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

bookmark

晕了,好吧,还是晕了……

不过晕是晕,上官莫言晕的很是时候,也很有技巧。

她晕在了包拯退朝回府的时候,技巧在,包拯吩咐了人把他抬进去换身干净衣服上。

但任谁也掰不开上官莫言抓住衣襟的手,谁也没办法帮他换身干衣服,于是也只能任凭他湿漉漉的躺在床上,一直到她醒。

“这就晕了……”上官莫言动了动身子,膝盖一阵疼。

该不会又是展昭吧?趁她晕了过去,就把她给抬进了开封府吧。

进开封府和进开封府可是不一样,她这样被展昭悄悄的抬进来,之前的功夫还不一样是白费。

“你醒了,”一个守着她的小衙役看见上官莫言醒了,赶紧上去问。

“这里是?”

“开封府。”

“我知道,我是想问,我是怎么进来的?”上官莫言吸了吸鼻子,一身的湿衣服让她好不舒服。

“是包大人让我们把你抬进来的,”小衙役说道。

“是包大人?”现在包大人三个字比什么都管用,上官莫言一咕噜从床上坐起来,“我要见包大人。”

“知道,知道了,你要见包大人,”小衙役笑出声来,这人还真是固执的紧,“这里有些吃的,听说你都跪了一天一夜了,你先吃点东西,然后换身干衣服,包大人一定见你。”

“真的?”上官莫言不太相信,她的原计划可是跪个三五七天,这才一天一夜就成事了?

“我干嘛骗你,”小衙役转身取了套干衣服放到上官莫言跟前,然后问,“你是先吃饭,还是先换衣服?”

“我……谢谢你,我自己来,”上官莫言接过衣服,等着衙役出去。

废话,他不出去她怎么换衣服。

小衙役只当这没他的事了,于是说了句,“我在外面等你,吃饭、换衣快着些。”

“好,一定。”上官莫言点点头,承诺道。

不用他说,她也会快,打铁趁热这个道理她还能不懂。

换好一身干衣服,上官莫言根本没顾上吃饭,推门出来,刚才那个小衙役正坐在花坛边上晒太阳。

天已经放晴,阳光照的人暖洋洋的,“好雨啊,好雨……”上官莫言小声感叹着,一边走了过去,“麻烦你了。”

曲曲折折的穿过回廊,路上遇到展昭和一个人在说话。

上官莫言看见展昭见到她时眼里的错愕,呵呵,想是没料到她这么快就进来了吧。

包拯的书房外,小衙役禀报了一声,没多时,出来交代着上官莫言进去。

上官莫言推门进了屋,门虽关着,窗却开着,书案之后端坐一人。

皮肤是黑了点,可是好像也没传说中那么离谱,印堂之上隐约的有个痕迹,若不是以前知道,怎么都看不出是个月牙。

看真人的年纪也不大,一脸正气浩然,到是真有几分威严。

“衙役说,你跪求一天一夜只为见本府一面?”包拯开口,心里不知道这人是为何而来。

“是。”上官莫言点点头,又给包拯跪了下来,这几日她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下跪,“莫言跪求包大人收留!”

“这……”包拯没想到,对面这清秀少年竟说了这么一句。

“包大人,草民千里慕名而来,跪求包大人收留草民,小人不敢奢望什么官职,只求能侍奉大人左右。”

“你要留在开封府?”

“是,求大人成全,”上官莫言说的坚决,一字一顿。

“你以为开封府是什么地方,是说收留就收留的吗?”

说话的不是包拯,上官莫言猜也许是公孙策吧,“回大人话,就是因为开封府并非一般的地方,小人这才大胆冒犯,跪求包大人收留。”

“这是为何?”包拯动了动眉毛,沉声问道。

“因为这里是开封府,因为这里有一个清如水明如镜包青天。草民不才,自小就被教育要精忠报国,侍奉忠良。小人父母失散多年,但父母的教诲却时刻不敢忘怀。”

“好一派奉承的言辞,在开封府衙外跪了一天一夜难道只为此而来?”刚才说话的人冷笑出声,步步紧逼,“说,你到底为何而来?”

“大人明鉴,小人只有此一求,若大人真的担心其他,那就更应该留下小人,所谓日久见人心,若小人留在开封府内,日日有人监看,那小人的用心岂不是历久可见。”

上官莫言说的不卑不亢,包拯一时倒也没什么反驳的理由,他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公孙策,不是他们不通情理,一来,这开封府衙现在不缺人手,二来,他们现在接手办的一个案子牵连甚广,不得不得多加小心。

等了许久不见人再说话,上官莫言只能自己先开了口,“小人并非执意为难包大人,只是小人辗转了很多地方,最近行至汴京,生了一场大病,幸得城外一个姓许的老汉相救,小人才得保性命,小人真心诚意想留在这汴京城里,报答许老汉的救命之恩。小人不愿只为钱财做事,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草民不才,却也一定不会辜负了包大人的一片知遇之恩。”

“好一副伶牙俐齿,”公孙策点点头,到有几分欣赏这个眼前跪在地上的年轻人,“只是,你若存了二心而来,我们岂不是养虎为患?”

“呵呵……怎么会,”上官莫言一声轻笑,“谁人不知,包大人身边,文有公孙策,武有展昭南侠,我这样一个文不能功成名就,武不能上阵杀敌的人,哪里会威胁到开封府的声威。”

“既然你文不能辩,武不能打,我们要你何用?”像是抬杠上了瘾,那人又问了一句,偏偏就是不肯轻易的成全上官莫言。

“大人此话差矣,一个人总有难顾周全的时候,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小人虽不能与展护卫公孙先生相提并论,但小人自有小人的用处,说不定什么时候,小人也能在包大人面前立上一功,为国家社稷出一点绵薄之力。”

“罢了,包兴,”包拯朝门外叫了一声,一个样貌像家仆一样的男人走了进来,包拯指了指跪在地上的上官莫言道,“你带他下去,看看府里哪里还缺人,让他先留下吧。”

“是。”那个叫包兴的人点点头,算是应下了。

上官莫言叩了个头,算是大礼,起身跟着包兴正要出书房,却又被拦了下来。

“等等,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小人复姓上官,名叫莫言,今年十七,”上官莫言信口胡说,十七?再过几年都快二十七了,现在才想起来问句重点,这些人还真是……

“嗯,你们下去吧。”算是问的满意,包拯挥挥手打法了包兴和上官莫言。

等两人走远,公孙策才若有所思的问,“包大人,你看这人?”

“嗯,此人虽不是句句属实,但本府看来,他却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就先留下吧,有空让展护卫去查查此人的底细。”

“是。”

*

跪了一天一夜,求来一个杂役。牛啊!上官莫言跟在包兴身后叹了口气,往好了想,这也算是好的开始,现在总算是进了开封府。

七转八弯,上官莫言才发现这个开封府原来还挺大。

穿过一个石壁的屏风,算是进了内宅。原来这开封府前院是升堂办公的所在,后院则是内眷休息之所。

包兴引着上官莫言见过了包老妇人,也就是包拯的婶娘。

传说中,这个婶娘才是抚养包拯成人的人,上官莫言行了礼,毕恭毕敬的听着老太太的开场白。

说是老太太其实有点过,这个老妇人看起来也就五十岁左右的年纪,一头黑发梳的一丝不乱,虽不是什么华服锦缎,可是一身的装束也是没摺没皱,看的出是个很讲究的人。

“行了,以后你就在这内堂做些杂事,凡事都多听、多看、多学,不要无事生非,知道嘛。”

上官莫言独自打量着,前面老太太说了什么,她也没怎么听进去,只这一句结束语她是算记住了,上官莫言点点头,应道,“小人知道了。”

“包兴啊,你带他到处去看看,再给他找个地方住下,府里的规矩你都跟他说说,虽然,二弟让他做个杂役,可是也不能没了规矩。”

“知道了,老夫人,”包兴也点头称是,然后带着上官莫言出了包夫人的房。

“这是老夫人的房,过去那边是包大人的住处,”包兴沿着回廊一路指点着,“这听竹雅院是公孙先生和他女儿的住处,再过去那边是一处凉亭,亭子再往那边,是展护卫和赵校尉他们几个人的住处。”

“公孙先生和他女儿?”和着,这开封府里并非没有女眷啊,原来除了包老夫人还有个公孙晓云。公孙策的女儿,应该就是那个公孙晓云了吧?

“你说什么?”包兴停住脚步问道,刚才上官莫言的声音太小,他根本就没听见。

“哦,我是说,以后有什么事请您尽管吩咐。”上官莫言谦卑的冲着包兴笑了笑。

还好,还好展昭和张龙赵虎他们住的比较远,就是不知道这个包兴会把她安排在哪?

可千万别离展昭太近,不知道为什么,下意识上官莫言就是不想离展昭太近。

远些,再远些,最好不要有什么瓜葛,帅哥门前多是非。

51.第五十一章72.第七十二章93.第九十三章26.第二十六章38.第三十八章87.第八十七章94.第九十四章17.第十七章42.第四十二章76.第七十六章74.第七十四章83.第八十三章66.第六十六章95.第九十五章50.第五十章43.第四十三章17.第十七章78.第七十八章45.第四十五章93.第九十三章13.第十三章66.第六十六章54.第五十四章32.第三十二章4.第四章41.第四十一章71.第七十一章23.第二十三章58.第五十八章42.第四十二章24.第二十四章38.第三十八章70.第七十章85.第八十五章95.第九十五章76.第七十六章59.第五十九章82.第八十二章52.第五十二章10.第十章77.第七十七章102.第一百零二章(捉虫)59.第五十九章50.第五十章28.第二十八章61.第六十一章72.第七十二章68.第六十八章25.第二十五章13.第十三章6.第六章3.第三章79.第七十九章85.第八十五章25.第二十五章12.第十二章27.第二十七章74.第七十四章54.第五十四章76.第七十六章22.第二十二章80.第八十章40.第四十章46.第四十六章79.第七十九章72.第七十二章78.第七十八章70.第七十章26.第二十六章38.第三十八章67.第六十七章37.第三十七章79.第七十九章94.第九十四章35.第三十五章26.第二十六章39.第三十九章(捉虫)65.第六十五章44.第四十四章26.第二十六章14.第十四章33.第三十三章84.第八十四章14.第十四章72.第七十二章86.第八十六章93.第九十三章20.第二十章6.第六章24.第二十四章29.第二十九章49.第四十九章75.第七十五章48.第四十八章19.第十九章14.第十四章39.第三十九章(捉虫)52.第五十二章40.第四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