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夜里惊动

183 夜里惊动

夜幕降临了,山上的气温,毕竟是要比山下冷得多的。

由于李敏不喜欢烧炭时发出的那种呛鼻的气味,山下大宅有比较发达的堪称地龙的地炕系统还比较好。到了山上,俨然寺庙里肯定是没有山下的舒适,再有僧人在山上生活也就是为了锻炼身体强身健体。

地炕的火力不足,主子怕冷,尚姑姑带着紫叶、兰燕,想方设法在屋子角落燃起了小炭炉,同时把窗开了条小缝,架了条竹管,从炭炉的升气开口通到了屋外。

李敏不经意间瞧见了自己底下人的创新以后,不得惊疑一声,这不是有些现代工业化设备的气息了吗。

为此,尚姑姑是这样对她解释的:“上次,大少奶奶不是给魏四少爷治伤时在伤口放了什么管道吗?老奴听徐掌柜说,大少奶奶说用管子,可以引流,可以通气,都是好法子,在药厂也有用到,用来把多余的霉气发出去。”

古人是很聪明的,举一反三,手到擒来,毫不费力。李敏微笑含头时,隔壁屋子里婆婆几声刺激性咳嗽,俨然是被气体呛着了。

侍奉尤氏的喜鹊和孙婆子少不了挨尤氏的骂。

尤氏的心情,自从那太白寺的首座净远到了院子却不进屋拜见她那一刻开始,恶劣到了极点。

这群臭和尚,果然都是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典范。故做清高,结果,看见她儿媳来,马上像条哈巴狗扒拉扒拉摇着尾巴舔过去。

她尤氏真不知是触了这些和尚什么霉头,导致到以前她老公在世的时候,这些和尚还不见得对她这般不敬,但是,也不见得对她有多尊敬。反正,像慧光、净远这些得道高僧,都是从来不接受她单独拜访的要求,从来不和她单独对话。她是谁?

堂堂护国公府夫人,哪怕现在她丈夫死了,她在护国公府贵为隶王的母亲,相当于护国公府太后的身份,却照样不被这群臭和尚待见。

不知道为什么!

之前尚好,她在京师里生活,常年定居京师,与这些和尚反正相隔两地,为井水不犯河水。如今,她被迫回到了燕都,今后八成是要余生都在燕都度过了,谁让她儿子和万历爷这次真是彻底闹崩了。太白寺的僧人在燕都里的地位可以想见,以后与这些和尚的交集恐怕不得不维系下去。

只要想到这一点,尤氏烦的要死,额角的青筋突突突跳个不停。

如果能知道为什么这些和尚不待见她的原因就好了,可是偏偏想不出理由来。

“夫人好像今晚吃的又不多了。”尚姑姑小声对李敏说,因为李敏的命令,今晚上僧院里给她们送斋饭来的时候,尚姑姑到隔壁帮着喜鹊和孙婆子服侍尤氏吃饭。

李敏知道,婆婆在王府里,被她拘束着吃清淡的东西,但是到底像那些小丫鬟说的,倒也不是吃的完全是素食。李敏给尤氏开的饮食方子是清淡而已,没有说不可以吃肉。

只要王府里庖子的厨艺过得去,清炒个肉,调料得当,并不见得难以下咽。

僧院里的斋饭,那可是彻底的素食了,别想有鱼啊肉啊之类的东西。李敏今晚吃过僧院的饭食以后,感觉良好。

要知道,僧院的素食,在现代的话,曾经被炒作为天价饭桌。平常人想吃,还不定能吃得到。僧人做菜其实很讲究的,调料也是精品,烹调方式更是一绝,绝对做到普通民间里绝对吃不到的味道。

可是,对于尤氏这种不吃肉,食不下咽的人来说,只要见着满盘白饭青菜和豆腐,这个胃口肯定直倒掉了。

尚姑姑说的尤氏吃的不多,其实哪止是吃的不多,是根本没有动过筷子。

八成今晚尤氏一晚上肚子咕噜噜叫的,眼看,这个天气寒冷,人体的能量消耗快,肚子容易饿。吃不饱,饿到变成低血糖都有。

李敏思量了下,决定给婆婆先打个预防针,对尚姑姑说:“你去向僧院里的僧人,讨点红糖给备着,夫人要是觉得头晕眼花了,那就喝点糖水。”

“哎。”尚姑姑应道,接着想起一个问题,这个水喝多了的话,岂不是夜晚总得起身撒尿。

这正是李敏想让尤氏选择的,要么,吃糖水晚上一晚上不用睡了,总是起来撒尿,要么,赶紧多吃点白饭。最终,李敏这个儿媳妇作为大夫,不是吓唬,是慎重其事地告戒自己婆婆:不吃的话,非要饿自己肚子,饿死自己都可能有的。

当然,尤氏听了她的话,是不是马上接受了,有待勘察。反正,婆婆是最喜欢与她对着干的了,除非死到临头,到时候,不用她李敏说任何话,尤氏反正是会悔到肠子都青了。

尚姑姑把她的话传到隔壁以后,回来时,走到门口,好像是听到了些什么动静,再折回屋和李敏说:“夫人没有什么话说。”

“门口有什么动静吗?”尤氏的反应在意料之中,李敏留意的是,好像有人来了。

由于她们住的地方,是属于僧院里专门辟给香客入住的区域,在寺庙夜晚关门以后,只有这里,或许夜晚有客人来。

“好像是的。”尚姑姑答,同时告诉李敏一个秘密,“今晚上,夫人没有吃完饭,老奴提着那个食盒,送回到僧院的厨房,听到那些僧人说,从其她香客那里取回来的食盒,有很多也是满满的,没有动过筷子。僧人为此都在埋怨说这些人浪费粮食。”

僧人骂这些人不知人间疾苦,那是因为僧人都是尝过世间痛苦选择出家的人。相比而言,有些富家小姐太太,到寺庙求愿,并不是因为心里干净了想出家,不过是私心益重,想求富贵荣华,哪里受得了一点苦。

这刻迟来到访太白寺的,正是宁远侯府的夫人赵氏。按照袁氏的说法,赵氏是先去了风水大师的馆邸,讨了风水大师的吉言,再到太白寺求神拜佛。这个赵氏,对四处求神保佑的事儿十分崇拜,好像不做心里毫无底一样。

今晚的香客巨多,而且,由于房间比预计中少,几个人挤一屋子。赵氏到达的时候,肯定是吃了一惊,只见自己家本来订的三间客房,最终只变成了一间,四个人今晚上是要挤一间屋子睡了,岂不是,四个人睡两张床,两两要睡一块儿。

客房里,朱湘怡还在闹着,因为今晚的斋饭没有一点肉,饿的她肚子咕咕叫。

看见母亲进来,这位宁远侯府的小姐从炕上跳下来,扑到赵氏面前问:“娘,你带了东西上山没有?”

“什么东西?”

“春树街梅仙阁的梅花饼。”

赵氏推开她抓的自己生疼的手,说:“今日事儿那么忙,我午饭晚饭,都是在司马先生的馆邸里吃的饭,哪有时间去什么梅仙阁。乖,等下山了,你想吃,我再带你去吃。”

下山了,她还需观念着梅仙阁的那点饼吗?直接回家大鱼大肉了。

朱湘怡给赵氏摆出一张闹别扭的臭脸,嘴里咕哝着:“娘在司马先生那里吃了好东西,哪里知道我们在这里吃的是什么。”

赵氏是听不懂她这话,但是,知道这个小女儿由于是自己年纪大点的时候生的,平常多宠些,宠到这个性子有些坏。

赫氏和袁氏见到婆婆来,已经都下炕准备行礼。

赵氏让大肚子的袁氏免了屈膝,问赫氏:“你知道湘怡闹什么别扭吗?”

赫氏笑:“小姑第一次到太白寺住宿,不知道这个寺院的清规,所以,今晚上僧人送来的只有那点白饭和青菜,使得小姑惦记起了梅仙阁里的好菜。”

听儿媳妇这样一说,赵氏回头即说起了小女儿:“上山求菩萨佛祖保佑,是要遵从斋戒的规矩,你竟然要求那么多?你忘了你这回上山求的是什么吗?”

这话,让屋子里一群人,忽然都没有了声音。朱湘怡的脸色骤然变了变,随之,撅着嘴巴走到了炕上坐下,拿着和尚给她们的被子锤打着,道:“我不知道,可我知道,柏家那小姐,不也没有吃完今晚的斋饭吗?”

所以说,真以为,这个宁远侯府的小姐,和柏家的小姐,只因为山路超不超轿子的事儿吵到不可开交要大打出手,那就是太小看这些小姐了。

赵氏一惊:“柏家也来了吗?”

“母亲。”袁氏插嘴,“柏家肯定是要来的,这么大的诵经活动,她们家在燕都里算有头有脸的,怎么可能不来?”

“不止柏家。”赫氏接上话说,“本来儿媳妇记得,母亲昨儿差人问奉公伯府的婶子,是不是今早和我们一起来时,结果,伯夫人说要考虑,这样回话给母亲不是吗?”

“那是的,怎么了,你婶子没有来吗?”赵氏想起了林氏昨天差人回答的话,今儿听赫氏这样一说,似乎有变化?

“来了。”朱湘怡嘟着嘴,“婶子是跑得比谁都快呢,我们到的时候,婶子在这里好像都不知道吃过了几杯茶了。”

赵氏心里头一念:这个林氏真行!自己家亲戚都还防着!

赫氏再偷偷说:“如今,柏家母女俩,因为客房不够,和魏府的人住一块了。”

“魏府的人也来了?”赵氏脸上明明白白写着震惊。

为此,朱湘怡快苦死了,戴着一张苦瓜脸,拳头要把僧人的棉被揍出个窟窿。

“是。”赫氏告诉婆婆,“魏府的二少奶奶,说是上山感谢太白寺上回援助给魏府送药的事,可是,谁不知道,真要感谢,早就感谢了,何必等到现在。据说魏四少爷如今又能活蹦乱跳了,自己都能上山感恩,怎么需要三个嫂子代劳。说起来,倒是那个小道消息很有可能是真的了。”

赵氏听完三儿媳这个话,当即沉了脸,走到了靠墙的椅子里坐下。侍候的丫鬟上来给她倒了杯茶。赵氏迟迟没有吃茶的举动,本来这一路赶来,早让她忙到口干舌燥了,连口水都来不及喝,嘴唇干裂开了一条缝儿。

袁氏见状,让人打盆热水来,给婆婆洗脸,又问:“母亲是晚上在司马先生那里吃了饭吗?”

“吃过了。”赵氏说,“虽然司马先生本人是道教中人,自己吃的,招待客人的,都是粗茶淡饭。”

一群人站在屋里,等着赵氏发话。

赵氏沉着脸,想了会儿,问:“今晚上,我们那两间原先预定的客房是出了什么问题?”

“听那些僧人说,因为僧院里突然来了身份贵重的贵客,只好临时取消了我们原订的客房。”袁氏答。

朱湘怡对此老大的意见要发:“我问那些僧人,来的是什么贵客,那些僧人死活不肯说。保不准,根本不是什么贵客,不过是那些僧人私底下收了什么贿赂,给其他人住了。”

“你们说,不止我们那两间客房被取消了,岂不是,是一个院子都被人包了?”

赵氏这个突然一问,其他人才发现自己没有注意到的。

也就是说,来的这贵客,或许人数不多,但身份确实是很贵重的,以至于,院子都必须单独包下,方便这个贵客单独居住,不需要遇到外人。

“放眼燕都,有什么人,能受到如此优待?”朱湘怡拧着眉毛,不解地问,“京师里来人了吗?是皇上?是皇子?不可能吧?”

怎么想都知道不可能。皇帝派谁这会儿来,不都是给护国公送棋子吗?

“还有一个人。”赫氏突然说。

“谁?”

“小姑,我们北燕最怕的人,可不是皇上哦,是我们主公,难道你忘了,你日日夜夜想嫁进去的那个地方——”

赫氏说到后面,朱湘怡明显表露出了女孩子的羞涩,扭过脸不说话。

其余人看着她那羞涩样,一阵笑。赵氏都从沉闷的脸色化成了一丝笑意,捧起了放在手边没有动过的茶,喝了一口,对袁氏和赫氏说:“先要打听清楚了,隔壁来的是什么贵客。今儿来的这些人,都是有目的的,这点,你们也都察觉到了。为了我们家湘怡,这一次,我们绝对不能落于人后,坐以待毙。像你们婶子,虽然自己膝下没有女儿,可也是一心想亲上加亲的,这回,怕是想做出什么事来,反正不让自己吃亏就是了。”

“婶子那边倒好说些。”袁氏道,“只要婶子认识到,把宝一块押在我们家湘怡身上没有错,婶子与我们家关系毕竟好,不见得会给我们湘怡使绊子。现在,更要防着的是柏家,还有出其不意的魏府。”

“魏府那位小姐,说是要回来,但是,何时何日回来,魏府的人却是把消息捂的死紧,不知道想防着谁。”赫氏紧接献策。

“恐怕是那位小姐长得不能见人吧?”朱湘怡听了两个嫂子的话以后,插上句嘴,断定道。

“是很多年没有见过魏府那位小姐了。”赵氏对这个消息一样是不能确定的。恐怕整个燕都里,都没有人能知道为什么魏府当年要把年幼的女儿送走,并且,到了今时今日都没有回来,好奇怪。

不管怎样,这个魏府的小姐,在燕都里,却是最有资格和她女儿争这桩婚事的。谁让魏府如今在朱隶的心里益发重要。如果,朱隶想为自己弟弟,护国公府的二少爷,找一个合适的新娘子,无疑,忠心耿耿的魏府是最好的选择,不需要操心,而且,通过这桩婚事朱理可以轻而易举绑架住了在护国公部队里有很大话语权的魏府。

可是,这很显然很不利于他们宁远侯府以及奉公伯府。林氏这样着急来,恐怕和她一样,都是受到了自己老公的暗示。这个事儿太可大可小了。他们两家虽然作为护国公的亲戚,却是被护国公边缘化了。自从朱隶接过护国公府以后,他们两家,似乎与护国公府的关系走到了历史最低点。

主要是,他们两家都不知道朱隶心里在想什么。像朱隶的父亲朱怀圣,之前有什么事儿,或许还会找他们两家人来帮忙做,可朱隶完全不会,用的全是外人。为此,护国公这一支血脉的宗族里,那些宗亲们,私底下都对朱隶的意见很大。

为什么自己的亲人不靠,非要去靠外人?这俨然是不合情理的事儿。

好不容易,他们家湘怡,熬到了适婚的年纪,并且与朱理的年纪刚好相配。这个机会,真的是不能再错过了。

“柏家的话,只有那几个臭钱,不用太过在意。”在听说自己女儿按耐不住性子与柏喜惠吵了起来时,赵氏说教女儿也说教儿媳妇,“她们家,这是因为在护国公面前没有什么印象,我那侄子,都不见得很赏识他们柏家,固然他们柏家很有钱,可我老公那侄子,偏偏不是喜欢钻进铜臭里的人。和她们闹的话,不过是助长了她们威风,中了她们的道。”

朱湘怡撅着嘴角,反正,就是看柏家那位小姐不对眼。可能是魏府小姐未出现,所以,柏喜惠现在算是她唯一相当的对手。

“母亲。”袁氏,终于问起了大伙儿最想知道的,“母亲今日去了司马先生那里,司马先生有怎么说吗?”

赵氏今日去司马文瑞那里,当然最主要的,是要问自己女儿朱湘怡的好事了。毕竟,如果接下来冬至护国公府设宴的话,是要开始打探护国公府的口气了。总得投其所好,事儿才有可能成功。

“司马先生说,那朵不祥之云在燕都上空盘绕,没有离开。”赵氏深深地叹口气。

赫氏和袁氏对了下眼:这么说法,岂不是,朱湘怡的婚事,可能要受到李敏的阻拦了?

夜里深了,那些没有好好吃晚饭的人,肯定是饿到睡不着觉了。如果是平日饥饿惯了的人,或许能忍过去,但是,对于这些平常根本不愁吃穿的人来说,一旦肚子开始饿,那绝对是无法忍受的事。

李敏习惯在睡之前拿本书翻翻,府里的书没有带来,向僧院里的僧人借了本佛书,慢慢翻着。

紫叶给她拨了拨油灯的灯芯,让灯亮一点,以免影响主子阅读。

侧下身,李敏听见了院子里的柴门发出咿呀一声,很显然,有人走出去了。

兰燕闻声,已经极快地飞身出去一探究竟,不会儿回来,向李敏报道:“主子,是夫人的人出去了。”

“去哪?”

“好像是去厨房。”

太白寺僧院里的厨房,是没有存放剩饭剩菜的。因为太白寺的寺规极为严厉,吃饭不准有剩饭留下。每天,都有负责寺院内务的高僧定时检查。不过,尤氏既然死活不吃白饭,让孙婆子和喜鹊去厨房偷偷找吃的,肯定是去找肉的。僧院里的厨房里怎么可能有肉?

没过多久,孙婆子和喜鹊回来了,对尤氏说:“夫人,厨房里一点东西都没有,那些僧人,吝啬到了极点,连一点咸菜都可能埋在哪个地窖里锁起来了。”

尤氏那肚子,已经饿到肚皮贴后背,快受不了了,这种饿的感受,简直抓挠心肺的。至于像李敏说的喝什么糖水,糖水一喝,肚子里哐啷哐啷响,不止是尿多,而且,是中空,华而不实,肚子照样觉得饿。

李大夫说的喝糖水,不过是为避免饿到低血糖,低血糖的危险可以直接危及到人命。

呼哧,呼哧,尤氏喘了两口气,道:“本妃,刚才好像听见了鸡叫,你们没有听见吗?”

鸡?

这可能真的是,只有肚子快饿死的人,耳朵才能敏锐到听见鸡叫。

孙婆子和喜鹊里脑子里同时闪过:不吃肉的僧人偷偷养鸡了吗?

对此,尤氏百分百地咬定:“这些僧人,都是说一套背后自己做一套的。他们肯定是自己偷偷吃鸡,让我们吃白饭,你们去,把鸡给我抓来,宰了。看他们有什么话说?”

可孙婆子和喜鹊,都根本没有听见鸡叫,不知道到哪儿找鸡。尤氏是饿到快受不了,眼看是需要自己动手了,让喜鹊自己扶起来。尤氏下炕套上鞋子。

李敏再听见柴门咿呀两声,放下了手里的书。

尚姑姑刚想说什么,被李敏嘘一声阻止。

开口阻止尤氏吗?只怕,开了这个口,尤氏反而让她去和寺院吵架,或是提出更过分的要求。所以,不开口是最好的。

每次到这个时候,婆婆总是要自己受点教训的。

果然,尤氏带着孙婆子和喜鹊,在寺院里能进去的地方都找了圈,没有发现鸡舍。尤氏料定,这个鸡舍是建在寺庙外某个隐密处,否则,这些僧人怎么装清心寡欲。

孙婆子和喜鹊是劝不住尤氏的,这导致尤氏带着她们俩走出了寺庙外找鸡。

恐怕这个尤氏还真不是幻听,寺庙外是有什么动静,因此,出外找鸡的人,不止尤氏一路。只见尤氏她们走了一阵以后,进了寺庙四周的林子,听林子之间的风声呼啦啦地吹,吹着枯枝,好像魔鬼张牙利爪似的。孙婆子和喜鹊早吓得全身哆嗦,瑟瑟发抖,却因为尤氏不让回去,只得低头缩着脖子跟在尤氏后面走。

尤氏看起来并不怕这些,教训着她们两个:“这算得了什么?你们是没有去过更可怕的地方。当年,本妃跟随你们主公,骑马随部队抵达沙漠里的魔鬼山,夜晚整座山都好像魔鬼占住了,鬼哭狼嚎——”

想当年,尤氏也曾经巾帼英豪一把的,这时说起来难免沾沾自喜,可没有想到,这话一出,那狼真的嚎了起来。没有什么人要拿来吃的鸡,却是有想吃人的狼。

尤氏猛的停住了脚。

后面的孙婆子和喜鹊,两条腿全软了,摊在雪地里瑟瑟地说:“夫人,要不,我们回去吧?”

“这用得着你们说吗?”尤氏一吼。

孙婆子和喜鹊是一下被她吼懵了,越过她身边,看见前面两个方向各跑来几个人。

左边岔道上跑来的是,提着裙袂,跑的满脸通红气喘吁吁的柏家小姐柏喜惠,以及她带的小丫鬟。

右边茶道上那掉了一只鞋子只穿袜子,扶在婆子肩头上,一路在雪地里狂命跳着脚疯跑,头发凌乱像极了疯婆子都快看不出其花容月貌的宁远侯府小姐朱湘怡。

这两队人马忙于逃命的时候,俨然都没有看见尤氏,径直擦过尤氏两侧身边,完全当尤氏为空气。

尤氏见到,刚皱起眉头。孙婆子和喜鹊则看到了前面什么东西,张开嘴巴,尖叫声划过天空:“狼——”

前面从黑夜中冒出一只森绿绿的琉璃珠子,好像长着针眼似的,脉络清晰,在锁定目标时,缩了缩。

英勇的尤氏瞬间一下子软倒了,两条腿软在了雪地里,对后面两个人喊:“快扶我——”

孙婆子和喜鹊赶紧爬起来,抓住尤氏两条手臂,要把尤氏提起来的时候,只见那头雄壮的,有半人高大的狼从黑暗里完全显出了身影。

那条狼,只剩下一只眼睛,但是,这并不妨碍它的可怕之处,反而,那只瞎了的眼睛,让它看起来更为嗜血和令人恐惧。

三个人,在雪地里僵住了不敢动。只怕一动的话,这头狼扑过来,她们三人加起来都打不过这头狼。

尤氏在心里骂死了刚才把狼惊动引过来的人,不知道是哪家的小姐,以后倘若被她抓到的话等死。

喜鹊压低声音哭道:“怎么办?”

“叫吧!”孙婆子想到了,她们现在是在僧院附近,只要一叫,定有僧人来求助,像白天她们出意外时那样。

话说的轻巧,只怕这一叫,僧人还没有来得及救她们,惹得独眼狼恼羞成怒,把她们先咬破了喉咙。

尤氏脑子里立马转了下,对她们两个说:“你们一个往东跑,一个往西跑。分开它的注意力。”

这个主意好像可以。可是谁先跑,先跑的人会不会吃亏。

“怎么,你们两个不是对本妃忠心耿耿吗?”尤氏见她们两个都不动,不由又一吼。

孙婆子一咬牙,给喜鹊使了个眼色。喜鹊袖管抹了下眼角,对尤氏屈膝行了个礼。接着,和孙婆子一块儿,分别往两侧方向迈开了脚步。

尤氏见她们跑了起来,心想,这下好了,这头狼应该去追她们两个了,此时自己不逃更待何时,刚要站起里,发现,那头独眼狼居然在原地一动不动,虎视眈眈的目光,只是盯着她尤氏一个。

瞬间,尤氏傻了眼。自己那两个放出去的诱饵一路跑的飞快,都逃出了危险范围,只剩下自己成了独眼狼的囊中之物。此刻,尤氏真是想一头栽死的心都有了!

这条狼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她!怎么,喜鹊年轻貌美不好吃吗?孙婆子一把老骨头了是可能不合狼的胃口,可是,喜鹊应该比她尤氏好吃。

独眼狼径直冲她尤氏移动步子。尤氏在雪地里手脚并用,不敢站起来跑,只能是像条毛毛虫一样用命爬着。

“夫人——”

孙婆子和喜鹊回神见到这一幕,想赶回来救驾时,发现自己两条腿根本迈不动,直打哆嗦。

只见那头独眼狼已经走到了尤氏脚边,张开利爪,可以把尤氏剖腹入肚了。尤氏终于发出一声破天荒的尖叫。

说时迟那时快,一道飞影迅速掠过林间,拔出刀砍向狼头。

独眼狼像是早有预料,猛的后跃一步,成功躲过了袭击。为此抽刀的兰燕心头一惊,落在雪地时与那独眼狼对视。只见这头狼的目光里全是冰冷的幽光,不像那些受到袭击马上反扑容易激动的野兽,宛如具有人性似的。

尤氏已经翻白眼吐白沫在雪地里一动不动了,被吓晕的。

兰燕站在尤氏旁边,拿着刀护卫,却只见那头狼,忽然间绿瞳一缩,像是露出抹诡异的凶光,紧接嗖的一声,从兰燕身边像箭一样飞了出去。

听到身边风声才察觉回头的兰燕,心里一急,刚要紧随那狼飞出去的时候,站在雪地里的一条腿,被尤氏双手给抱的紧紧的。

“不准走!你要保护本妃的!”尤氏怒吼道。

兰燕挣了一下,没有挣开尤氏的手,不能踹开尤氏,急的快死了。

眼看那头独眼狼好像从一开始锁定的对象就不是尤氏,所以,才不看她们两个,直冲后面的人影扑过去。

尚姑姑和紫叶二话不说,马上用自己的身体挡在李敏面前。李敏想喝她们两个走开都不可能。

来势汹汹的独眼狼算计好了距离,在准确的地方一跃而起,越过两个阻拦的人墙,落到了李敏的身后,接着,突然一转身。

就在这时候,黑暗里一只俨然一样伺机良久的兽物,同样准时地扑来上来,尖利的牙齿一口咬在了那条想再跳起来扑到李敏身上的独眼狼。

在被独眼狼越过头顶的时候,尚姑姑和紫叶已经都愣了神,不知道天南地北了,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回事。

“大少奶奶——”

紧接,这两个人尖叫,转过身去,却只见李敏一个人站在她们身后的雪地里,神情平静,一动不动。

黑夜里的白雪,两头兽物纠结在了一块儿。能见到那头高大威猛的独眼狼,被一只比自己体积小的多的东西咬住后面的脖子以后,陷入到了被动狼狈的状态,迟迟不能扭转局面。好比大象与蚂蚁争斗一样。

“尚姑姑,把酒精拿出来。”李敏冷静地吐出一声。

尚姑姑定下神,赶紧从腰间绑束的袋子里,取出了一个小瓷瓶,掰开瓶口的木塞,泼洒出的酒精同时用火折子点燃。

哗地一下,空中划出了一条火光。

惊动到的,不止是缠斗的两条兽物,只见黑夜里像是有什么眼睛也惊了下的样子。紧接,一道细小的声音传过来。独眼狼闻声竖起耳朵,用尽全力甩开自己背上的小东西以后,不再恋战拔腿就跑,没过会儿消失在了黑夜里。

尚姑姑和紫叶都惊魂未定。

李敏则蹲下了身,对着那用舌头舔着刚才缠斗留下伤口的兽物,伸出手,轻轻喊了声:“白毫。”

体积约只有独眼狼三分之一,论战斗力却要比独眼狼胜出一截的那只兽物,听到声音转过头,额头上那撮具有狼王象征的白发,不是狼山上的狼王白毫,又能是谁。

尚姑姑和紫叶不由都露出了一抹意外惊喜。

没有想到,这只执着报恩的狼王,是一路追寻李敏追到这里来了。

被兰燕带过来的尤氏,以及终于迈得动脚的孙婆子和喜鹊,都吃惊地看着这一幕。

“只有你来吗?”李敏问狼王。

白毫从来都是骄傲地抬着狼头。

李敏从它表情可以读到,嘴角微勾:“是,你到了哪里,人家怎么可以不跟你,你是王嘛。那你为什么跑来找本妃?让本妃猜猜,是不是,觉得自己找的药草不太好,想让本妃给你再看看腿?”

狼王没有表示,只是伸出舌头,舔了下她伸出来的手。

这个动作,直接再次吓坏了尤氏她们三个。

尤氏已经风中凌乱,无法言语了:她这个儿媳妇怎么回事?连狼,都听她儿媳妇的话?

“先回去吧。”李敏起身,说。

尤氏骂着:“不是说太白寺有护院吗?不是都偷偷去吃鸡了吧?”

这样大的动静,肯定是会惊动太白寺。等她们走回到寺庙门口的时候,果然,明德师父,带着今晚负责夜训的僧人,站在门口处,冷眼看着尤氏。

在尤氏出寺庙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了。

尤氏开口,刚要说他们办事不力。

明德先于她开了口:“夫人不是第一次进太白寺了,理应知道太白寺的寺规,夜里在本寺借住,但是私自出寺的香客,出任何意外,本寺都不会负责,由香客自己承担。”

尤氏怒得手指在发抖,却一句话都不敢坑。只怕她骂了这些和尚以后,回头她儿子得骂她。因为护国公府最讲究规矩了。

“还不是因为你们的饭做的难吃!”这口恶气没法出去,尤氏迈进寺门的时候,对着那些僧人狠狠发了句牢骚。

明德算是忍了尤氏的话,目光望向了走在后面的李敏,以及跟在李敏身后的那条看起来像小狼崽的狼王。那之前对尤氏皱起的眉头于是松开,扬起了一个弧度。

李敏见这群僧人,对于她把狼王带进僧院里却是一句话不说,看来,也是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是一群高深莫测的僧人呢。

回到院子里,找不到鸡的尤氏,只能气冲冲回自己屋里去了。

李敏让人打了盆热水,准备给来找她的狼王看看手术后的那条狼腿究竟恢复到怎样了。

白毫懒洋洋地趴在她脚边,只是在听见门口有脚步声进来的时候,微微抬起那双高贵的绿瞳。

进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僧人,打扮略与其他僧人不同。

“莲生师父。”尚姑姑和紫叶对进来的僧人行礼。

莲生说:“明德师父说,或许王妃需要些药草,让我带过来。”说着,把装药的药箱子放了下来。

专心给狼王检查伤腿的李敏,没顾得着抬头看来人,只道:“谢过师父了。请问师父带了什么药过来?”

“王妃需要什么药?”

“它这条腿,由于部分地方走远路走坏了,伤口溃疡受到低温影响,有些缺血,最好是用熏洗方剂熏洗过后,再撒生肌散上去。”

“熏洗过后,再撒生肌散?”发出疑问声的,是和莲生一起走进来另一个僧人,看来都是太白寺僧人药房里的药僧。

俨然李敏说的这个治外伤的法子,这里的药僧都没有听过。说起来,中医外科学中,生肌收口的疗法,主要有生肌膏、生肌散和熏洗药等,与内服药物结合,不失为具有中医特色的独特疗法,而且疗效不亚于西医。但是,这种用熏洗药与生肌散结合来用的法子,却是后人根据古传下来的法子加以改进的一种化用,用于慢性缺血性患肢疗效最好。

没有必要的时候,李大夫向来对自己的医技是不藏起来的,解释道:“像这种慢性缺血的伤口,单纯生肌,是没用的,因为里面气血淤滞,需要先散开。内科汤剂可以起到同样疗效,只是按起效而言,并且患者没有全身淤滞症状只有局部症状的话,还是不如局部熏洗的疗效来的快且好。”

兰燕和尚姑姑等,不由兴奋地眨起了眼睛,只见自己主子一开口医学的话,两个药僧一如其他大夫一样,瞬间变成哑口无言了。

234 平安符120 人在这里193 亲爹的事儿119 东宫告急朱潜轶事二三事柒伍朱潜轶事二三事柒捌226 王妃死了103 回门245 回来了196 混乱280 死得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124 王爷救驾朱潜轶事二三事拾捌70 真有两把刷子133 有孩子当然不一样196 混乱朱潜轶事二三事壹199 我爹是谁156 黑风谷81 一定要她死朱潜轶事二三事肆叁240 亲人朱潜轶事二三事肆壹朱潜轶事二三事贰叁152 马家父子惨死118 是死是活81 一定要她死30 十日朱潜轶事二三事伍肆131 皇后娘娘的人朱潜轶事二三事拾贰22 第一次见面185 浩浩荡荡地进山了朱潜轶事二三事伍陆244 李华的结果224 醒了朱潜轶事二三事陆柒156 黑风谷210 还回来孩子191 皇帝的新衣277 收拾李莹44 百花宴请帖254 王爷在哪里朱潜轶事二三事贰玖84 夫妇一块入宫121 免死金牌64 嫁衣246 不可能上当朱潜轶事二三事陆贰90 真是被人害死的102 出笼的羊184 对峙风水师219 父女见面朱潜轶事二三事叁捌257 逃离129 饯行朱潜轶事二三事伍柒105 秘籍211 谁当谁的棋子177 婆婆的宣誓270 皇帝动手158 王爷呢278 下场凄凉221 药王壶174 拿老公狐假虎威182 越来越热闹了149 被发现了朱潜轶事二三事伍伍朱潜轶事二三事拾伍220 厉害270 皇帝动手2 恶毒的继母乌梅朱潜轶事二三事拾叁140 真相大白141 你先走83 她李敏跟的是不得了的男人93 千张宴朱潜轶事二三事壹73 久病缠身的主子225 雪莲138 让妾身和王爷回北燕吧朱潜轶事二三事叁捌朱潜轶事二三事肆柒94 赌约朱潜轶事二三事叁壹199 我爹是谁248 小公主的病54 假神医真神医191 皇帝的新衣153 被抓朱潜轶事二三事肆玖63 病痨鬼变宝贝56 怪病要靠怪方治248 回到护国公府159 攻打黑风谷168 各有各的算盘258 表明的心意64 嫁衣274 仓皇堡朱潜轶事二三事伍伍
234 平安符120 人在这里193 亲爹的事儿119 东宫告急朱潜轶事二三事柒伍朱潜轶事二三事柒捌226 王妃死了103 回门245 回来了196 混乱280 死得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124 王爷救驾朱潜轶事二三事拾捌70 真有两把刷子133 有孩子当然不一样196 混乱朱潜轶事二三事壹199 我爹是谁156 黑风谷81 一定要她死朱潜轶事二三事肆叁240 亲人朱潜轶事二三事肆壹朱潜轶事二三事贰叁152 马家父子惨死118 是死是活81 一定要她死30 十日朱潜轶事二三事伍肆131 皇后娘娘的人朱潜轶事二三事拾贰22 第一次见面185 浩浩荡荡地进山了朱潜轶事二三事伍陆244 李华的结果224 醒了朱潜轶事二三事陆柒156 黑风谷210 还回来孩子191 皇帝的新衣277 收拾李莹44 百花宴请帖254 王爷在哪里朱潜轶事二三事贰玖84 夫妇一块入宫121 免死金牌64 嫁衣246 不可能上当朱潜轶事二三事陆贰90 真是被人害死的102 出笼的羊184 对峙风水师219 父女见面朱潜轶事二三事叁捌257 逃离129 饯行朱潜轶事二三事伍柒105 秘籍211 谁当谁的棋子177 婆婆的宣誓270 皇帝动手158 王爷呢278 下场凄凉221 药王壶174 拿老公狐假虎威182 越来越热闹了149 被发现了朱潜轶事二三事伍伍朱潜轶事二三事拾伍220 厉害270 皇帝动手2 恶毒的继母乌梅朱潜轶事二三事拾叁140 真相大白141 你先走83 她李敏跟的是不得了的男人93 千张宴朱潜轶事二三事壹73 久病缠身的主子225 雪莲138 让妾身和王爷回北燕吧朱潜轶事二三事叁捌朱潜轶事二三事肆柒94 赌约朱潜轶事二三事叁壹199 我爹是谁248 小公主的病54 假神医真神医191 皇帝的新衣153 被抓朱潜轶事二三事肆玖63 病痨鬼变宝贝56 怪病要靠怪方治248 回到护国公府159 攻打黑风谷168 各有各的算盘258 表明的心意64 嫁衣274 仓皇堡朱潜轶事二三事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