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长平之战及后记

?就在这些残兵向丹河防线退却的时候,另外一支廉颇并不知道的军队已经悄悄的埋伏在了他们必经的道路上。这支军队人数并不多,但是非常可怕。这支军队就是白起手中的一张王牌--特种战士。从空仓岭防线退到丹河防线,其实路途并不是很遥远,然而对于三晋的那些将军而言这段路却可谓是咫尺天涯。他们每走一步都是举步为艰。

不知道秦人在这里布置了多少杀手。虽然根本看不到道路的两旁有敌人的身影,但是当三晋的军队走过的时候路边总会时不时的射出一两支利箭。而且这些射箭的人显然都有着非常高明的射术,箭只要离弦,几乎就没有空射过。不但如此,他们所选取的对象都是三晋军中的各级将官。从大将军,将军到底下的中队长,小队长,只要是有一点点官职的,都在秦人的暗杀之列。

秦国的特种战士不但隐身为杀手对三晋的各级将官进行殂杀,他们还利用秦国的各种新武器,新技术对三晋的军队进行骚扰袭击。利如他们在三晋必经的道路上燃烧毒草,用毒烟对三晋的士兵进行攻击。他们还在山道两旁的树木上系上非常细而又非常坚韧的钢线,三晋的骑兵骑在马上在山道上奔驰,稍有一点儿不注意就会被这种钢线把脑袋给切下来。弄得那些三晋的将军明知道四周埋伏了秦国的大量杀手却仍旧不敢骑马狂奔,迅速的撤回到丹河防线。

这一路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总共还不到半天时间,然而就在这半天的时间里,秦国的特种战士干掉了三晋的近三千名各级将领,完全瘫痪了廉颇的指军系统,就是廉颇自己也差点着了秦人的道。

那是正午大军休息吃饭的时候,一位战士为廉颇和帐中的其他将军送来了可口的饭菜。由于刚刚打了败仗,廉颇心情不好,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位送饭来的战士完全是一幅新面孔。就在廉颇端起饭刚要吃的时候,军营中突然有几个人被暗杀。廉颇一急也没有吃饭直接冲出去查看去了。帐中的几位将军要随廉颇一起去,被他拦了下来。然而等到廉颇回来,却发现自己帐中的六位高级将领有四位已经被毒死了。让军中的大夫把这些饭菜拿去一验,饭菜中果然被人暗中下了剧毒。

三晋的大军终于回到了丹河防线,廉颇把指挥系统设立在大粮山上,派人下去传令全军立即加固第二道防线,以防秦人突然袭击。然而当廉颇的命令传达下去之后,很快的一个非常尴尬的消息就传了回来--军中无人接命。军中很多将领都被刺杀了,有的甚至出现了无人接收命令的情形。可以执行此命令的主职将军被暗杀,副职将军被暗杀,将军的下一级将官被暗杀,甚至于再下一级将官也被暗杀了,一连四五级的将领没有一个能在撤退之中存活下来。廉颇传下的军令根本无人能接。

廉颇听闻这个消息才知道自己的指挥系统被破坏的有多严重。很多有着指挥才能的将军都在这次撤退过程中被暗杀。这样的打击是廉颇绝对承受不起的。不过现在事已至此,廉颇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好临时指派新的将军,逐级的将指挥系统建立起来。然而,他的指挥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任鄙和王龁已经带着大军向丹河防线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秦人这次改变了战术,不再全线出击,而是集中所的兵力攻击一点,以求突破。他们这次选的地点是长平,长平那里布置了丹河防线的一半兵力。三晋若是保不住长平把这些兵力给丢了,那三晋将永无翻身之日。思来想去,廉颇只好集中兵力,以集中对集中,凭借长平的防御工事与秦人展开激烈的消耗战。

为此廉颇尽起精兵前往长平助战。然而就在三晋兵马刚刚到达长平的当口,秦军的骑兵却突然出现在了三晋的身后。原来又是王林的那支骑兵队伍。三晋丢了空仓岭防线,二障城失去了依靠,很快就被秦军给夺了下来。失去了二障城的保护三晋的骑兵根本不是大秦铁骑的对手。王林的铁骑在无所阻挡的情形之下长驱直入一直插到了三晋的第二道防线与第三道防线之间。完全的拦住了三晋的后退道路。

廉颇早料到秦人必会亮出此计,早把军中所有料食给养送到了长平。虽说长平已经被秦军所围,但是几个月是不会有粮草之缺的。其实这场仗也打不了那么许久。现在双方都是在硬拼,像这种打法,用不了两个月双方军队就会全死光了,到那个时候还担心什么粮草?所以廉颇进入长平之后再也不固守防御而是主动出击。第一次都与秦人硬桥硬马的对着干,在这种相互消耗之下根本没有胜利者,秦人即使是能胜过三晋也会一蹶不振,廉颇猜想秦人必然不愿如此消耗下去,等到秦人支持不下去的时候,三晋就有生机了。

几场仗下来,双方军队各损七八万,虽然秦军勇武胜过三晋士兵,但是三晋熟知地形,占地势之利,所以双方谁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白起一看这不是办法,立即命人把军中的另一种新武器拉了出来。这种新武器叫火箭。是一支支用火药推动的利箭。这种火箭不是单发的,它们每百支一组分装在一个盒子里。一点燃发射就是一百支,可以用来封锁路面或者城门,隘口这种险地。白起不愿与廉颇硬拼兵力,只好把火箭拉了出来,数百个装有火箭的木盒子往那一推立即把长平出来的通道封得严严的。

廉颇起初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依旧如往常一样带兵冲杀而出。不过这次秦军没有像以前那样带兵阻挡,而点燃了他们身后的那些木盒子上的引线。引线一经点着,数以万计的火箭如成灾的蝗虫一样向着廉颇带出的军队扑了上去。长平出来的大军还没有冲到秦人的面前就已经被这些火箭射倒了九成。剩下的那一成士兵就算可躲过这些火箭也躲不过木盒身后的那些张弓以待的秦国弓手。

以火药做为动力的火箭其射程要比普通的弓箭远出两三倍。面对这样的武器,廉颇只好调出城里的投石车,现在只有投石车可以攻击到这些木盒了。然而秦人的木盒并不是不能移动的,它们被固定在一辆辆的马车后面,在马儿的牵引之下,木盒很容易就离开了投石车的射程。投石车根本没办法攻击到木盒。

大型的投石车是要临时组装的,移动很不方便。秦人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大群牛,在牛的身上系上火药火油什么的,点燃之后就砍伤他们的后臀,使它们拼命的向着三晋的投石车冲去。三晋的弓箭手刀手虽然非常努力的想要拦住这些牛但是这些牛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杀不完。那些投石车根本来不及拆装都被牛群给破坏掉了。

白起封锁住了长平之后,再一次的把他的空军派了出来。这次白起的空军并没有对长平发起攻击,白起让三千热气球停留在长平上空,然后向廉颇发出了最后通牒。面对着天上那庶空避日的热气球,廉颇只好带着三晋所有的军队向秦国投降。廉颇降秦并非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长平的几十万三晋士兵不被秦人所杀。就在廉颇在把秦军带进长平之后,他从长平城门下一跃而来,自尽身亡了。

秦军把三晋的俘虏全部集中在一起,查点了一下,竟然有四十六万。面对如此多的俘虏白起为难了。这就是长平之战了。虽然他的敌人不是赵国而是三晋,虽然与他对阵的不是赵括而是廉颇,但是无疑这就是他所熟知的那个长平之战。那现在这场战争又该如何是收场呢?真的要坑杀他们吗?

白起站在长平城的城门之上,看着从门口走出去的一排排的三晋降兵向任鄙和王龁说道:“这么多降卒我们要怎么处理他们?除却王林的骑兵不算,我们手中的军队还不到三晋降卒的一半,我们能控制得了他们吗?依你们看我们是要放了他们还是要杀了他们?”

“放是肯定不能放的。若是放了他们那我们死在这里的那些兄弟不是白白的死掉了吗?再说了,放他们回去,他们仍旧要为三晋而战,仍旧是我们的敌人。因此绝不能放。”任鄙肯定地说道。

“可是这是四十六万啊。我们若是杀光他们,三晋会永远恨寡人,他们会安心的做我的顺民吗?”白起说道。

“这件事大王不能做,但是我可以,此事就交于我来办吧。”任鄙说着转身走下了城楼。任鄙当然知道自己若是杀了那四十六万降卒就必须要死,白起一定要給三晋一个交代。在这种情形之下即使是白起也保不了他。

白起没有拦他,他知道他拦不住任鄙,任鄙之所以要这样做也不是为了他白起,而是为了他心目中的大秦。不过王龁和白起的眼中都涌出了英雄之泪。

任鄙一举坑杀了那四十六万三晋降卒,一个也没有留下。他杀光了那些降卒之后仍旧回到了那座城门之上,面对着咸阳的方向站了整整一天,然后举剑自尽,他死的地方正是廉颇当日跳下去的地方。

后记

长平之战后,秦军一鼓做气攻进了三晋,用了半年时间把韩赵魏三国彻底的从历史的舞台上抹掉了。王林没有参加攻打三晋的战争,他在长平之战之后就带着他的骑兵向着那遥远的地方出发了。这一去就是四年,直到凌阳夫人病发的前一天,一名随着王林出征的士兵才风尘仆仆的为凌阳夫人送来了那救命的石头。这时他们已经完全的攻占了占士庭。

从此之后,每隔一年王林就会派人送来很多战利品以及一些欧洲的青少年。起初这些青少年是被王林当做人质捉了送来的。不过白起从来没有为难过这些人质,为他们安排工作,让他们与咸阳的百姓住在一起,只要这些人在咸阳住得超过三年以上,白起就让他们回家。并且欢迎他们随时回来。后来有些欧洲少年回到了故乡,他们把咸阳的繁华告诉那些欧洲人。然后每一年都会有大批的欧洲人不远万里来到咸阳。虽然他们在路上要走超过两年的路程,而且有些人甚至会死在半路之中,但是他们却仍旧会执着的到咸阳来,咸阳就像他们心目中的天堂一样。

白起夺下韩魏之后就命人把凌阳夫人接回了咸阳。白起没有食言。在凌阳夫人到达秦国的那天,白起亲自在咸阳城外二十里的地方迎接她,从早晨一直等到正午。凌阳夫人感动极了,不等马车停下就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扑进了白起的怀里。

就在韩国亡国的那一天,燕国成攻的攻入了临淄,把齐国给消灭了。秦国得到了三晋的土地之后,三晋在齐国所占的土地也落到了秦国的手中。从此在中国的地界上就只剩下秦、燕、楚三国了。

两年后秦国与楚国开战,这一仗打了三年,楚国灭亡。然后又过了一年秦国攻打燕国。燕国请降,秦尽收燕国土地并大封燕王职。拜乐毅为边关大将。从此以后,华夏之地尽在白起的掌握之中。

白起仍旧忘不了柳清母女,命人重修两母女的坟墓,并在坟墓之侧建怀清台以作悼念。从此以后,每当柳清母女的祭日又或者是白起思念她们的时候都会来到这怀清台上。每当站在高高的怀清台上,感觉着这清风明月,心里怀念着那受尽了苦难的柳清母女,心里就会更添一分为人民谋福的信念……

(全书完);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第3章 门客第23章 行刺第1章 意外第30章 任鄙第105章 特种战士第77章 夺兵第21章 公主第89章 天降大雨第143章 兵围临淄第63章 失踪第67章 杀降第122章 身世问题第101章 西方之毒第146章 请君攻楚第111章 形势纷乱第27章 夜袭第18章 较技第17章 更名第53章 宴会第91章 重甲战士第127章 暗中的敌人第67章 杀降第55章 青楼第41章 琴音第103章 他是范雎第111章 形势纷乱第116章 太后中毒第125章 欲加之罪第148章 另有所图第6章 驱逐第128章 从燕下手第127章 暗中的敌人第131章 血战长街第147章 助魏夺城第32章 移民第21章 公主第135章 御前比剑第17章 更名第142章 也打游击第60章 团练第129章 围剿刺客第137章 两郡安危第142章 也打游击第25章 十二煞第126章 栽赃陷害第116章 太后中毒第1章 意外第84章 人头换金银第26章 相助第104章 藏有一招第68章 夺桥第48章 出关第98章 艳清中毒第66章 夺城第76章 脱身第67章 杀降第74章 行刺第152章 收服人心第49章 谋城第97章 异地惊梦第140章 楚袭三晋第34章 伏击第74章 行刺第25章 十二煞第20章 献身第19章 山上第71章 潜入第73章 骂降第43章 深藏第30章 任鄙第11章 伤逝第40章 绝粮第2章 回秦第124章 山中激战第47章 入城第60章 团练第15章 报仇第65章 相见第65章 相见第66章 夺城第66章 夺城第115章 形式多变第65章 相见第125章 欲加之罪第71章 潜入第145章 再夺砀郡第109章 团聚之夜第116章 太后中毒第140章 楚袭三晋第50章 渡江第128章 从燕下手第119章 宣读遗诏第83章 诱敌设伏第110章 再收两乔第152章 收服人心第80章 异人出世第31章 就国第111章 形势纷乱第46章 欲归第142章 也打游击
第3章 门客第23章 行刺第1章 意外第30章 任鄙第105章 特种战士第77章 夺兵第21章 公主第89章 天降大雨第143章 兵围临淄第63章 失踪第67章 杀降第122章 身世问题第101章 西方之毒第146章 请君攻楚第111章 形势纷乱第27章 夜袭第18章 较技第17章 更名第53章 宴会第91章 重甲战士第127章 暗中的敌人第67章 杀降第55章 青楼第41章 琴音第103章 他是范雎第111章 形势纷乱第116章 太后中毒第125章 欲加之罪第148章 另有所图第6章 驱逐第128章 从燕下手第127章 暗中的敌人第131章 血战长街第147章 助魏夺城第32章 移民第21章 公主第135章 御前比剑第17章 更名第142章 也打游击第60章 团练第129章 围剿刺客第137章 两郡安危第142章 也打游击第25章 十二煞第126章 栽赃陷害第116章 太后中毒第1章 意外第84章 人头换金银第26章 相助第104章 藏有一招第68章 夺桥第48章 出关第98章 艳清中毒第66章 夺城第76章 脱身第67章 杀降第74章 行刺第152章 收服人心第49章 谋城第97章 异地惊梦第140章 楚袭三晋第34章 伏击第74章 行刺第25章 十二煞第20章 献身第19章 山上第71章 潜入第73章 骂降第43章 深藏第30章 任鄙第11章 伤逝第40章 绝粮第2章 回秦第124章 山中激战第47章 入城第60章 团练第15章 报仇第65章 相见第65章 相见第66章 夺城第66章 夺城第115章 形式多变第65章 相见第125章 欲加之罪第71章 潜入第145章 再夺砀郡第109章 团聚之夜第116章 太后中毒第140章 楚袭三晋第50章 渡江第128章 从燕下手第119章 宣读遗诏第83章 诱敌设伏第110章 再收两乔第152章 收服人心第80章 异人出世第31章 就国第111章 形势纷乱第46章 欲归第142章 也打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