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四十九章 轮台夜宿

bookmark

队伍一路向西,过敦煌、出阳关。

丝路途径西域,分作两条,一条经阳关西行,称为丝路南道,通往新疆境内的若羌、且末、民丰、和田、喀什等地。另外一条从敦煌经玉门关北上再西行,称为丝路北道。

房俊一行取之南路。

禄东赞时常跑到房俊马车上,或是饮酒吃饭,或是喝茶聊天,看上去似乎不甘寂寞,但每每发问皆有的放矢。

从其各种问题之中归纳总结,房俊发现这老贼对于大唐当下的国策非常感兴趣……

“恕我直言,无论今后形势如何发展,大相恐怕也无法回去逻些城主持大局,空有满腹韬略,又有何用呢?更何况大唐与吐蕃国情不同,在大唐实施顺利之政策,去到吐蕃就未必适合,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生搬硬套,毫无益处。”

他以为禄东赞贼心不死,还想着有朝一日重返逻些城,振兴吐蕃。

“越国公误会了,我这一把年岁,经有此番颠沛流离之后能否活着回去大唐尚未可知,还有什么期望、野心?若有幸能活着回来,愿意前往长安、终老唐土。”

房俊饶有兴致,好奇问道:“长安与洛阳,不仅是当世都城之守,风水地势更是冠绝天下,最为适合修墓建坟,大相也都曾踏足其上,领略过风土人情,不知等到大相百年之后,愿意埋骨何处?”

禄东赞无语:“跟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家谈论这个,你不觉得有些唐突么?”

“人生一场,草木一秋,任是帝王将相、贩夫走卒,最终亦不过是黄土一抷而已,大相人间智者,焉能参不透这宇宙真理?长安形胜,风水绝佳,千古帝王之都也,四关环绕、沃野千里,可谓藏风聚气、福泽绵长。洛阳更是了不得,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好词句!”

禄东赞目泛异彩,连连颔首:“世人皆说越国公文武全才、诗词双绝,如此随口道出一篇词话,便深谙人世真理,也唯有盛唐土地、华夏雨露,才能滋生此等惊世之才!”

言罢,很自然略过“埋骨何处”这个话题,笑问道:“不过老夫平生最喜诗句,今次有缘同行、领略西域壮阔,不如即兴而作一首诗句,让老夫体会盛唐风韵,如何?”

房俊便大笑起来,喝一口酒,甚至不假思索,指着车帘外,此时正好途径楼兰地界,遂大声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兰”在唐人眼中大抵等同于“功勋包”,任谁都想去刷一刷……

“好诗!霸气绝伦,荡气回肠,正是盛唐风物!”

禄东赞惊为天人,赞不绝口。

“可按照音韵来说,这应该只是下阙,却不知可有上阙?”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故而天地本不全,一切显象之物皆不能圆满,一切圆满之物皆不能显象,人生总是残缺,大相何求完美?”

“是老夫着想了,受教!”

禄东赞不在乎房俊是否在暗示他“人生总有残缺”,他在意的是为何房俊如此年纪轻轻,却能懂得如此之多的人生哲理?

有些道理不是谁与你说说便能明了,或许记在脑中,但因未曾亲身经历,绝难有深刻之体会。

除非……生而知之。

而在高原之上,自天竺发展而来的教派理论之中,流传着一个神秘的称呼“朱古”,意为有着大修为之人在身躯肉体殒灭之后,魂灵不灭,其一线灵智通过某种方式传递于某一个世人的脑海之中,初始之时处于混沌状态,但在某一刻,会通过某个场景或某种方式激活。

某种意义上,这等同于永生。

毕竟人体只不过是魂灵寄居之所,若灵智可以传承,自然意味着永生不死……

被禄东赞灼灼目光盯着,房俊略感诧异:“大相有话要说?”

禄东赞回过神,摇摇头。

纵然“朱古”之说亦不过是隐秘流传而已,以讹传讹也说不定,毕竟世间岂能有“生而知之”者?

……

安西都护府之治所设于交河城,但由于安西军所控制之疆域越来越广泛,为了增强对各地之掌控、威慑,大多时候安西都护裴行俭都在轮台办公,扼守天山南北、管控东西疆域。

房俊所担任之“弓月道行军大总管”则需要驻守弓月城。

“弓月道”是一个较为宽泛的含义,并无实质行政区划,囊括了由轮台以西、整个伊丽河谷、直至碎叶川等广大区域……

队伍抵达轮台,阴暗多日的天气终于降下大雪,纷纷扬扬的大雪遮蔽了视线、淹没了道路,恰好薛仁贵自弓月城赶来,一并入城躲避风雪。

轮台是大唐在整个西域统治区域的战略枢纽,辐射天山南北,不仅是丝路必经之处,更是战略物资的中转站,即便大雪纷飞,依旧时不时有长长的车队驶入城中。

由于轮台的战略位置以及囤积了大量军需物资,所以与丝路之上其他城池不同,途径此处的商队无论中外都只能寄居于城外的驿站、客栈、商铺之中,唯有军队才能入城。

车队入城,沿着道路向着城中的官署前行,禄东赞挑开车帘,便见到路边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军营,有营房、有帐篷,无以计数的仓库排列其中,冒着大雪仍有官兵押送车队出入。

禄东赞心思沉重,很显然,安西军正在疯狂囤积各种军需物资,为开春即将开始的大战做好万全之准备。

到了官署,沐浴更衣之后坐在官廨内,禄东赞迟疑一下,看着房俊问道:“以我所知,穆阿维叶尚未下定决心进犯西域,以唐军目前这般规模囤积物资,万一大战未能开启,岂不是白白浪费?”

安西军真正的精锐在四万至五万之间,战时,安西都护府会督促西域境内臣服于大唐的胡族派遣部队参战,但由于连年征战、局势混乱,西域本地的胡族并无太多兵马,各族混杂一处,大抵不会超过一万人。

合在一处,便是五六万人。

西域广袤无垠,辎重之输送极为困难,耗损极大。供应如此之多军队,所需之辎重乃是天文数字,再加上路途耗损,简直不可估量,甚至足以抵得上吐蕃全国一年之产出……

万一仗没打起来,岂不浪费?

房俊笑而不语。

一旁,薛仁贵正脱去身上的铠甲等着稍后开饭,闻言,看了房俊一眼,才对禄东赞笑道:“大相多虑了,此前大食人进犯西域,吾等准备仓促未能倾尽全力,故而使其大部逃脱,这一次他若前来,自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使得来得去不得。他若不来,咱们便寻上门去,也让他们知晓大唐睚眦必报的作风!”

说到此处,将解下的横刀“砰”的放在一旁案几上,浓眉倒竖、语气铿锵:“寇可为,我复亦为;寇可往,我复亦往!”

裴行俭端着茶水走进来,亲手斟了一杯放在禄东赞面前:“大相,请用茶。”

丝毫没有安西都护、封疆大吏之气势,更未将禄东赞视为阶下囚。

禄东赞接过茶水,捧在手里,蹙眉看向房俊:“唐军之决心,的确令人热血沸腾、士气陡升,可大食国固然幅员辽阔、堪比大唐,但其国内却更多荒芜,往往数百里内仅一辆座城池,一旦其施行坚壁清野之策,对于唐军之消耗无法估量!”

历史之上,为何明明汉人之装备更为精良、兵卒之训练更为完备,却始终在面对域外胡族的战争之中束手束脚、备受压制、处于被动?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补给。

胡人往往行军之时只带三两日的口粮,一旦踏破长城、兴兵犯境,自可一路烧杀掳掠、以战养战。然而汉人军队却恰恰相反,每每展开反攻,踏出国门驰骋于塞外草原、荒漠之上,几百里不见人烟乃是常事,补给困难、路途增加,不仅大大增加耗损,更要时刻防备胡人截断粮道……

所以“勒石燕然”“封狼居胥”便被视为汉人军功之无上巅峰,因为实在是千难万难,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唐军坐镇西域等着大食人前来一战,尚有胜算,可若是全军奔赴千里之外的大马士革,岂非痴人说梦?

房俊面带浅笑,神色却肃然,缓缓道:“有些时候,当战则战,不能畏难而退。大食之扩张不可遏止,已然与大唐接壤,当世两大强国之间必有一战!这一战我们若是不打,那便要将来我们的孩子去打,既然终究要打,何妨我们去打?”

他目光灼灼:“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以吾等之血肉尸骸,去换取吾等儿孙百年之和平,何言畏战?!”

薛仁贵热血激昂、神情亢奋,攥紧拳头,大声道:“吾辈军人,自当踏破胡尘、涤荡腥膻,打出个煌煌盛世、打出个百年太平!如此,纵然埋骨异域、马革裹尸,全无所惧!”

第4664章 兄弟之间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强势第一百四十八章 果然是棒槌(上)第一千两百二十章 想杀就杀,墨迹啥?第十一章 本王就知道……第四百九十六章 马周(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栽赃嫁祸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不打你一顿,我心中不爽!第九十五章 盛世?(上)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暗度陈仓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我要认罪第八十四章 鏖战赵信城(上)第八百一十九章 求人说项第十八章 酒宴第五十八章 阳谋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进退不得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男人要深蹲(下)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恩遇第二千零六十二章 西域风云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破坏和谈第九百四十八章 出征之日第4523章 山间纨绔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风卷残云第九百七十九章 西域阴云第七百二十三章 简在帝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纯良无害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名垂青史第三百四十七章 纠正路线第二百一十二章 怒火勃发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运筹帷幄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腥膻一气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隐患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搜查禁宫第4618章 引而待发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胸怀宽容第三千一百二十六章 相互试探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佛门纷扰第4556章 无可奈何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卖关子第4499章 大权在握第四章 居心不良第六百六十七章 政事堂会议第一千两百六十九章 一只出头鸟第三百三十五章 温言抚慰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海盗来袭(上)第五百八十章 姐妹第五百六十五章 狄家第四百九十五章 境界地位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南士族第三百一十一章 疑点重重第六百八十一章 女王是个贤内助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苦口婆心第三千一百零一章 燕子矶(上)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太子追问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何去何从第4562章 欢度佳节第九百八十四章 行险一搏第三十七章 弘福寺内,淑女窈窕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丈夫当如是(第四更!)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途径对马,俨然隔世第一百八十九章 其实,我是一个诗人(中)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出其不意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战况危急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有进无退第一百七十一章 上元(中)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风雨如晦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惶恐不安第九百一十八章 强人所难第九百八十章 褚遂良算计贪功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等唐军入瓮?第二千零六章 领袖群伦第三百二十四章 冲突(下)第九百二十七章 大势所趋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天街踏尽公卿骨第三百一十七章 军法(上)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谋朝篡位第三百九十九章 危机显现第五百九十章 风平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风雨将至第五百九十五章 好事上门第三千一百三十六章 心慈面软第七百二十九章 番邦使节第五百六十九章 关中血案第两千二十六章 时代变了第十六章 父女谈心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牙尖嘴利第四百七十四章 禄东赞第九百一十七章 四处求情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彼此算计第一千两百三十七章 怼皇帝!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夏日闲暇第二千一百章 渡河困难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警告敲打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一触即溃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秋雨第七百八十八章 敬天法祖第三百四十六章 太子心迹第二十三章 密谋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