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杨国忠病重

——????六月,内地已经是骄阳似火的夏天,但在青海,却丝毫感觉不到盛夏的酷暑。

春天刚刚来到青海,青海湖畔,到处是鲜花和绿草,美的非常不真实。气候也很宜人,没有一点躁热的感觉,时不时下几场雨,让人有“烟雨江南”的感觉。

后世时候,杨晞曾到过青海湖,那是从军之前跟随父母亲到青海湖游玩的,那时候就觉得青海湖很美,但后世时候的青海湖,美丽的程度却完全不能与唐朝时候相比。

唐朝时候的青海,美的太纯粹了,没有任何的污染,没有那些商业的东西存在,相信只要到过这时的人都会喜欢上的。

处理军务之余整天在青海边打猎、游玩、野营的杨晞,有点乐不思蜀的味道,他觉得一直让他呆在青海,他好像也愿意,要是妻妾们也来青海,那该多好,他可以整天陪着妻妾们在青海湖圈游山玩水,不亦快哉。他有点后悔没将郭昕带到青海来了,不过他也清楚,将领携家眷出征是不可能的,何况现在的郭昕正自怀孕,即使能带她出来,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不可能将她带出来的。

一想到郭昕的怀孕,杨晞心里就荡起说不出的柔情。从时间上推算,距郭昕生产的时间也不远了,一想着自己很快就可以当爸爸了,杨晞心里那份温情更浓了,真想插上翅膀,马上就飞回长安,回到自己的小娇妻身边,亲自见证这个对于他来说非常值得纪念的时候。

但很遗憾,至今朝廷未传来让大军班师,或者令领军的将领凯旋回京的命令。

战后的后续安排杨晞已经布置下去,当然他负责的主要是军事方面。民生方面自有朝廷命令的各郡太守代为主持。

青海距鄯州、河州、凉州都不远,朝廷在战后没有马上宣布如何处置青海这块地方,这块新占地方的军务大事自由杨晞主持,而民生则由相关州县的官员代为负责。青海一带的住民并不是很多,战后逃离的牧民不少,地广人稀,治理的难度并不大。

如今青海的情况基本上是他说了算,杨晞觉得这段时间是他最意气奋发的时候,他做事情也非常有耐心,所有事尽量考虑长远。一切都为青海的稳定而努力。

他也希望朝廷中的官员也是这样。

杨晞不知道的是,现在的朝堂上很热闹,许多大臣在争论如何处置青海事务。

战事趋于平息的时候,杨晞以军报的形式上呈了一份长长的奏折,他在奏折中详细讲述了青海对于大唐的重要地位,建议朝廷对青海直接治理,设置州县,派驻官员,改变贞观时候攻灭吐谷浑后的处理方式。杨晞虽然不知道朝堂上正为如何处置青海吵的不可开交。但他知道,对如何处置青海,朝堂上的大臣意见肯定非常多。建议直接占领的大臣肯定有,但觉得青海是不毛之地。不值得花大力气占领的也大有人在,无论什么人的认识都局限于这个时代,每个人对局势的看法又肯定会不同,朝堂上出现多种观点一点都不奇怪。吐谷浑的慕容氏后人一定没有放弃复国的念头。此时的慕容氏后人也肯定上表请求朝廷,帮他们复吐谷浑国的。

杨晞不知道最终李隆基的决定会是什么样,但他现在能做的。只是多写几份奏本,送呈长安,希望能说服李隆基同意他的建议。付出成千上万大唐军队将士鲜血和生命,辛辛苦苦打下来的青海,以后就是要属于大唐的,怎么都不能送给其他人,这是杨晞非常坚定的想法。

不过杨晞并没等到朝廷送来任何关于如何处置青海的诏令,他等来的是朝廷急召他回朝的命令。

这个命令并不是因为朝事,而是他的父亲杨国忠伤病又犯了,而且病情挺严重,因此才急令他回去的。杨晞接到朝廷的命令,令他将青海的军务交给庞忠负责,马上返回长安后,犹豫了一阵。

青海的局势在他的操持下慢慢稳定,各部还在剿平吐蕃及吐蕃仆人军残部的过程中,这个时候,他并不是很想马上离开青海,他想等青海已经完全在大唐的控制之下时候,这才离开。

但朝廷的命令他不能不遵从。

杨国忠病重,李隆基传来诏令让他马上回京,要是他以什么理由推诿,那可是要背上恶名,至少“不孝”这一点是铁定逃不了的。而且杨晞也知道,杨国忠病重,很可能对朝堂上的事务会有很大的影响,他马上返回长安是最好的选择,不然可能会错过一些精彩的片断。

虽然说杨国忠遇刺后一直没回朝堂做事,但他的职务却并未被免去,依然领相职,在朝堂上的地位还在郭子仪之上,如此一个人物要是出了问题,肯定会引起朝堂上的地震的。

杨晞接到朝廷令他马上回京的诏令后,独自一个人呆着想了小半天,又召高适一道,好生商量了半天,再次领近的高级将领都召到帐内,宣布了朝廷的安排。

“以庞忠将军代领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仆固怀恩将军副之,军务安排就以本帅所制定的策略继续施行!本帅此次回京,除了处置重要事务,还会替众将请功!”

杨晞并未与众将明说他是因为父亲杨国忠病情加重才返回长安的,朝廷传给他的密诏他并没有对诸将宣布,只是告诉了诸将他奉朝廷令要回长安,让庞忠代掌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的职。

杨晞宣布的命令让所有将领都吃惊,谁都料不到杨晞会在战事未完全平息时候回京。

按理说杨晞回京应该是朝廷班师的诏令下达,杨晞带着众将率大部分军队返回长安的,但如今朝廷只是让杨晞一个人返回长安。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举动,听了杨晞宣布后,诸将都在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不过没有人能弄明白,唯一知道真正原因的高适也不会声张。

杨晞交御了军务后,也马上返回长安。

为了尽快抵达长安,杨晞和他所领的亲卫人马,以两到三骑换乘及通过驿站提供快马的方式往长安回赶,也只花了十天的时间,他就从伏俟城赶到了长安。

此时的长安还是酷热的七月时节。

到武部简单地交御了军务,匆匆见了皇帝李隆基一面,报告了一些军情后,杨晞也马上回到了杨国忠的魏国公府。

杨晞的三个哥哥都在魏国公府中,几个嫂子也在,其他那些重要的杨家人也都呆在这儿。

杨晞这么快就从青海赶回来了,出乎所有人的意外。

“母亲,父亲的病情如何了?”来不及脱去征衣,也来不及说上其他体己话,杨晞就直接问询抹着眼睛迎出来的母亲裴柔。

裴柔并没马上回答杨晞的问询,最小这个儿子从前线返回长安,让她非常的惊喜,越加的眼泪鼻涕,拉着杨晞的手问询了半天杨晞事儿,大部分都是关于此次征战杨晞有没有负伤,有没有饿着冻着,是不是很辛苦等长辈关心晚辈的话。杨晞虽然着急,但他依然耐心地回答裴柔的问询。

裴柔在知道杨晞一切无碍后,这才停止了关心,将杨国忠的病情讲给了杨晞听。

原来头部受伤的杨国忠病情一直没完全好转,起居什么的都需要人照顾,但一些基本的生活,就比如如厕这样的事是可以自己做的。前些日子,可能因为天热中暑了,杨国忠在下人搀扶下到茅房如厕时候竟然摔倒了,要命的是他摔倒时候服侍他的两名下人站的距离都有点远,来不及搀扶,结果整个人重重地摔倒在地上,头部再次受伤,一直没完全康复的病情再次加重,随后陷入昏迷状态。

“你父亲至今未清醒过来!”说起杨国忠的病情时候,裴柔并不是非常伤心。

裴柔虽然抹着眼睛说事,但杨晞从她的神情上却没有打心底作心的感觉看出来。

他不知道裴柔是怎么想的,只能认为杨国忠和裴柔之间没太多感情基础,抑或者还有其他原因,但他现在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也就在裴柔说了这些事后,请求道:“母亲,让孩儿进去看看父亲吧!”

裴柔自然答应了,陪着杨晞进到杨国忠的卧房内。

杨国忠依然处于昏睡中,杨晞坐到他的榻边探望他也没任何反应。

看着因为长期伤病已经与前些年那俊朗模样完全不一样的杨国忠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榻上,像个没有生命的人一样,杨晞一下子生出许多感慨来。

曾几何时,病榻上的这个老暮之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大唐这般巨大航船的前进方向,成为大唐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因为他所做的事没多少好事,又被世人认为是奸相。但谁也没料到,这位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权臣,现在就这样躺在榻上,似乎永远也起不来了。

“难道这是报应?”

就在杨晞坐在杨国忠的榻前,心生感慨之时,杨国忠竟然神奇般地睁开了眼睛。(未完待续……)

第100章 我要娶你当妻子第121章 杨元帅所指是什么第97章 只会越来越厉害第33章 祭旗第30章 巡城第145章 这会不会是陷阱第36章 争论第114章 全面改革,永远昌盛第60章 当然有信心第73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内斗第137章 拉拢第80章 全军停止攻击第146章 内斗开始第9章 兴庆宫内的争执第156章 没兴致了第35章 惊呆了第51章 没良心炮第3章 朝堂上的争论第116章 真是个荡妇第76章 这儿的景色还是挺美的第10章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第90章 又是袭营第41章 出手第6章 意外的结识第98章 杨玉环的蛊惑第74章 攻击开始第78章 长安来的故人第5章 某也是这么认为的第100章 心惊肉跳第75章 灾难降临第101章 延王李玢来访第5章 某也是这么认为的第4章 初见杨玉环第36章 有什么难决的事,可以进宫来找姑姑第14章 女人的味道好不好第89章 你想置潼关数万军将士于死地吗第107章 攻占玄武门第95章 没想到第55章 招揽高适第75章 灾难降临第41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第55章 溃败第37章 发动兵变第137章 拉拢第6章 意外的结识第18章 难以预料的问题第13章 好东西要制作出来第21章 杨玉环的口技第11章 准备出发第79章 情况危急第6章 这是怎么了第119章 这个女人很主动第7章 哥舒翰兵败第78章 尚结息逃跑了第51章 再一波的攻击第108章 功亏一篑第57章 新的决定第119章 这个女人很主动第32章 来的真是时候第77章 援军抵达第41章 血战开始第151章 这仗打的太窝囊了第134章 豁出去了第80章 劝降尚结息第10章 李隆基的拍板第14章 姑姑送你一件礼物第99章 皇位传于何人为好第34章 较量第9章 顾忌第88章 太子翻不了天的第102章 一切都让人意外第33章 李隆基的布置第37章 不能退让第15章 果断处置第71章 快速奔袭第22章 多谢姑姑提醒第66章 出征诏令第49章 元帅职务第40章 要是姑姑不嫌弃第43章 有惊而无险第36章 挺是恼怒第154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第75章 得手第106章 竟然是这样第104章 这应该是最好问鼎皇位的办法第43章 有惊而无险第52章 到了最后一博的时候第81章 心生一计第19章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第111章 肆意的侵犯第141章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第109章 想请姑姑帮忙第104章 惊天疑问第137章 拉拢第42章 痛打落水狗第79章 穷途末路第12章 郭七娘第59章 做好准备第10章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第63章 唉,乱想了
第100章 我要娶你当妻子第121章 杨元帅所指是什么第97章 只会越来越厉害第33章 祭旗第30章 巡城第145章 这会不会是陷阱第36章 争论第114章 全面改革,永远昌盛第60章 当然有信心第73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内斗第137章 拉拢第80章 全军停止攻击第146章 内斗开始第9章 兴庆宫内的争执第156章 没兴致了第35章 惊呆了第51章 没良心炮第3章 朝堂上的争论第116章 真是个荡妇第76章 这儿的景色还是挺美的第10章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第90章 又是袭营第41章 出手第6章 意外的结识第98章 杨玉环的蛊惑第74章 攻击开始第78章 长安来的故人第5章 某也是这么认为的第100章 心惊肉跳第75章 灾难降临第101章 延王李玢来访第5章 某也是这么认为的第4章 初见杨玉环第36章 有什么难决的事,可以进宫来找姑姑第14章 女人的味道好不好第89章 你想置潼关数万军将士于死地吗第107章 攻占玄武门第95章 没想到第55章 招揽高适第75章 灾难降临第41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第55章 溃败第37章 发动兵变第137章 拉拢第6章 意外的结识第18章 难以预料的问题第13章 好东西要制作出来第21章 杨玉环的口技第11章 准备出发第79章 情况危急第6章 这是怎么了第119章 这个女人很主动第7章 哥舒翰兵败第78章 尚结息逃跑了第51章 再一波的攻击第108章 功亏一篑第57章 新的决定第119章 这个女人很主动第32章 来的真是时候第77章 援军抵达第41章 血战开始第151章 这仗打的太窝囊了第134章 豁出去了第80章 劝降尚结息第10章 李隆基的拍板第14章 姑姑送你一件礼物第99章 皇位传于何人为好第34章 较量第9章 顾忌第88章 太子翻不了天的第102章 一切都让人意外第33章 李隆基的布置第37章 不能退让第15章 果断处置第71章 快速奔袭第22章 多谢姑姑提醒第66章 出征诏令第49章 元帅职务第40章 要是姑姑不嫌弃第43章 有惊而无险第36章 挺是恼怒第154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第75章 得手第106章 竟然是这样第104章 这应该是最好问鼎皇位的办法第43章 有惊而无险第52章 到了最后一博的时候第81章 心生一计第19章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第111章 肆意的侵犯第141章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第109章 想请姑姑帮忙第104章 惊天疑问第137章 拉拢第42章 痛打落水狗第79章 穷途末路第12章 郭七娘第59章 做好准备第10章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第63章 唉,乱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