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朝会(下)

bookmark

皇帝见识岑文本,展颜说道:“卿有何事?”

不愧是朕的近臣啊,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出来和稀泥……

“臣闻创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世,有始有终,所以隆其基。今天虽亿兆人民平安无事,四方安宁,既承篷乱之后,又接凋敝之余,户口减损尚多,田畴垦避犹少。覆盖之恩显奇,而疮痍尚未恢复;德教之风普及,而资产屡空……”

岑文本这番文绉绉的话语一说,众臣都有些晕。

咱这边正说魏王代太子巡抚关中这事儿,您这骈四俪六的说啥呢?

唯独皇帝心里偷着乐,岑文本打一会儿茬,这朝会的时间也就该到了吧?

岑文本可不管他们,自顾自的说道:“陛下览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机,上以社稷为重,下以亿兆为念。明选举,慎赏罚,进贤才,退不肖。闻过即改,从谏如流,为善在于不疑,出令期于必信。颐神养性,省打猎游玩之娱;去奢侈节俭,减工役之费……魏王于永兴坊兴修府邸,装饰华丽,所费奢靡,且多有逾制之处,臣恳请陛下下旨降罪……”

朝臣们都乐了,和着以为这位是在帮着陛下和稀泥呢,原来却是釜底抽薪啊!

何为逾制?便是使用超出自己身份地位的依仗、物品,魏王逾制,打死他也不敢用帝王才能使用的东西,那么也就只有使用太子的规制才算逾制。

历朝历代,对于逾制极为重视。哪怕魏王日常有所逾制是皇帝默许的,但那毕竟只是水面下的潜规则,大家你不言我不言,当做不知道。

可要是拿到台面上来说,那就绝对不行!

规矩就是规矩,否则要来何用?

皇帝也不行。

由魏王代天子巡抚关中?

别扯了,魏王就是魏王,再大也大不过太子,使用太子的规制就算是逾制,那么代太子巡抚关中算是什么?

这就是最大的逾制!

岑文本说完,低着脑袋,没事儿人一样退回班列,微闭双眼,一言不发。

但是这句话就足够了!

谁还敢提让魏王代太子巡抚关中?谁敢提,谁就是不把大唐律法放在眼里,就是不把天家威严放在眼里,就是目无纲纪,就是大逆不道!

李二陛下气得脸都黑了!

好嘛,以为你是个知心人替朕排忧解难,谁特么知道你这混蛋一眨眼就把朕顶到墙上下不来!

不同意?

在场谁人看不出李二陛下有意让魏王带太子巡抚关中?这要是不同意了,那明摆着就是自打嘴巴,自降威信。

一意孤行,依然同意?

那更不行!你当皇帝的都不把规矩放在眼里,还怎么管别人?今儿是魏王逾制,明儿换成齐王,后儿就是晋王,反正你老李家猴子多,那还不乱了套?

李二陛下一张帅脸先是黑得发紫,接着紫里透红,羞愤交加,怒火万丈!

可偏偏还发作不得……

眼见陛下眼里似乎喷出火来,死死盯着岑文本,那架势恨不得一口把岑文本咬死……

赵国公长孙无忌赶紧出班,奏道:“陛下息怒,岑文本所言乃是正理,魏王逾制,必须训斥,否则律法不遵,何以谋国?不过代太子巡抚关中一事,乃是由于太子千乘之尊,不能立于危墙之下,城外灾民遍地,其中必有心怀怨忿者,若是趁太子巡抚之际铤而走险,恐酿成不忍言之祸,是以才有魏王代替,此举并不逾制。”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长孙无忌一番话,不仅把魏王逾制的过错说成“训斥”,刚刚岑文本可是说要“下旨降罪”,偷换了概念,而且给魏王代替太子寻找到了法理的依据。

何为法律?

不外乎人情纲常约定俗成而已。

依着长孙无忌所言,魏王代替太子巡抚关中,非但不逾矩,反而是魏王为了兄弟之情,不忍太子立于险地,是“替兄赴难”的举动,称得上高风亮节、情义无双……

此时太子左庶子于志宁大声说道:“赵国公何必巧言粉饰?太子便是太子,岂有代替一说?今日巡抚关中要魏王代替,必将流言四起,言论汹汹,于国不宁,断然不可!”

他是太子的老师,东宫的梁柱,怎可眼见本应有太子承担的责任转让他人?

这是原则问题,一步都不能退!否则今日退一步,明日退一步,后日就该退位让贤了。

即便他心里认为太子不肖,但再不肖那也是太子,自当好好调教便是,绝不可轻易易储,动摇国本!

于志宁刚说完,又有人站出来反驳他,说他无理取闹,不过是代为巡抚而已,有什么大问题?

朝堂之上吵作一团。

李二陛下只觉得脑仁疼,心头恼火,却从未想过,如今满朝文武如此势成水火争辩不休,正是因他对于魏王李泰态度暧昧所起。

若不是他给了大家一个“莫须有”的信号,谁敢在朝堂之上公然辩论储位?

那可是为官者的大忌!

“砰!”

李二陛下怒火勃发,狠狠拍了桌子,瞪着没事人一样的岑文本,喝道:“岑爱卿,还有本奏否?”

特么乱子都是你惹的,惹完了在一边装纯情?

想得美!

怎么滴也得把你拖下水,有良策结束今儿这朝会便罢了,若是只管浇油不管灭火,有你好看!

岑文本面上毫无表情,眼角却是微微一抽,看来今儿是把皇帝惹急了,危险大大滴……

可谁叫咱早已心有所属,无论太子还是魏王,能打压绝不放过?

他走出班列,躬身施礼,手中勿牌再次高高举起:“臣有本奏!”

李二陛下阴着脸:“速速奏来!”

岑文本朗声说道:“若是魏王代太子巡抚,则必将谣言四起,于魏王清誉难免有损,臣下不忍见之。为魏王声誉计,微臣斗胆,恳请陛下将关中诸县分隔成几个区域,命所有成年皇子各负其责,分派一处区域,安抚百姓,巡视灾情,以安民心,甚至可以观其绩效,以定优劣。”

此言一出,众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是红果果的为蜀王李恪谋福利啊!

房玄龄摇头轻叹:“高啊,真的高!”

岑文本并不直接抬出蜀王李恪,因为李恪虽有贤名,然则并不为陛下所喜,无论是否易储,都不会有李恪的份儿。

他高就高在先把魏王李泰树成靶子,成为众矢之的,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相持不下,陛下也不好乾坤独断。

这个时候再抬出蜀王李恪,无论哪一方,都有些投鼠忌器。

若是同意魏王代太子巡抚,就必须顺带同意蜀王,若是不同意蜀王巡抚关中,那就也别赞同魏王,否则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将魏王置于风口浪尖。

成了,本来无望聚拢声望的蜀王李恪就凭空得到一个原本根本没有的机会。

不成,原本就没有蜀王李恪什么事儿,自然一点损失都没有。

朝臣们这才陡然发现,原来岑文本葫芦里卖的是这个药。

真是老奸巨猾啊,这一个大圈子绕的,关键是特么还真的有效!

同意还不同意,已经将蜀王和魏王绑到一起。

要么一起去,要么都回屋生孩子……

阴险!

事已至此,决定权只在皇帝手中。

但见御座之上的李二陛下脸色一阵阴晴不定,好半晌,才长长的出了口气。

“准奏!”

第六百二十四章 战略(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勾心斗角第五百六十六章 履任·崇贤馆第三百五十一章 一嘴毛第六百一十九章 合作(下)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急转直下第九百六十八章 联合演习第九百九十七章 乱套了!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不满第两千五十三章 父子交锋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你没资格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原谅!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都是算计第七百五十二章 冰天雪地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冷血残酷第二百二十五章 廷议(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崛起的韦家【求票】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野心勃勃第一百三十九章 “征服”的含义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为官之道第四百二十九章 寡人无疾第八百零六章 叛国之人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李二是个好演员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心怀鬼胎第三千九十二章 水师威慑第一百五十五章 未雨绸缪(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犯颜死谏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注定会毁灭的学院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群情汹汹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进退维谷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难以取舍第五百二十四章 追求幸福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二爷,求您别写了……第三千九十三章 虚虚实实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马威(中)第4646章 夫妻夜话第九百二十六章 头泡茶要倒掉【求票啦!】第六百六十三章 斗争明朗第4285章 如何自救第九百零五章 借题发挥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剽悍的武媚娘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我要认罪第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自然科学的先驱第4612章 汾阴薛氏第一百五十六章 毒计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温酒话天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姑娘与丫鬟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兵临城下第八百四十四章 狂飙突进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三司推事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雪夜佳讯第八百九十章 会猎安市第五百二十一章 谋逆(五)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决战在即第二千零七十七章 文明内核第六百九十四章 名将汇聚第4599章 捐款抵达第4675章 强势逼宫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全程压制第二章 赵德言!第九百七十七章 帝国危机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有杕之杜第九百二十章 《唐林庚子条约》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窈窕淑女,吾欲求之第六百八十六章 心有猛虎第六十七章 炼钢歧途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一触即发第八百六十九章 关中警讯第三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占板渚第三百一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五百七十五章 把柄在手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软硬兼施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大敲竹杠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利益纠葛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山雨欲来第七百一十七章 板甲的简易缩水版本第一千两百零一章 危墙之下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警告敲打第三千一百三十二章 预感不妙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挡箭牌第七百零七章 培养班底第五十四章 关陇的危机第四百九十七章 马周(下)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难产第八百八十一章 杀人灭口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削国降爵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死战第六百一十四章 嫉妒之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玉佩!第一千零八章 坚不可摧第七百六十章 倭国之殇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大难临头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大战爆发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沆瀣一气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李泰发飙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太子不好当第一千两百六十三章 穷途末路第一百一十八章 坟地之争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阿倍比罗夫第三千一百三十七章 屏藩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