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民主宪章

19年初

澳洲本土

世界大战落下帷幕之后,围绕着战后世界格局爆发了很多明理暗里的利益之争,罗马外海的威慑巡航仅仅是其中一桩罢了。

事关全球布局战略,大洋帝国不可能退让,这世界上从来没有白白送到手上的好处,必须要去争抢。

看一看利比亚的位置就知道,为何如此的重要?

利比亚位于地中海东南部,是阿拉伯半岛的顶端,距离世界中心之称的欧洲各国可以通过地中海方便的联系起来。

而大洋帝国在地中海沿岸没有任何立足点,包括位于里海的克里米亚共和国,地理位置都没有利比亚那么便捷。

英法等国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多次通过战争,破灭了沙俄将势力深入温暖的地中海企图,距离最近的一次就是克里米亚战争。

对于大洋帝国势力,英法等国同样深怀戒惧,宁愿让意大利得到利比亚地区,也不愿意让大洋帝国轻易的在北非站稳脚跟。

通过利比亚地区将影响力辐射到整个欧洲,对于拥有强大海军力量的大洋帝国而已,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也许,只有一场战争才能够阻止吧?

那么大洋帝国为何要占领利比亚,触动英法等国的敏感神经呢?

首先,在奥斯曼帝国崩溃之后,利比亚是一片无主之地。

这里地域广阔,人口稀少,战略位置极佳,拥有的黎波里优越的港口,非常适合大洋帝国在该地区深耕发展。

其次,利比亚作为一个更敏感的地区,可以转移英法等国对克里米亚的焦虑,是讨价还价的一个很好筹码。

果不其然

在大洋帝国第四集团军回师占领利比亚之后,英法等国的目光就聚焦在这里,反而是克里米亚无人问津了。

毕竟克里米亚处于里海地区,被奥斯曼帝国的斯普鲁恩斯海峡牢牢锁住,英国人在这里拥有足够的影响力,关键时候可以封锁海峡,就像对沙俄人曾经做过的一样。

然而,英国人却无法封锁面向地中海的利比亚,这比封锁德国公海舰队更困难。

所以掌握了利比亚,大洋帝国可以在克里米亚从最初的2.55万平方公里,进而到13万平方公里,最后控制区达到22万平方公里,控制区步步扩大。

英法等国为了获得大洋帝国在利比亚问题上的让步,不得不在其他问题上做出大幅妥协,包括克里米亚和阿拉伯半岛。

政治斗争,就是讨价还价的过程。

利比亚第3个大作用,就是争取地缘战略利益的宝贵筹码,只要控制了利比亚地区,英法等国只能乖乖的被牵着鼻子走。

所谓战争,只是万不得已的最后手段。

梦幻城堡之仙居殿

李福寿看到近期来自欧洲的情况汇总,颇为满意的放下卷宗,宫廷里首相张立和秘书长顾恺之皆侍立在侧,等待他的垂询。

“新首都建设全面铺开了,现在情况如何?”

“启禀圣上,新首都建设具体由新任内政大臣蔡廷干主持,征求各方意见后,暂时定名为“长安”,

最后命名尚待议会两院通过,由圣上御准。”首相张立恭敬的回答道。

“廷干在我身边工作多年,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足够,此次新首都建设也是他单独主持一方面的工作,期待能够交出出色答卷。”李福寿双手背在身后,踱着方步走了几圈后,不慌不忙的说道;

“长安这个名字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代表了华夏文化曾经辉煌璀璨的时期,那个万国来朝的时代。

长安也是大唐皇朝无可置疑的政治中心,多重意义加持,确实配得上新首都的重要地位。

既然如此,那就定下来吧。

议会尽快通过相关法桉,在军事需求大规模退潮的今天,可以全面启动新首都建设工程,创造足够多的工作岗位。

此其一也。

第2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帝国宪制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必须推进的时候。

此次规模空前的世界战争,让我们看到君主独裁制度的最大弊病,曾经强大的德国,沙俄,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先后轰然倒塌,表明独裁制度在新时代已经失去了生命力。

所以,议会推动《民主宪章》必须要尽快审议,发动全社会谏言献策,展开民主大讨论,把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民主制度,好的建议,全都纳入讨论范畴。

帝国宪制改革势在必行,走向真正的强大繁荣,仅凭某一个人的决策难免失之偏颇,需要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在这一点上

内阁尽管放心的推动,任何顽固守旧保皇党势力都不要理会,官司打到我这里来,我也为你们做主,不必有任何顾虑。”

李福寿说到这里,身旁的张立首相和顾恺之秘书长已经长揖到地,神情激动地言道;“微臣万死,恳请圣上收回成命,在微臣心中,只要圣上主掌乾坤,帝国发展高枕无忧矣!”

“唉,你们两个不必劝了,帝国宪制改革我已经下定了决心,必须坚决推进。”李福寿轻叹一声,温言安抚道;

“你们都是从政已久的老官僚,当知历朝历代从未有善始善终的圣君,满清康雍干三代,后期也难免归于政治昏庸,此人力不可违也。

人老了,难免好大喜功,频出昏招。

奥匈帝国的约瑟夫皇帝,德意志的威廉二世和沙俄的尼古拉二世固然有很多个人性格缺陷,但也有执政后期的目中无人,独断专行之弊端,成为动摇帝国根基的根本原因。

大洋帝国只有建立稳定而互相制衡的民主制度,才能保证政治清明,统治稳固。

独裁君主到我这里就结束吧,帝国需要更加民主的统治方式和政治安排,这就是你们要做的大事。

帝国其实没有真正的宪制改革派,所以只能委屈你们去推行,相信这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都是一件好事情。

若是需要,哪怕废除君主制……”

“圣上,万请莫要如此,若真如此微臣只有一死而已。”张立首相已经浑身颤抖的站不住了,嘶声喊道。

李福寿轻叹了一声,上前将他扶起,轻轻拍了拍肩膀说道;“我知你们的心意,此乃最坏情况下安排,莫要担心。”

“微臣恳请圣上在推动《民主宪章》后,暂时稳定一段时期,让社会民众逐渐接受新的权力安排,再行推动《平权法》。否则……微臣担心一下子改变太大,会让社会无所适从,变得混乱起来,反而适得其反。”

“呃……确实有点操之过急,那就依你所言,在本届政府任内推动《民主宪章》改革,《平权法》留给下一任内阁实施吧!”

李福寿的话,总算给张立首相吃了一颗定心丸,神色也变得缓和起来。

如今已是19年初了,今年帝国就将进行全国大选,新一届内阁将在明年初履任。

张立首相筹组的内阁已经连任两届,每一届任期5年,一共10年。

按照大洋帝国宪制规定,不可能连任第3届。届时,若身体足够健康,进入上议院(贵族院)发挥余热是大概率的事情。

也就是说

用一年的时间推进《民主宪章》的改革,推动在下议院和贵族院表决通过,时间虽然紧迫了些,还是能够完成这一艰巨政改任务。

这是帝国皇帝李福寿一例主导的宪政改革,凭借无与伦比的威望,能够压制守旧派保皇党巨大的反对声音,促成改革。

就像圣上所言:

大洋帝国一路顺风顺水的开疆拓土,屡立功勋,将帝国的荣耀播撒到全世界,如今可谓是繁华盛景,璀璨耀目,正是帝国声望达到最顶点的时期。

若没有李福寿一手推动,帝国内部根本就不存在宪制改革派,反而是守旧的保皇党势力空前强大,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光想一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别的不说

两位新晋陆军元帅段祺祥,卞春松都是狂热守旧的保皇党,老一辈元帅李栓柱,莫如峰同样如此,是皇上的忠实信徒。

新晋海军元帅祝清溪,张道儒同样也是铁杆保皇派,死硬的那种。

军方的态度是这样,政府方面可以说皇帝的门生遍天下,谁会同意宪制改革?

去年,下议院提出《民主宪章》改革议桉的国会议员,差点儿就被口水淹死,被舆论骂的狗血喷头,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若非帝国皇帝李福寿亲自出面保护,这家伙估计撑不了几天,就会羞愧自尽吧?

面对帝国皇帝主动放权,民间和舆论反而是一片反对之声,真正赞同《民主宪章》改革的声音极其微弱,这真是一件奇事。

皇帝要放权,民间一片反对之声,双方都是真情实意的表达,没有半点虚伪之处,这在其他国家的民主制度改革过程中,鲜少能见到。

无论英国还是法国,为了争取议会民主权利,都流淌了太多的鲜血。

大洋帝国这样开明的君主,实在太少见了。(未完待续)

第617章王国领地,人口第679章议货币第290章南行列车(二)第1061章芍药花号事件第386章澳洲特产第954章此消彼长第992章谁也不想庸碌过一生第918章布局第570章凌厉反击第758章君臣问对第310章拓殖队第460章非洲攻略完美定型第258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1013章金洋结算法案第635章第545章一千英镑第724章吕宋群岛第889章进军北美第532章侵蚀第292章南行列车(四)第912章盘点战后收获第99章过大礼第366章各有考量第455章发落第1142章丹佛战役第582章小小的纠纷第869章机械化装甲兵团第239章红河谷心腹大患第771章真正的朋友第367章英式法律体系第174章无事生非第352章连环杀第189章考验第208号惨淡开局第571章定位第142章添丁进口第385章捡漏的机会第262章荷版以夷制夷。第594章骑兵先锋队第49章索要回报第409章人兔大战第736章美孚急了第265章首相大人的烦恼第828章找点麻烦第901章野心勃勃的“C”计划第212章好心的李栓柱第904章麦哲伦海峡困境第956章一槌定音第63章隔墙有耳第593章立场不同第362章内控举措第357章吃惊的转折第128章一连串组合拳第147章海岸警卫队第234章封锁莫尔兹比第16章会议第894章潜艇和西雅图第105章西班牙海盗船第965章“伊丽莎白公主”号战列舰第288章条件苛刻第660章武王第1154章一道圣旨第686章卞春松的计划第180章挂羊头卖狗肉第565章地位第424章不爽第966章移民事宜第233章警钟响起第977章时机恰恰好第979章恳请大帅施以援手第401章有序推进第1136章惊天消息第四章 澳洲居,大不易。第128章一连串组合拳第54章难题第663章军队改编第897章倒霉的“蒙大拿”第56章腾飞的山谷小镇第968章廷议第46章腰杆子挺不直第817章生产流水线第712章平民生活第807章有心的人第668章密议第1026章二个逆子第428章神仙打架第963章1910年十大城市。第1150章且看吧第974章密使第410章龙舟赛第875章固海计划第949章新人第298章慢慢算账第586章虎门关第232章登陆幸运海湾第262章荷版以夷制夷。第1066章分裂三国之首第597章战争之门第1087章二败俱伤第455章发落
第617章王国领地,人口第679章议货币第290章南行列车(二)第1061章芍药花号事件第386章澳洲特产第954章此消彼长第992章谁也不想庸碌过一生第918章布局第570章凌厉反击第758章君臣问对第310章拓殖队第460章非洲攻略完美定型第258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1013章金洋结算法案第635章第545章一千英镑第724章吕宋群岛第889章进军北美第532章侵蚀第292章南行列车(四)第912章盘点战后收获第99章过大礼第366章各有考量第455章发落第1142章丹佛战役第582章小小的纠纷第869章机械化装甲兵团第239章红河谷心腹大患第771章真正的朋友第367章英式法律体系第174章无事生非第352章连环杀第189章考验第208号惨淡开局第571章定位第142章添丁进口第385章捡漏的机会第262章荷版以夷制夷。第594章骑兵先锋队第49章索要回报第409章人兔大战第736章美孚急了第265章首相大人的烦恼第828章找点麻烦第901章野心勃勃的“C”计划第212章好心的李栓柱第904章麦哲伦海峡困境第956章一槌定音第63章隔墙有耳第593章立场不同第362章内控举措第357章吃惊的转折第128章一连串组合拳第147章海岸警卫队第234章封锁莫尔兹比第16章会议第894章潜艇和西雅图第105章西班牙海盗船第965章“伊丽莎白公主”号战列舰第288章条件苛刻第660章武王第1154章一道圣旨第686章卞春松的计划第180章挂羊头卖狗肉第565章地位第424章不爽第966章移民事宜第233章警钟响起第977章时机恰恰好第979章恳请大帅施以援手第401章有序推进第1136章惊天消息第四章 澳洲居,大不易。第128章一连串组合拳第54章难题第663章军队改编第897章倒霉的“蒙大拿”第56章腾飞的山谷小镇第968章廷议第46章腰杆子挺不直第817章生产流水线第712章平民生活第807章有心的人第668章密议第1026章二个逆子第428章神仙打架第963章1910年十大城市。第1150章且看吧第974章密使第410章龙舟赛第875章固海计划第949章新人第298章慢慢算账第586章虎门关第232章登陆幸运海湾第262章荷版以夷制夷。第1066章分裂三国之首第597章战争之门第1087章二败俱伤第455章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