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一隅之见

bookmark

岑春煊脸色微变,露出了若有所思之态;而一旁的龙济光却古怪的笑了笑。

片刻过后,岑春煊吃疑的问道:“吴将军所谓暗步危机何解?”

吴绍霆从容不迫的说道:“革命所谓目的是推翻迂腐无能的满清政权、建立自强民主的共和民国,以目前国内之势来看,前一目的不难实现,可后一目的困难重重。”

这时,龙济光插嘴道:“吴总裁,你此次来沪,不就是为了参加孙中山先生于南京组建国民政府之事吗?建立共和民国已然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之事了。”

吴绍霆轻蔑的冷笑了道:“我只问紫宸兄一个问题,假设二十三镇还在你手上,此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你会遵照中央的命令接受整编吗?”

龙济光和岑春煊齐齐一怔,吴绍霆的话宛如一道闪电,清晰而又激烈的打在了他们心头。

吴绍霆继续说道:“全国已独立的省区都已组建了各自的军政府,而且这些军政府能控制的省内城镇只是少数。紫宸兄应该明白,上次军事协商会议所请来的各县军事代表,少数也有十多人,如果我手里没有革命粤军第一师这支部队,紫宸兄你认为这些人会服从广州革命政府的命令吗?”

龙济光不得不承认的说道:“我第一个不服。”

岑春煊感慨的点了点头,喃喃自语道:“原来如此。”

吴绍霆叹了一口气,强调的说道:“不管目前国内革命形势发展到什么地步,但我大中国目前的局面就是省无完省、国无完国。常言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正是如此。满清政权一旦垮台,中国将会是群雄并起的时代。回顾我中华五千年历史,每一个朝代政权的变更都会发生如此情况,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岑春煊这段时间确实接触了不少上海的革命党人,纵然他有高瞻远见,可是三人成虎是在所难免。他一直相信孙中山有能力收拾这个残局,等到中央政府成立之后,只要有部分省区全力支持,再遵循美国统一的路线来完成国家一统的大业。然而现在听了吴绍霆的一番言论,省无完省,权欲之人都巴不得自立门户、争夺名权,国家统一根本不是指日可待的事。

吴绍霆缓了缓,又说道:“在下敢断言,南京国民政府即便成立也不会存在太久,很快正统政府会北上而移。”

“北上而移?”岑春煊惊讶了起来,“此话何意?”

“云公是明白人,当此乱世之际,人人都想争权夺利,人人都不服彼此,以我中华五千年历史变更之规律,要想结束乱世只有以暴易暴。正如在下于广东的实例,只要有足够的实力,就能横扫宇内的鬼魅魍魉,建立统一完整的政权。然而在下有自知之明,以在下目前的力量应付广东尚且勉强,出省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吴绍霆坦白的说道。

“我明白吴将军的意思了,”岑春煊缓缓的说道,脸色很不好看,“吴将军之所以会推断中央政府北上而移,是因为吴将军认为国内目前最有实力的军事集团,当属于袁世凯的北洋派了。”说到这里,他不自觉的捏紧了拳头。

岑春煊与袁世凯虽然称为“南岑北袁”,其中也包含有“南北不相容”的意思。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后,岑春煊就意识到袁世凯崭露头角对朝廷的危险性,所以岑、袁二人一直以都不和睦。虽然岑春煊最终没能遏制住袁世凯的掌权,但直到1915年袁世凯病死之前,他都没有放弃与袁世凯作对。

不能说岑春煊对付袁世凯完全是出于国家大义,早年时岑春煊同样是为了争权夺利,直到后来才融合了为国除害的因素。

所以此时此刻,岑春煊明白了吴绍霆的意思之后,心情十分不好,他知道袁世凯有野心,却没料到袁世凯会背叛朝廷。

“袁项城是野心家,但是我不相信孙文的革命派会轻易妥协。北洋派纵然人多势众,在我看来完成国家统一这项重任,这些武夫是不合适的!他们只会乱国而不会兴国!”岑春煊咬牙切齿的说道。

吴绍霆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道:“孙先生不愿意妥协也没办法。云公你以为各省代表急着拥戴孙先生组建国民政府是何用意?在我看来,各省代表只是希望借助国民政府这个政治资本,好与北方进行谈判。资产派、立宪派,甚至大部分革命派人士,都希望尽快停止战乱,推翻清政府。而只有利用国民政府这个资本,他们才能挺直腰板跟北洋派坐下来协商停战和倒台清廷。”

岑春煊神色凝重,问道:“吴将军何以见得?”

吴绍霆笑道:“因为这些人不是笨蛋,他们都知道孙先生没兵没权,根本不可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任,他们只信奉实力派。资产派是商人,他们想要一个稳定的环境经营利益;立宪派是政客,他们最想在新生的国民政府谋一席之位;革命派只求推翻清政府,其中部分人也会跟前两者一样。”

他顿了顿,接着又道:“全国独立各省都是军阀,北洋派也是军阀,但是他是大军阀。以上这些人的利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国一统。现在摆在这些人面前有三个选择,一个只图眼前利益,支持各省军阀;一个是高瞻远虑,站在大军阀一边期待其能统一中国;另一个就是以理想主义来催眠自己,认为孙先生能建立完整的民主政权,因此而力挺孙先生。如果是云公,您会作何选择?”

岑春煊恍然的点了点头,却默然不语。他心里已然有选择,如果是自己,自己也会毫不犹豫选择依靠大军阀来武力统一全国。但是如果是选择北洋派这个大军阀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他抬头看了一眼吴绍霆,眼神渐渐认真了起来。

“吴将军,那你会如何选择?”他郑重其事的问道。

“我相信云公你心里已经有答案了。”吴绍霆没有说得太透彻,只是用一种隐晦的方法来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岑春煊当然知道吴绍霆的选择,这个年轻人能雷烈风行的一统广东,又能对中国未来做出极有见解的分析,已经说明他早就做好了准备。

“今日与吴将军一谈,犹如隆中之对。想不到吴将军年纪轻轻,有这般深远的卓见,让我不得不佩服呀。”岑春煊感叹的说道。

“云公客气,并非在下有深远的卓见,而是太多人无暇顾及长远的打算。乱世之中大家都会想着如何先生存下去,哪里还敢有其他的打算?”吴绍霆淡然的笑道。

龙济光自嘲的摇了摇头,他现在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了,不可不谓服气。他承认吴绍霆刚才的话其实就是自己的写照,全国大革命爆发之后,他最先考虑的就是二十三镇当如何筹集到更多的军饷,只有先维持二十三镇的存在,才能维持自己的地位!

“吴将军让我受益匪浅呀。”岑春煊喃喃的又说了道,神态陷入了沉思。他在思考自己在这场大漩涡中当立足何处,虽然吴绍霆分析的有模有样,可在他的内心中依然还残存着几分希冀。未来还没有发生,那也意味着什么情况都有可能!

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538章 ,整编协商会议第357章 ,双喜临门第1122章 ,航空战列舰服役第1032章 ,最后的准备第865章 ,直接摊牌第200章 ,宋教仁来访第727章 ,失算与被擒第818章 ,日本海军的荣誉第124章 ,冒死营救第137章 ,无奈阵亡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688章 ,火车站遇刺第700章 ,杭州事变第106章 ,阴谋诡计第214章 ,厚此薄彼第881章 ,索要第53章 ,义正严词第869章 ,与唐绍仪一谈第634章 ,重庆攻略第517章 ,德国对华政策第1045章 ,德里会议第879章 ,元首制第1186章 ,华盛顿计划第84章 ,张謇青睐第234章 ,中德张盛霆军械公司第883章 ,青岛善后问题结束第1098章 ,三个月结束战争第959章 ,断交第225章 ,临时大总统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1024章 ,官场改革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1053章 ,预兆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603章 ,宜宾冲突第731章 ,“猎雕”作战室第1121章 ,亚洲国际银行第247章 ,整顿海军第518章 ,留一手准备第140章 ,被迫升职第84章 ,张謇青睐第1055章 ,南亚殖民第625章 ,北洋之内第77章 ,深入军心第840章 ,庆元会议的动作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93章 ,公正之名第465章 ,清理第942章 ,各派的主张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642章 ,刘厚脸之变第928章 ,不必再谈第975章 ,山地狼行动结束第312章 ,乐昌大败第323章 ,援闽计划第875章 ,关键会议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154章 ,袁树勋督第275章 ,陆荣廷的觉悟第88章 ,贪污事件第857章 ,前奏之动第1151章 ,殖民计划第567章 ,第二次会议第4章 ,陆军衙门第190章 ,韶关惨案第414章 ,青云阁见蔡锷第1185章 ,中美会谈第184章 ,龙济光的计划第642章 ,刘厚脸之变第373章 ,外国势力的野心第848章 ,唐绍仪与熊希龄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880章 ,巩固第1223章 ,历史使命第650章 ,拉拢川军第754章 ,巩固政府结构第612章 ,空袭之后第547章 ,领事馆之谈第730章 ,政治婚姻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357章 ,双喜临门第825章 ,空袭旅顺第927章 ,紧急外交照会第941章 ,接见朝鲜人第26章 ,协助进城第541章 ,袁世凯之悟第730章 ,政治婚姻第518章 ,留一手准备第494章 ,南北密谋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动态第614章 ,年后南方第187章 ,北伐韶关第274章 ,失而复得第603章 ,宜宾冲突第488章 ,潜移默化第1005章 ,特工行动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争执第710章 ,西线有战事
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538章 ,整编协商会议第357章 ,双喜临门第1122章 ,航空战列舰服役第1032章 ,最后的准备第865章 ,直接摊牌第200章 ,宋教仁来访第727章 ,失算与被擒第818章 ,日本海军的荣誉第124章 ,冒死营救第137章 ,无奈阵亡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688章 ,火车站遇刺第700章 ,杭州事变第106章 ,阴谋诡计第214章 ,厚此薄彼第881章 ,索要第53章 ,义正严词第869章 ,与唐绍仪一谈第634章 ,重庆攻略第517章 ,德国对华政策第1045章 ,德里会议第879章 ,元首制第1186章 ,华盛顿计划第84章 ,张謇青睐第234章 ,中德张盛霆军械公司第883章 ,青岛善后问题结束第1098章 ,三个月结束战争第959章 ,断交第225章 ,临时大总统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1024章 ,官场改革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1053章 ,预兆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603章 ,宜宾冲突第731章 ,“猎雕”作战室第1121章 ,亚洲国际银行第247章 ,整顿海军第518章 ,留一手准备第140章 ,被迫升职第84章 ,张謇青睐第1055章 ,南亚殖民第625章 ,北洋之内第77章 ,深入军心第840章 ,庆元会议的动作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93章 ,公正之名第465章 ,清理第942章 ,各派的主张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642章 ,刘厚脸之变第928章 ,不必再谈第975章 ,山地狼行动结束第312章 ,乐昌大败第323章 ,援闽计划第875章 ,关键会议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154章 ,袁树勋督第275章 ,陆荣廷的觉悟第88章 ,贪污事件第857章 ,前奏之动第1151章 ,殖民计划第567章 ,第二次会议第4章 ,陆军衙门第190章 ,韶关惨案第414章 ,青云阁见蔡锷第1185章 ,中美会谈第184章 ,龙济光的计划第642章 ,刘厚脸之变第373章 ,外国势力的野心第848章 ,唐绍仪与熊希龄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880章 ,巩固第1223章 ,历史使命第650章 ,拉拢川军第754章 ,巩固政府结构第612章 ,空袭之后第547章 ,领事馆之谈第730章 ,政治婚姻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357章 ,双喜临门第825章 ,空袭旅顺第927章 ,紧急外交照会第941章 ,接见朝鲜人第26章 ,协助进城第541章 ,袁世凯之悟第730章 ,政治婚姻第518章 ,留一手准备第494章 ,南北密谋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动态第614章 ,年后南方第187章 ,北伐韶关第274章 ,失而复得第603章 ,宜宾冲突第488章 ,潜移默化第1005章 ,特工行动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争执第710章 ,西线有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