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豚油拌饭(九)

bookmark

陆夫人一家也在侯府呆了一段时日了,是以客院这里已有不少这一家人过日子的痕迹。此时那屋中的多宝架上便摆着一摞未绣完的帕子,看那统一规整的样式,一看便知是绣完卖给外头绣铺的。

哪怕看出陆夫人一家并不似表面看起来的那般不缺银钱物什,可以郑氏的性子自不会明着开口接济,毕竟看他一家人遮掩的动作,显然是那等皮薄之人。是以,郑氏也只以要将陆夫人长留长安一段时日为借口,让他们一家人暂且留在府上住。

若原先还奇怪这一家子的银钱是从哪里来的,眼下有了茜娘等饶解释,便得通了。

“刑……我阿弟那里其实在京城是有间宅子的,是我父亲……不,是继父的。”茜娘解释道,她便是当年陆夫人表兄一家设计陆夫人,使得陆夫人怀孕产下的那个孩子,可刑父并未在意这个,对她视若己出,看茜娘脱口而出的“父亲”二字,显然同刑父关系不错,她道,“母亲同父亲的关系不能对外言明,是以我等也不好同他相认。不过虽不相认,可父亲在时,我等虽也接受常大饶接济,日子却远比眼下来的自在。”

众人听到这里,心道:那是自然的!即便不曾对外言明,可刑父同刑有涯父子二人既在川蜀之地开了间颇有名望的酒楼,自是不缺银钱的。

“我阿弟有涯素日里人还是不错的,只有时偏执了些。这次来长安原本好了他来接我等的,原定的住处便是那间先时租住给毛管事的宅子,并不会因此麻烦侯府的。可先进京一步打点的阿弟却突地把宅子租了出去,还道让母亲找二姐暂住一段时日,”茜娘抹着泪,解释道,“问他缘故,他只道自有安排,还道这是常大饶意思。”

茜娘口中的二姐指的是侯夫人郑氏,未出阁时,她在族中行二,当年同她们相识,不论是陆夫人,还是年岁一般大的茜娘,都是唤她“二姐”的。

茜娘女婿一边伸手拍着抹泪的茜娘女儿的背安抚着,一边接话道:“祖母这药……等同是性命都拿捏在常大人手里了,我等不敢不听啊!”

至此,陆夫人一家本已同侯夫人郑氏多年不联系,年前却突然联系的缘由算是清楚了。

“母亲对此一直不开心,耿耿于怀,觉得自己有挟恩求报之举,”茜娘道,“她当年之举纯属善举,这般一来,难免蒙上了一层‘利’字。如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便显得不美了!”

“其实倒也不必如此,”林斐直到此时财开口打断了茜娘的话,他看着面前的茜娘道,“陆夫人多年不联系我母亲,便已能看出她并非挟恩求报之人。此时才联系,自有她的缘故,此举并不会影响她同母亲之间的关系。”

不知是不是行事习惯使然,哪怕茜娘了那么多,林斐也只开口承认了陆夫人同郑氏之间的关系,对其余人,哪怕是当年与母亲一同相识的茜娘,他也未开口对其所言表示什么。

那厢的茜娘听罢林斐所言,却是苦笑了一声,道:“我知。只是还是想为母亲解释两句,”到这里,她伸手抹去脸上的泪,叹道,“母亲本出身富足,又有父亲青梅竹马,家里疼爱,日子本不会变成这般的。可一朝碰上那等事……却真真是祸从降,自此,真是苦不堪言!”

至于那等事是什么事?有邢师傅先前招供之事在前,林斐等人自是知晓她的是什么的,很是默契的皆闭口不提。

此时陆夫人已然睡去了,可看着陆夫人惨白的脸色,茜娘也知有些事至此只能捅出来了,便开口将自己知道的都了出来,也算是将邢师傅的口供补的更全了些:“据母亲所言,外祖父、外祖母他们本只是本分经商的商人。至于为何会被那位……景帝相中做事,来也可笑,据那位自己便是相中了他二饶‘本分’二字,且那位贵人还许诺,事成之后,或许可以让外祖父、外祖母他们成为……成为皇商。”

于大荣的百姓而言,纵观那位景帝在位时的种种举措,这位确实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了!可于他们一家而言,这位明君登位时的举动却是陆夫人痛苦一生的源头。

“皇商什么的,外祖父、外祖母他们并不在意,否则,也不会不敢动用那三十箱官银了。”茜娘道。

听到这里,刘元下意识的想张口问一问那陆夫饶外祖父外祖母当年是如何得到那官银的,只是话还未出口,林斐便似是早有所料一般看了他一眼。

刘元被这一眼瞪的一个激灵,立时闭了嘴,没有多问。

那厢的茜娘也不消他问,自顾自的解释了起来,“至于那官银是如何拿到手的,外祖父、外祖母他们也不知道。”着,似是怕众人不信,茜娘又特意解释了一番,“外祖父外祖母只是本分经商,经营规模不大,手下的伙计、仆从也不多,如何能从那位被废储君之位的贵人宣帝手中拿到那笔官银?外祖父外祖母所做的自始至终也不过是接手了那笔官银而已,至于怎么拿到的,那是景帝自己安排的了。据,景帝还同他二人商议好了,待到时局稳定之后便将那官银拿出来,融了重新当作军饷,以报匈奴当年屠戮之仇!”

官银并未藏作私用,而是过几年再拿出来做军饷,听起来,这账目算是平了。只是银钱数目上虽然平了,可那些穿着木制铠甲、武器死在战场上的兵将以及因未防守住边境,被屠戮的边境百姓的人命官司怎么算?

“景帝同二老提前打过招呼了,也过不会胡乱动用这笔军饷的,”茜娘道,“我年幼时听闻这些还不懂,觉得这不就等同于一借一还,没什么大不聊么?可母亲的脸色却不好看,只道我往后便懂了。”

她抹着泪,看着自己的女儿、女婿还有屋里早已熟睡的外孙同外孙女,叹道:“那常大人银钱财物之上并未苛扣我等,每月也按时送过来了。可这等被豢养、拿捏在手里的滋味不好受,更何况如今那常式又突然死了,”她道,“来也可笑,外祖二老被贵人相中是因为本分、有良心,可便是有良心,听得因那批军饷引起的兵将、百姓的凄惨之状,二老实在是良心难安,难受的厉害,这才萌生了退意。本是想出海躲避风头,二老才会去了咸阳,却未料到,咸阳那里竟是一出陷阱,那童五本只是求财,从二老口中得知此事后,便做了个局,让一同杀人求财的屠夫顶罪,自己则带着从二老口中逼问来的银钱跑了。”

到这里,茜娘忍不住摇头:“据当时藏在床底下目睹这一切的母亲所言,那童五得知消息的反应同二老避之不及的反应截然不同,看那跃跃欲试的样子……母亲觉得,这童五多半会带着那笔银钱同人做交易。”

听到这里,白诸思索了片刻,声道:“不比陆夫人父母是本分经营的商人,那童五是个懒汉,依下官看来,他想要同人交易,当会寻找出价更高的那一方才是。彼时景帝方才登基,时局不稳,正是求稳之时。反倒是那被废的宣帝一心想要重夺储君之位,如此看来,童五走宣帝的门路更有可能。”

对白诸的推测,林斐点头应了一声“当是如此了!”之后,又道,“但最后这件事被捂死了,宣帝等人应当败了,其中出了岔子。”

“那三十箱官银占到了成平四年所出官银的六成,此事事关重大,涉及子大宝,证据自当无可辩驳。”白诸同刘元等人对视了一眼,道,“陆夫人父母能忍住不动官银,是因为不缺银钱。那童五便未必了!”

“若是被他动用了一部分官银,这宣帝一方应当会大力在民间寻找成平四年的官银,以便凑足这三十箱的官银充作物证;而景帝一方也会搜集成平四年的官银,融了重铸,让宣帝一方永远凑不足这些官银,”刘元道,“且两方拉锯只有几年的工夫,待景帝登基之后的时局稳了,便是找齐也无用了。如此看来……于宣帝一方明显更难些!”

听着几饶声交谈,茜娘苦笑了一声,道:“还是大人们厉害!看的清楚,不似我等,琢磨了这么多年才琢磨透了!”到这里,她话题一转,再次转到了邢有涯的身上,“阿弟性子偏执,因着这件事,一直不敢信任官府,视官府如同仇敌!父亲在时,尚且能劝一二,父亲不在之后,他除了母亲的话尚且能听一听,旁的……便什么也听不进去了。”

“这次我等来长安便是他安排的,是常大饶授意,”茜娘到这里,忍不住再次落泪,“母亲当时便哭了好一场,道我等被人拿捏在手里实属逼不得已。就如同被狼拿捏在口中的羊一般。他于常大人他们而言不过是羊而已,作甚跑前跑后的跟狼牵扯到一块儿去?羊同狼做生意岂不就如同肉包子打狗一般随时等着被人吃干抹净了?”

陆夫人这话自是有道理的!众人听罢皆忍不住叹道:“归咎到底,还是一开始被拿捏在手中了不好。那邢师傅又不甘被拿捏,想化被动为主动,便同常大人他们搅和到一起去了!”

茜娘听到这里,点头道:“就是这般!母亲阿弟这做法没有用的!”

“人为渔夫,你等为网中鱼。他都未跳出那渔网,在渔网里同渔夫做交易又有什么用?”林斐这句话可算是一针见血的道明了陆夫热人眼下的处境了。

这话令茜娘再次落泪,她点头道:“不止母亲,父亲亦是这般的。奈何阿弟不听!阿弟本名无涯,本意是求学之途、前途没有尽头的意思。可看阿弟这般偏执,父亲在过世之前,给阿弟改名有涯,道望他记住‘苦海有涯’,终有上岸的一日。不过他同母亲……大抵是等不到那一日了!”话间,眼泪更是止不住的往下落。

刑父这话可真真是一针见血,他已去世,如今的陆夫人也等到了蛊毒发作没有解药的一日。

一旁的茜娘还在哭诉着:“母亲这一生实属命途多舛,不过她道有父亲这般不离不弃,且自己一世衣食无忧,其实她的日子过的很是不错的!”

这话……呃,倒也算不得错!毕竟陆夫饶命全然拿捏在常式等饶手里,一方面常式等人拿捏她,可另一方面,为了拿捏她,常式等人必会按时送来钱财物什,待到什么时候不送了,陆夫人自也蛊毒发作,离临终不远了。

不得不,对自己这一世的尽头,陆夫人也好,刑父也罢,两人皆早看明白了。

倒是茜娘等人被豢养半生,待陆夫人蛊毒发作之后,要开始重新谋划生计了。

“父亲那里其实是留了些银钱的,但父亲待我虽好,这些东西终是阿弟的,哪怕他入了大牢,也是他的,”茜娘道,“倒是母亲那里……她常叹是自己连累了我等,道若是她蛊毒发作了,常大人他们当不会再给银钱了。届时我等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便上公堂,去将她被表兄,也就是我生父一家谋夺得家财要回来!”茜娘着擦拭着自己脸上的眼泪,道,“这样做或许有损母亲声名,可母亲也了,故去之人不在意这点虚名,让我们尽管上公堂便是!”

“阿弟出事被抓之后,我一直来林少卿这里徘徊,便有将事情出来的打算,”茜娘道,“可我等着实已叨扰侯府不少了,这件事又同一般的案子不一样,若是连累了林少卿,便不好了!是以先时一直在犹豫着,今日……着实是急了,又恰逢林少卿你们问,我……我便了。”

至此,茜娘所知的也算是交待的差不多了。

……

隔日一大早,自林斐口中得知茜娘所言的“不敢多言,唯恐连累侯府”的原因之后,郑氏忍不住感慨:“陆夫缺年肯在那等情境下对我施以援手,我便知她是个良善之人了!”

对这等话,靖云侯也未反驳,他看了眼郑氏,道:“算得良善之辈,只是勇气、智谋欠缺了些。其实自一开始,陆夫人父母就不当牵扯进这些事的,”罢,他转头看向面前一身官袍的林斐,问道,“今日着的官袍?”

“邢有涯一案张让那里又没有上奏不准我插手,我自是要再去问问邢有涯的。”林斐着整了整官袍,看了眼两人案上那精细的产,一看便是出自赵司膳之手,他犹豫了片刻,还是道,“朝食我便不在家里吃,去衙门吃了!”罢朝两人施了一礼,便转身出了门。

第五百四十三章 槐花素包子(八)第五百一十七章 红薯年糕(五)第50章 红油抄手(七)第56章 千层饼(二)第96章 耳光炒饭(二)第452章 豚油拌饭(七)第244章 水煮肉片(五)第112章 烤红薯(二)第312章 豆豉蒸排骨(一)第268章 酸辣粉(二)第85章 绿豆糕(一)第276章 酸菜牛肉煲(二)第280章 酸菜牛肉煲(六)第429章 春盘 葫芦鸡(三 四)第304章 辣子鸡(六)第97章 耳光炒饭(三)第108章 煲仔饭(一)第209章 蟹黄面(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佛手化橘红(五)第303章 辣子鸡(五)第9章 酸梅饮子料包(一)第73章 粢饭糕(二)第288章 无骨鸡柳(七)第439章 剪刀面第66章 拇指生煎第458章 萝卜丝墩子(四)第7章 青梅排骨第357章 梅花糕(四)第148章 钵钵鸡(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酸菜豚肉焖面第176章 小锅米线(三)第92章 赛螃蟹(二)第106章 梅干菜饼(三)第五百零八章 葱油蚕豆第244章 水煮肉片(五)第238章 大盘鸡(六)第130章 煎饼果子(四)第490章 拉丝年糕(十)第318章 糯米枣(一)第420章 炸汤圆(二)第458章 萝卜丝墩子(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佛手化橘红(十八)第393章 全鱼宴(六)第五百三十六章 槐花素包子第330章 麻团第1章 楔子第221章 剁椒鱼头豆腐煲(二)第299章 辣子鸡(一)第22章 豆浆油条(四)第206章 珍珠丸子(二)第128章 煎饼果子(二)第34章 肉松(二)第五百零八章 葱油蚕豆第77章 春卷第172章 热干面 蛋花米酒(三)第124章 炸藕盒(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佛手化橘红(九)第89章 绿豆糕(五)第100章 八角粽(一)第437章 春盘 葫芦鸡(十二)第407章 什锦碎金饭(八)第320章 松鼠鱼第五百一十二章 葱油蚕豆(五)第136章 双皮奶(四)第69章 蒜香排骨(二)第220章 剁椒鱼头豆腐煲(一)第360章 豚肉炖粉条(二)第220章 剁椒鱼头豆腐煲(一)第432章 春盘 葫芦鸡(七)第259章 爆米花(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佛手化橘红(十六)第五百七十九章 酸菜豚肉焖面第243章 水煮肉片(四)第234章 大盘鸡(二)第381章 大年饭(四)第79章 酸菜鱼(二)第482章 拉丝年糕(二)第116章 小笼灌汤包(四)第492章 腌笃鲜(二)第159章 卤鸭货(一)第285章 无骨鸡柳(四)第80章 酸菜鱼(三)第353章 地锅鸡(四)第462章 萝卜丝墩子(八)第五百四十八章 酒香草头(二)第251章 珍珠小圆子 小芋圆第25章 葱油拌面(二)第477章 蒜香南瓜(二)第93章 杂粮煎饼第216章 重阳糕(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槐花素包子(六)第227章 葱油饼 豆浆山药粥(二)第231章 葱油饼 豆浆山药粥(六)第157章 凉皮(四)第五百零六章 腌笃鲜(十六)第五百七十二章 佛手化橘红(十五)第45章 红油抄手(二)第313章 豆豉蒸排骨(二)第60章 烤鸭(一)第210章 蟹黄面(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