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3)

相应的,孩子的内心天生有一种“惰性”,如果孩子动手做事的自信心没有建立起来,惰性就会滋长。这就是有些“啃老族”会找出各种理由不出去工作的原因。另外,在生活能力方面的自信也会影响到孩子其他方面的自信,“无能”这种意识会影响到孩子的其他方面,比如将来的学习、交往等。

◎让孩子在家庭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让孩子在家庭中充当重要的角色,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更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充当了重要角色时,他会体验到一种成就感和被重视的感觉,在内心形成“我行”“我可以”的意识,这就是相信自己能做事的心理基础和动力。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孩子在做家务、充当重要角色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内心就会得到巨大的满足。这是孩子自信心的源泉。

◎如何引导孩子充当重要角色

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特点,给孩子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三四岁的孩子可以做一些整理报纸、洗碗、洗菜、帮父母拿拖鞋等简单的家务。要注意在让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尽量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而是用轻松活泼的方式让孩子对做事本身感兴趣。如让孩子洗菜,我们可以对孩子说:给西红柿洗个澡,越干净越好。并及时对孩子的工作作出肯定的评价。

可以给孩子封个“官”当当。比如,为了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信心,我们给孩子封个“接待处处长”的官,让他们负责接待客人;为了培养孩子更加细心,也可以给孩子封一个“卫生监督员”的官;或者封个“监察组组长”,监督爸爸吸烟……我们要根据自己家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他们封的“官”既能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又能多方位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特别提醒:

当孩子成为家庭中的重要角色,为家里做了事情之后,我们应对孩子表达出真诚的肯定和感谢,让孩子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很重要,这样他们会更积极地成为父母的好帮手。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

是孩子自尊自信的源泉

一个人的自信是建立在独立做好一件事情后获得的成就感的基础上的,家长要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哪怕这件事情看起来让孩子完成不太可能。如果担心孩子的安全,那么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独立做事,而不是阻挠孩子。如果我们不相信孩子,不给孩子机会来独立完成一些事情,纵然有再多的表扬和鼓励,就算你把“你真棒”天天挂在口头上,孩子的自信也是建立不起来的。

——周令瑜《家庭亲子教育: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两岁零十个月的京京开始喜欢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妈妈看他笨手笨脚的样子,笑话他:“你行吗?”京京不服气,说:“我行!”京京好不容易把衣服、鞋子穿好了,妈妈一看,哈哈大笑,原来京京把扣子扣错了,鞋子穿反了。妈妈说:“我说你不行吧,你看你都穿成什么样子了?以后还是妈妈帮你吧!”从此,京京再也没有自己穿过衣服、穿过鞋,很多事情都要妈妈帮忙。长大之后的京京在很多方面都不自信,他一直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什么都做不好。

3岁的贞贞是一个聪明可爱又漂亮的女孩子,她特别喜欢唱歌跳舞,在父母面前,她无拘无束,经常给爸爸妈妈表演。但在陌生人面前,她却很拘束,经常躲在爸爸妈妈身后,不愿意叫人,如果让她当众表演,她说什么都不愿意,有时甚至用大声哭闹来拒绝。贞贞的妈妈很不理解,爱唱爱跳的贞贞怎么在外人面前这么不自信,不敢大胆地展现自我呢?

很多妈妈都反映自己家的孩子不自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的不自信呢?这是我们迫切想得到的答案。

◎了解孩子为什么不自信

自尊自信是一个人将来立足社会的重要能力。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在后天成长中慢慢培养起来的。0~3岁正是培养孩子自信力的关键时期。可是,我们却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自信心。

两三岁的孩子正处于探索未知世界、学习独立生活的重要阶段,而我们却对孩子的一切事情大包大揽,生怕孩子受半点儿委屈、遇到丝毫的危险,像老母鸡一样整天把孩子庇护在自己羽翼之下。不信任孩子的做事能力,本该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让孩子插手;对于孩子的自我尝试打击、嘲笑,严重挫伤了孩子的独立做事的自信心,影响了孩子正常的身心发展,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人际交往困难、严重缺少自信、优柔寡断,甚至缺少责任心和道德感。

如果我们总是否定孩子的言行,常常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同别的孩子比较,或者用过高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就会打击孩子的上进心和积极性,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句话,不信任孩子就是不尊重孩子,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会导致孩子缺乏自尊和自信。

◎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培养孩子自尊和自信

我们都希望孩子充满自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别动,这个你做不了”“停,这个让妈妈来弄”等话语,是我们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不信任让孩子失去了信任自己的机会。一个人的自信是在做好了一件事情获得的成就感之后建立起来的。我们要相信孩子,放手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相信孩子能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也是给孩子足够的信任。比如,3~4岁的孩子就可以自己吃饭、穿衣服、穿鞋袜、如厕、饭前便后洗手、收拾玩具等。放手让孩子去做,就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给孩子及时恰当的鼓励。比如,在第一个例子中,我们要耐心地等待孩子穿衣服,即使孩子穿错了,我们也要鼓励孩子:“没想到你这么小就能自己穿衣服,真了不起!这个扣子这样系就更好看了……”恰当的赞扬和鼓励会强化孩子的行为,激起他们的自信,从而将事情做得更好。

当孩子因为胆怯而犹豫不前的时候,我们要对孩子说“你一定可以,妈妈相信你”,我们只有肯定了孩子的价值和能力,孩子才会调动自身的潜能去做好眼前的事。比如对贞贞这样的孩子,我们就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少叮嘱,少唠叨。如果我们每天对孩子不放心,怕孩子忘记拿课本、带作业,怕孩子路上不安全,担心孩子和小朋友打架等,叮嘱这叮嘱那;那么结果很明显,越是叮嘱多的孩子,越是丢三落四、忘东忘西、人际交往不好。因为孩子本来有自理的能力,反而是我们的过分的关注和唠叨让他们失去了自信。

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拥有很大的安全感,他们会觉得有股很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自己,使得内心充满力量;他们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直至到达成功的彼岸。因此,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信任,让他们拥有完美的自尊和自信。

特别提醒:

如果担心孩子还小,我们就有必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当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下独立做事的时候,我们不要干扰、约束他们,要相信他们能做好。否则,纵使再多的表扬和鼓励,孩子也很难建立起自尊和自信。

要想让孩子尊重他人,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

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说过: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便学会尊重他人。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是每个父母的责任。不论孩子的大小,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这就是说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孩子平等相待,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性的话语去真诚而积极地评价孩子。在家里,父母要从小就把孩子当做独立的社会人来养育。这样培育出的孩子,走上社会就能够成为独立的社会人,并具有“后生可畏”的劲头。

——成墨初《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3岁的洋洋在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经常抢人家的玩具,惹得小朋友哭着向自己的父母告状。洋洋的妈妈经常给人家赔不是。回到家,妈妈告诉洋洋以后不要再抢小朋友的玩具,要什么样的玩具妈妈给他买。可是,妈妈给洋洋买了很多玩具,他还是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洋洋妈妈很苦恼,对于洋洋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3岁半的悦悦跟着妈妈参加一个聚会,在聚会的几个小时里,悦悦一点儿都不让妈妈省心。当妈妈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她不是要果汁就是要冰激凌,妈妈让她等一会儿,她就大喊大叫。参加聚会的一位阿姨对悦悦说:“悦悦可乖了,听妈妈的话啊!”结果悦悦扑过去打了那位阿姨一下,嘴里大声喊着:“闭嘴!”气得妈妈当众打了悦悦屁股几下,悦悦更是哭闹起来没完。

孩子一些不尊重别人的行为经常让我们感到苦恼,甚至愤怒。我们在家经常教育孩子出门要有礼貌,家里来了客人要好好接待,可是孩子的表现经常会让我们失望。我们不明白,孩子为什么学不会尊重别人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尊重别人

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说:“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便学会尊重他人。”可见,孩子之所以不尊重别人,是我们对孩子的尊重不够。

有些父母可能很纳闷,两三岁的孩子也需要尊重吗?答案是肯定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第三层便是被尊重的需要,多小的孩子都渴望自己受到尊重。我们尊重孩子,孩子便学会如何去尊重别人。可是,我们做父母的采取的一些方式让孩子感觉不到受尊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父母居高临下地指挥一切。我们利用“权威”来指挥孩子,不顾他们的意愿,为他们设计人生。比如,你该报什么兴趣班,你要学好英语,你要……这样的指挥完全让孩子感觉不到人格的尊重。

其二,包办代替,过度保护。两三岁的孩子正是开始学习独立的时候,他们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如果我们担心孩子做不好就代替他们去做,担心孩子安全不允许孩子干这干那,那么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就会受到限制。

其三,经常训斥、惩罚孩子。孩子在进行探索、尝试的时候可能会犯一些错误,训斥、惩罚是最伤害孩子自尊的方式,甚至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一生的阴影。

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只有我们懂得尊重孩子,孩子才能从我们的示范中学会如何去尊重别人。

◎如何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

首先要端正思想,放下自己的“权威”思想和高高在上的架子,改变“我说你听”的教育方式,蹲下身和孩子平等地沟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个人应该享有的权利。

要学会和孩子沟通。不要以为孩子是自己的,说话就可以很随意。比如,我们命令孩子帮我们拿报纸,然后一声不响地接过来,边喝茶边看报。我们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对待他人的态度。因此,在平时与孩子交往中,我们要为孩子示范说话的礼貌,经常说“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给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我们和孩子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我们要学会给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就拿平常的小事来说,比如孩子想穿一件红色衣服去幼儿园,而我们觉得搭配起来不好看。这时候,我们需要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承担选择的后果。他们可能因为小朋友说不好看而改变主意,但我们的尊重会让孩子在与人交往时懂得尊重别人的意见。

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就是教孩子懂得尊重别人的物品。上面第一个例子中,洋洋就是不尊重别人的所有权,随意抢夺小朋友的玩具。不要以为我们给孩子买的玩具自己就可以随意支配,其实,送给孩子的东西的所有权都属于孩子,我们要用当然要借,还要经过孩子的允许。比如,我们想用用孩子的画笔,就要对孩子说:“宝宝,能把你的画笔借给妈妈用一下吗?”孩子得到了尊重,就会用相同的方式对待别人。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做到不当众揭孩子的短,不当着孩子的面抱怨、议论、嘲笑别人等,我们的做法都是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特别提醒:

第32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1)第25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4)第27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1)第32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1)第1章 序第34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3)第20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4)第34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3)第19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3)第18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2)第15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4)第28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2)第6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5)第8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2)第21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5)第4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3)第8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2)第21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5)第8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2)第29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3)第22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1)第7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1)第10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4)第24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3)第18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2)第21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5)第4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3)第13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2)第18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2)第16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5)第23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2)第2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1)第30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4)第7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1)第5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4)第22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1)第14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3)第14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3)第2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1)第8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2)第8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2)第11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5)第33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2)第3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2)第4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3)第32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1)第1章 序第4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3)第20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4)第5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4)第19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3)第18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2)第31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5)第17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1)第21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5)第33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2)第30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4)第29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3)第8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2)第30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4)第32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1)第4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3)第12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1)第25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4)第32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1)第2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1)第28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2)第20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4)第14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3)第22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1)第24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3)第3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2)第34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3)第35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4)第31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5)第28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2)第15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4)第9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3)第5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4)第33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2)第22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1)第31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5)第8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2)第35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4)第8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2)第7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1)第35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4)第10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4)第26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5)第13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2)第2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1)第13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2)第16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5)第33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2)第27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1)第4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3)第31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5)第16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5)第33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2)
第32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1)第25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4)第27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1)第32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1)第1章 序第34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3)第20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4)第34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3)第19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3)第18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2)第15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4)第28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2)第6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5)第8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2)第21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5)第4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3)第8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2)第21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5)第8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2)第29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3)第22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1)第7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1)第10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4)第24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3)第18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2)第21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5)第4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3)第13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2)第18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2)第16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5)第23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2)第2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1)第30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4)第7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1)第5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4)第22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1)第14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3)第14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3)第2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1)第8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2)第8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2)第11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5)第33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2)第3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2)第4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3)第32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1)第1章 序第4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3)第20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4)第5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4)第19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3)第18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2)第31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5)第17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1)第21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5)第33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2)第30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4)第29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3)第8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2)第30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4)第32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1)第4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3)第12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1)第25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4)第32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1)第2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1)第28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2)第20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4)第14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3)第22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1)第24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3)第3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2)第34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3)第35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4)第31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5)第28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2)第15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4)第9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3)第5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4)第33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2)第22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1)第31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5)第8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2)第35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4)第8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2)第7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1)第35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4)第10章 渴望交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4)第26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5)第13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2)第2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1)第13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2)第16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5)第33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2)第27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1)第4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3)第31章 和你想的不一样,个性的定型期 (5)第16章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的加速期 (5)第33章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