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竹溜子

一辈子,因为一场天灾,完完全全地改变。

现在,家人都在,自己的腿脚也完好无损,距离那场天灾还有一年零八个月,对于陈安来说,这就是个机会,改变一切的机会。

他怎能不高兴?

虽说上辈子没有走出过所属县城的范围,但好歹虚活了几十年,耳濡目染,仍然知道不少山里山外的事儿,自然也知道不少在山里山外边捞钱的门道,凭借这些,过好日子,足够了。

他没什么大的本事,也没什么大的追求,只是想以一个正常人的方式,重走人生路,领着一家子富足、安康就行。

世人眼中的米仓山只是个多年没有摘掉贫穷帽子的穷乡僻壤,实际上却是实实在在的福地。

早在远古时期,巴人射虎就发生在米仓山。

三国时期,诸葛亮出师北伐,厉兵秣马牟阳城,闲暇之余,将士在附近山中狩猎以补充粮草。

后来,历朝历代,米仓道作为联系川陕两省的重要通道,商行客旅往来不断。

近代,米仓山因山深林密资源丰富,成为躲债、逃荒人的天堂。

即使到了六七十年代,远有营山、仪陇,近有汉中、长赤、正直等地的人口迁入山里。

其实,他们就是奔米仓山而来。

米仓山无边无际,山里有无数的药材、无数的飞禽走兽,只要手脚勤快,胆大心细,就会有收获,就能吃饱穿暖活得富足滋润。

他此时此刻,一点都没有进城为了房、车打拼,把自己活得像头老牛的念头。

他很清楚自己的情况,没啥文化知识,比个小学生也强不了多少,看文识字没啥大问题,再高深的,研究起来就费劲了。就这点文化水平,还大多是村里两个玩的很好的下乡知青的功劳,至于经商,他是真没啥经验,只能看以后的际遇再说。

陈安其实也很想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但现在选择出去,未必有待在山里混得好,毕竟,山里才是他真正熟悉的地方。

或许,在山里还能活得轻松自在些。

山里人羡慕城里人的便利生活,殊不知,厌烦了城里快节奏的喧嚣,同样有不少城里人羡慕山里人慢节奏的日子。

在哪儿都是活,图啥?

不就是图活个轻松惬意吗?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归根究底,就一句话:这地儿安逸!

陈安决定就扎在这山里了,至于外出看世界,得过上些年再说。

何况,在这年头,山里山外,貌似区别也不是很大。

这么一想,他忽然觉得周边连绵无际的山峦都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

就连自己穿着的大脚趾头跑出来透气的黄胶鞋和打着数个黑布、蓝布补丁的衣服裤子,都变得舒坦。

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庆祝家人都在。

庆祝自己腿脚完好,能以一个正常人重新开始!

人逢喜事精神爽,当有美味相伴。

略微想了下,陈安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竹溜子,也有了吃竹溜子的第一个理由——高兴。

蜀地之人管竹鼠叫竹溜子、吼子或是毛二娃,其肉鲜美,为蜀中名肴。

历史上,竹溜子最北到达河北北部,到陕西汉中一带,后来气候变迁,不断向南退缩,最后在长江流域大量繁殖。遇到天灾粮食严重匮乏,竹溜子却遍地都是,秦陕一带的灾民就靠着捕食竹溜子度过最为艰难的时刻。

米仓山属大巴山,为川陕交界所在,大巴山属秦巴山系,而秦巴山系,也是秦岭这条号称大地之脊、南北分界线的山系的一部分,正是竹溜子很常见的地方。

竹溜子,可以说是在这山里,最是容易获得的野物,也是不折不扣的美味。

想到这儿,陈安兴冲冲地下楼。

现在太阳刚出来没多久,山里人通常一天就两顿饭,离吃早饭的时间还很早,今天没啥事儿,趁着这功夫,到山里搞上几只竹鼠回来,到晚上让全家人美美地吃上一顿,也是桩好事儿。

听着楼板上传来咚咚咚的脚步声,火塘边正在用铁鼎罐煮着红苕的瞿冬萍抬头看向楼梯口,看到陈安下楼,她用火钳将埋在柴火里烤着的红苕扒拉出来两个:“陈安,红苕烤熟了,快过来吃。”

陈安走到火塘边看了下,随手拿起一个滚烫的红苕,边拍边吹,弄掉上面的草木灰,指甲歘欻欻几下刮掉烧焦的表层,然后剥掉红苕皮,露出黄红的内里,诱人的香甜气味逸散开来。

说实在的,陈安对红苕,有些小时候的特别记忆,可以说是爱恨交织,恩怨纠缠。

打心底里,他心里是非常抗拒的。

红苕是高产作物,在蜀地,亩产可达三四千斤,曾是救荒食物的不二之选。

早些年,几乎年年都要闹春荒和夏荒,都是半个多月左右,吃的几乎都是红苕干磨成粉,掺上应季的野菜或是蔬菜做成的菜糊。

到了现在,和苞米一起,一样是家里的主粮。

山里土地贫瘠,地块不大,没有后世的高产种子和化肥,自己留种的苞米产量实在感人,但对于红苕来说,却是极易生长,而且长得很大很壮实,能很好地补充苞米不足的问题。

至于大米,UU看书 www.uukanshu.net 少想!

红薯干,因为切片晾晒时没有削皮,也没有仔细去烂疤、挑虫眼,全都带有一丝苦涩味,尤其是虫眼里,甚至还有些泥巴,吃上去的口感可想而知。

不过,那时候有得吃就不错了,实在是不敢挑,挑了的后果就是饿肚皮。

这还不算,陈安还吃过不少时间的红苕藤。

红苕藤就是长在地上部分的红苕叶和茎,后世的城里人估计很多都没见过。

在蜀地,红苕藤历来是用来喂猪,人不吃的。

但为了省粮,老妈耿玉莲会将家里那五分自留地里的红苕藤割回来洗干净,下锅焯一下,捞起来密密切碎,再和用少得可怜的菜籽油炒过的泡酸菜、泡辣椒、泡姜同炒,做下饭菜。

这样的红苕藤,陈安吃完不到一个小时,就感觉痨肠寡肚,嘴里不住流清口水。

现在穷,不比后世,人们为了调节饮食,追求健康或是改善口味才吃红苕当粗粮。现在不单白天吃红苕稀饭,晚饭也是白水煮红苕片儿汤,经常连苞米面都不加,还是拌着泡酸菜吃,真是吃得人心(胃)里发烧。

陈安真是吃红苕吃伤了,以至于家里遭灾后,哪怕生活不如意,他也有十多年的时间拒绝吃红苕。

也许正是因为红苕与苦难关联,在巴蜀,“苕”是个贬义词,骂人“苕”,犹如骂人愚昧、落后、土包子。

但现在,看到这柴火灰里烧出来的红苕,他却又想起,这份香甜,也曾给他带来过不少美好的回忆,时隔多年,似乎还有些惦念,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第26章 惹了祸,我去给他顶起第23章 没法过了第36章 怎能不上心?第69章 巴山背二哥第30章 去过锦城的人第21章 是好狗,它就能明白第16章 山林遍地宝,林中尽穷人第58章 有魄力第30章 去过锦城的人第48章 读过乌鸦喝水的人第66章 莫说话第31章 竹林打鸟第7章 喜欢钓鱼的旱鸭子第26章 惹了祸,我去给他顶起第10章 盘龙湾第68章 硌晃了第45章 掘过坟?第24章 人要吃饱,狗也要吃饱第16章 山林遍地宝,林中尽穷人第62章 掏后、钳耳第15章 是软是硬,也得分人撒第6章 不见天,不咬人第27章 从火枪开始第10章 盘龙湾第22章半夜归家第58章 有魄力第70章 打公不打母,打大不打小第35章 试枪、铁砂和火药第16章 山林遍地宝,林中尽穷人第69章 巴山背二哥第71章 死人?第30章 去过锦城的人第16章 山林遍地宝,林中尽穷人第33章 一鸠胜三鸡第2章 竹溜子第12章 长得乖也是被吃的理由?第55章 先收点利息第69章 巴山背二哥第68章 硌晃了第70章 打公不打母,打大不打小第52章 猪尿泡第13章 小生意也不简单第11章 砍脑壳的第36章 怎能不上心?第14章 青川犬第8章 在家怕鬼,出门怕水第18章 年轻的感觉第10章 盘龙湾第12章 长得乖也是被吃的理由?第64章 喊个锤子第35章 试枪、铁砂和火药第24章 人要吃饱,狗也要吃饱第2章 竹溜子第13章 小生意也不简单第35章 试枪、铁砂和火药第71章 死人?第55章 先收点利息第34章 火枪制作第59章 成蛇钻草,成龙上天(正式进入撵山节奏)第52章 猪尿泡第9章 天上斑鸠,地上竹溜第42章 本能的恐惧第1章 何尝不是一种新生第67章 各有分工第47章 鼻孔看人第63章 不管是人情还是钱,都是赚第67章 各有分工第54章 不打他等几时?第10章 盘龙湾第64章 喊个锤子第3章 火上浇油第47章 鼻孔看人第18章 年轻的感觉第63章 不管是人情还是钱,都是赚第63章 不管是人情还是钱,都是赚第26章 惹了祸,我去给他顶起第11章 砍脑壳的第67章 各有分工第6章 不见天,不咬人第64章 喊个锤子第39章 出师考验第15章 是软是硬,也得分人撒第49章 就没有麻辣解决不了的问题第23章 没法过了第12章 长得乖也是被吃的理由?第7章 喜欢钓鱼的旱鸭子第63章 不管是人情还是钱,都是赚第48章 读过乌鸦喝水的人第7章 喜欢钓鱼的旱鸭子第64章 喊个锤子第37章 多少有些鬼祟第11章 砍脑壳的第12章 长得乖也是被吃的理由?第56章 到底是为什么第27章 从火枪开始第54章 不打他等几时?第46章 当面骂第68章 硌晃了第60章 倒追踪
第26章 惹了祸,我去给他顶起第23章 没法过了第36章 怎能不上心?第69章 巴山背二哥第30章 去过锦城的人第21章 是好狗,它就能明白第16章 山林遍地宝,林中尽穷人第58章 有魄力第30章 去过锦城的人第48章 读过乌鸦喝水的人第66章 莫说话第31章 竹林打鸟第7章 喜欢钓鱼的旱鸭子第26章 惹了祸,我去给他顶起第10章 盘龙湾第68章 硌晃了第45章 掘过坟?第24章 人要吃饱,狗也要吃饱第16章 山林遍地宝,林中尽穷人第62章 掏后、钳耳第15章 是软是硬,也得分人撒第6章 不见天,不咬人第27章 从火枪开始第10章 盘龙湾第22章半夜归家第58章 有魄力第70章 打公不打母,打大不打小第35章 试枪、铁砂和火药第16章 山林遍地宝,林中尽穷人第69章 巴山背二哥第71章 死人?第30章 去过锦城的人第16章 山林遍地宝,林中尽穷人第33章 一鸠胜三鸡第2章 竹溜子第12章 长得乖也是被吃的理由?第55章 先收点利息第69章 巴山背二哥第68章 硌晃了第70章 打公不打母,打大不打小第52章 猪尿泡第13章 小生意也不简单第11章 砍脑壳的第36章 怎能不上心?第14章 青川犬第8章 在家怕鬼,出门怕水第18章 年轻的感觉第10章 盘龙湾第12章 长得乖也是被吃的理由?第64章 喊个锤子第35章 试枪、铁砂和火药第24章 人要吃饱,狗也要吃饱第2章 竹溜子第13章 小生意也不简单第35章 试枪、铁砂和火药第71章 死人?第55章 先收点利息第34章 火枪制作第59章 成蛇钻草,成龙上天(正式进入撵山节奏)第52章 猪尿泡第9章 天上斑鸠,地上竹溜第42章 本能的恐惧第1章 何尝不是一种新生第67章 各有分工第47章 鼻孔看人第63章 不管是人情还是钱,都是赚第67章 各有分工第54章 不打他等几时?第10章 盘龙湾第64章 喊个锤子第3章 火上浇油第47章 鼻孔看人第18章 年轻的感觉第63章 不管是人情还是钱,都是赚第63章 不管是人情还是钱,都是赚第26章 惹了祸,我去给他顶起第11章 砍脑壳的第67章 各有分工第6章 不见天,不咬人第64章 喊个锤子第39章 出师考验第15章 是软是硬,也得分人撒第49章 就没有麻辣解决不了的问题第23章 没法过了第12章 长得乖也是被吃的理由?第7章 喜欢钓鱼的旱鸭子第63章 不管是人情还是钱,都是赚第48章 读过乌鸦喝水的人第7章 喜欢钓鱼的旱鸭子第64章 喊个锤子第37章 多少有些鬼祟第11章 砍脑壳的第12章 长得乖也是被吃的理由?第56章 到底是为什么第27章 从火枪开始第54章 不打他等几时?第46章 当面骂第68章 硌晃了第60章 倒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