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东三省阴云

新书推荐:

就在吴绍霆访问南方的时候,东北三省正笼罩在一层阴云之中。

奉天城第二十七师司令部大院,张作霖已经连续半个月的时间没有回官邸了,整天拧着眉头在司令部大院里踱步、开会、发怒、沉默。不得不说,他的前途已经面临一次非常严峻的抉择,身为一个旧派军人,或者说身为一个从草莽起家的人来说,国家意识并没有那么浓烈,相反必须为自己的生存以及手底下一众兄弟们吃喝拉撒着想。

这天傍晚,张作霖仍然不打算回官邸,也丝毫没有心思去花街柳巷寻乐子,只是在照例开了一次傍晚会议之后,独自一个人在大院后方的池塘边徘徊。他虽然是粗人,但并不是一个没脑子的人,中央政府财大气大势力更大,他们说要收税,自己就必须交税,他们说整编,自己也得遵循命令,可是好端端的要往东北增兵,还是矛头直指日本人,这算哪门子的盘算?中央政府要跟日本人干无所谓,何必要牵扯到地方的利益呢?在青岛打,老子摇旗呐喊、输送物资都可以,犯得着把战火点在老子的家门口吗?

对于正值壮年的张作霖来说,他自然舍不得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一片地盘势力,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整个北方的都是军阀盘踞,即便国家要彻底执行中央集权,又凭什么要先拿东三省开刀呢?至于中央政府对日本的态度,一开始他还很不以为然,也不希望看着中央政府坐大,倒是可以跟日本人保持密切关系用于抗衡中央。可是从发动青岛战争的事件来看,他忽然又发觉日本人的野心太大,迟早会做出对中国不利的事,自己再怎么说都是中国人,不至于像熊希龄那样为了政治上的斗争连老本都忘记了。

然而,事情发展到今天不得不让张作霖感到困惑和犹豫,之前他一直支持中央政府的命令,甚至不惜而跟日本人发生正面冲突,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顺应民心、维护国家利益,可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避免与中央政府发生矛盾,保证地方政权的自立。

如今接到中央政府的命令,四月中旬会在奉天城举行春季军操,虽然这份命令没有后续说明,可谁都知道春季军操结束之后,北方第一集团军就会驻扎在奉天不动。等到了那个时候,这奉天城还是他张作霖的地盘吗?

这段时间来过好几个日本人拜访他,前几个熟悉的人倒是推辞,反倒是后面几个不认识的日本人见了面。日本人来找他的目的显而易见,无非是收到中央政府要进行春季军操的消息,煽动他们这些地方军阀抵制,还许下许多经济、政治上的支持。他没有答应,可也没有直接拒绝,毕竟自己还需要慎重考虑。

就在这时,一名警卫员快步沿着大院主楼的后门跑了过来,来到池塘边上找到张作霖。

“师座,袁大人回来了。”警卫员说道。

“是吗?让他过来见我。”张作霖回过身来,脸上带着几分关切。

“是。”警卫员说完,匆匆的又离去了。

几分钟后,警卫员带着一个年逾不惑的中年人走了过来。这名中年人身穿着一身前清时期流行的夹袄袍服,步态稳健,脸色沉静,一看就是一个久经世面的人物。他名叫袁金铠,之前一直担任东三省总督府幕僚,先后效力于徐世昌和赵尔巽,后来赵尔巽无心从政,为了顾及前途因此投靠到张作霖麾下,成为张作霖颇为信任的谋士之一。

然而在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袁金铠立刻又投靠日本人,沦为卖国贼、大汉奸,继而组织辽宁地方自治维持会,次年在日本人的扶植之下出任伪满洲国奉天省省长、伪满洲帝国政府最高顾问、参议府参议。是抗战结束之后国民政府通缉的东北十大汉奸之一。

张作霖见袁金铠过来,立刻迎上前几步,迫不及待的问道:“次山公那边怎么说?”

袁金铠微微叹了一口气,不过脸色依然保持沉稳,他说道:“次山公那边还是老样子,我在他府上耗了一下午,次山公就只跟我聊花聊草聊风月,根本谈不上正题。下午时我还看到周文平去见次山公,不过同样是毫无头绪,次山公也不跟周文平说什么。”

他们口中的次山公正是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次山是其名号。周文平是奉天城内另外一员军阀冯德麟的副官,可见为了应付中央政府的春季军操,整个东三省的各派势力都慌张了。

张作霖拧着眉头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语气凝重的说道:“都已经七天了,次山公竟然还跟没事的人似的,他还真不把自己当东三省的第一号人物了!现在该怎么才好,咱们这三个省一直以来都是一盘散沙,没有人能站出来拿主意,难道真要向南京那边俯首称臣?”

袁金铠默不作声,但是他却在认真观察张作霖的脸色。

来回踱了几步,张作霖抬眼看着袁金铠问道:“兆佣兄,平日里你点子最多,你倒是说说,给我拿一个主意,现在应当如何是好?”

袁金铠表情变动了一下,显得一副多愁善感之态,随后说道:“师座您现在之所以犹豫不决,其实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师座本质上是非常反对中央政府的这次春季军操。”

张作霖没好气的哼了一声,说道:“这不是废话吗,现在咱们东三省哪一个带兵的不是持反对态度?可是难道反对就有用吗?中央政府的命令颁布下来,不日大军就会开动,我们不去迎接,难道还能去迎击?”

袁金铠缓缓的摇了摇头,加强语气说道:“师座,您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

张作霖疑惑不解的看着袁金铠,问道:“你是什么意思?”

袁金铠继续说道:“其实现在师座您之所以困扰,正是因为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立场,大丈夫当断则断,当断不断必受其难。既然师座您已经认为中央政府的这次命令十分过分,那就应该坚持这一立场,然后我们才能围绕这个立场展开行动。”

张作霖深深吸了一口气,非常严肃的说道:“你的意思,是让我跟中央政府作对?”

袁金铠平淡的说道:“师座,请您仔细的想了想,这其实并非在下的意思,而是师座您内心深处一直潜在的意思。眼下我们需要的不是什么人的帮忙,也不是什么人的建议,更不是什么人的命令,而是师座您……您究竟是什么立场!”

张作霖本来是直性子,听得袁金铠把话绕来绕去非常不快,刚要大发脾气,可是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仿佛是在突然之间开了窍,渐渐领悟了袁金铠的意思。是啊,若不是因为自己本质上反对中央政府的这次命令,自己又怎么会纠结到如此地步?如今时间不等人,如果再不决定个人的立场,接下来根本无法应付了!

可是话又说出来,难道真的要跟中央政府决裂?南京那边可谓是众望所归,中国好不容易迎来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稳定了南北大大小小的局势,现在因为个人利益跳出来跟中央政府作对,岂不是自陷众矢之的么?

看到张作霖还是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袁金铠故作深沉的叹了一口气,缓慢的说道:“师座,您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啊。我虽然能为师座提一些建议,其他人的意见也可以做为参考,可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师座手上,难道不是吗?如今不管是顺从中央的命令,还是反对中央的命令,师座您到底是要给一句话才是。”

张作霖看着袁金铠,对方说来说去终归是没说出任何观点,反倒把什么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但对方的话又不是不对,所有人的意见到底只是参考,该如何决断那得看自己。他语气凝重的说道:“我若能果断的做出这个决断,也犯不着忧愁到今天。你说,事情都到这种地步了,我又能如何做决断?”

袁金铠沉默了一下,随后放低了声音说道:“既然如此,我倒是还有一个建议,不过师座敢不敢决定我绝不干扰。”

张作霖奇怪的看着袁金铠,对方竟然用“敢不敢决定”来形容,这究竟是一个怎样铤而走险的建议呢?他暗暗吸了一口气,郑重的问道:“你且说来听听。”

袁金铠于是说道:“三天前有一位名叫中村明浩的日本人单独找过我,我派人去做过调查,原来这个日本人并不是本地领事馆的官员,竟是从东京来的日本政府官员。”

张作霖脸色没有变化,淡然的说道:“这算是什么稀奇的事,这样的人这几天难道我见得还少了吗?”

袁金铠不动如山的说道:“当然,他们的身份或许不值得细谈,但是这位中村先生却跟我说了一个绝密的计划,经过我仔细研究过,我倒是认为这个日本人的计划很有回旋的余地,或许我们可以不明着跟中央政府作对,但却可以向中央政府示威。”

《》是作者“闽南愚客”写的一部小说,最新。

热门推荐:

第320章 ,三省危机第806章 ,彼此的计较第558章 ,码头上第707章 ,曹锟策略第1085章 ,危急关头第148章 ,合作烟厂第855章 ,支走第1205章 ,中俄谈判第1015章 ,黄雀在后第378章 ,让香港成为臭港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47章 ,交通意外第2章 ,邮轮奇遇第1147章 ,社会革命党来访第309章 ,叙旧第151章 ,美国奸商第1178章 ,告一段落第411章 ,陆军部会议第1132章 ,转折点之战第79章 ,倾心一言第206章 ,德国啤酒第113章 ,拔出隐患第1215章 ,赴俄谈判第721章 ,由内而外第876章 ,决裂第1149章 ,定局南亚第415章 ,一谈第1010章 ,段祺瑞之见第847章 ,波澜渐起第707章 ,曹锟策略第276章 ,壮士断腕第551章 ,签署盟约草案第469章 ,血洗结束第998章 ,风声第793章 ,日军的觉悟第1118章 ,四国首脑会议第150章 ,黄埔洽谈第819章 ,诱敌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788章 ,年轻的空军将领第1207章 ,美国刺客第934章 ,最后的外交第1054章 ,吴绍霆的担忧第969章 ,强攻第392章 ,岑春渲南归第822章 ,上海舰队第222章 ,高谈阔论第732章 ,答应第384章 ,善后第1204章 ,对俄军贸第466章 ,上海的混乱第109章 ,赵声暗害第391章 ,萧耀南之哀第175章 ,周小虎之死第217章 ,谈不拢第722章 ,大势已定第168章 ,第一标进攻!第1149章 ,定局南亚第792章 ,小试牛刀第366章 ,威胁和反威胁第11章 ,整顿军务第1041章 ,激战惠山第155章 ,策划起义第14章 ,气势服人第888章 ,亚洲战略第61章 ,突来意外第506章 ,柳州沦陷第146章 ,发展实业第242章 ,上海戒严第172章 ,赵声的不满第805章 ,煎熬第79章 ,倾心一言第26章 ,协助进城第877章 ,尘埃落定第564章 ,第一次会议第520章 ,南安县苦战第941章 ,接见朝鲜人第537章 ,泉州整顿第884章 ,闭幕第1136章 ,大局已失第1019章 ,增兵计划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1041章 ,激战惠山第287章 ,商界风波第1093章 ,欧洲新局势第252章 ,黄埔小将第803章 ,大夜袭第2章 ,邮轮奇遇第432章 ,德国人的又一谈第181章 ,广东革命政府第752章 ,中华革命党第1177章 ,中华革命党和德国第687章 ,云南声势第846章 ,造势第417章 ,北伐新闻会第897章 ,南访第14章 ,气势服人第1002章 ,蔡锷的反应第999章 ,高处不胜寒
第320章 ,三省危机第806章 ,彼此的计较第558章 ,码头上第707章 ,曹锟策略第1085章 ,危急关头第148章 ,合作烟厂第855章 ,支走第1205章 ,中俄谈判第1015章 ,黄雀在后第378章 ,让香港成为臭港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47章 ,交通意外第2章 ,邮轮奇遇第1147章 ,社会革命党来访第309章 ,叙旧第151章 ,美国奸商第1178章 ,告一段落第411章 ,陆军部会议第1132章 ,转折点之战第79章 ,倾心一言第206章 ,德国啤酒第113章 ,拔出隐患第1215章 ,赴俄谈判第721章 ,由内而外第876章 ,决裂第1149章 ,定局南亚第415章 ,一谈第1010章 ,段祺瑞之见第847章 ,波澜渐起第707章 ,曹锟策略第276章 ,壮士断腕第551章 ,签署盟约草案第469章 ,血洗结束第998章 ,风声第793章 ,日军的觉悟第1118章 ,四国首脑会议第150章 ,黄埔洽谈第819章 ,诱敌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788章 ,年轻的空军将领第1207章 ,美国刺客第934章 ,最后的外交第1054章 ,吴绍霆的担忧第969章 ,强攻第392章 ,岑春渲南归第822章 ,上海舰队第222章 ,高谈阔论第732章 ,答应第384章 ,善后第1204章 ,对俄军贸第466章 ,上海的混乱第109章 ,赵声暗害第391章 ,萧耀南之哀第175章 ,周小虎之死第217章 ,谈不拢第722章 ,大势已定第168章 ,第一标进攻!第1149章 ,定局南亚第792章 ,小试牛刀第366章 ,威胁和反威胁第11章 ,整顿军务第1041章 ,激战惠山第155章 ,策划起义第14章 ,气势服人第888章 ,亚洲战略第61章 ,突来意外第506章 ,柳州沦陷第146章 ,发展实业第242章 ,上海戒严第172章 ,赵声的不满第805章 ,煎熬第79章 ,倾心一言第26章 ,协助进城第877章 ,尘埃落定第564章 ,第一次会议第520章 ,南安县苦战第941章 ,接见朝鲜人第537章 ,泉州整顿第884章 ,闭幕第1136章 ,大局已失第1019章 ,增兵计划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1041章 ,激战惠山第287章 ,商界风波第1093章 ,欧洲新局势第252章 ,黄埔小将第803章 ,大夜袭第2章 ,邮轮奇遇第432章 ,德国人的又一谈第181章 ,广东革命政府第752章 ,中华革命党第1177章 ,中华革命党和德国第687章 ,云南声势第846章 ,造势第417章 ,北伐新闻会第897章 ,南访第14章 ,气势服人第1002章 ,蔡锷的反应第999章 ,高处不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