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奇谈怪论

(感谢怀玉吹箫书友的月票!)——

因为支持对南诏开战的言论占了上风,皇帝李隆基也做出了对南诏发动战争的决定。

朝廷在十月初下诏成立洱海道行军部,以武部侍郎高适为洱海道行军大总管,以改任左卫大将军的王思礼、右领军卫大将军李福德为副大总管,将兵十万,讨伐南诏。

在朝议通过对南诏的征战决议后,李隆基曾有诏令下给南诏王阁逻凤,令其除国内附,亲自到长安来请罪,解释为何附于吐蕃,与大唐对抗的事。不过南诏王阁逻凤在接到诏令后,并没有依朝廷令除国内附,更没有亲自到长安来请罪,只是回复了一份文书。文书中解释了依附吐蕃的原因,说是因为吐蕃兵威所逼之故才那样的,并表示愿意世代与大唐交好,不再起兵戈云云。

要是换作以前,南诏王阁逻凤这样的回复也可让大唐的君臣接受了,但现在吐蕃已经被灭了,再因为有此前的数次出征南诏的兵败,宰相韦见素等人并不卖南诏的账,一再向皇帝李隆基建言,要彻底平定南蕃,将南诏地纳入大唐的治下,免得留有后患。最终李隆基同意了举大军讨伐南诏。

在杨晞的建言下,高适也数次上表请求,率军出征,杨晞和郭子仪也为其说好话,最终李隆基同意了以高适为洱海道行军大总管,令其率王思礼、李福德、陈回光、郝廷玉、李抱玉等将为分总管,举十分精兵,讨伐南诏。

大唐朝堂上的关注度再次集中到将要起的战争上,许多官员都在为此努力准备着。

这场战事能进行,其中杨晞的功能不可没,他通过多种渠道去说服李隆基,最终李隆基同意了对南诏的开战。杨晞“以战养战”的理论得到了朝中许多大臣的支持,朝廷及百姓不会因为对外战争而加重负担。许多人反对也没有太多理由了。

要是再抓个十万八万南诏俘虏来,那大唐的许多基础建设也不愁没有劳力了。

杨晞虽然觉得频繁起战事会让朝廷在赋税方面的任何加重,但他依然期望有战事发生,这样朝堂上的注意力会转移到对外战争上去,那朝中的争斗肯定会少一点,不然他守孝时期日子挺难过的。

他不想在他守孝这两年朝堂上因为派系斗争及皇储的问题发生争斗,甚至争斗的很激烈。

在朝廷下达了征战的诏令后。杨晞也亲自过去向高适道了喜。

“达夫兄,你如愿得了行军大总管的职,希望这一战你能不负众望,取得大捷!报这些年以来我大唐军队败于南诏之仇,这也算是替我父亲还了一个愿,他在南诏的事务上可被弄的焦头烂额。”

杨国忠主政的时候。虽然刻意隐瞒了对南诏战事的败绩,但最终还是被人知晓了,也差不多成为一个笑话,政敌攻击杨国忠的借口,杨国忠被弄的灰头土脸。如今杨国忠去逝了,死者为大,杨晞希望能替杨国忠做点好事。将南诏狠狠修理一下,甚至将其灭了。

杨晞也希望因为此战让高适再捞一些战功,再得升迁。

高适差不多完全明白了杨晞的意思,也一个劲地应诺,表示他一定会小心谨慎,不重蹈前几年的覆辙,一定争取兵进洱海,将南诏攻灭。为大唐开疆拓土。

高适在接了朝廷的诏命后,也马上做准备了,将前几年与南诏之间战急的情况都搜集起来,准备细看,并请命朝廷,让准备出征的人马都到南方集训,以适应南方的气候与地形。

不打无准备之战。这是为将者最基本的要领之一,高适深知这一点。

人数已经达到两千人左右的特别行动队已经早一步出动,前往南方。

特别行动队训练与作战的地方大部都在北方,对于南方的情况。他们并不是很熟悉,需要一个训练与适应的过程。早于大部队往南方去,有上几个月的适应与训练过程,杨晞觉得他们完全能适应南方的气候与环境,在此次征战中再立大功。

在朝堂上下都为此战忙碌准备着的时候,郭子仪却到杨晞府中来拜访了。

他是借看望自己小外孙的外义来找杨晞说事的。

“子亮,此次征战南诏,是不是有点太仓促了?”郭子仪开门见山就问杨晞这个问题了。

杨晞被自己的岳父弄了愣了一会,最后只能苦笑着回答:“岳父大人,小婿倒没这样觉得,其实小婿认为对南诏的战事应该在对吐蕃发动攻击时候就进行。”

“哦?你竟然这样觉得?”杨晞的回答让郭子仪有些意外。

他这个女婿竟然觉得对南诏的战事发动的迟了,而不是太早,太仓促。

杨晞看出了郭子仪脸上的惊愕,也马上解释:“要是从南诏方向进攻吐蕃腹地,那进军会顺利许多。只不过那时候没想到青海及安西的战事如此顺利,在发动青海与安西的战事时候,没有进攻吐蕃腹地的打算。南诏与吐蕃结成同盟,我大唐与吐蕃作战时候,南诏也在南边蠢蠢欲动,那时候对其用兵的话,说不定现在南诏已经平定,我大唐兵锋已经指向了逻些城!经过这几年的征战,我大唐军队的战力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相信再也不会复制前几天对南诏战事失败的惨局。”

话虽然这样说,杨晞还是承认了朝廷发动这次战事确实有点仓促,“岳父大人,此次从提议到决定出征,时间是挺快。再加上战力最出色的各路大军一直在北方征战,南方的情况他们不熟悉,此次出征需要征集的是南方的军士,所以在这样情况下,要马上对南诏发动战事,确实很匆忙。但朝廷并没下达对南诏攻击的时间,准备工作可以慢慢做。我们这样慢慢做准备,说不定可以给南诏以更大的威压,让他们全国上下都在作战时的准备,要是这个时候,其国内出现动荡,说不定就是乱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果。甚至我大军组建好,开往前线之时,南诏军队就会闻风而降。这场战事并不要急于结束,可以慢慢来,拖上几年也没事。反正我大唐现在挺富裕,拖的起,但南诏就拖不起了!”

杨晞的一番理论让郭子仪哭笑不得,他也马上指出了根本所在,“子亮,依老夫所想,是你这段时间闲不住,希望以将内部压力转到外部去,以一场战事来掩盖朝堂上出现的争斗,避免你与太子之间的争执早到来。你现在还在守孝,没办法出来做事,所以你希望战争拖的时间长一点,最好待战事结束了,你的孝期也到了。现在高适也去领军了,军制改革的事也肯定停下来。要是你守孝结束,战事刚才停下来,你正好可以接手此事,而不会让大权旁落在其他人手中,太子丝毫奈何不了你!”

差不多被郭子仪一语道中了心中所想,杨晞也不能装糊涂了,也只能在傻笑了两声后道:“岳父大人所说是有一些,不过小婿所想就是期望能尽早将外敌全部来灭,还大唐以全面的安宁。吐蕃不是没被完全攻灭吧?要想进入吐蕃腹地,南诏是必取之地,所以尽快将其攻取,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郭子仪也跟着呵呵笑了两声,道:“子亮,老夫虽然觉得此战发动的有点仓促,但也是认同对南诏开战的。只有在战时候,武将的地位才能得到提高。要是战事久未举行了,那朝中的武将地位就会大幅下降。你我都是军人,周边有战事,朝廷用到我们之处就多了。要是长久没战事,我们这些人可能就会被皇帝冷落了,哈哈!”

郭子仪的话让杨晞猛然警醒过来,这一点他还真的没去想过。一听郭子仪如此说,觉得非常有道理。朝中武将得势,都是在有战事发生的时候,和平时期,都是文臣当道的。放眼历朝历代,无不是这样。一个朝代刚刚建立时候,战事频繁,武将在朝中的话语权多。但随着战事的平息,武将的作用也就慢慢下降,慢慢被边缘化。

要是大唐长久没有战争,那很可能像郭子仪这样武将出身的宰相,也就在朝堂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毕竟郭子仪的作用是体现在征战时候,其他方面并没有特别出色的表现。

要说郭子仪才能非常不错,杨晞并不认同,至少现在当了一年多宰相的郭子仪在其他方面并没多少有用的建议提出来。如果大唐停止了对外的战事,那郭子仪的宰相位很可能被其他大臣所取代。

“岳父大人所言非常有理!”杨晞跟着哈哈大笑起来,“那看来朝廷一直不能停了对外战事。”

战争并不一定就消耗财富的无底洞,无论是现在的突厥、还是女真及后面的蒙古人,都没有因为频繁发动战争而导致国家破产,而且还越打越富。他们日子难过时候,就发动战争,掠夺财富。大唐也可以学学他们的方法,至少在对吐蕃、突厥这样的部落和国家发动战争时候可以如此。那些地方的土地占领在现在条件下没太多用处,但他们的财富掠夺来却是非常有用处的,无论是财产还是人口。

而且,后世时候有太多不平等条约签订在中国人头上,现在可以利用战争的胜利,将类似的条约签在其他国家或者部落头上。战争,很多时候可以替本国创造巨大财富的!

第13章 被挟持第76章 这儿的景色还是挺美的第100章 心惊肉跳第75章 鱼死网破第148章 各位客气了第40章 要是姑姑不嫌弃第85章 受伤了第13章 好东西要制作出来第67章 公子,奴婢还未成年第29章 这个女人,身体还真敏感第49章 洞房花烛夜第37章 发动兵变第160章 战争真的结束了第78章 长安来的故人第71章 下大雨了第113章 军制改革第121章 杨元帅所指是什么第87章 元帅,你竟然怯战第36章 挺是恼怒第53章 利益交换第89章 你想置潼关数万军将士于死地吗第14章 女人的味道好不好第123章 马上挥师东进第106章 竟然是这样第137章 拉拢第10章 李隆基的拍板第78章 尚结息逃跑了第22章 多谢姑姑提醒第59章 目瞪口呆第27章 玉成好事第47章 援军的情况第144章 尹子奇的大胆设想第19章 李亨的建议第23章 死皮赖脸第80章 劝降尚结息第5章 绝代佳人第89章 你想置潼关数万军将士于死地吗第28章 循序渐进第33章 李隆基的布置第69章 布署第51章 没良心炮第18章 难以预料的问题第6章 公子,奴婢已经及笄了第144章 尹子奇的大胆设想第4章 初见杨玉环第106章 开始了第63章 叛军攻城了第64章 规劝第107章 攻占玄武门第75章 得手第152章 还有硬骨头第146章 内斗开始第82章 杨国忠病重第142章 刺杀安禄山第58章 陷阱第75章 鱼死网破第52章 你让姑姑也尝尝被折腾的下不了床的味道第80章 雪中利器第57章 空城计第68章 世事真是奇巧第50章 成了家的感觉真的挺好第37章 发动兵变第13章 可以兑现承诺了吧第106章 竟然是这样第86章 沉着应对第59章 做好准备第56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35章 刺客被捕第66章 暧昧的感觉第14章 危急时刻第51章 没良心炮第85章 什么?第110章 要如何善后第26章 只要不……那个,其他什么都可以第30章 四郎,不要……第51章 没良心炮第32章 来的真是时候第42章 暧昧第124章 当然是真的第34章 较量第43章 人海战术第9章 兴庆宫内的争执第82章 你用什么当回报第47章 机会来了第6章 意外的结识第94章 荒唐事第79章 穷途末路第46章 杨玉环的主动探望第55章 请求第15章 果断处置第2章 意外情况第34章 较量第36章 有什么难决的事,可以进宫来找姑姑第75章 灾难降临第26章 训练继续第76章 完了第17章 收罗历史名人第42章 希望危险能迟点到来第99章 对付李亨的办法第31章 十二连城不能放弃
第13章 被挟持第76章 这儿的景色还是挺美的第100章 心惊肉跳第75章 鱼死网破第148章 各位客气了第40章 要是姑姑不嫌弃第85章 受伤了第13章 好东西要制作出来第67章 公子,奴婢还未成年第29章 这个女人,身体还真敏感第49章 洞房花烛夜第37章 发动兵变第160章 战争真的结束了第78章 长安来的故人第71章 下大雨了第113章 军制改革第121章 杨元帅所指是什么第87章 元帅,你竟然怯战第36章 挺是恼怒第53章 利益交换第89章 你想置潼关数万军将士于死地吗第14章 女人的味道好不好第123章 马上挥师东进第106章 竟然是这样第137章 拉拢第10章 李隆基的拍板第78章 尚结息逃跑了第22章 多谢姑姑提醒第59章 目瞪口呆第27章 玉成好事第47章 援军的情况第144章 尹子奇的大胆设想第19章 李亨的建议第23章 死皮赖脸第80章 劝降尚结息第5章 绝代佳人第89章 你想置潼关数万军将士于死地吗第28章 循序渐进第33章 李隆基的布置第69章 布署第51章 没良心炮第18章 难以预料的问题第6章 公子,奴婢已经及笄了第144章 尹子奇的大胆设想第4章 初见杨玉环第106章 开始了第63章 叛军攻城了第64章 规劝第107章 攻占玄武门第75章 得手第152章 还有硬骨头第146章 内斗开始第82章 杨国忠病重第142章 刺杀安禄山第58章 陷阱第75章 鱼死网破第52章 你让姑姑也尝尝被折腾的下不了床的味道第80章 雪中利器第57章 空城计第68章 世事真是奇巧第50章 成了家的感觉真的挺好第37章 发动兵变第13章 可以兑现承诺了吧第106章 竟然是这样第86章 沉着应对第59章 做好准备第56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35章 刺客被捕第66章 暧昧的感觉第14章 危急时刻第51章 没良心炮第85章 什么?第110章 要如何善后第26章 只要不……那个,其他什么都可以第30章 四郎,不要……第51章 没良心炮第32章 来的真是时候第42章 暧昧第124章 当然是真的第34章 较量第43章 人海战术第9章 兴庆宫内的争执第82章 你用什么当回报第47章 机会来了第6章 意外的结识第94章 荒唐事第79章 穷途末路第46章 杨玉环的主动探望第55章 请求第15章 果断处置第2章 意外情况第34章 较量第36章 有什么难决的事,可以进宫来找姑姑第75章 灾难降临第26章 训练继续第76章 完了第17章 收罗历史名人第42章 希望危险能迟点到来第99章 对付李亨的办法第31章 十二连城不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