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二章 玉笏间

这些日子,罗绍一下衙就被岳父张谨叫去,初时张氏还以为他们在芝麻胡同制壶,也就没有在意,直到昨天,罗绍回来时,恰好天赐还没睡,看到罗绍便咧着小嘴笑,把罗绍看得喜欢得不成,也不管天赐能不能听懂,对天赐说:“以后爹爹进了国子监,没有那么多应酬,再过两三年,亲自给你开蒙。”

当时只有天赐的乳娘在场,那乳娘是张家给找的,自是不敢瞒着张氏,今天一早就把这番话告诉了张氏。

张氏吓了一跳,忙让柳嬷嬷去找了张谨身边的一个小厮打听,才知道这些日子罗绍并没有去跟着张谨制壶,而是被张谨硬拉着去翰林院修书。

秦珏在翰林院时参于修撰的那本《鸿平圣论》,总编撰常济文是张谨的学生,因而这本书张谨也有参于。

去年的新科三甲也有幸参于这部书的编修,但他们在翰林院资历太浅,只能做些收集资料的杂事。

而罗绍却是跟在常济文身边,给常济文整理卷宗。

常济文曾任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其父去世后,他在家丁忧期间著书立说,文声显赫,如今虽然只是小九卿,但却已是第三次出任主编撰。

翰林院里一大堆闲人,再加上常济文自己的学生和下属,想要给他整理卷宗的比比皆是,但是这个好处却给了罗绍。

明眼人都知道,常济文是给老师张谨面子,罗绍虽然只是两榜进士出身,但他是张谨的女婿。

张氏越听越心惊,原本是想直接问罗绍,可又一想这么长时间了,罗绍对她只字不提,便猜到问也问不出什么,这才想要和罗锦言商量。

罗锦言怔住。

“我爹虽然是两榜进士,可他不是庶吉士出身,再说他已是正五品,国子监除了祭酒以外,就没有高过五品的官职了。”

这番话一出口,罗锦言心中一动。

如果罗绍参于编撰《鸿平圣论》,那就和普通的两榜进士不可同日而语。

秦珏只是给《鸿平圣论》找找资料,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出身翰林院的清贵之身,更别说是跟在常济文身边了。

霍英是想让父亲罗绍成为左膀右臂,这才千方百计把他调进吏部,而张谨却分明是想把他从吏部摘出来。

摘出来?

以两世的经验来看,罗锦言从来不敢低估张谨对于朝堂的把握能力,否则,他也不能成就今日之名。

吏部要有大动荡了?

这不是没有可能。

梁汾一案就是引子,赵宥抛出身为吏部侍郎的梁汾,就是想把庄渊拉下马,可是赵极却没动庄渊。

但是以后的事呢?

和这件事相对,罗绍是不是庶吉士出身又算得了什么?

这些出身都是给底下人看的,罗锦言最清楚不过了,当皇帝的谁会真心去管你是不是庶吉士出身,有没有做过翰林,这些不过是为了平衡朝堂而已,且,从来没有例法规定,不过是人们自己默认而已。

赵极想要提拔秦珏,但他太年轻了,难掩众人之口,于是就先给他一个翰林院的出身,再让他进了都察院。

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因为朝中正三品以上的高官大多都有类似的经历而已。

同样,如果张谨想把罗绍弄到国子监,即使没有这种资历又有什么?罗绍年富力强,又是正儿八经的两榜进士,还曾参于编撰《鸿平圣论》,又已有十多年的为官履历。

所谓规矩,不过就是上位者定给下面人看的而已。

罗锦言笑着问张氏:“太太担心我爹的官会越做越小?”

张氏哈哈大笑:“家里过日子也不是全靠他的俸禄,我怎会担心那个,只是怕我父亲,唉,你懂得。”

罗锦言当然懂得,有那么一个不招调的老爹,当闺女的不担心才怪。

张氏是怕张谨把罗绍带到水坑里去吧。

从杨树胡同回来,罗锦言一路无语,秦珏有些奇怪,便问她是怎么回事?

罗锦言看着他的眼睛,硬生生地问道:“吏部出了什么事?”

秦珏想了想,才道:“我一个小小御史怎会知道。”

一听就像假话。

罗锦言懒得问他,次日秦珏前脚去上朝,她后脚就让常贵去找鲁振平。

却没想到鲁振平所知道的,也仅限于梁汾一案。

罗锦言无奈,只好暂时把这件事放下。

秦珏下了早朝却没有回来,罗锦言并不担心,只是微微叹息。

秦珏是赵极另眼相看的人,宣府马市一案,秦珏布置得可谓精密,物证人证俱全,他还大动干戈身负重伤,把被人暗杀的事弄成铁板钉钉,可即使如此,还是困难重重,直到现在才能把奏折递上去。

前世她在后宫之中,以为自己已是洞悉朝堂,现在才知道,她能看到的只是摆到赵极面前的那点儿事,还有更多的事,被彻底淹没。

难怪前世,她至死都没有看出赵宥的狼子野心,竟然一直认为赵宥就是一块没用的木头而已。

赵极想来也是如此吧,否则又怎会把他好不容易得来的大好江山让赵宥得去?

快到晌午的时候,明月过来见她:“大奶奶,大爷让小的来给大奶奶报声平安,让大奶奶不要牵挂。”

罗锦言虽然知道秦珏不会有事,可现在还是长长地松了口气,问道:“大爷下朝后去哪儿了?”

“万岁廷议,大爷去了御书房。”

罗锦言大吃一惊。

廷议或者有时会有几十人或上百人,但是设在御书房的廷议,却只限于内阁大学士和朝中要员。

赵熙十五岁时才有资格参加廷议,回来后便被赵极训斥一番。

秦珏今天是第一次上折子,就被叫到御书房参加廷议了。

罗锦言闭目养神,有个这么能干的夫君,她是不是应该高兴呢?可她为何笑不出来呢?

如果这不是赵家天下,她或许会高兴吧。

秦珏终将还会站到赵极面前,成为他的肱骨之臣。

他终究不会像罗绍那样,做个连上朝资格都没有的小吏。

第六一六章 西上曲第三六四章 红毛炮第四零五章 及笄礼第三二八章 六月六第四一四章 语不休第五四五章 初啼音第七二八章 不敢为第七三七章 你信吗第八五八章 病久矣第二六四章 玉漏迟第七十四章 不夜天第四九九章 鱼收网第五三九章 喜事连第九三五章 风声紧第一八六章 如歌兮第九一七章 吃了我第九二八章 菱花镜第四五零章 乌鸡汤第一九五章 大舅哥第八一八章 请西席第一九八章 白九娘第五四七章 娶妻好第四九八章 锦衣卫第四三二章 清波引第七一二章 暮云沉第五二九章 翻红浪第七十一章 千百度第三十一章 好女儿第六六一章 凉州令第一七零章 留与守第三一六章 小竹院第四八九章 又教妻(山东花菇和氏璧加更)第四七二章 惜芳菲第五零四章 逐人来第三十六章 榴花艳第十章 壶中天第四七七章 小二房第三三八章 葡萄艳第五八三章 有客来第六四零章 归帝京第九二八章 菱花镜第五五一章 柳腰轻第六零六章 对芙蓉第三八五章 认亲戚第九三五章 风声紧第二四三章 闯空门第六五九章 笑颜开第六九八章 好兄弟第六十七章 山亭燕第七四四章 小欢颜第一四四章 摸鱼儿第六十二章 玉芙蓉第三三一章 懒画眉第五五五章 送香车第八六六章 旅人归第二十五章 叨叨令第六十七章 山亭燕第二零四章 说凤阳第八七六章 采芝堂第五十七章 闲闲令第七零八章 天在上第一五零章 漫卷书第四八四章 傻爹爹第五六六章 怨斜晖第五一六章 阮郎归第九一五章 五千人第一一三章 怨春闺第七十六章 鱼龙舞第六章 隔帘听第四九一章 流花坊第四四一章 破字令第二零三章 小卫子第七八六章 表舅爷第五五三章 金鱼袋第五三七章 留客住第六七五章 人心散第七二一章 贺新岁番外三第六七零章 天机变第一三五章 西笑吟第六十八章 又重阳第二三三章 探芳新(木偶的舞会和氏璧加更)第七四四章 小欢颜第九二五章 慈恩寺第三五九章 鲁娘子第十一章 一络索第八五三章 落仙坡第六十四章 内家娇第十五章 忆王孙第八九二章 红绒花第七六零章 大功劳第九零零章 左夫人第三九八章 白莲花第五六一章 折红英第四十八章 秋色横第四八七章 山俪影第四五零章 乌鸡汤第五零七章 感皇恩第二九一章 早还家第二二五章 徐夫人
第六一六章 西上曲第三六四章 红毛炮第四零五章 及笄礼第三二八章 六月六第四一四章 语不休第五四五章 初啼音第七二八章 不敢为第七三七章 你信吗第八五八章 病久矣第二六四章 玉漏迟第七十四章 不夜天第四九九章 鱼收网第五三九章 喜事连第九三五章 风声紧第一八六章 如歌兮第九一七章 吃了我第九二八章 菱花镜第四五零章 乌鸡汤第一九五章 大舅哥第八一八章 请西席第一九八章 白九娘第五四七章 娶妻好第四九八章 锦衣卫第四三二章 清波引第七一二章 暮云沉第五二九章 翻红浪第七十一章 千百度第三十一章 好女儿第六六一章 凉州令第一七零章 留与守第三一六章 小竹院第四八九章 又教妻(山东花菇和氏璧加更)第四七二章 惜芳菲第五零四章 逐人来第三十六章 榴花艳第十章 壶中天第四七七章 小二房第三三八章 葡萄艳第五八三章 有客来第六四零章 归帝京第九二八章 菱花镜第五五一章 柳腰轻第六零六章 对芙蓉第三八五章 认亲戚第九三五章 风声紧第二四三章 闯空门第六五九章 笑颜开第六九八章 好兄弟第六十七章 山亭燕第七四四章 小欢颜第一四四章 摸鱼儿第六十二章 玉芙蓉第三三一章 懒画眉第五五五章 送香车第八六六章 旅人归第二十五章 叨叨令第六十七章 山亭燕第二零四章 说凤阳第八七六章 采芝堂第五十七章 闲闲令第七零八章 天在上第一五零章 漫卷书第四八四章 傻爹爹第五六六章 怨斜晖第五一六章 阮郎归第九一五章 五千人第一一三章 怨春闺第七十六章 鱼龙舞第六章 隔帘听第四九一章 流花坊第四四一章 破字令第二零三章 小卫子第七八六章 表舅爷第五五三章 金鱼袋第五三七章 留客住第六七五章 人心散第七二一章 贺新岁番外三第六七零章 天机变第一三五章 西笑吟第六十八章 又重阳第二三三章 探芳新(木偶的舞会和氏璧加更)第七四四章 小欢颜第九二五章 慈恩寺第三五九章 鲁娘子第十一章 一络索第八五三章 落仙坡第六十四章 内家娇第十五章 忆王孙第八九二章 红绒花第七六零章 大功劳第九零零章 左夫人第三九八章 白莲花第五六一章 折红英第四十八章 秋色横第四八七章 山俪影第四五零章 乌鸡汤第五零七章 感皇恩第二九一章 早还家第二二五章 徐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