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两郡安危

?“以先生的意思,齐王这三十万大军只不过是拿来吓唬凌阳夫人的。他并没有真得打算攻打方与郡和薛郡?”白起有点不敢确信地问道。那可是三十万兵力啊,现在方与郡与薛郡加起来的兵力也不超过十万。如果只是拿来吓唬人的话,哪用得到那么多的兵力。

范雎当然知道白起的不解,笑着说道:“大王算算齐国共人多少兵力?以目前的形势下,齐国只要胆敢把兵力投入到凌阳夫人的领地去那么就注定了齐国要灭亡的命运。如何我所料不错的话,齐国虽然向方与郡和薛郡派兵却并没有向凌阳夫人送战书。这次军事行动决不是针对凌阳夫人的。”

听了范雎这么一说白起倒是明白了过来。齐国的总兵力也不过五十来万齐王一下子抽出三十万大军来,几乎把齐国的大军抽出了六成,他现在用来防守北部边界的兵力只有二十万。这二十万也刚刚只够抵挡燕人的脚步的。若是他的这三十万在军再被凌阳夫人给拖住的话,三晋的大军必然会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把齐国的大量土地给夺下来。到时候齐湣王想哭都来不及了。

方与郡和薛郡的兵力虽然不及田园的三分之一,但是两郡却也并非全无防守之力。方与郡和薛郡不比其他的郡,在凌阳夫人的苦心经营之下,这两郡的繁华富庶已经可以与一些国家的都城相比拟了。而两郡之所以会有这样好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凌阳夫人对这两郡实行了全面开放,大大降低了这里的交易税收,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在这里随意的交易,并且会受到保护,并且在凌阳夫人的倡导之下,两郡展开了诚信交易活动,任何敢于坑蒙拐骗的人都会被赶出这两个郡并不准在这两个郡交易。这样一来方与郡与薛郡的声誉越来越高,现在很多国家的人都到这里来做交易,这些交易活动不知不觉中把这两郡变得非常富庶。而且方与城和薛城这两个城市都已经变成了超级大都市,很有点二十一世纪的上海的意思。

在两郡富庶之后,凌阳夫人大力加固了两郡的所有城池,大大的提高了这两郡的防守能力。另外凌阳夫人把白起的话奉若神明,白起随便说过的要建立研发部门,用与生活物品和战争物品的发明,她都劳劳的记在心里,并付诸了实施现在光这两个郡大型的“巧机阁”就有三座,小型的更有十几个。“巧机阁”这个部门是白起在河东郡建立的新武器研究部门,而且“巧机阁”三个字也是白起亲自命的名。凌阳夫人知道消息之后立即把两郡的所有类似单位更名为“巧机阁”。

民间以前从未出现过这种机构,很多个人的发明都埋没在民间,而最先出现的隶属于凌阳夫人的“巧机阁”很容易的就从民间吸收了大量的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发明。就这样,几乎是一夜之间,凌阳夫人的领地居然成为了整个战国时期科技最发达的地方,不光是齐国的工匠,其他的国家的工匠也会带着自己的发明到这里来交给凌阳夫人。凌阳夫人来者不据重金购买,并把发明者留下重金礼聘他做为自己的门客。

不但如此,凌阳夫人听从白起的吩咐,不但把这些人的发明买下来,还请这些人在这里收徒弟,一同研发并制造这些东西。很快的,不光两郡的生产能力提高了很多,就是两郡的军队里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别国人见都没见过的各种新武器。这样一来,方与郡和薛郡的整体实力就远非用人数可以衡量的了。

范雎是从凌阳夫人那里派来帮助白起的,所以他对两郡的实力很清楚,在他看来光靠这两个郡至少可以抵住田园的大军六个月以上。其实范雎之所放心方与郡和薛郡还有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凌阳夫人和白起深得民心。凌阳夫人把两地的土地全部分租给两地的百姓,使大量的百姓都有了自己的财产。而这种情形在其他的地方是不存在的,所以事实上两地百姓的贴身利益已经与两郡的安危直接挂上了勾,再非以前的跟着谁都是过的那种情形,所以齐王若是攻打两郡,两郡的百姓定会誓死保卫家园的。

而且自凌阳夫人到达薛郡之初白起就开始鼓励百姓发展团练,这些可以被称做民兵的地方武装虽然不在编制也不用凌阳夫人出钱来养,但是事实上这些民兵完全归凌阳夫人指挥。而且它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凌阳夫人的所有兵力总和,更妙的是这些民兵都经过了一定的训练,虽然不是那种正规的训练,战斗力也有限,但是他们扎根于百姓之中,兵力源源不绝,几乎成为了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面对这样全民皆兵的领地,齐王即使把全齐国的兵力都拉来也不是短时间所能把它给夺下来的。

白起离开两郡多时,有些事情还没有范雎知道的清楚,再加上关心则乱,所以一听到齐王向两郡发兵心里就急了起来。现在听范雎这么一说,他才醒悟过来,现在两郡其实并没有什么危险。

“田园的三十万大军不是奔方与郡去的,又是奔哪儿去的呢?”白起心中有点奇怪地问道。

“以我看来他们是奔着南阳而去的。”范雎说道。

“南阳?你是说他们是去阻拦三晋的兵马的。”白起突然醒悟道。

“是的,你看,三晋的兵马全都会集在安陵,他们若想东进攻入齐境必然要过南阳。我若是齐王的话也会在这里安排大量的兵马的。”范雎说道。

“先生之言有理,确实是这样,南阳若是破了,三晋的兵马就可以长驱直入攻到齐国的腹地去了,难怪齐人不惜血本,把大量的兵力调到了南阳来。”白起说道。

“其实齐王把兵马安排在南阳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范雎说道。

“可是针对凌阳夫人而来的?”白起问道。

“正是,虽然凌阳夫人的封地名为齐地,事实上却早已经是大王的领土了,大王若是指派两郡的兵马北上攻齐,两郡的兵马定然不会违令。两郡早已经是齐王心头的一块心病了,现在他虽然无力把这个眼中顶拔出来,但是却绝对不敢掉以轻心,所以这三十万兵马必然还有监视两郡兵马的意思。”范雎说道。

“我们已经与燕人说好了共同起兵伐齐的事儿,依你看我们出兵齐国的时候是从国内调兵呢还是从两郡调兵呢?”白起问道。

“大王千万不要轻易动用两郡的兵马。”范雎急忙说道。

“为什么?两郡兵马离得近,又熟悉那里的地形以及齐人的做战方式,用他们攻打齐人不是正合适吗?”白起问道。

“方与郡是旧宋国的土地,倒还没什么,薛郡却是地地道道的齐国领地,你让齐人正相残杀,必然会让齐人心寒,此其一。另外楚国有与齐国联军攻三晋之意,以目前的形势来看,齐楚联合是迟早的事儿。你若把两郡的兵力抽调一空,齐楚必然联军先破两郡,到时候我们的损失就大了,此其二。还有,五家夺齐说是事成之后各家平分,但事实上必然会是各人占领的城池各人要,而且到最后因利益分不均匀而出现干戈也是意料中的事,到那个时候可就全凭实力说话了,我们如果能多派过去十万兵马,不是可以捞到更多的好处吗?”范雎笑着说道。

“先生所言甚事,白起受教了。”白起站起身来向范雎躬身礼说道。范雎赶紧站了起来避了过去。

“不知寡人让先生准备的东西和先生有没有准备好?”白起问道。

“回大王,已经准备好了。”范雎说着从怀里取出一卷帛书交到白起的手上。白起把那帛书接过来铺开一看,只见帛书的最左侧写着“三公九卿之制”六个篆字,其下写道:大王之下设三公,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设九卿,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廷尉,掌管司法审判;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第104章 藏有一招第48章 出关第152章 收服人心第17章 更名第1章 意外第55章 青楼第31章 就国第47章 入城第46章 欲归第42章 烧营第32章 移民第98章 艳清中毒第8章 结婚第153章 军中怪人第77章 夺兵第77章 夺兵第10章 学习第130章 深夜被袭第46章 欲归第68章 夺桥第117章 请君为王第144章 攻打陶郡第76章 脱身第85章 奇怪的敌人第31章 就国第99章 途中遇袭第4章 知识第110章 再收两乔第14章 重剑第1章 意外第12章 追杀第110章 再收两乔第42章 烧营第91章 重甲战士第95章 长河拦路第62章 惊心第17章 更名第147章 助魏夺城第81章 吊唁使者第18章 较技第37章 教育第136章 谁做东宫第41章 琴音第53章 宴会第33章 兵疑第17章 更名第4章 知识第127章 暗中的敌人第35章 擒将第51章 夺新城第22章 起程第92章 英雄形象第118章 分头准备第80章 异人出世第153章 军中怪人第68章 夺桥第39章 游击第125章 欲加之罪第128章 从燕下手第115章 形式多变第25章 十二煞第150章 攻打三晋第133章 魏冉的心意第144章 攻打陶郡第84章 人头换金银第50章 渡江第113章 太后晚宴第130章 深夜被袭第139章 兵向齐国第59章 设伏第77章 夺兵第18章 较技第15章 报仇第133章 魏冉的心意第120章 咸阳兵马第39章 游击第36章 夺沛第82章 提升士气第121章 魏冉的想法第123章 山中的敌人第144章 攻打陶郡第24章 逼供第55章 青楼第49章 谋城第72章 破营第23章 行刺第7章 柳清第57章 创新第77章 夺兵第54章 遗将第9章 庄周第81章 吊唁使者第143章 兵围临淄第67章 杀降第32章 移民第87章 各怀鬼胎第131章 血战长街第89章 天降大雨第123章 山中的敌人第5章 受伤
第104章 藏有一招第48章 出关第152章 收服人心第17章 更名第1章 意外第55章 青楼第31章 就国第47章 入城第46章 欲归第42章 烧营第32章 移民第98章 艳清中毒第8章 结婚第153章 军中怪人第77章 夺兵第77章 夺兵第10章 学习第130章 深夜被袭第46章 欲归第68章 夺桥第117章 请君为王第144章 攻打陶郡第76章 脱身第85章 奇怪的敌人第31章 就国第99章 途中遇袭第4章 知识第110章 再收两乔第14章 重剑第1章 意外第12章 追杀第110章 再收两乔第42章 烧营第91章 重甲战士第95章 长河拦路第62章 惊心第17章 更名第147章 助魏夺城第81章 吊唁使者第18章 较技第37章 教育第136章 谁做东宫第41章 琴音第53章 宴会第33章 兵疑第17章 更名第4章 知识第127章 暗中的敌人第35章 擒将第51章 夺新城第22章 起程第92章 英雄形象第118章 分头准备第80章 异人出世第153章 军中怪人第68章 夺桥第39章 游击第125章 欲加之罪第128章 从燕下手第115章 形式多变第25章 十二煞第150章 攻打三晋第133章 魏冉的心意第144章 攻打陶郡第84章 人头换金银第50章 渡江第113章 太后晚宴第130章 深夜被袭第139章 兵向齐国第59章 设伏第77章 夺兵第18章 较技第15章 报仇第133章 魏冉的心意第120章 咸阳兵马第39章 游击第36章 夺沛第82章 提升士气第121章 魏冉的想法第123章 山中的敌人第144章 攻打陶郡第24章 逼供第55章 青楼第49章 谋城第72章 破营第23章 行刺第7章 柳清第57章 创新第77章 夺兵第54章 遗将第9章 庄周第81章 吊唁使者第143章 兵围临淄第67章 杀降第32章 移民第87章 各怀鬼胎第131章 血战长街第89章 天降大雨第123章 山中的敌人第5章 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