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大改革(一)

按照赵炎的命令,陈浩若和鲁平两人进行了周密的筹划,在经过一系列的调动之后,才将众臣集中到了王府,接受改革的命令。

?在政治方面,废除辽王府内外府的编制,王府单纯的作为辽王的起居室,在王府下设立内务府、南书房和军机处。

??内务府负责管理王府的事务,王府南书房招文武重臣入值,设立了专门的区域和楼阁,商议国家大事,拟定政令的基本内容。

??同时,三省主官均为南书房协办大学士,而直属辽王的军机处,兵部负责行政领导,而作战训练由军机处负总责。

??辽王府迁移到在盛京城北城北山新建的王府中居住,新王府依山而建,由阳裕主持,在玄布大和尚的帮助仅仅三个月就顺利的完工,这也是晋庭的要求,而在新王府上,可以俯览整个盛京城…

??而城中心的王府则完成了改造作为辽国的政权中心,组成内阁,为中央行政机构,下设吏、礼、户、兵、工、刑六部以及大理寺、太仆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理藩院、都察院等十三个机构。

??在太仆寺下设立辽河屯田牧业管理处、黑水屯田牧业管理处、白山屯田林业管理处、盐业管理处、渔业管理处和工务管理处、商务管理处、辽东钱庄等机构,专门负责屯田、牧业、林业、盐务、渔业、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管理。

??而在地方上,调整设立辽王八府,辽东府(驻辽阳),辽西府(驻宁远),北平府(驻北平),高丽府(驻平壤),吉林府(驻龙城),南黑水府(驻宁古塔),北黑水府(驻伯力屯),江东府(驻江东屯)。

??废除千户制度,所有北迁各族人全部纳入各府的直接管理之下,而愿意回归部族的人则在赵炎平定慕容鲜卑后西归,不过这部分人看起来并不多。

??在军队的整编上,设立关宁军和北府兵、黑衣卫三部分,关宁军作为中央常备的军事力量存在,编成二十营十万余人,驻扎在盛京城周围,主要位于辽东、辽西和吉林三府境内。

??

黑衣卫包括六个营三万余人,负责盛京城的防务,另外,黑衣卫下辖各营全部改编为龙骑兵营,由左右都统、六大统领负责统帅,而最精锐的龙骑禁军也扩大为二十个小队二百六十人,王府八个小队,大营两个小队,内城五个小队,另外五个小队随军。

??北府兵则分为各府守军和前锋营、大营驻军两部分,其中,辽东府两营、辽西府一营、北平府两营、高丽府一营、吉林府一营、南黑水府一营、北黑水府一营、江东府一营,共十营五万余人。

??前锋营别称“狼军”,是由原先的千户突骑兵改变而成的,主要在已经归顺的少数民族中挑选而出的精锐骑兵部队,随着少数民族的入府,所有的民族统治结构已经不存在,所以狼军已经成为辽军的正式军队,虽然名字是营,但是兵力达到了两万多人。

??大营驻军则由宁远(驻宁远)、北平(驻燕云十六州)、白山(驻丸都)、龙城(驻龙城、吉林)、黑水(驻宁古塔、伯力屯)、江东(驻江东屯)六个大营,其中,宁远、白山、龙城、黑水、江东大营等五营各辖三个营一万五千多人,而北平大营管辖五营北府兵两万五千多人。

??北府军六大营共辖有二十营十万余人,前锋营两万余人,各府守军十营五万多人共计三十一营十七万余人,另外,为了弥补战时的招兵问题,赵炎在各府共设置了十六个训练营,按时操练后备的军队,平时为民兵,战时补充各府守军和大营的军队。

??关宁军的征召则在盛京城外的关宁军训练营中完成,为完全职业兵的制度,实力在辽军各部中首屈一指。

??

整个辽军拥有关宁军二十营十万余人,北府兵三十一营十七万余人,黑衣卫六个营三万余人,共计三十万余人。

??在各级官吏和将领的人选上,赵炎和陈浩若等人也是煞费苦心,最终决定任命陈浩若为南书房大学士兼辽国内阁军政总督办,总理辽国内阁军政事务,作为赵炎的首席副手。

??南书房由陈浩若为首担任大学士,鲁平、韩宾、阳裕为协办大学士,岳布、王累、赵平、陈征、陆卓远、段远山六人为署理大学士,王浩、玄布大和尚、张敬、张离、刘群、崔濬、张班、孟卓、徐光、程遐、裴宪以及段远山、黄梦杰、刘传、钟炎、仲玄、段文鸯、段匹襌等二十六人为学士,共三十六人组成南书房,成为辽国真正的权力机构,由赵炎主导。

??任命韩宾为军机处军机副使,鲁平、阳裕、张敬三人出任内阁辅政大臣,作为辽国的最高辅政人员。

??另外,任命岳布为军机处辽军都督,段远山为副都督,陆卓远为辽军关宁军大都统,冉瞻为关宁军副都统,任命哈齐儿、杨开远、段文鸯、段匹襌四人出任北府军四大都统,入值军机处。

??任命林天生、林元生出任黑衣卫左右都统,也同时是赵炎的近身护卫,林天生负责黑衣卫大营、王府的安全以及盛京城内城的安全守卫,林元生负责赵炎的贴身安全。

??此外,任命黄梦杰为北平大营行军大总管,任命钟炎为宁远大营行军大总管,任命林振威为黑水大营行军大总管,任命刘传为白山大营行军大总管,任命仲玄为龙城大营行军大总管,任命林破虏为江东大营行军大总管。

??这样一来,赵炎的亲信部将则完全的掌控了辽军的各个要害职位,特别是坞堡旧将出身的黑衣卫都统林破虏和林振威出任行军大总管的职位大大的出乎了众人的意料,这也标志着赵炎的坞堡亲信旧部已经完全的掌控了辽国的全部军事权力。

??而在这样之后,辽国的政权将会得到很大的稳定,这也是赵炎所需要的,赵炎在长时间的思考之后也默认了这样的一个道理,无派系就控制不住这个王国。

第282章 唐帝(一)第151章 墓府(八)第53章 危局(八)第84章 墓府(七)第173章 战备(四)第85章 墓府(七)第122章 威压(一)第231章 襄国攻防战(三)第53章 新辽东(二)第14章 围点打援(一)第282章 唐帝(一)第247章 困龙升天(五)第58章 段氏鲜卑(四)第68章 围魏救赵(五)第90章 东征(五)第151章 墓府(八)第205章 东进!东进!(二)第275章 燕王(二)第173章 战备(四)第80章 墓府(五)第183章 羊皇后(二)第62章 声东击西(二)第59章 段氏鲜卑(五)第52章 危局(七)第136章 营救行动(五)第187章 威压(一)第75章 裂土封疆(一)第224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92章 大改革(二)第64章 围魏救赵(一)第153章 墓府(九)第273章 平叛(四)第201章 中原暂定(四)第247章 困龙升天(五)第99章 查拉河谷(三)第58章 段氏鲜卑(四)第61章 危局(十二)第93章 东征(七)第275章 燕王(二)第134章 营救行动(四)第57章 危局(十)第176章 困龙升天(二)第128章 营救行动(一)第244章 困龙升天(三)第59章 段氏鲜卑(五)第241章 困龙升天(二)第55章 段氏鲜卑(一)第84章 墓府(七)第58章 段氏鲜卑(四)第57章 段氏鲜卑(三)第193章 困龙升天(十)第196章 营救行动(三)第30章 危局(十一)第148章 东进!东进!(六)第163章 襄国攻防战(一)第172章 襄国攻防战(六)第194章 营救行动(二)第252章 困龙升天(七)第276章 燕王(三)第201章 中原暂定(四)第159章 大改革(三)第184章 困龙升天(六)第85章 东征(三)第41章 裂土封疆(四)第167章 襄国攻防战(三)第268章 平叛(一)第153章 前进!前进!(二)第48章 东征(五)第131章 营救行动(三)第130章 营救行动(二)第199章 中原暂定(二)第170章 战备(三)第71章 危局(十七)第61章 声东击西(一)第99章 查拉河谷(三)第202章 营救行动(六)第149章 东进!东进!(六)第71章 危局(十七)第246章 困龙升天(四)第254章 困龙升天(八)第176章 集 结南下(二)第188章 威压(二)第87章 东征(四)第69章 危局(十六)第170章 战备(三)第177章 困龙升天(二)第170章 战备(三)第134章 营救行动(四)第107章 战备(四)第82章 墓府(六)第56章 危局(九)第215章 前进!前进!(一)第191章 威压(三)第82章 东征(一)第20章 危局(一)第51章 定鼎辽东第77章 墓府(三)第127章 营救行动(一)
第282章 唐帝(一)第151章 墓府(八)第53章 危局(八)第84章 墓府(七)第173章 战备(四)第85章 墓府(七)第122章 威压(一)第231章 襄国攻防战(三)第53章 新辽东(二)第14章 围点打援(一)第282章 唐帝(一)第247章 困龙升天(五)第58章 段氏鲜卑(四)第68章 围魏救赵(五)第90章 东征(五)第151章 墓府(八)第205章 东进!东进!(二)第275章 燕王(二)第173章 战备(四)第80章 墓府(五)第183章 羊皇后(二)第62章 声东击西(二)第59章 段氏鲜卑(五)第52章 危局(七)第136章 营救行动(五)第187章 威压(一)第75章 裂土封疆(一)第224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92章 大改革(二)第64章 围魏救赵(一)第153章 墓府(九)第273章 平叛(四)第201章 中原暂定(四)第247章 困龙升天(五)第99章 查拉河谷(三)第58章 段氏鲜卑(四)第61章 危局(十二)第93章 东征(七)第275章 燕王(二)第134章 营救行动(四)第57章 危局(十)第176章 困龙升天(二)第128章 营救行动(一)第244章 困龙升天(三)第59章 段氏鲜卑(五)第241章 困龙升天(二)第55章 段氏鲜卑(一)第84章 墓府(七)第58章 段氏鲜卑(四)第57章 段氏鲜卑(三)第193章 困龙升天(十)第196章 营救行动(三)第30章 危局(十一)第148章 东进!东进!(六)第163章 襄国攻防战(一)第172章 襄国攻防战(六)第194章 营救行动(二)第252章 困龙升天(七)第276章 燕王(三)第201章 中原暂定(四)第159章 大改革(三)第184章 困龙升天(六)第85章 东征(三)第41章 裂土封疆(四)第167章 襄国攻防战(三)第268章 平叛(一)第153章 前进!前进!(二)第48章 东征(五)第131章 营救行动(三)第130章 营救行动(二)第199章 中原暂定(二)第170章 战备(三)第71章 危局(十七)第61章 声东击西(一)第99章 查拉河谷(三)第202章 营救行动(六)第149章 东进!东进!(六)第71章 危局(十七)第246章 困龙升天(四)第254章 困龙升天(八)第176章 集 结南下(二)第188章 威压(二)第87章 东征(四)第69章 危局(十六)第170章 战备(三)第177章 困龙升天(二)第170章 战备(三)第134章 营救行动(四)第107章 战备(四)第82章 墓府(六)第56章 危局(九)第215章 前进!前进!(一)第191章 威压(三)第82章 东征(一)第20章 危局(一)第51章 定鼎辽东第77章 墓府(三)第127章 营救行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