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积善之家

bookmark

(求收藏,求推荐票!)

弘治五年,春和景明。

大明绍兴府,余姚县。

县城里靠近城隍庙的一处小巷口,一个年约十二,身着淡蓝色粗布长衫,头戴黑色幞头的少年望着不远处熙熙攘攘的人群不发一言。

他叫谢慎,是土生土长的余姚人。但是也不尽然,因为他的灵魂来自后世,是穿越而来夺舍附着在这个与他同名同姓的少年身上。事情的经过他并不是很清楚,只知道这个少年应该是不慎落水,被人救上后就一直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直到自己穿越才鸠占鹊巢,成了这具身体的主人。

不过有些奇特的是,谢慎还兼有原先身体里的一部分记忆,他拼命检索这才对身处的环境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如今是弘治五年,当今天子朱祐樘立志中兴,招贤纳士,敕令各省提学官巡视省内各府、州、县学,选拔参加乡试的人选。今年是乡试之年,明年则是会试,殿试连着两场大试,是出进士的年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明朝读书自然是最有前途的事情。不过这似乎和他没有什么关系,虽然原先的谢慎也算是个读书人,可却并没有功名在身,最多只能算一个半吊子童生。

谢慎前世可是苦修明史的研究生,虽然主攻方向是嘉靖万历两朝,但对弘治朝多少也有些了解。浙东六府一直文兴鼎盛,而绍兴府则是浙东六府出进士最多的府。若要落在县一级,那魁首非余姚莫属。山阴,会稽两县加在一起,所中的进士数目都不比余姚的多。这么说来,余姚绝对是科举的死亡之组了。王阳明,谢迁,王华,一想到余姚出的那些名人,谢慎便免不了自嘲。

谢慎虽然前世苦修明史,对八股文也有所研究,但要让他在明代科场竞争最恐怖的余姚县脱颖而出,确实有些艰难。

可当他垂下头看了看自己瘦弱的身体,不免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声。

不科举还能干什么呢,就他这副竹竿子般的身体,肩不能抗,手不能提,杀鸡没准还被鸡调戏......

何况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不科举就只能为民,不管是务农还是经商终归都是被官府压着,没有出头的机会。大明朝那个著名的沈万三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家财万贯富可敌国还不是随意一个罪名就成了别人茶余饭后唏嘘慨叹的谈资?

读书,还是得读书,便前方是刀山火海硬着头皮也得上。他才十二岁,还有可塑性......

“小郎,你怎么在这儿呢,快快随我回家去。你落水后被救起身子本就虚弱,若是在此时再染上了风寒,那可了不得。你嫂嫂给你特地煮了鸡汤,你多喝上几碗也好补补身子。”

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打断了谢慎的沉思,他抬了抬头见来人是自己的胞兄谢方,心中不由得泛起一抹暖意。

谢家门丁不旺,到了他们这一代只有他和谢方二人,不过这个便宜大哥似乎对他还不错,吃穿用度上绝不短着缺着。

谢方在余姚县城里开着一家茶铺,将每年收上的茶叶运到县城售卖,质地更好的一些会有人收走在府城售卖。

浙省各府县几乎都种植茶叶。最著名的要数杭州府钱塘县的龙井茶以及宁波府的珠山茶。至于余姚虽然也种植茶树,但其出产的茶叶并不像其种植棉花所产的“浙花”那么出名。

不过似乎余姚本地的百姓很喜欢这种清淡的姚江茶,其在本县的销路并不差。

靠着辛勤的工作,谢方也算撑起了一个家。在谢方的一再坚持下,谢慎从小便被送去开蒙,如今已经学了六年了。不过原先的谢慎最多只能算是中上之资,跟神童绝对沾不上边,照着原有轨迹发展下去,能不能取得秀才功名都是一个问题。

不过现在谢慎穿越而来,肯定要比原先那小子考的好,至于能走多远,还得看运气。

谢慎自从落水被救起后,就像换了一个人般,不但言语谈吐更为得体,对儒家典籍,经义注疏的记忆也是大有提升,谢方自然大喜,小郎苏醒才不到十日便仿佛开了窍,他相信小郎不日便能考中功名,为谢家光耀门楣。

二人结伴绕过大半个县城,在城西一处青砖小院前停了下来。

这院子并不大,不过位置却很好,就在茶铺对街,这样谢方每日关了铺子也不用走很远便能回到家中。

谢方叩了叩门,一个年约二十,身着碎花对襟衫的小娘子开了门。

谢慎心中咯噔一声,这貌美小娘子自然就是他的嫂嫂谢陈氏了。听说她原先在家中的豆腐铺帮工,后被媒人介绍给谢方后一见钟情,自此嫁入了老谢家。

乖乖,这小娘子竟然嫁入谢家已经三年......十七岁的如花年纪啊,就已经嫁做人妇,万恶的封建主义啊......

“小郎和夫君别在门口站着了,奴家已经将饭菜做好,快进来吃吧。”

谢陈氏的声音柔如丝竹,听得谢慎心中一阵荡漾。他赶忙甩了甩头,定下心神来。

随着谢方进入院子,谢慎熟练的将背着的布包放在自己的东厢房里。

布包里都是一些文房用具,有笔墨纸砚,还有一套《孟子》,一套《四书集注》。

他今天本来是要去城东刘老夫子开的学堂上课的,可是刘老夫子染了风寒,这几日不能授课,谢慎这才背着布包和谢方提前回了家。这样也好,有充足的时间留给谢慎思考。毕竟刘老夫子也是秀才出身,识人的本领还是有的。若是应对不当,怕是这第一关就闯不过去了。

小院子不大,饭厅更是小的可怜。

不过总共也就三口人,倒也勉强能够坐下。

看来卖茶叶并没有让谢家致富,如今他们家的情况也只比家徒四壁好那么一点。

谢慎与谢方,谢陈氏围坐桌前,刚想夸耀一番嫂子的手艺,却听得院门一阵响动。

谢方皱了皱眉,放下手中碗筷起身朝院门走去。不多时的工夫,一个五短身材,满脸横肉的中年男子跟着谢方一起回到了饭厅。

......

......

第三百四十章 齐人之福第四百一十六章 谢慎的改革模式第一百七十三章 立场问题第五百二十章 冤家路窄(下)【第二更,求双倍月票!】第四百一十六章 谢慎的改革模式第五百五十八章 小吏检举第四百五十六章 决断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三十八章 吉星高照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子之威第十四章 一诗既出,谁与争锋!第十七章 小郎谢丕第三百九十八章 太监也有温情时(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五章 商倭勾结第四百一十四章 找到突破口了第六章 孙家恶奴第五百零七章 饵战!第五百零六章 全城搜查(第十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天子对才子(第三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子的教材第四百二十章 请君入瓮第五百二十四章 国法重如山(下)【第二更,求双倍月票!】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子有求第二百四十章 会试会试!第三百零八章 不胶不离即可(第四更 为盟主梦中盛唐i加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种植土豆第五百八十章 缘分天注定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袭黑风川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子的教材第四百九十三章 钱宁出逃第一百八十六章 别样的孔教谕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而求其次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子有求第二百八十四章 夫君休要再提!第三百七十章 二桃杀三士第五百五十章 平定倭患第二百八十章 与天官的会面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子微服第一百零二章 县学第一课(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募集粮草第二百八十七章 哈密胡姬第三百八十八章 巫蛊之术第四百四十章 华亭吴家第四百一十五章 土地问题是顽疾第二百二十二章 乡试前夕第一百六十三章 独在异乡为异客第一百七十六章 郑训导的过往(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鹿鸣宴上的言志诗第十四章 一诗既出,谁与争锋!第三百章 西域局势(第一更)第五百一十二章 一丘之貉第一百九十二章 卖人情第一百八十六章 别样的孔教谕第一百三十章 君子报仇(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玄学与攻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盲女红莲第二百九十七章 连锁反应(第三更 为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圈子内外第一百八十三章 滩涂种棉花(二)第四百零三章 刘娘娘第一百零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七十六章 抽丝剥茧第二百二十五章 简陋的号舍第三百一十八章 辅弼贤臣(第四更 )第二十六章 曹主簿的软肋第五百七十八章 官绅顽疾【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同边防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东阳致仕【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张公子被打了第八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七十二章 院试风波(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九边之首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子恩旨(第五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卖人情第四百二十一章 抽丝剥茧第二百一十七章 轮番上阵的徐家父女(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要乱用诗词啊第四百八十五章 宁王谋反(一)第八十五章 何方人物第二百六十七章 将酒楼计划提上日程第九十八章 双双金鹧鸪第五百七十四章 泰山封禅(一)【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撕破脸第四百一十五章 土地问题是顽疾第三百五十五章 赚钱啦第二百零二章 人事多艰第三百五十六章 开海禁第五百四十七章 杀人灭口第三百二十章 施恩于人(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帝王心术第三百六十章 内阁更替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鬼遇李逵这行不容易啊!第二百三十七章 梦中伊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连锁反应(第三更 为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四百四十章 华亭吴家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降救兵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十八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一)第四百零七章 四边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