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共和国成立

bookmark

孙中山于四月二十七日抵达南京,当晚召开了同盟会高层干部会议。会议一致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大总统。然而当晚就国家政体的讨论却产生了极大的分歧,孙中山认为以中国目前现状当仿效美国施行总统制,而宋教仁却坚持执行内阁制。孙中山与宋教仁发生严重争执,不过最终还是妥协执行内阁制,一番周折之后,推选黄兴为内阁总理。

次日,孙中山率领同盟会高层在两江总督府召开全国代表选举大会,十七省代表共计五十一人参与此次大会。然后代表大会一致否认内阁制,最终又复改为总统制。第一轮选举各省代表各一票,结果以孙中山十四票、黄兴三票(历史上孙十六票、黄兴一票),毫无悬念的决定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当天正午,南京发出全国通电:“本日在宁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到会者十七省。孙中山先生当选为临时大总统,特此通告。”孙中山也在选举会议之后,向各省都督发出专电:“广州举义,四海云从,列国舆论,歌诵民军,无微不至,而尤钦佩公之艰苦卓绝。文于中国革命,虽奔走有年,而此次实行,并无寸力,谬蒙各省代表举为总统,且感且愧,惟有勉为其难,以副诸公之盛意。武汉为全国之枢纽,公之责任维艰,伏维珍重。”同时还以同盟会总理名义,特发了一份加急电报到上海,向吴绍霆专程致意。

吴绍霆于当晚在前往南京的船上复电致孙中山:“顷接各省代表会蒸电称:临时大总统之任,先生当选,曷胜欣贺!先生识高千古,虑周全球,挽末世之颓风,复唐虞之盛治,使海内重睹汉官威仪,不独四万万同胞之福,即东西各国亦莫不景仰高风,为中华民国庆!专此电贺。中华民国万岁!中华民国大总统万岁!”

这番话原本是黎元洪复电给孙中山的内容,只可惜广州首义夺取了武昌首义的光辉,而黎元洪本人还在武昌苦苦与北洋军鏖战。

在二十九日与三十日这两天,南京两江总督府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再度发生争执性意见,就选举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的人选,众人各执一词,两天下来都未曾谈拢。历史上辛亥革命之后选举的临时副总统人选,应当是黎元洪,只可惜现在黎元洪已经让大家淡忘了。

同盟会在候选人提名中首先列出了黄兴、李烈钧,后来又有人提出吴绍霆。可是后者很快就引起了共同的怀疑,吴绍霆年方二十四岁,年纪轻轻、资历尚浅,纵然有革命首义之功也当不得副总统的大任。宋教仁在会场上还为吴绍霆说了几句支持的话,但最终票选时黄兴二十一票、李烈绝二十票、吴绍霆仅只有六票。

因为黄、李二人票数相近,反对派提出不信任选举法案,要求重选。

孙中山为这件事头疼不已,黄兴、李烈钧是率先带兵北伐的功臣,在五省联军中也有颇高的威信,几乎难以选择。更重要的是,他还认为吴绍霆这个人物不好安置,广州首义功臣的是重要人物,同时吴绍霆还是粤系同盟会的代表,如果处理不当,只怕会影响粤系与南京政府的关系。

最后,孙中山宣布暂缓选举副总统,因为候选人黄兴、李烈钧两人都在场,而吴绍霆则在赶往南京的途中,为了以示对革命首义功臣的尊重,应等到吴绍霆抵宁之后再行选举。临时参议院正处于胶着状态,既然一时半会无法拟定,索性就遵从临时大总统的意思。

五月一日,孙中山改两江总督府为南京总统府,于上午十点在西暖阁宣誓就职。

吴绍霆是午后一点抵达南江,孙中山派遣朱卓文随同宋教仁以及广东代表王宠惠前来迎接,众人热情洋溢的寒暄了一番,然后上了马车赶往总统府。

在路上宋教仁将前几天代表大会的情况向吴绍霆讲解一下,顺带还告知今后半个月的大会议程。吴绍霆听说自己被提名为副总统,立刻表现出一副诚惶诚恐之态,连连推辞。

“震之,你是首义元勋,副总统原本就该有你的提名。不过眼下选举不太顺利,各省代表并非认为你不合适,只是觉得你年纪尚轻,副总统只怕有欠成熟。”朱卓文委婉的说道。

“朱先生所言,也正是我所忧虑。绍霆一介武夫,革命首义只是大家的爱抬,纵然没有绍霆率部起义,也会有其他人来完成此次大举,正所谓革命之势势在必行。”吴绍霆点着头说道。

“震之有这样的觉悟,吾等欣慰呀。”宋教仁有些无奈的说道。

来到总统府大门,吴绍霆透过车窗口看到大门上悬挂着十八星旗,可是却未曾看到代表革命政府的青天白日旗。他向宋教仁问起了这番缘故,宋教仁说:“这段时间太仓促,国旗还未能决定下来,所以暂时只悬挂陆军旗。”

吴绍霆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了。

进了总统府,马车穿过前两个院子,在东区马厩停了下来。

朱卓文带着吴绍霆先到东区后花园的会客室休息,各省代表闻讯,陆续赶到这里来与吴绍霆见面问好。宋教仁一直留在一旁帮吴绍霆做介绍,吴绍霆热情洋溢的与众人寒暄。朱卓文去向孙中山汇报吴绍霆抵达的消息,回来之后告知孙中山实在是百忙无暇,因为下午三点会有一场提名大会,不过傍晚孙中山会抽空前来相见。

吴绍霆表示遗憾,也表示理解。

宋教仁说:“下午的提名大会是总统拟选内阁名单,到时候震之你跟着王先生以广东省代表的名额入场。广东代表的政治意见王先生等下会告诉你,开会时震之你也有发言权,有什么话可以当场提出来。”

吴绍霆点了点头,转向一旁的王宠惠客气的说道:“广东议会竟然选定王先生为代表长,自然是相信王先生能够代表我们广东省的利益,届时请王先生按照您的意思来办,绍霆只是旁听罢了。”

王宠惠是学者型官僚的代表,曾获得了全中国第一张文凭,他能够成为广东省代表,也算是胡汉民一项明智的决定。

“总裁客气了,我一定不负所望。”王宠惠郑重的说道。

“哦,对了,克强兄现在何处,四个多月不曾见了,不知道他近况如何呢。”吴绍霆转向宋教仁问了道。

“虽然共和政府业已成立,不过克强最近反倒深入简出了。他这几天就没怎么来过总统府,一直住在丁家花园。”宋教仁叹了一口气说道。

“是吗?克强兄这是怎么了?”吴绍霆奇怪了起来。

“哎,有些话一言难尽。”宋教仁语气显得很郁闷。

吴绍霆看了看客厅的大座钟,现在已经快到三点了,想了想之后他说道:“等下午大会结束后,我们去一趟丁家花园吧。”

宋教仁说道:“开完大会,孙先生要见你呢。我看要么还是等明天吧。”

吴绍霆突然忘记了这一点,只好先这么办。

下午大会讨论不算激烈,几乎所有事宜都是投票来决定,纵然出现票数相近的情况也只是稍微发生口角,不会像菜市场那样的谩骂。吴绍霆一下午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看着大会的进行,就像是一个观光客一样。

散会之后,各省代表休息了一会儿,接着前往餐厅用餐。

总统府有三处餐厅,众人按照各自居处选择了其中一地。吴绍霆与广东代表一起在东园餐厅吃饭,他本以为各省代表之间挺和睦的,吃饭时也会在一起闲聊,不过真正来到餐厅落座之后才发现,几乎大家各自为政,根本不会相互攀谈,最多只是礼节性的打个照面。这似乎是意味着此次南京政府貌合神离的定局了。

晚饭过后,吴绍霆与广东省代表在招待所客厅里一起喝了一杯茶,讨论了一下后几日议程的情况。王宠惠是广东代表长,同时也是这次代表大会的副议长,所以对情况了解的十分详细,毫无保留的都告诉了吴绍霆。

一杯茶刚喝完,总统秘书室派人来请吴绍霆到西园去会见临时大总统。

第1002章 ,蔡锷的反应第169章 ,血战广仁路第650章 ,拉拢川军第259章 ,临阵换将第750章 ,日本福冈第787章 ,空军基地第247章 ,整顿海军第927章 ,紧急外交照会第364章 ,徐树铮汇报第1075章 ,东京事变第801章 ,制空权第366章 ,威胁和反威胁第919章 ,真相第1054章 ,吴绍霆的担忧第802章 ,第二师援军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1145章 ,沙俄二月革命第589章 ,西南密谋第1108章 ,弗伦奇军团撤退第356章 ,活捉萧耀南第139章 ,故意泄露第810章 ,齐山镇关键要素第973章 ,投机计划第1210章 ,分裂第1142章 ,南亚议和第303章 ,诱敌深入第609章 ,第七师团的主攻第703章 ,换督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357章 ,复制格里芬行动第192章 ,国内山雨之前第232章 ,暴风雨第1124章 ,大陆桥第三兵团第1081章 ,应对之策第289章 ,黄埔聚会第744章 ,趋势稳定第1119章 ,贸易共同体第214章 ,厚此薄彼第474章 ,张家重工第1122章 ,航空战列舰服役第894章 ,三月日本第380章 ,袁世凯的决定第72章 ,誓师大会第1092章 ,龙戟级二号舰第243章 ,上海俱乐部第242章 ,上海戒严第891章 ,法租界第409章 ,初见蔡锷、蒋百里第1171章 ,投机主义第932章 ,有武器就杀第992章 ,张孝准决心第973章 ,投机计划第929章 ,第一阶段制裁行动第737章 ,段祺瑞突袭第665章 ,事未息第272章 ,二团的决心第300章 ,布局第86章 ,问题而来第755章 ,宋教仁的态度第34章 ,张直之忧第1060章 ,两元老之言第5章 ,初识倪端第969章 ,强攻第396章 ,恢复和整顿第73章 ,一场比试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1082章 ,平壤军事基地第50章 ,入同盟会第116章 ,将军家宴第697章 ,国防之愿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939章 ,交换条件第847章 ,波澜渐起第62章 ,坚持到底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1128章 ,帝制苗头第957章 ,一点五代战机第924章 ,大动作之前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639章 ,第五师团之解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1028章 ,闭门会议第217章 ,谈不拢第293章 ,不败为上第202章 ,华兴会背后第1110章 ,摆架子第515章 ,激战厦门岛第1085章 ,危急关头第561章 ,廖仲恺突然来访第463章 ,黄埔第四期第937章 ,预计第419章 ,遇刺第499章 ,酝酿而爆发第908章 ,张作霖之决定第501章 ,袁世凯的算计第622章 ,江边花园第612章 ,空袭之后第517章 ,德国对华政策第41章 ,援军到来
第1002章 ,蔡锷的反应第169章 ,血战广仁路第650章 ,拉拢川军第259章 ,临阵换将第750章 ,日本福冈第787章 ,空军基地第247章 ,整顿海军第927章 ,紧急外交照会第364章 ,徐树铮汇报第1075章 ,东京事变第801章 ,制空权第366章 ,威胁和反威胁第919章 ,真相第1054章 ,吴绍霆的担忧第802章 ,第二师援军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1145章 ,沙俄二月革命第589章 ,西南密谋第1108章 ,弗伦奇军团撤退第356章 ,活捉萧耀南第139章 ,故意泄露第810章 ,齐山镇关键要素第973章 ,投机计划第1210章 ,分裂第1142章 ,南亚议和第303章 ,诱敌深入第609章 ,第七师团的主攻第703章 ,换督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357章 ,复制格里芬行动第192章 ,国内山雨之前第232章 ,暴风雨第1124章 ,大陆桥第三兵团第1081章 ,应对之策第289章 ,黄埔聚会第744章 ,趋势稳定第1119章 ,贸易共同体第214章 ,厚此薄彼第474章 ,张家重工第1122章 ,航空战列舰服役第894章 ,三月日本第380章 ,袁世凯的决定第72章 ,誓师大会第1092章 ,龙戟级二号舰第243章 ,上海俱乐部第242章 ,上海戒严第891章 ,法租界第409章 ,初见蔡锷、蒋百里第1171章 ,投机主义第932章 ,有武器就杀第992章 ,张孝准决心第973章 ,投机计划第929章 ,第一阶段制裁行动第737章 ,段祺瑞突袭第665章 ,事未息第272章 ,二团的决心第300章 ,布局第86章 ,问题而来第755章 ,宋教仁的态度第34章 ,张直之忧第1060章 ,两元老之言第5章 ,初识倪端第969章 ,强攻第396章 ,恢复和整顿第73章 ,一场比试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1082章 ,平壤军事基地第50章 ,入同盟会第116章 ,将军家宴第697章 ,国防之愿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939章 ,交换条件第847章 ,波澜渐起第62章 ,坚持到底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1128章 ,帝制苗头第957章 ,一点五代战机第924章 ,大动作之前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639章 ,第五师团之解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1028章 ,闭门会议第217章 ,谈不拢第293章 ,不败为上第202章 ,华兴会背后第1110章 ,摆架子第515章 ,激战厦门岛第1085章 ,危急关头第561章 ,廖仲恺突然来访第463章 ,黄埔第四期第937章 ,预计第419章 ,遇刺第499章 ,酝酿而爆发第908章 ,张作霖之决定第501章 ,袁世凯的算计第622章 ,江边花园第612章 ,空袭之后第517章 ,德国对华政策第41章 ,援军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