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决定

不过这些事情,不得允熥许可他也不能与方鸣谦解释,就含混说了一句。方鸣谦虽然不解,但朱柏不解释他也不会再问,顿了顿继续说道:“他们所用的武器仍然是石头,还不如中原周围的蛮夷。乌斯藏和西南的蛮夷都会冶炼铜甚至铁,即使北边冶炼水准极差的蒙古与女真也会使用生铁或铜,虽然比中原武器差一大截,但毕竟是铁做的。”

“不过,臣曾经带兵在东海巡逻,去过台湾镇。台湾镇也有一些番人,不会冶炼铜铁,没有文字,被曹彻称为高山野人。”

“殿下,这样的野人比起大明周围的蛮夷要更加容易驯化。曹驸马与江都长公主殿下从龙虎山请了张天师座下的弟子去台湾传教,向他们施舍医药,严厉镇压敢于反抗的部族,同时巧妙利用各部族之间的矛盾。曹驸马已经驯服了几个部族,利用野人为台湾镇打仗,攻打其它野人立下大功。曹彻还与我说,这些野人以后一定能够立下更大的功劳。”

“殿下,您也可如此。不必将这些野人当做敌人,而是驯服他们,让他们为殿下征战。现下还不知他们有无文字,若是他们并无文字,驯服较易,即使有文字,也可驯服。”

“驯服他们?”朱柏笑道:“有意思,但也有些危险。毕竟曹彻在台湾有数万人,其中青壮足有上万,而孤现下手里只有一千多人。”

“但殿下也有道士随行,而且是道行更为深厚的武当派张真人的徒子徒孙,定能教化了这些野人。”方鸣谦说道。

“此事再议,先将他们收降了再说。”朱柏最后说道。

……

……

“……,陛下,第二日一早臣就使将士们将那些跪在营寨外的金川野人包围起来,把他们俘虏。这些人都十分顺服,乖乖的被捆绑住手脚。之后,曾经在台湾镇教授当地的野人学习汉话、汉字的几位道士教导他们学习汉话,湘王殿下这才知晓,他们因手雷的巨大威力,认为大明将士是天神派来的使者,所以十分顺服。”说到这里,方鸣谦颇有些忍俊不禁。

“金川野人?”允熥的关注点却是这个:“为何给他们起名为金川野人?”

“陛下,这是因之后审问他们得知就在湘王殿下定下的建城之处附近有一座巨大的金矿,而且据他们所说在那附近还有许多金矿银矿,是以湘王殿下将该地起名为金川,也因此将他们称为金川野人。”

允熥点点头没有再问,方鸣谦继续说道:“湘王殿下得知他们认为大明兵将为天神的使者后,马上派出来到东方大陆的道士,张三丰张真人的得意徒孙李元均去向他们传教,让他们皈依道教。”

“在使得他们都皈依道教后,湘王殿下亲自审问了他们。得知他们确实并无文字,依靠捕鱼打猎为生,就如同永藩的女真人一般。习俗也与女真人类似,纹面,……”

“这些金川野人长相与台湾镇的高山野人十分类似,皮肤较黑,远远观之看起来有些发红,头发……”

“他们对于将士们带去的一切东西都十分好奇,即使见到瓷碗或竹筒都惊讶不已。……,他们最为惊讶的是酒,金川野人从来没有过酒,几乎所有尝过酒的金川野人都十分喜欢酒的味道。……”

“陛下,他们的习俗很是野蛮落后,但臣也听闻大明周围的蛮夷有类似的习俗,不算奇怪。最令殿下与臣奇怪的是,他们竟然从来不用铜铁,因为当地没有铜矿和铁矿!而且,当地有许多金矿银矿!”

说道这里,即使方鸣谦已经知道这个事实两年了,但想起当时的情形还是十分激动;他都如此,其它人就更不必说了。此时唯一一个在允熥身边服侍的宦官卢义听到这话,长大了嘴巴看着他。

不过允熥本人并不激动。他已经记不清前世有关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详细情形了,但还记得他们很落后,中南美的印第安人被伊比利亚半岛的十字教徒轻而易举征服了,并且维持了大约三百年的统治,而且在独立后也与母国关系紧密,在全世界范围内算得上比较成功的殖民统治。北美的印第安人坚持的时间比较长,但最后也失败了,人口损失惨重,残余的人被赶进荒芜的保留区。而且也记得伊比利亚半岛的人在美洲发现了许多金银。所以对于方鸣谦所说的事情有所预料,不太激动。

方鸣谦见允熥仍旧脸上带着温煦的笑容看着他,激动的神情平复下来,继续介绍道:“被俘虏的金川野人很快皈依道教,并且极为虔诚。不仅如此,他们还四处劝说其他的金川野人。在他们的劝说下,无数金川野人投靠大明;李真人又带领道长去劝说他们皈依道教,许多金川野人也皈依了道教。”

“从建业四年七月至建业五年二月半年多的时候,金川附近十多个部族,近万人都投靠了大明。”

“湘王殿下指使他们一面采集黄金,一面利用当地的陶土烧砖,用砖石建造城池。至建业五年四月份,建造成一座足以容纳三四万人的城池,城墙高约二丈。据成为道士的原酋长齐立卡所言,这样一座城池在金川附近方圆数百里内都没有部族能够攻破。”

“之后湘王殿下决定留夏侯元让带兵三百驻守金川城,以齐立卡为向导,南下继续探寻。臣苦劝不听,只能与殿下一起继续南下。”

“又向南行船约一千一百里之后,来到北纬34度左右的海岸线旁,在这里发现一座金矿,同样拥有无数的黄金。而且那一处有一条大河经过,是以湘王殿下决定在那处也建造一座城池。殿下将那一地起名为落金,意为落地见到的都是金子。”

“在那一处也有许多以渔猎为生的金川野人,殿下使齐立卡劝降他们。将对齐立卡的话半信半疑的野人部族打败后,其它野人也都投降大明、皈依道教。”

“湘王殿下本想继续南下探索,但无奈手中只有一千多人,之前又留了三百人在金川城,不得不亲自带兵五百驻守落金,指使金川野人搜集黄金白银,烧砖用石建造城池;派出臣带领剩余的二百多人继续南下探索。”

“之后臣率领部分船队南下,一路上在海边采集当地的植物,观察动物与人。因之前在北部发现的当地人都只是一些野人,可以轻而易举的打败,所以将士们十分放松,派出的探索队不时会‘略微’有些深入内陆。有一次他们从早上离开船只,一直到午后仍未返回,臣带领十多人去寻找,就见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方鸣谦喃喃说道。

“当时臣跟着那些人的脚步向内陆行走,走到一片荒原外见到他们的身影,马上大声呵斥他们!但他们却并未回应。臣十分生气,走过去正要再次呵斥,无意中侧头一看,就见到不远处的山谷中,赫然是大片大片的高大的建筑!”

“当时臣并未举着千里眼,可哪怕不用千里眼,只是远远的用肉眼观察,臣心中也陡然升起了震撼的感觉。”

“那些建筑,似乎都是用石头堆砌雕刻而成的。哪怕身处二十里外,臣都能感受到它们恢弘的气势。每一座建筑,都那样高大气派,特别位于正中间的一座建筑,仿佛小山一样,臣从未见过如此高大、如此宏伟的建筑。”

“臣曾经在许多地方游荡,从满剌加到金宁都去过,但却猜不出这座用大石头砌成的建筑是如何建成的?这些石头是怎么开采出来的,是怎么运输到这座山谷中的?”

“陛下,臣当时被吓住了!在苏醒后马上将所有的将士也都唤醒,撤回船上,并且马上驾船而走。”

“你有无与当地人接触一番?”允熥问道。

“并未,”方鸣谦道:“臣以为,能建造出如此宏伟建筑之民族,绝非蛮夷,更不会是野人。他们的人口也必定很多,势力也必定很强,臣不敢与他们接触。”

“臣随即带领部分船队返回落金城,将此事告知湘王殿下。湘王殿下一开始半信半疑,但听每一个返回的将士都这样说,也就相信起来,暂且放弃了继续南下的打算,决定专心经营落金城与金川城两座城。”

“臣在返回北上前,派曹广孝带领部分船队继续南下。曹广孝又去了很多地方,但因之前的教训未敢深入内陆,但也带回了许多未曾见过的作物,抓回来几个在海边的野人。臣献给陛下的那些作物大多就是曹广孝带回来的。”

“最令臣感到奇妙之事,乃是当他航行至一处地方时,测量纬度是零度,而继续向南,测量纬度又变成了数字。据臣猜测,他进入了南半边。”

“虽然之满者伯夷与三佛齐等地就有部分地方再南半边,但在遥远的东方竟然也有南半边十分奇妙。”方鸣谦不由得感叹了一句。

他随后又介绍了一些东方大陆的人文地理和各种作物,最后说道:“陛下,湘王殿下下令于金川筑城后,就派出五艘船组成船队要返回大明向陛下奏报发现大陆。但谁知过了几个月后却有两艘船返回,而且船只十分破烂,带兵的百户说遇到了风暴,另外三艘船倾覆,只有他们这两艘船逃了出来。”

“湘王殿下略有些惶恐,担忧无法再与朝廷联络。臣于是主动请缨带领几艘船沿着来路返回大明,于今年十月初赶到扶桑,十一月初赶回刘家港。”

“陛下,有将士曾经想请湘王殿下为东方的大陆起名,但湘王殿下说:‘此乃陛下洪福齐天才使得将士们发现东方大陆,孤岂敢擅自起名?’推绝不取。臣也以为,东方的大陆应当由陛下取名。臣请陛下为大陆取名。”说完这句话,方鸣谦跪倒在地,轻声说道。

“奴才也觉得由官家取名更好。”卢义也小声说道,跪在方鸣谦身旁。

允熥低头思索片刻,笑道:“既然你们都认为应当由朕来取名,朕就却之不恭了。朕以为,发现这片大陆,这片仅仅拥有野人、但却拥有无数金银的大陆乃是所有大明百姓的福气,朕决意取名为汉洲,取汉人之洲之意。”

“谢陛下赐名。”方鸣谦又赶忙说道。卢义犹豫了一下,只是磕头,并未说话。

“哈哈,你有什么可感谢朕的?”允熥笑道:“应当是那片土地的野人感谢朕才对。”

“那些野人从前以渔猎为生,生活定然十分艰苦,如同之前的女真人一般;但现在那些投靠大明的女真人从山林中搬出,以种地或为英王、永王打仗为生,生活比之前好了不少。所以那些野人应当感谢朕派人发现他们,让他们能够生活安定、富足下来。”

“陛下所言极是!”方鸣谦又道。

‘不过他们得从未来的瘟疫中活下来才行。’允熥自己却又在心里补充道。

之后允熥又与他说了几句话,正色道:“这次你与湘王殿下发现汉洲大陆,居功至伟,朕定要奖赏你们才行。”

“朕决意正式将金川城、落金城与两城之间的土地册封给湘王,他收降的所有野人,与留在当地的所有将士,都是他的子民。”

“而且他与其它朕册封的藩王也不同。从汉洲,即使是从金川城返回京城也路途遥远,没有一年的功夫根本无法让消息走个来回,即使仅仅是非常重要、湘王与左右王相意见不合的大事由朕来决定,也必定会被耽误下来;而且从汉洲大陆往返大明如此困难,若是频繁更换王相也会耽误事情。是以朕决定,在当地任命的左右王相均改为长期在任,一任十年。并且遇到大事,藩王与王相意见不合,以藩王为主。”

第534章 多方的关注第815章 战安南——漂泊于水第568章 命名与赏赐第377章 两地的变故(三)第828章 多邦城——调兵第1744章 已经被遗忘的人第313章 花英与徐家第1326章 南洋风雨——事情与军费第229章 民间舆论第543章 拒绝与见面第1404章 医生的名字与伟大的豌豆第1797章 强调科学的重要与倒数第二次改革第1203章 外交无小事,么?第782章 大案——李家的线索第30章 宝钞战争——计算的投入第1125章 傅安(二)第1255章 前陈后婚第607章 公主的后续第1245章 真正的学校——教育的目的第51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时间紧迫啊第77章 两个相关第610章 媒妁之言和钟粹夜话第439章 许久之前的南洋第一战第1093章 血色——报了第1323章 风雨,前奏第1668章 还是让你们人精的脑袋去想吧第458章 答谢很久之前的救命之恩第140章 战——死战第772章 大案——特别的时刻第446章 说话第242章 不同的可能第1285章 两个想要的技术第937章 其它第380章 嘱咐大臣第1238章 真正的学校——五城学堂第253章 第一堂课第1323章 风雨,前奏第882章 终于要解决这个久拖不决的案子了第206章 目的第1541章 印度之战——两个人的商定第1066章 决战——开始第1505章 苏州惊变——转折第1704章 绝对不正常番外5:分封制的变化三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横滨第1555章 印度之战——损失与建藩第1054章 最终决战——猛兽夜袭第1743章 神秘的汉人第172章 投奔第1383章 事情第1370章 吉哈诺与克拉维约的对话(上)第1280章 于家父子第1103章 伊吾庆功宴——朝鲜扶桑第965章 工业第1403章 偷尸体第562章 满江红第1章 混乱的穿越者第1257章 说话嘱咐第528章 高燧婚礼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101章 玻璃第534章 多方的关注第4章 灵堂和送行第422章 洛阳发现悼念金庸第366章 收拢第60章……阴谋——行动和解说第297章 命妇第1526章 剥夺股份第705章 大事件的开端第98章 议婚第889章 撒土士杨王靖韩色第1314章 金融改革——货币兑换第1714章 王妃第557章 我来也第966章 大家过年快乐第355章 齐王府之乱第99章 通知第1785章 工业时代——工人的待遇第897章 士兵很重要啊第1718章 下一步的铺垫与孟加拉的“终结”第70章 宝钞战争——应天府误事第273章 正名第178章 祭祖第313章 花英与徐家第400章 齐王女第349章 文会的意外第271章 处置与公租房第644章 精忠报国第273章 正名第788章 大案——物件第1498章 苏州惊变——造反第1214章 在人市续第1071章 决战——骑兵第1507章 苏州惊变——劝说第285章 意图去平江第710章 议封与过节第1489章 路遇色目——前因后果第761章 三元宫第1024章 守城——退却计划
第534章 多方的关注第815章 战安南——漂泊于水第568章 命名与赏赐第377章 两地的变故(三)第828章 多邦城——调兵第1744章 已经被遗忘的人第313章 花英与徐家第1326章 南洋风雨——事情与军费第229章 民间舆论第543章 拒绝与见面第1404章 医生的名字与伟大的豌豆第1797章 强调科学的重要与倒数第二次改革第1203章 外交无小事,么?第782章 大案——李家的线索第30章 宝钞战争——计算的投入第1125章 傅安(二)第1255章 前陈后婚第607章 公主的后续第1245章 真正的学校——教育的目的第51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时间紧迫啊第77章 两个相关第610章 媒妁之言和钟粹夜话第439章 许久之前的南洋第一战第1093章 血色——报了第1323章 风雨,前奏第1668章 还是让你们人精的脑袋去想吧第458章 答谢很久之前的救命之恩第140章 战——死战第772章 大案——特别的时刻第446章 说话第242章 不同的可能第1285章 两个想要的技术第937章 其它第380章 嘱咐大臣第1238章 真正的学校——五城学堂第253章 第一堂课第1323章 风雨,前奏第882章 终于要解决这个久拖不决的案子了第206章 目的第1541章 印度之战——两个人的商定第1066章 决战——开始第1505章 苏州惊变——转折第1704章 绝对不正常番外5:分封制的变化三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横滨第1555章 印度之战——损失与建藩第1054章 最终决战——猛兽夜袭第1743章 神秘的汉人第172章 投奔第1383章 事情第1370章 吉哈诺与克拉维约的对话(上)第1280章 于家父子第1103章 伊吾庆功宴——朝鲜扶桑第965章 工业第1403章 偷尸体第562章 满江红第1章 混乱的穿越者第1257章 说话嘱咐第528章 高燧婚礼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101章 玻璃第534章 多方的关注第4章 灵堂和送行第422章 洛阳发现悼念金庸第366章 收拢第60章……阴谋——行动和解说第297章 命妇第1526章 剥夺股份第705章 大事件的开端第98章 议婚第889章 撒土士杨王靖韩色第1314章 金融改革——货币兑换第1714章 王妃第557章 我来也第966章 大家过年快乐第355章 齐王府之乱第99章 通知第1785章 工业时代——工人的待遇第897章 士兵很重要啊第1718章 下一步的铺垫与孟加拉的“终结”第70章 宝钞战争——应天府误事第273章 正名第178章 祭祖第313章 花英与徐家第400章 齐王女第349章 文会的意外第271章 处置与公租房第644章 精忠报国第273章 正名第788章 大案——物件第1498章 苏州惊变——造反第1214章 在人市续第1071章 决战——骑兵第1507章 苏州惊变——劝说第285章 意图去平江第710章 议封与过节第1489章 路遇色目——前因后果第761章 三元宫第1024章 守城——退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