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六)

“说了过节的事情,首先要向您汇报的,是我的侍从学习东方先进的造纸与印刷术的事情。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他们初步掌握了造纸工艺,但还是会发生将原材料弄错的失误,而且东方赛里斯人的语言确实太拗口了,侍从们也没有语言天赋,经常会记错词汇的意思。不过我相信等两年之后,也就是东方国家的学徒通常学习的时间达到后,他们会学会先进的造纸术与印刷术的。这对于我国来讲,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其次要向您说的,就是大明的文化。大明的文化与所有信奉主的国家,与所有信奉天方邪神的国家,与东欧大草原上野蛮的斯拉夫人或蒙古人的国家都不相同。首先,就是他们对待神明的态度。在明国也有许许多多的宗教流传,赛里斯人看起来似乎也信奉这些神明,经常可以看到在佛教寺庙,或者赛里斯人独有的一种名叫‘道’的宗教的寺庙中有许多人拜祭。可如果认真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他们并不像我们一样虔诚的信奉,他们与其说是在信奉,不如说是进行交易,他们期望通过向神灵奉送财物,换取他们想到的好处或免除灾祸,如果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就会停止对神灵的祭祀。与其说他们是某一种宗教的教徒,不如说是无神论者。”

“当然,在赛里斯人中也有虔诚的信徒,但人数极少,根本不足以产生什么影响。至于明国现在的皇帝,我很难猜测他到底是不是真正相信神灵的存在,他似乎信奉道教,给予了道教一个寺庙的主持极高的礼遇,而且代表明国皇帝神圣性的来源的另一个称呼‘天子’中的‘天’字似乎也来源于道教的神灵。但他同时也允许佛教的传播。在得出最终结论前,我只能暂时认为他是一个道教的浅信徒。”

“但在赛里斯人中,也有类似于神灵的象征,这就是他们的祖先。所有赛里斯人都崇拜他们的祖先,祖先是至高无上的、不容亵渎的,就连祖先说过的话也是不容违背的,成为整个家族的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即使是再穷的人,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要拿出最好的东西供奉祖先,一如我们祭拜主。”

“赛里斯人的社会组织也是以家族为单位,而不是以统治他们的贵族或寺庙的主持。许多姓同一个姓氏的人住在一起,通过某种方式得到他们的族长,由族长和家族中年纪比较大的人组成的宗祠管理整个家族。明国的基层统治机构对接的是一个个家族,而不是家庭或个人。即使在城市中,也有家族的存在,不过相对来说比较松散,但是政府能够管理到的也不是一个个家庭,而是拥有同一个祖父或曾祖父的家庭所组成的介于家庭和家族之间的单位。”

“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离开自己的故乡,但如果他们离开,在外地需要有人帮助时也不是依靠寺庙,而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同乡。这些同乡会组成互助小组,互相帮助。”

“在明国,如果只有单独一个家庭生活在某个地方,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排斥,政府吩咐下来的不好的事情也容易落到这样的人头上,因为一个家庭一般只有一个成年男子,而一个家族会拥有许多成年男子。与我国一样,成年男子不仅是生产力,更是战斗力。家中成年男子少的家族更容易受到欺负,而只拥有一个成年男子的家庭就更会被欺负了。也因此,他们拥有与当年未曾被主教诲过的罗马人同样的陋习:杀婴,而且是以杀女婴为主。”

“尊敬的陛下,我曾经多次称赞过赛里斯人的文明,但他们所拥有的杀婴这个陋习使我深深感到厌恶。婴孩也是上帝的创造物,被基督所救赎,杀害婴儿的行为应当等同于谋杀。可在明国,所有的人都不以为意,他们认为孩子是父母的所有物,父母有权利以任何方式处置自己的孩子。现在赛里斯人普遍较为富庶,杀婴的现象很少,但就在几十年前赛里斯人与蒙古人进行战争的时候,大多数人十分穷困,经常会遗弃或杀死自己的孩子,而且以女婴为主。希望这些遗弃或杀死自己孩子的人死后会受到魔鬼的惩罚。”

“除了祖宗之外,明国人所普遍所信奉的思想是一种名为‘儒’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在大约一千九百年由一个名叫孔丘的学者提出,后来被一千六百年前赛里斯人的一位皇帝确定为国家的正统思想,后来又被八百年之前一位皇帝确定为选拔官员的考试——科举的指定思想,孔丘贤者所写的书籍也变成了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因孔丘学者把自己的思想称为儒家思想,后来信奉孔丘贤者思想的人就被称为儒教中人。”

“儒教在明国的地位与教会在欧洲的地位类似,但又有所不同。明国是真正****的国家,国家政权的皇帝同时也是儒教的最高现世领袖,也没有单独的组织来向普通人宣扬儒教,这些事情都是由政府承担。虽然明国不像大食人的政权那样更多的表现出宗教性,明国更多的表现世俗性,但仍不可否认他们是****的国家。皇帝即承担着治理国家的使命,又承担着祭祀‘圣人’与天、地、神灵的使命。”

“尊敬的陛下,我曾在之前的信中向您建议过实行与明国类似的选官制度,但经过对赛里斯人文化的了解,我现在觉得明国的选官制度难以在我国实行。明国的选官制度与其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这样的文化才能实行这样的选官制度,也只有这样的选官制度才最与这样的文化相适应。卡斯蒂利亚是无法实行的。”

“不过陛下,我仍在研究明国文化,想要找出其中与我国文化类似的地方,从而能够借鉴明国文化来改进我国的制度。另外,我始终相信,欧洲文明不比任何文明落后,卡斯蒂利亚国,也早晚会成为能与明国相提并论的国家。”

“最后,冒着亵渎主的危险,我试着将欧洲文明与赛里斯人的文明进行比较。首先,欧洲文明统治下的普通人生活是比不上赛里斯人的,虽然我很想拿欧洲的土地贫瘠来辩解,但在事实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其次,赛里斯人因为除了祖先没有任何可敬畏的,使得他们做事少了很多顾忌,不论是做生意还是种地、造器物都比欧洲人更好,赛里斯人的普通人生活更好也与这一点有关。但这同时也使得他们做事缺少底线,所以这一点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难以分清。”

“除了缺少顾忌,我认为赛里斯人比欧洲人生活更好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国家。统一的国家意味着能够在更加广大的区域内对资源进行调配,同时更多从事同一行业的人能够更加方便的交流,使得制造工艺更容易进步,这一点无论从农业还是商业上都有体现。”

“但赛里斯人的文明也有缺点。明国的基层组织是拥有同一个祖先的人所组成,离开家乡在外地的时候则是与同乡联合,家族或同乡互助小组之上的就是从上到下一体的政府,这就使得除了皇帝和他分封的藩王外,没有任何人能够将超过同一血缘、同一家乡范围内的人组织起来。这对于明国的皇帝来说是一件好事,但这也导致当赛里斯人面对大明域外的敌人时难以真正团结起来。赛里斯人被蒙古人灭亡的那个国家快要灭亡的时候,一伙居住在泉州——这个当时东方第一大港——的天方教徒就以并不太强的实力就控制了泉州,城中人数比他们多的赛里斯人虽然也进行了反抗,但因为他们分为一个个的家族无法在一面统一的旗帜下与天方教徒对抗,反抗很快失败,大多数人在发现反抗即将失败后表示臣服。四十多年前,在蒙古人建立的政权被消灭前,天方教徒们又不再向蒙古人效忠,想要在泉州建立一个属于天方教徒的国家,城中的赛里斯人与之前一样,虽然对于天方教徒的统治很不满,但仍然无法团结一致进行反抗;直到蒙古人的军队打进城中后,他们才能够对付天方教徒,冲进他们的家中虐杀人口,并且抢夺财物。”

“……”

“综合以上内容来看,欧洲文明与赛里斯人的文明各有优点和缺点,没有那个是完美的,世上也没有完美的制度和文化。但我相信,在主的荣光的照耀下,欧洲文明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90章 除夕宴第108章 新一届学生第938章 黎澄第872章 继续议事与南洋诸国的担忧第1161章 事情第873章 来挣大钱的商人第957章 接连故去第1716章 朝鲜的‘终结’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619章 约法三章第601章 竞买第268章 生第1270章 儿女第123章 兖州事件——疑点第218章 从前之事第594章 风潮第514章 伟大的管子第72章 人力资源最大化第841章 打进升龙城第1章 混乱的穿越者第1277章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节快乐)第1223章 军事改革——废很久以前就想废的人(下)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492章 阅卷第1076章 决战——挡第117章 兖州事件——调查第1386章 合二为一第1092章 血色——冤有头债有主第1127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准备面圣第154章 宣府最后一件事然后回京第1101章 战乌鲁木齐——终了第1143章 悬赏第983章 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第238章 杨任来沪第1676章 哪里来的援兵?第102章 考试第1537章 很想当一次月老第986章 抱怨的目的何在第1038章 铁门关之战——中者必异第1800章 护卫统领与拜见朱榑第549章 再见与玉佩第1140章 临危第396章 济、青第555章 废举人和印度数第1093章 血色——报了第1487章 路遇色目——不要西传第282章 年前第1701章 大家都有算计第1066章 决战——开始第1423章 一个伟人的阴影彻底结束第360章 发兵济南第819章 战安南——登陆第1107章 伊吾庆功宴——头功臣桌第784章 大案——抄检高家第1309章 下一代该成婚了?(五千字章节)第497章 子荣独对第1661章 巴布纳——人死如灯灭第68章 四名太监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194章 初议分封——官制和朱赞仪第1429章 联姻与打通航路答复本章说第727章 帖木儿的反应——猜测与返回第710章 议封与过节第1474章 下旨第1554章 印度之战——夜杀第429章 甄选舍人第38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二十一日第914章 后宫都是聪明人第1084章 最强男人对话——惊天大谎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见第531章 带谁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价攻城啦第491章 二年的会试第195章 新位置第465章 改封永王第1080章 最后的围歼战(三)第1388章 会面三件事第378章 两地的变故(四)第763章 李家子弟第85章 失常的人第39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文英的提醒第1194章 封号与粮食第1071章 决战——骑兵第343章 安王府第1331章 汉洲攻略(四)第1511章 惊讶的敏儿第1485章 天文学大发现——周伟三定律(五千字章节)第963章 钢铁厂第635章 冒险的商人第917章 如何正确理解出题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节)第1396章 这样做的缘故第524章 收粮借地悼念金庸第1813章 统治阶级第1051章 最终决战——前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1199章 为什么一盘散沙第389章 兖州城下
第90章 除夕宴第108章 新一届学生第938章 黎澄第872章 继续议事与南洋诸国的担忧第1161章 事情第873章 来挣大钱的商人第957章 接连故去第1716章 朝鲜的‘终结’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619章 约法三章第601章 竞买第268章 生第1270章 儿女第123章 兖州事件——疑点第218章 从前之事第594章 风潮第514章 伟大的管子第72章 人力资源最大化第841章 打进升龙城第1章 混乱的穿越者第1277章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节快乐)第1223章 军事改革——废很久以前就想废的人(下)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492章 阅卷第1076章 决战——挡第117章 兖州事件——调查第1386章 合二为一第1092章 血色——冤有头债有主第1127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准备面圣第154章 宣府最后一件事然后回京第1101章 战乌鲁木齐——终了第1143章 悬赏第983章 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第238章 杨任来沪第1676章 哪里来的援兵?第102章 考试第1537章 很想当一次月老第986章 抱怨的目的何在第1038章 铁门关之战——中者必异第1800章 护卫统领与拜见朱榑第549章 再见与玉佩第1140章 临危第396章 济、青第555章 废举人和印度数第1093章 血色——报了第1487章 路遇色目——不要西传第282章 年前第1701章 大家都有算计第1066章 决战——开始第1423章 一个伟人的阴影彻底结束第360章 发兵济南第819章 战安南——登陆第1107章 伊吾庆功宴——头功臣桌第784章 大案——抄检高家第1309章 下一代该成婚了?(五千字章节)第497章 子荣独对第1661章 巴布纳——人死如灯灭第68章 四名太监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194章 初议分封——官制和朱赞仪第1429章 联姻与打通航路答复本章说第727章 帖木儿的反应——猜测与返回第710章 议封与过节第1474章 下旨第1554章 印度之战——夜杀第429章 甄选舍人第38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二十一日第914章 后宫都是聪明人第1084章 最强男人对话——惊天大谎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见第531章 带谁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价攻城啦第491章 二年的会试第195章 新位置第465章 改封永王第1080章 最后的围歼战(三)第1388章 会面三件事第378章 两地的变故(四)第763章 李家子弟第85章 失常的人第39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文英的提醒第1194章 封号与粮食第1071章 决战——骑兵第343章 安王府第1331章 汉洲攻略(四)第1511章 惊讶的敏儿第1485章 天文学大发现——周伟三定律(五千字章节)第963章 钢铁厂第635章 冒险的商人第917章 如何正确理解出题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节)第1396章 这样做的缘故第524章 收粮借地悼念金庸第1813章 统治阶级第1051章 最终决战——前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1199章 为什么一盘散沙第389章 兖州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