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授勋

“仲恺先生,遁初兄,大家都太客气了。都说了政场上难免会有争执,总得来说大家也是为了革命大业着想。我不会因为上次的事记挂在心,既然是多数人决议的事情,那自然得服从执行了。”吴绍霆慷慨的说道。

“震之你理解就好。”廖仲恺点了点头说道。

“这颁发勋章之事完全无此必要,还是的中山先生回来主持大局之后再行激励也不迟。若是因为我个人情绪问题而劳师动众,这可大有不妥呀。”吴绍霆推辞的说道。

“震之不必担心。今日仪仗队已到,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就返回,再者此次授勋旨在奖励震之光复韶关有功。等到共和民国正式成立之时,自当会再授予开国元勋的奖章。”廖仲恺笑着解释道。

于是吴绍霆不再多推辞了,随后他们三个人出了办公室,就在军部大院的花园里举行了简单的授勋仪式。勋章是从日本订制而成,两天前刚刚将第一批奖章送达广州。勋章的样式是十六棱角,青天白日图纹,镶黄金边深色勋心。勋章的名称为“庚戌革命勇士大勋章”。

勋章很大,比起吴绍霆通常佩戴的同盟会徽章以及广州革命徽章都大,不过却显得很有气势。穿着军服就是需要一些勋章来进行衬托,不单单能够表现出革命资质,也是一种时尚。

授勋结束之后,廖仲恺、宋教仁与吴绍霆又在一起喝了一会儿茶,随便闲聊了一下其他话题,之后廖仲恺便告辞带着仪仗队返回了。宋教仁没有走,他借口要探讨第二师北伐的补给问题留了下来。

吴绍霆以为宋教仁是真的在关心第二师的补给事宜,所以在进办公室之后,他就准备派人去把负责后勤的倪端找来。不过就在这时,宋教仁却突然说道:“震之,我有一些事要单独与你谈一谈。”

他的神色很严肃,甚至还带着几分迫切。

吴绍霆微微一怔,问道:“遁初兄这么神秘,究竟所为何事?”

“我其实是想问问你,在二十三镇这件事上你还是坚持先前的意见吗?”宋教仁语气深沉的问道,他的态度有点像是在诘问,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遁初兄,你到底想问什么?”吴绍霆没有正面回答,他发现宋教仁与授勋之前的态度完全变了一个样子。他一直认为宋教仁是一个很正直的革命家,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历史记录里,现在宋教仁这般煞有其事,看来肯定是有很严重的事情发生了。

“震之,关于二十三镇的事情,虽然我不懂军事,可是我却觉得你的意见是对的。以我们现在的实力,何苦还要去收买二十三镇呢?”宋教仁恳切的说道。

吴绍霆有几分恍然,原来是这样。他呵呵笑了笑,平静的说道:“遁初兄,同样一件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同样一个面。展堂和毅生他们之所以坚持他们的意见,必然是有他们的所见所得。更何况,这件事我真的不想再操心下去了,反正上面有了定论,再争执下去只会破坏大家的团结性。”

宋教仁有些好奇,问道:“震之,你真的是这么想?”

“那还能如何?你以为我今天授勋只是做做样子吗?政府就是用这种手段来让我退步罢了。遁初兄你跟着一起来进行授勋,应该知道这个内幕的才是!”吴绍霆无奈的笑道。

“哦,其实今天授勋之事我是早上才知道的,正好是要与震之你单独谈一谈,索性就跟着一起来了。”宋教仁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原来如此。”吴绍霆道。

宋教仁脸色渐渐变得深沉起来,眉头出现了皱纹,就好像心中有不好的事似的。

“倒是震之你想得开呀。”他慢吞吞的说道。

“遁初兄,何出此言?”吴绍霆诧异的问道。

“你能识大局,顾全团结,可是有些人就未必这么想。二十三镇的事情我一直认为是一件小事,可是偏偏这件小事让我看到了许多同盟会…….怎么说呢……看到了许多同盟会阴暗的一面。”宋教仁发自内心的说道。

吴绍霆心中一震,宋教仁这是怎么了?他故意装作听不明白,切声的说道:“遁初兄,有些话我听到就算了,要是传出去可不好。好歹你与我都是同盟会的一员,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不管怎么样,我相信大家都是在革命大业尽力量。”

宋教仁冷冷的笑了笑,答非所问的说道:“变了,很多东西都变了。革命未成之前大家是一致向前看,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吴绍霆问道:“遁初兄,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宋教仁叹息的说道:“难道震之你没有发现,同盟会内部已经有了小帮派,大家都在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吗?另外,很多问题大家都急于求成,可结果呢?结果只会弄巧成拙。”

吴绍霆沉默不语,他觉得宋教仁今天特别反常,不过既然对方肯找自己说这些话,显然是很信任自己的。他知道像宋教仁这一批比较能干的革命者是可以拉拢的,同盟会四分五裂是迟早的事,这个不牢固的合众组织,只能代表革命的宏观愿望,却无法将所有政治意见凝聚在一起。不过同盟会分裂,对于他来说同样是一次机会,当时候不必跟着这帮瞎扯淡的空想主义者合作,顺便还能挖走一大批实用的人才。

“震之,你别告诉我你看不出来展堂、毅生他们唱反调是为什么。”宋教仁认真的说道。

“这个,我还真没仔细想过。”吴绍霆诚实的说道。

“他们是在担心你一个人独裁革命军权,所以故意让二十三镇对你形成制衡。”宋教仁加重了语气说道。

吴绍霆眼皮跳了跳,心中骂道:扑你老母,同盟会果然最喜欢搞这种小动作。

宋教仁仔细留意了一下吴绍霆的脸色变化,停顿了一会让之后,他说道:“我很反对这种怀疑主义,绝对不提倡在革命大业初见成果的时候就排挤同志。国内的革命形势虽然明朗可观,但创业和守业都不是那么容易,而且只要鞑虏一天不除,大局一天不定,始终是有未知数存在的。”

吴绍霆深深吸了一口气,他带着愠色的说道:“遁初兄,你说的太对了。你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只有团结一致的革命组织才能完成这翻天覆地的大变革。”

他顿了顿,继而又说道:“其实,不单单是你说过类似的问题。”

“哦?还有谁?”宋教仁好奇的问道。

“竞存在出征之前同样来找过我,他的看法与你一样,总觉得如今的同盟会越来越让人感到不安了。”吴绍霆说道。

“是吗?竞存他是怎么说的?”宋教仁与陈炯明不算太熟悉,尽管他与黄兴是故交,但这段时间自己一直在日本,期间黄兴与陈炯明的合作自是不可知的。

吴绍霆于是把上次陈炯明来找自己谈话的内容,大致的告诉了宋教仁。

陈炯明担心的是同盟会的纯洁度,宋教仁愤慨的是同盟会不团结。虽然出发点不一样,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一致的,那就是同盟会这个阻止的的确确有问题了。

“说来奇怪,遁初兄和竞存为什么要找我探讨这件事呢?难道你们认为同盟会之中,我是值得信任的?”吴绍霆诚挚的问道。

宋教仁微微笑了笑,他犹豫了一下,随即开诚布公的说道:“除了信任之外,还有一点我相信更重要。”

“什么?”吴绍霆疑惑道。

“因为震之你是一个实力派人物!”宋教仁笑着说道,“我与竞存虽然都开始怀疑同盟会的本质,但我们毕竟还是一个革命主义者。同盟会的存在,是代表广大革命者的心愿,希望能在一个合理的、统一的组织制度之下,整合全国上下的革命力量,完成民主革命。”

吴绍霆点头表示同意。

宋教仁接着说道:“同盟会如果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并不意味着革命就会因此终结。哪怕没有同盟会,赤诚热血的革命同志们依然会继续前进。我相信竞存跟我的想法一样,哪怕遇到了像这样的一天,或许我们还能联合实力派的同志继续把革命的道路走下去。”

吴绍霆没想到宋教仁会这么坦白,这摆明就是在提前拉拢自己了。

“遁初兄,你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革命者呀,在这个方面还不得不向你表示敬意。”吴绍霆语气真诚的说道。

“革命是势在必行的。为了中国,为了我们自己,更为了我们的子子孙孙!不管是谁领导,我们都必须坚持走下去。”宋教仁慷慨激昂的说道。

吴绍霆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他觉得宋教仁的这番话也是自己想说的话,未必一定是同盟会才能完成民主革命。不过这时,他忽然想要试探一笑宋教仁,于是道:“那遁初兄,你自己没有打算领导革命吗?”

宋教仁疑虑的看了吴绍霆一眼,随即淡然的笑了起来,说道:“我何德何能,领导革命的重任应该由更资深的革命者来担当。其实我一直在等待孙先生回国,如果孙先生这个同盟会主席能够统筹全局,改善同盟会现状,那我们所担心的事就不会发生了。这样岂不更好?”

吴绍霆笑道:“希望如此吧。”

顿了顿,他又问道:“孙先生有消息吗?”

“一月三日我们已经发电报到法国,十五日才有回电,那边却告知孙先生去美国了。这几天我们一直在给美国发电报,你也知道隔着大洋彼岸,消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传递的。不过相信很快国内大革命的事迹会在全世界传开,到时候哪怕未能联络上孙先生,孙先生只要看报纸也会知晓此事。”宋教仁说道。

“希望孙先生此番国外筹饷能给我们带来一份惊喜吧。”吴绍霆揶揄的插了一句。至于这个结果他早已经知道了,只不过是给宋教仁埋一个伏笔罢了。

宋教仁有些疑惑的看着吴绍霆,显然不解其意。

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435章 ,军事论证会议第504章 ,吴绍霆会见第325章 ,岑春渲效应第20章 ,请客吃饭第54章 ,拯救行动第243章 ,上海俱乐部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866章 ,场面失控第91章 ,闹大事情第1037章 ,战略重心第1190章 ,军事博览会第883章 ,青岛善后问题结束第88章 ,贪污事件第92章 ,大校场上第914章 ,变第61章 ,突来意外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虑第155章 ,策划起义第476章 ,德国人的大生意第90章 ,先斩后奏第836章 ,瓜分第947章 ,援助计划第840章 ,庆元会议的动作第1159章 ,沙俄首都沦陷第1097章 ,惨案和绿魔第54章 ,拯救行动第143章 ,赵声妥协第803章 ,大夜袭第413章 ,梁启超眼中蔡锷第149章 ,购买军火第632章 ,夹击第488章 ,潜移默化第335章 ,制造声势第888章 ,亚洲战略第1187章 ,风险投资第893章 ,初次联系第648章 ,动身第230章 ,德国人的交易第393章 ,北方带来的消息第20章 ,请客吃饭第51章 ,设计营救第273章 ,振军第497章 ,履带装甲车第144章 ,划分势力第499章 ,酝酿而爆发第1205章 ,中俄谈判第706章 ,大战前第337章 ,决战战场第1025章 ,在成都第992章 ,张孝准决心第99章 ,践行笼络第713章 ,朝鲜学员第217章 ,谈不拢第935章 ,条件第251章 ,陆荣廷之怒第602章 ,在宜宾第314章 ,岑春渲的想法第326章 ,中国海军的梦想第146章 ,发展实业第601章 ,援助到手第456章 ,安德烈的探访第472章 ,大发展之前第133章 ,实战演习第903章 ,预计数据第967章 ,师部行动第437章 ,越南生意拓展第418章 ,公开言论第542章 ,船政学堂和造船厂第182章 ,以退为进第365章 ,初见袁世凯第5章 ,初识倪端第269章 ,争夺第1108章 ,继续推进第567章 ,第二次会议第199章 ,二十三镇安置事宜第1202章 ,大陆桥计划第1101章 ,东亚经济复苏工程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虑第757章 ,精英团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1020章 ,列车炮第717章 ,第三师鏖战第660章 ,着一手准备第1019章 ,增兵计划第828章 ,扬眉吐气第252章 ,黄埔小将第939章 ,交换条件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279章 ,沈鸿英的毒手第310章 ,打垮萧耀南第393章 ,北方带来的消息第837章 ,舆论攻势第661章 ,前奏第13章 ,展开训练第1108章 ,弗伦奇军团撤退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749章 ,新式装备第706章 ,大战前第978章 ,协约国决议
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435章 ,军事论证会议第504章 ,吴绍霆会见第325章 ,岑春渲效应第20章 ,请客吃饭第54章 ,拯救行动第243章 ,上海俱乐部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866章 ,场面失控第91章 ,闹大事情第1037章 ,战略重心第1190章 ,军事博览会第883章 ,青岛善后问题结束第88章 ,贪污事件第92章 ,大校场上第914章 ,变第61章 ,突来意外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虑第155章 ,策划起义第476章 ,德国人的大生意第90章 ,先斩后奏第836章 ,瓜分第947章 ,援助计划第840章 ,庆元会议的动作第1159章 ,沙俄首都沦陷第1097章 ,惨案和绿魔第54章 ,拯救行动第143章 ,赵声妥协第803章 ,大夜袭第413章 ,梁启超眼中蔡锷第149章 ,购买军火第632章 ,夹击第488章 ,潜移默化第335章 ,制造声势第888章 ,亚洲战略第1187章 ,风险投资第893章 ,初次联系第648章 ,动身第230章 ,德国人的交易第393章 ,北方带来的消息第20章 ,请客吃饭第51章 ,设计营救第273章 ,振军第497章 ,履带装甲车第144章 ,划分势力第499章 ,酝酿而爆发第1205章 ,中俄谈判第706章 ,大战前第337章 ,决战战场第1025章 ,在成都第992章 ,张孝准决心第99章 ,践行笼络第713章 ,朝鲜学员第217章 ,谈不拢第935章 ,条件第251章 ,陆荣廷之怒第602章 ,在宜宾第314章 ,岑春渲的想法第326章 ,中国海军的梦想第146章 ,发展实业第601章 ,援助到手第456章 ,安德烈的探访第472章 ,大发展之前第133章 ,实战演习第903章 ,预计数据第967章 ,师部行动第437章 ,越南生意拓展第418章 ,公开言论第542章 ,船政学堂和造船厂第182章 ,以退为进第365章 ,初见袁世凯第5章 ,初识倪端第269章 ,争夺第1108章 ,继续推进第567章 ,第二次会议第199章 ,二十三镇安置事宜第1202章 ,大陆桥计划第1101章 ,东亚经济复苏工程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虑第757章 ,精英团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1020章 ,列车炮第717章 ,第三师鏖战第660章 ,着一手准备第1019章 ,增兵计划第828章 ,扬眉吐气第252章 ,黄埔小将第939章 ,交换条件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279章 ,沈鸿英的毒手第310章 ,打垮萧耀南第393章 ,北方带来的消息第837章 ,舆论攻势第661章 ,前奏第13章 ,展开训练第1108章 ,弗伦奇军团撤退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749章 ,新式装备第706章 ,大战前第978章 ,协约国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