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4章 支持对象

帝王后代争夺王位宝座继承权的故事并不新鲜,为了能够爬上宝座成为统治者,自古以来就有无数黑暗的宫廷内斗倾轧甚至血腥屠杀发生。即便是朝鲜这样被周边国家视为弱小可欺的存在,那至少也统治着朝鲜半岛的三千里江山,王位对某些人来说依然是相当重要的存在,历史上围绕王权争夺发生过的龌龊事着实不少,甚至可以说是李氏的传统。

李氏朝鲜的创建者李成桂就是效仿赵匡胤的黄袍加身,以高丽国大将的身份在出征途中起事,然后杀回王城开京抢班夺权,自立为王,建立了朝鲜王朝。

而李成桂的儿子李芳远也是有样学样,在争夺王位继承权的过程中发动兵变,先杀掉了世子李芳硕,假意拥立二哥李芳果,然后又找借口逼兄长退位,自己坐上王位当了国王,活脱脱一个朝鲜版本的玄武门之变。

到第六任朝鲜国王端宗李弘暐的时候,因其年幼,被其亲叔叔首阳大君李瑈发动政变给赶下了台。最妙的是李瑈派使臣来大明申请册封,所使用的理由便是大明几十年前也有过明成祖朱棣对其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靖难”,来证明叔叔篡夺侄子王位的合法合理,而且因此成功得到了大明的认可和册封。

第十一任朝鲜国王中宗李怿也是通过发动宫廷政变,废掉了前任燕山君李隆,因其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所以李怿的这次政变也被冠以正义之名,史称“中宗反正”。

这当然还不是朝鲜王朝的最后一次政变,现任的国王李倧同样也是通过这种非常规手段推翻了他伯父光海君的统治,史称“仁祖反正”。

纵观朝鲜王朝成立以来两百多年的历史,有详细史料纪录的成功政变就有数起,而那些最终未能成事的尝试还不知道有多少。钱天敦和王汤姆在研究朝鲜宫廷史的时候甚至有理由怀疑,李氏家族是不是就有某种不安分的遗传基因,所以才会如此频繁地出现宫廷争斗和政变。

当然了,更有可能的情况是,这种不安定的因素其实就是那个象征着国家统治者的王位。生在王族这种环境中,能够抵抗住权力诱惑的人,本身就少之又少,更何况王族中的大多数人根本就无法摆脱这个环境,只能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权力斗争中去。而现有这种家天下的权力架构,又很难保证每一代的统治者能够平稳地完成与继任者之间的权力交接,势必就会出现相当多的状况了。

在这个时空中由于海汉的出现,很多事情的历史轨迹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朝鲜没有在丙子胡乱中被清国打败,更没有对清国俯首称臣,而李倧的继承人也没有被掳去国外当人质。所以不管是世子李溰还是老二李淏,他们今后的政治立场大概都不会再是倾向于清国还是明国这么简单,而李倧选择继任者的标准,肯定也与历史上的记载会有所差异。

但对于海汉来说,要选择哪一位王子来作为今后的支持对象,就是一件很考验眼光的任务了。当然还有一种选择是冷眼旁观,不插手朝鲜的统治阶级内部竞争,但这有可能会导致未来对朝鲜的外交关系陷入被动,所以这个选项直接就被放弃了。

李溰和李淏,这两人一个是第一个继承顺位的王世子,另一个是原本历史中登上王位的成功者,可以说两人都有极大的可能在数年后成为朝鲜国的下一任统治者。但如果现在就要从中挑出一个作为海汉官方的支持对象,那的确是有点为难王汤姆和钱天敦了。

“两头下注肯定不可取,但如果要押宝押在一边也确实太危险了。”钱天敦分析道:“李倧这两个儿子以前没怎么留意过,以后倒是得重视起来,有些事情越早开始做准备越好。”

王汤姆点头表示了赞同:“既然以后的朝鲜国王很可能出自他们当中,那的确有必要从现在就开始好好经营了。不过我倒是觉得要选人不难,谁能积极主动地跟我们拉近关系,表明态度,谁就更值得支持!”

“这样选人……会不会有点片面?”钱天敦对此倒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看出来的,多观察一段时间吧!”王汤姆伸手拍了拍桌上的电文道:“你看宁崎发来的资料,原本历史上这兄弟俩一个支持清国,一个心向大明,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们都是有依附强国的心理!现在东亚谁是强国?那当然是我们了,只要不断对他们施加影响,假以时日,他们崇拜的对象也很可能会变成海汉。”

王汤姆所说的情况可不是单纯的假想,事实上对海汉有着明显的崇拜心理的盟友还真是不少,比如愿意出兵随海汉军来朝鲜打仗的这几家,如果不是对海汉军有着绝对的信心,又岂会轻易把精锐部队派到如此遥远的陌生国度去跟一个强大的对手作战。

当然这样的信心和崇拜心理并不是短时间内建立起来的,海汉最近这几年在东北亚地区的动作,特别是这次出兵朝鲜的战果,肯定会对朝鲜统治阶级的观念产生显著的影响,让其意识到这个地区最为强大的国家不再是他们顶礼膜拜了两百多年的大明,而是位于南海的另一个新兴汉人政权。

对朝鲜来说,值得庆幸的是海汉国并没有恃强凌弱的打算,反而是出于某种实际考虑,选择了帮助朝鲜抵御外敌。这对于一直都对汉人政权有着天然好感的朝鲜来说,的确极大地拉近了两国的距离。

在目前这样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下,要让年轻的朝鲜统治阶级对海汉产生亲近、崇拜的心理,其实不算是什么困难任务。海汉本来就长于宣传造势,只要有机会,多的是办法让这些年轻人对海汉文化产生兴趣。

不过从之前的会面来看,朝鲜官场上的这两位意见领袖显然是各自选择了一位王子作为支持对象,他们的选择标准未尝可知,但这场对局的结果应该很难在近期看到,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势,距离下一任朝鲜国王继位还有十二年之久。继位者要作为储君等待这么长的时间,期间足以发生各种故事了。

而王汤姆所说的筛选方式的确是一个解决办法,如果能够及早确认某位王子对海汉有着特别的兴趣和亲近感,那么对其进行扶持之后收到回报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一些。至于如何慢慢投其所好施加影响,那就不全是军方的事了,外交和情报部门的长期跟进才能发挥作用。

而李倧安排王子们旁听谈判过程,还让他们与海汉将领一同进餐,这其中有没有类似的用意就不好说了。钱天敦和王汤姆目前也很难确认李倧对继位者的政治立场会有什么样的要求,但从原本的历史记载来看,后期更倾向于清国的世子应该就是因为政治立场不讨喜所以才会被李倧下手废黜。而一个心向海汉的继承人是否会得到李倧的喜爱,当下也不好说。

虽说喜欢海汉的人也不一定就能坐上王位,但有一点是钱王二人当下就可以确认的,那就是不喜欢海汉的人肯定无法成为下一任的朝鲜国王。作为朝鲜目前和今后数年内最为重要的外交伙伴,海汉对继位者的看法肯定会影响到李倧的选择。

在当天的会谈结束之后,崔鸣吉突然主动提出了要去海汉将领在汉城的住处拜会一下。金尚宪虽然没有出声反对,但当下的脸色可是不大好看,只是目前也没有禁令禁止其他官员与海汉人单独会晤,他即便想反对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而更让金尚宪感到失望的是,海汉人竟然欣然同意了崔鸣吉的要求,而不是果断拒绝。看样子在这两天的会谈当中,崔鸣吉已经成功地争取到了海汉人的认可,这让金尚宪隐隐有些不安。

李倧对此倒是乐见其成,他从这两天的会晤中也意识到崔鸣吉对合作计划吃得更透,比金尚宪更适合与海汉人讨价还价。崔鸣吉多多与海汉人接触一下,或许对于在接下来的谈判进程中争取主动也会有好处。至于是否相信崔鸣吉的节操和能力,他既然已经选择了让崔鸣吉参与谈判进程,这就已经是最大的信任了。

至于海汉这边,当然是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他们先前还想方设法地打听如何才能联络上崔鸣吉,争取安排一次私人会晤来打探对方的真实想法,但想不到最后主动采取行动的居然是对方。

当下崔鸣吉便乘马车跟着海汉的车队一同回到了他们在汉城的临时驻地,钱天敦下车之后便吩咐随从去准备一桌酒席,以款待这位主动登门的吏曹判书大人。

“说实话我们本来想找个机会去府上拜会崔大人,但没想到倒是崔大人先来了!”落座之后,王汤姆便主动提及了先前的打算。

崔鸣吉虽然不知道王汤姆这话到底是客套还是真有其事,但也能感觉到王汤姆释放出来的善意,当下便也客气了几句。

不多时厨房便开始上菜,虽然是冷盘,不过对朝鲜人来说生冷食物倒也习惯,钱天敦又叫人开了一坛酒,让崔鸣吉尝尝海汉的特产。

三杯酒下肚之后,气氛便开始热络起来,崔鸣吉主动提及了为何要来拜会他们:“其实贵国提出的产业合作计划,在下看过之后觉得多数都对朝鲜未来发展有益,只是其中有些不解之处,需要向两位当面请教才行。”

王汤姆道:“无所谓请教,有问题大家一起探讨就是,崔大人但说无妨。”

崔鸣吉放下酒杯道:“其实大部分的问题,在这两天的会谈中都已经问过了。在下就想再问问二位将军,朝鲜今后该如何发展,才能真正壮大自身的实力?”

崔鸣吉的这个问题可就很大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每个领域对于实力的定义都会有不同,但想要在任何一个领域中变得强大,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王汤姆和钱天敦对望一眼,都不太确认崔鸣吉到底想要怎样的答案。

崔鸣吉是个聪明人,一看这二位沉默不语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便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接着又道:“听说贵国当年在南海立国之时,国民不过五百人上下,不过十年时间,国土已遍及南海各地,军队征伐各国常胜不败,着实令人钦佩。在下也曾做过一些功课,研究贵国的发展历史,但由于资料太少,所能得出的结论着实不多,所以一直都想找一个机会与贵国高官当面交流,请教治国强国之策,要如何才能在短短数年间让国家的实力变得强大起来。”

崔鸣吉语气非常诚恳,说完之后便起身一揖,意思是先行谢过二人。

钱天敦应道:“这个可就说来话长了,我国虽然当初立国的时候看起来实力比较单薄,但当时我们已经对国家的发展有了比较长远的规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个职能部门如何分工合作,与外界各方如何相处,如何利用手头的包括人力在内的资源,等等很多方面的问题,都是有提前准备好的预案。崔大人看到的结果可能就只是海汉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迅速壮大,但实际上我们治国理政、行军打仗所用到的经验,大多都是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积累,发展过程中不走弯路,自然速度就快了。”

这番话让崔鸣吉听得似懂非懂,但又觉得其中有颇多值得细细体会的地方。崔鸣吉揣摩了一阵才又问道:“如果学习贵国的治国方式,能否收到显著的效果?”

王汤姆应道:“效果会有,但有多少就不一定。归根到底,我们各自国家的社会制度不一样,权力架构、社会生产关系也都有差别,就算是有更先进的地方,贵国也不太可能全盘照搬套用。其实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金大人也早就跟我们有过类似的讨论。”

第八百三十一章 浙江海盗2549.第2549章3294.第3294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最坏打算2495.第2495章第1547章 半殖民地第2302章第2226章第六百八十章 中伏第1672章 无路可逃第1312章 看不懂的情报第2284章第1850章 政敌第106章 实力展示第1647章 胡安的决定第1396章 清扫2401.第2401章第369章 新移民2603.第2603章第九百三十六章 巽他海峡第1018章 苗栗3109.第3109章第336章 王汤姆的真实目的第1682章 各施手段3371.第3371章2849.第2849章2521.第2521章第1268章 入籍手续2524.第2524章3287.第3287章2453.第2453章第1821章 厉兵秣马第九百零二章 北上考察(四)第六百零八章 两路并进第2246章第1712章 特殊招募2844.第2844章第2229章3148.第3148章3178.第3178章第1231章 战争可能3082.第3082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占领儋州2805.第2805章第六百四十二章 另类的条件2759.第2759章2733.第2733章第1429章 正面交锋2798.第2798章3016.第3016章第七百六十七章 谈判与妥协第1750章 民间传闻第1584章 特殊情况2787.第2787章第1408章 苦寒之地第2019章第1698章 互相推脱第1068章 后续影响2652.第2652章第1958章第1620章 图书馆2749.第2749章第1276章 公务出行第1388章 秘书2740.第2740章第11章 漫长的一天(一)2770.第2770章第2337章第24章 劳改营(二)第1729章 外交晚宴2880.第2880章第1921章2980.第2980章第1774章 人情往来第1094章 不同的态度第55章 崖州城(二)第七百六十八章 眼光独到2964.第2964章2573.第2573章第330章 驰援李家庄第257章 执委会工作报告第353章 大万山岛的变化第1845章 各方利益第1697章 息事宁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态度松动第1478章 前线3136.第3136章3140.第3140章2473.第2473章第2208章3135.第3135章3032.第3032章第115章 海外考察(二)第七百九十二 寻找新目标第1511章 辽东属谁3357.第3357章第347章 恩里克的见闻3025.第3025章3292.第3292章第155章 修炮台的海商
第八百三十一章 浙江海盗2549.第2549章3294.第3294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最坏打算2495.第2495章第1547章 半殖民地第2302章第2226章第六百八十章 中伏第1672章 无路可逃第1312章 看不懂的情报第2284章第1850章 政敌第106章 实力展示第1647章 胡安的决定第1396章 清扫2401.第2401章第369章 新移民2603.第2603章第九百三十六章 巽他海峡第1018章 苗栗3109.第3109章第336章 王汤姆的真实目的第1682章 各施手段3371.第3371章2849.第2849章2521.第2521章第1268章 入籍手续2524.第2524章3287.第3287章2453.第2453章第1821章 厉兵秣马第九百零二章 北上考察(四)第六百零八章 两路并进第2246章第1712章 特殊招募2844.第2844章第2229章3148.第3148章3178.第3178章第1231章 战争可能3082.第3082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占领儋州2805.第2805章第六百四十二章 另类的条件2759.第2759章2733.第2733章第1429章 正面交锋2798.第2798章3016.第3016章第七百六十七章 谈判与妥协第1750章 民间传闻第1584章 特殊情况2787.第2787章第1408章 苦寒之地第2019章第1698章 互相推脱第1068章 后续影响2652.第2652章第1958章第1620章 图书馆2749.第2749章第1276章 公务出行第1388章 秘书2740.第2740章第11章 漫长的一天(一)2770.第2770章第2337章第24章 劳改营(二)第1729章 外交晚宴2880.第2880章第1921章2980.第2980章第1774章 人情往来第1094章 不同的态度第55章 崖州城(二)第七百六十八章 眼光独到2964.第2964章2573.第2573章第330章 驰援李家庄第257章 执委会工作报告第353章 大万山岛的变化第1845章 各方利益第1697章 息事宁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态度松动第1478章 前线3136.第3136章3140.第3140章2473.第2473章第2208章3135.第3135章3032.第3032章第115章 海外考察(二)第七百九十二 寻找新目标第1511章 辽东属谁3357.第3357章第347章 恩里克的见闻3025.第3025章3292.第3292章第155章 修炮台的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