柳发兵向北,于弹汗山下阻击集结犯境的鲜卑东部落大人弥加,并大获全胜,斩及数千而还。

燕东在战报中并未提及乌桓人的伤亡,只是提了一句请示燕北能否准许他明年发乌桓徭役在弹汗山下建立城池,沿途设立九烽七十二燧,进一步扩大幽州对塞外的影响及控制力。

在这座燕东欲新筑城池中,幽州的设想是以七成的乌桓百姓与三成汉人百姓杂居其中。燕东不应当头脑坏到将城池的控制权交给乌桓人,因而燕北可以猜到,上谷之役乌桓兵损失应当超过鲜卑敌军,尽管击溃弥加的部众达成战略上的胜利,但若单论伤亡,上谷之役应当是他们输了。

果不其然,在燕东战报的最后,告知燕北极坏的消息——弥加部众鲜卑骑兵战力极其高昂,每个骑兵都能在坐骑上做出令人惊讶的躲闪动作,操持一石弓力的硬弓向乌桓军队射击,并在接战时用长矛与木盾进行冲阵,这给乌桓突骑带来极大的伤亡。

在乌桓军中,只有技艺最精湛的骑手才能堪堪与鲜卑骑兵持平,而像这样的骑手,即便是每个乌桓王部下,也只有八百一千个这样的勇士。

鲜卑人变得比前些年更难对付了。

而这样的原因,在燕东战报的最后也有所提及。在战后鲜卑军队留下的马尸上,他们找到了双马蹬与更高的马鞍,能让通晓骑术的骑手跨坐马上如履平地,解放双手进行作战。

这种双马蹬并非新鲜物件,早在燕北尚在幽州时便曾在征讨鲜卑人的路上发现这样制式的马镫,后来应用于燕氏最精悍的燕赵武士身上。而被燕东称作高桥鞍的马鞍,对燕北而言则是个新鲜东西。

但不管新鲜不新鲜,这都足够令燕北为之警惕,根本便在于为了避免燕氏弱小时预见敌对诸侯强势的骑兵,燕北并未将双马蹬大量制式应用于所有部队,大多数汉人骑兵都没有,更不必说乌桓军队了……乌桓的重大伤亡,是因他而起。

更糟糕的是,并州的马腾,同样没有双马蹬。

果不其然,在燕东送来战报后的一旬,来自并州的马腾同样发现了这个问题,这位西凉强人引以为豪的羌骑兵在鲜卑轲比能的主力军队中吃到了大苦头,同等数量的并凉骑兵即便以更加优异的战法袭击鲜卑军队的侧翼,仍旧无法与回过神来的鲜卑骑兵平分秋色,云中郡吃了大败仗。

隔着整个太行山脉,燕北都能透过战报感受到马腾守土无能的羞愧。

鲜卑人南下并未给并州造成太大的损失,但面对以凶悍骑兵为主力、大量步弓手为从攻的鲜卑军团,马腾只能在各地固守城郭,放弃对乡野的救援……他无法在伤亡惨重的代价下发兵与鲜卑人野战。

尽管在战事之前马腾已收到鲜卑人在塞外集结兵马的消息,并将云中、五原等地的百姓收进城池,云中郡仍旧为鲜卑敌军所大略。

大家都没闲着,燕北在中原南扫诸侯,轲比能在北方草原厉兵秣马,憋足了劲头给燕北来了个大的,一雪军都山之役的耻辱。

与北方面临的困境相比,当张辽的战报送到邯郸,燕北都忍不住抚掌大笑:“这个天佑之人张文远!”

从豫州进攻荆州的骁骑将军部在张辽的统帅下已成功进驻江夏,张辽传信来给赵王报喜,今年冬天他要率军在江夏过年了,希望赵王能派人给赏赐给他一些家乡的酥酪,聊以慰藉离家千里为国而战的孤单。

书信里张辽直言,在江夏他就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隔着很远城郭见到飘着燕赵大旗的重重军阵便早早地开城投降,甚至当张辽进驻西陵后向周边传信,一封书信出去诸多城池便闻风而降,纷纷悬挂燕赵旗帜。

当然,信里少不了的便是夸赞薛州在江上击败曹操的事,以不满编的校尉部在水战中冲击七千之众十数艘大船、数十艘小船的曹军阵势,将曹操击溃吓跑,还抢到了两艘大船三十余艘走轲,这样的功勋只怕是赵国水战中最大的功绩了。

张辽还给燕北送来一套甲胄,分别是人甲与马甲,在信里说这套甲胄属于曹军部下最精锐的骑兵虎豹骑,张辽认为这些东西能够应用在燕氏北方的骑兵军队中。

对于张辽的要求燕北当然不会拒绝,非但派人快马前往并州寻找雁门最出名的酥酪给张辽快马加鞭地送去,还对张辽住在邯郸的妻儿大加赏赐,张辽十来岁的儿子被燕北授予七级爵位公大夫,授田九顷,入赵王宫学,成为他这个年纪的‘首富’。

“传令幽冀并凉司,传送双马镫、高桥鞍,加紧打制,着太史将军部骑兵出关前尽数装备,以待来年战事。另传信幽州牧,安抚乌桓诸将,北新城以汉人六成、乌桓四成以住,此战乌桓伤兵战死者,皆为幽州抚恤。”

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个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十二章 郭嘉请命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马第二百零二章 船队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动第六十七章 王于兴师第三十八章 静候佳音第十四章 孟起无礼第三百一十九章 龙虬第六章 钟鸣鼎食第二百二十五章 广陵第六十二章 王莽之首第四十一章 汉骑赤海第六十六章 袁绍出奔第三十七章 屠纥升骨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迹第八十九章 故汉官仪第七十二章 先怒后怕第一百二十六章 将军万岁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二十八章 汶土山之战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一百一十六章 书文言语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六十二章 王莽之首第八章 曹操征徐第九十二章 刀不如袁第七十五章 旧部陈佐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七十三章 奢靡之人第七十三章 邀请陈群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备第十二章 徐徐图之第一百五十章 图个痛快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来第六十八章 明修栈道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营第七章 马首是瞻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灭第四章 孤陋寡闻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么看第四十章 野性难驯第二十五章 闻风色变第二十章 声东击西第七十五章 吕氏有女第一百零八章 乌桓退走第一百二十六章 将军万岁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五十五章 麹义来袭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板荡第十二章 徐徐图之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迹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五十章 伤敌无数第二十四章 风声鹤唳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五十六章 言尽于此第三十五章 陈留,典韦!第二百四十九章 凉州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齐发第三十一章 一言而决第五十一章 穷寇莫追第十五章 剑如雷霆第一章 内外皆难第三十八章 平乡围城第九十二章 郭图来访第二百五十六章 响鼻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十一章 姑且一试第十五章 一个不留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十八章 进击荥阳第五十一章 穷寇莫追第二十五章 进驻荥阳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十章 黄天在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克王侯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阁第二百八十九章 辎重线第十三章 收刀下马第一百零九章 张颌的野望第四十二章 率先动手第六十二章 强渡恒水『求订阅』第五十一章 呼啸而来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多第十章 鼓瑟齐鸣第十三章 烧船夺旗第十三章 收刀下马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一百九十九章 瓮城第二十九章 甄府详谈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么看第九十五章 抄掠各地
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个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十二章 郭嘉请命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马第二百零二章 船队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动第六十七章 王于兴师第三十八章 静候佳音第十四章 孟起无礼第三百一十九章 龙虬第六章 钟鸣鼎食第二百二十五章 广陵第六十二章 王莽之首第四十一章 汉骑赤海第六十六章 袁绍出奔第三十七章 屠纥升骨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迹第八十九章 故汉官仪第七十二章 先怒后怕第一百二十六章 将军万岁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二十八章 汶土山之战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一百一十六章 书文言语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六十二章 王莽之首第八章 曹操征徐第九十二章 刀不如袁第七十五章 旧部陈佐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七十三章 奢靡之人第七十三章 邀请陈群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备第十二章 徐徐图之第一百五十章 图个痛快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来第六十八章 明修栈道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营第七章 马首是瞻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灭第四章 孤陋寡闻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么看第四十章 野性难驯第二十五章 闻风色变第二十章 声东击西第七十五章 吕氏有女第一百零八章 乌桓退走第一百二十六章 将军万岁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五十五章 麹义来袭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板荡第十二章 徐徐图之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迹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五十章 伤敌无数第二十四章 风声鹤唳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五十六章 言尽于此第三十五章 陈留,典韦!第二百四十九章 凉州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齐发第三十一章 一言而决第五十一章 穷寇莫追第十五章 剑如雷霆第一章 内外皆难第三十八章 平乡围城第九十二章 郭图来访第二百五十六章 响鼻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十一章 姑且一试第十五章 一个不留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十八章 进击荥阳第五十一章 穷寇莫追第二十五章 进驻荥阳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十章 黄天在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克王侯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阁第二百八十九章 辎重线第十三章 收刀下马第一百零九章 张颌的野望第四十二章 率先动手第六十二章 强渡恒水『求订阅』第五十一章 呼啸而来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多第十章 鼓瑟齐鸣第十三章 烧船夺旗第十三章 收刀下马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一百九十九章 瓮城第二十九章 甄府详谈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么看第九十五章 抄掠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