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政治保护

在整个计划中,熙河地区的民意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里是多民族混居在一起,不是单一民族,为什么大家愿意来到熙河,可不是来效忠大宋皇帝的,就是为了躲避战事,躲避纷争,现在大家的心思都在赚钱上面,也都非常满意现状。

如果熙河再贸然发动战争,这会使得熙河内部变得非常不稳定,因为这里面不安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第一步是要团结熙河。

其中,商人的想法是尤为关键的。

因为这里的繁荣,完全是在依靠商人,商人要不赚钱,那些伙计也就没了生路。

王韶知晓其理,故此已经在派人暗中宣传,表示是西夏梁太后为求霸占权力,才决定禁止与熙河的贸易,自己先占据道德制高点。

但是这远远不够。

还需要马天豪他们的暗中相助。

因为根据计划来看,首先是西夏国内的商人发动反抗,制造民怨,与他们朝中的大臣里应外合,张斐就需要马天豪他们团结熙河的商人,为求维护自身利益,支持西夏商人。

马天豪掌管着云真寺,西夏禁止贸易,肯定也会影响到云真寺的收入,马天豪他们有足够的理由,表达自己的不满。

唯有如此,王韶才有机会去操作,发动一场以商人名义的战争。

这样不但能够团结熙河,还能够隐藏宋军的企图,从战术上去欺骗辽国。

这也是对辽国发动进攻的一次预演,如果这一次能够成功,将来就能够用于辽国。

而马天豪对于这个计划,是非常激动,他以前可是主动参军的,而不是说为求混一口饭吃,可见他这人是不安于平静,只不过当初被人陷害,这心有余悸,就不敢再折腾,在这里待了几年,他又开始躁动起来。

张斐又将一些套路,传授于马天豪。

这个计划具体细节,是要他们随机应变的,而不是将所有一切都规划好,他们就只是单纯的执行者。

过得几日,出门巡视的曹评回到熙州。

“这回怎么没有带栋儿来?”

曹评可没给大庭长半分薄面,也没有寒暄,轻描淡写地问道。

张斐赶忙道:“曹叔叔有所不知,衙内一直是吵着要跟着来,说是要看望一下曹叔叔,但是我认为这里非常危险,是费劲千辛万苦,才劝住衙内别跟着来,唉.就是可怜衙内的一番孝心啊!”

曹评皮笑肉不笑道:“看来不在庭上,你倒也不是那么严谨。你跟栋儿认识这么久,难道就不知道,他一直都想躲着我吗,怎么可能会想着来看我。”

张斐神情一滞,草!竟然忘记了这茬,真是不能用常人思想来揣摩衙内啊!

曹评又道:“我看是这回不需要栋儿帮你分担责任吧。”

张斐立刻反应过来,曹评是在指上回出使北疆一事,但他却故作糊涂道:“呃曹叔叔此话怎讲?”

“怎讲?”

曹评平静道:“你以为我身在熙州,就对京城的事一无所知?”

张斐眼眸一转,道:“既然曹叔叔什么都知道,那就好了,我就生怕曹叔叔误会,要不是上回我拉着衙内,估计他铁定又闯出大祸来。”

曹评嘴角抽搐了下,不禁感慨道:“我真是万万没有想到,我们父子竟然会被一个珥笔给玩弄于股掌之间。”

张斐讪讪笑道:“曹叔叔,我待衙内真如亲兄弟一般,他若有难,无论对错,我是绝对会支持他的。”

曹评哼道:“这我可不信,我已经申请回京了。”

“曹叔叔现在可不能回去。”

张斐脱口说道。

但话一出口,他便知道,着了曹评的道。

曹评问道:“为什么?”

张斐道:“因为.。”

曹评道:“因为我得看着王韶。”

张斐愣了下,旋即点点头。

赵顼为什么放心让王韶来当这统帅,就是因为上回王韶将许多士兵转为皇家警察,而皇家警察是控制在曹评手中的。

等于是赵顼通过张斐,控制住熙河的财政,通过曹评掌控一半兵权,如此赵顼才会允许王韶一直待在熙河。

历史上很多皇帝杀功臣良将,如果站在上帝角度来看,许多人都是无辜的,但是皇帝永远是判断你有无造反的能力,而不是判断你有无造反的想法。

因为皇权是至高无上的。

只要你有这能力,必然会有这想法,不在此刻,就在下一刻。

曹评只是点点头,“我知道了。”

张斐讪讪道:“其实我也没有打算要瞒着曹叔叔。”

说着,他便将整个计划告知曹评。

曹评听罢,不禁也觉得头疼,“这越复杂的计划,越是难以成功。”

张斐道:“故此整个计划,首先要做的就是防守我们的边境,即便失败,我们也不会损失太多。”

曹评稍稍点头,又问道:“那我需要做什么?”

张斐道:“一方面利用警署来制衡王韶,而另一方面,还是充当王韶与西军将领的中间人。”

这种制衡,可不是为了削弱王韶的权力,而是削弱他的实力,从而换取权力。

只要曹评在这里,王韶才敢放开手脚去干,不怕被皇帝猜忌。

但这就需要曹评的配合。

这个计划也不能瞒着曹评。

而这些话也只能张斐来说,要是王韶主动行事,就会变成他又是笼络曹评,又是笼络马天豪,那可能他就离死不远了。

在张斐与他们一一谈过之后,王韶这才派人约出来城里逛逛。

“云真寺和曹警司那边全都已经说好了。”

“大庭长,真是非常感谢.!”

“宣抚使,可别再谢了。”

张斐赶紧先拱拱手,“这都是我此行的任务,而不是说为了帮助宣抚使。”

王韶解释道:“我只是认为,这里面大庭长才是厥功至伟。”

张斐呵呵道:“这对于宣抚使而言,可能是功劳,但是对我而言,那就是毒药。因为这些都不在我的职权范围内,如果传出去,可能我的仕途,也就到此为止。”

他只是京城检控官,陕西路大庭长,但是他此番涉及的全都是军国大事,等于他是绕开政事堂、枢密院在行事,这就是在破坏规矩啊。

要是让文彦博、王安石他们知道,事情可就大条了。

故此,他是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全都是口述。

王韶也反应过来,稍稍点了下头。

忽听得旁边茶棚下有人抱怨道:“这菜价怎么又涨了?”

茶棚的主人道:“没有办法,咱们熙州的盐,许多是来自西夏,如今西夏不准与咱们贸易,这盐价涨上来了,菜价自然也得跟着涨,过些时候等到蜀地盐上来,估计会好一些,但价格肯定还会上涨。”

“这买卖做得好好的,为什么不准与我们熙州贸易,真是岂有此理。”

“我听西夏的商人说,这都是西夏太后干得。”

“那西夏太后为何这么干?”

“还能为什么,就是不想与咱大宋好呗,那老妖婆当政,好几次出兵扰乱边境。”

“这只是其一,据说那老妖婆是不想还政给西夏国主,还想继续把持权柄,但是他们的国主和商人都想着跟咱大宋好,这才闹了起来。”

“这女人当政,祸害无穷啊!”

“可不是么,咱们这里其实还好,那些西夏盐商,可真是叫苦连天,有钱都不能挣。”

“叫苦有甚么用,不如反了呀!”

张斐和王韶相视一笑。

“宣抚使的宣传做的真不错啊!”

“这还真不是。”

王韶道:“西夏与熙州的贸易,盐和粮食都是最主要的,他这一断,物价都在上涨,百姓能不怨吗?我不过是派人煽风点火,这老妖婆的名号,倒是我派人喊出来的。”

张斐呵呵直笑。

王韶又道:“第一批闹事的肯定就是那些大盐商,他们凭借着往这里贩盐,是日进斗金,而且由于我朝名义上是禁盐的,这些盐商也都养着大批人马,是有钱有人有地,实力雄厚,他们这一断,是要了那些盐商的命啊!”

张斐稍稍点头道:“难怪我朝对盐管控的这么严。”

王韶道:“大庭长可千万别小看这盐,以往许多造反的,全都是盐贩。”

张斐笑道:“看来我得尽早回去了。”

王韶愣了下,“为何?”

张斐道:“如果我这一来,就发生冲突,那些大臣们能不多想么。”

王韶点点头,心想,这小子年纪不大,但却比我还谨慎,也难怪他入仕之后,是平步青云。

张斐还真不是说说而已,这里安排妥当后,他便准备回去了,不过临行前,他还是去到皇庭跟范镇和吕大均打了声招呼。

“大庭长就准备回去了?”

范镇惊讶道。

张斐点点头道:“已经巡察的差不多了。”

范镇和吕大均相视一眼。

张斐问道:“二位还有事吗?”

范镇道:“大庭长是来巡察公检法的,可才与我们谈过一回。”

张斐笑道:“我的巡察,不是跟庭长和检察长交流,而是看当地民生名声,因为法制之法的理念是捍卫百姓的正当权益,具体就是在体现在民生上面。而这熙河地区,在二位的管理下,非常繁荣,没什么可说的。”

“不不是。”

范镇突然道:“其实,我们还有些事,还想与大庭长讨论一番。”

张斐问道:“什么事?”

范镇道:“就是这户籍的事。”

“户籍?”

张斐愣了下。

范镇点点头道:“根据朝廷法度,我们与邻国的贸易,都是开设榷场,供双方百姓交易。”

张斐点点头道:“这我知道。” 范镇道:“但是熙州极为特殊,看起来,整个熙州就是一个大榷场,但是这也引来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定居在熙州。

尤其是这两年,来熙州定居的商人、工匠是尤其多,这些人该不该算我大宋百姓,是不是该发户籍给他们。”

张斐问道:“现在是怎么规定的?”

范镇道:“如今熙州本土人士和外来人士,全都是拿着临时户籍,往西他们是自由的,但是要想去中原,则是需要去警署办理相关公文,而且通过的机会很小,因为这里有很多吐蕃、西夏的密探。

可以这么说,他们去西夏要比去中原还要方便。

但这非长久之计,既然熙州已经是我大宋领土,而当地百姓却拿不到我大宋户籍,这随时可能发生变数。”

张斐点点头道:“这还真是一个问题,不过这事我也做不了主,我得回去之后,与立法会那边商量一下。”

吕大均突然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西夏很多人受到迫害,逃往熙州定居,这些人又该如何处理?最近这种情况是越来越多,而且西夏方面对此也非常不满,已经好几次,传信来,让我们将人交回去。”

张斐反问道:“吕庭长对此怎么看?”

吕大均道:“我认为如果是鸡鸣狗盗之辈,在西夏违法,那可以交还回去,但如果是受到梁太后的迫害,我们可以收留他们。”

张斐略感惊诧,“吕庭长就不怕因此与西夏发生冲突吗?”

吕大均道:“根据我们得知的消息,梁太后本应在今年就还政于他们国主,可是梁太后却想着继续把持权柄,而他们国主更倾向于与我大宋交好,故而梁太后才禁止与熙州贸易,同时派爪牙迫害与我大宋交好贵族和商人。

若是真想避免与西夏的冲突,就更应该给予这些人庇护,以此来逼迫梁太后还政他们国主。”

范镇点点头道:“老朽也赞成这么做。”

他们虽然都不愿意开战,但是梁太后这种行为,是他们文人最为反感的,要是将人交回去,那不就是助纣为虐,传出去,他们还做不做人,他们干不了这种事,这其实算是一种儒家的意识形态。

因为西夏不是一个部族社会,是有国家政权的,梁太后这么干,影响是非常恶劣的。

这可真是天助我也啊!张斐暗自一喜,点点头道:“我觉得二位说得很有道理,但这可不是小事,如果要立法,必须得通过立法会。

不过据我所知,临时法中,对此并没有具体规定,所以我建议二位拿一个代表人物出来,给出一个判例,后续就能够根据这个判例行事。”

吕庭长道:“可以这么做吗?这到底也是属于外事,判例也是需要理由的。”

他们总不能真以意识形态去保护那些人吧。

张斐想了一会儿,道:“以捍卫熙州利益为名。”

“熙州利益?”

“对啊!”

张斐点头道:“熙州的繁荣就是来自于贸易,来自于通商,任何伤及贸易的行为,都是严重伤害熙州的利益,如果熙州周边一切禁止贸易,都无动于衷,那熙州必然走向衰败。

这也关乎到熙州百姓的切身利益,根据法制之法的理念,皇庭必须要维护这一点。”

吕大均听得眼中一亮,立刻拱手道:“多谢大庭长指教。”

等到这个判例一出,整个计划将变得更加完美。张斐暗自一喜,谦虚道:“哪里,哪里,说来也真是惭愧,我巡察半天,竟然没有察觉到这些情况,真是多谢二位告知。”

然而,吕大均和范镇的到来,也并没有让张斐多在熙州逗留一会儿,他还是如期离开熙州,前往河中府。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还是乔装打扮,直接来到皇庭。

河中府,皇庭。

“哎呀!坐在这里竟然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往熟悉的椅子一坐,张斐不禁感慨道。

“老师,请喝茶。”

蔡卞为张斐斟上一杯茶。

张斐笑问道:“你们最近怎么样?”

蔡卞忙道:“承蒙老师挂念,学生一切都好。”

说到这里,他又迟疑了下,“就是.就是。”

张斐瞧他一眼,道:“就是什么?”

蔡卞道:“就是学生不明白,为什么不让学生去江南,推行公检法?”

张斐好奇道:“你想去江南吗?”

蔡卞点点头道:“如今整个西北的百姓,都已经习惯于公检法,学生留在这里,也只是每天审理一些案件,可绝大多数案件,县里的庭长都能够处理好,学生还是希望能够去其它地方推行公检法,普及老师的法制之法。”

他还年轻,有干劲,希望能够尝试更多的挑战。

张斐笑道:“将你们留在西北,其实有原因的。”

蔡卞问道:“什么原因?”

张斐道:“就是因为西夏的存在,导致西北地区至关重要,如今暂无冲突,那当然另说,可如果有战事,西北要动员起来,你认为其余人能够处理好吗?”

蔡卞小心翼翼问道:“可是朝廷最近不是要主修内政吗?熙河拓边也已经彻底停止下来。”

张斐道:“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西夏太后又在搞风搞雨。”

蔡卞点点头道:“学生明白了。”

正说着,下人来报,苏辙来了。

张斐立刻出门相迎,一番寒暄后,三人再度回到屋内。

苏辙笑道:“我还以为大庭长会先来河中府,找些帮手,一块去边州推行公检法。”

张斐半开玩笑道:“可不敢。这要是请苏检察长去,那只会坏事的。”

苏辙笑吟吟道:“此话怎讲?”

张斐笑道:“我可是听说,苏检察长最近几年在西北杀疯了,那些将军可是怕得紧啊!”

张斐在的时候,他跟元绛一直保持着秘密沟通。但他走之后,苏辙可不管你们这么多,只要让他们查到证据,必然是不留情面,许多地主、贵族都被苏辙给干趴下了。

苏辙道:“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之所以害怕,那是因为他们心里有鬼,而大庭长却让他们自己举荐司法官员,这更会助长他们的气焰,也会破坏公检法的名声。”

张斐诧异道:“苏检察长已经知道了。”

一旁的蔡卞嘿嘿道:“如今贸易通达,这消息很快就传来了。”

张斐耸耸肩道:“但是这能怪谁。”

苏辙问道:“此话何意?”

张斐道:“我大宋数十万禁军,可最有战斗力的,就是他们这几只西军,如果我们轻易破坏如府州那种制度,会不会影响到西军的战斗力?这都犹未可知,而西军的战斗力,又影响到国家安全,可在充分证据之前,朝廷也不敢轻举妄动。”

苏辙道:“那就不要在边州推行公检法,让他们这些武将来推举司法,这难道就不会破坏司法制度吗?”

张斐道:“可事实证明,目前文官使坏的比较多。”

苏辙道:“但也是文官建立起公检法的,而且,我认为,在边州推行公检法,其实更有助于边防,若是在战争时期,公检法能够稳定住后方的民心,武将可以专心于战场。”

张斐道:“但是那些武将是有私心。”

苏辙道:“所以,大庭长不认为这是一种纵容?”

张斐笑道:“苏检察长应该记得,我们初到河中府时,我对很多行为都是非常纵容的,凡事都得一步步来,这也是我的办事风格。”

苏辙道:“可我就担心,他们会破坏公检法的名声,正如大庭长所言,这公检法建立起来非常困难,但要破坏它,却又非常简单。正是如此,我们这些年才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突然道:“还是说大庭长这么做,是另有目的。”

这家伙真是一点没变。张斐笑道:“苏检察长认为,我这么做会有什么目的。这难道不是一个好的开始吗?”

苏辙疑虑地瞧了眼张斐,笑道:“这谁知道呢,就如同当年谁也想不到,私盐会如洪水一般涌入西北,凑巧又解决了这盐债危机。”

张斐立刻道:“这私盐跟我可没有关系。”

苏辙却没有纠结,而是转移话题道:“不知大庭长这一路巡察下来,有何看法?”

张斐点头道:“非常好,我甚至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苏辙又道:“但其实只是虚有其表。”

张斐问道:“此话怎讲?”

苏辙道:“百姓是过得比以前好,但家里并不殷实,而官府则是依赖于债务,仓库里面也并没有多少存粮,稍有风吹草动,这情况可能就会急转直下。而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熙河拓边。我们应对的其实并不从容。”

张斐笑道:“这种情况很快将会得到改善。”

苏辙好奇道:“此话怎讲?”

张斐道:“相信苏检察长也听说了粮食署和漕运改革的消息。”

苏辙点点头。

张斐道:“这番改革,会减轻西北的压力,因为粮食署是用采购的方式,去满足京城所需,显然去江南购买粮食要更为划算。

而西北的税政将会走向钱币化,等到税币与盐钞对接后,西北可以用盐钞上缴税钱,不需要将大量的粮食运到京城。

如此一来,官府的粮仓将会马上充盈。”

苏辙却是一惊,“这么做不是为了与西夏开战吧?”

张斐一拍脑门,“苏检察长,这府库不充盈,你怪边疆战事,朝廷想办法让府库变得充盈,你又认为是在为打仗做准备。

这番改革,主要是为了优化,节省损耗,就仅此而已,就朝廷那氛围,近几年都不可能对外用兵,不信你可以写信问问司马学士。”

苏辙狐疑地打量着张斐。

他跟张斐也算是老搭档,知道张斐这人,从来就不是那么光明磊落,对于张斐此行,他是很怀疑的,因为张斐是瞒着他们,直接先去延州,再去熙州,然后折返河中府。

可见张斐此行的重点是边镇,虽说他有理由,是去推行公检法,但他的做法,非常简单粗暴,就是让那些军阀自己举荐司法官员。

这么简单,还需要你大庭长亲自来,朝廷下道政令就行了。

他也知道西夏国内的情况,他对此是非常担忧,他不认为西北已经富裕到,能够西夏干一仗。

其实最主要的是,他非常珍惜西北改革的劳动成果,因为这是他们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眼看着百姓生活慢慢变好,就不愿意再大动干戈。

正当这时,忽闻外面传来一阵骚动声。

蔡卞立刻命人去查看,片刻,那人就回来,原来是百姓收到风声,说是大庭长来了,故此都赶了过来。

没有办法,张斐只能来到外面。

“呀!真是大庭长。”

“大庭长!”

见到张斐,百姓立刻是激动地叫喊起来。

虽然苏辙在西北名声非常大,但是在河中府,张斐始终是灵魂级别的人物。

第381章 何不食肉糜第695章 听证会(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紧锣密鼓第730章 版本答案第四百三十六章 税战(十)第二百四十三章 税与善第五十六章 终究还是来了第804章 还得是大庭长出手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冗第一战(七)第五章 珥笔之人第682章 公检法顶呱呱第294章 违法不是犯法的理由第二百三十八章 冤有头,债有主第一百八十三章 官场如戏,全凭演技第657章 事业法第五百七十章 收获的季节第四百五十六章 货币战(上)第333章 商与政第774章 激活第五百三十三章 青苗之争第三百九十九章 豪宅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都要(二合一章节)第五百一十四章 谁怂谁孙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税战(十)第647章 形势比人强第五百六十七章 法与现实第五百七十六章 别无选择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冗第一战(二)第653章 破产法案第三十二章 玩严谨是吧!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案呈词第746章 与我无关第八十九章 是非之地第一百八十七章 泼皮与影帝第750章 用实力说话第五十五章 明枪易躲第二百二十二章 实力之争第808章 走向决裂第五百一十四章 谁怂谁孙子第二百三十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庭长说了算第六十一章 暗度陈仓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见棺材不掉泪第四百四十九章 税战(二十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他真是高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波谲云诡第十章 是家乡的味道!第705章 直面皇权第690章 烟雾弥漫第286章 争权夺利第一百九十六章 民是谁第794章 谁挖的坑谁来填第二百三十三章 打个小广告第九十七章 叫多了就习惯了第661章 左右为男第三十三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第814章 番外二第三百零七章 救场第二百章 大道至简第四百六十六章 新旧团结靠张三第647章 形势比人强第653章 破产法案第347章 二法之争第305章 三岔口第一百四十七章 风口浪尖第五百一十二章 政、法之争第810章 润物细无声第四百零三章 左右逢源第258章 扼杀于摇篮第五百一十七章 文武与法(二)第272章 体验生活第753章 违法!统统违法!第三十五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272章 体验生活第一百二十五章 从此世上再无苏东坡第五百八十六章 三角关系第一百五十章 仅此一次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见棺材不掉泪第五十章 黑吃黑第二百四十七章 慈善不是这么玩滴第317章 相爱相杀第289章 各位,那只是预热第二百零六章 有本事你帮坏人第655章 金蝉脱壳第280章 是条汉子第328章 慈善比赛(中)第六章 又免所因之罪第一百二十九章 文字狱之源第五百五十六章 三冗第一战(九)第一百八十九章 再次交锋第782章 文武并行第311章 娱乐兴邦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加之罪,其无词乎?第五百零七章 盐钞纠纷(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四百二十七章 税战(一)第二百零四章 珥笔侠侣第五百五十七章 三冗第一战(十)第一百二十三章 公检法第673章 谋反案(一)
第381章 何不食肉糜第695章 听证会(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紧锣密鼓第730章 版本答案第四百三十六章 税战(十)第二百四十三章 税与善第五十六章 终究还是来了第804章 还得是大庭长出手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冗第一战(七)第五章 珥笔之人第682章 公检法顶呱呱第294章 违法不是犯法的理由第二百三十八章 冤有头,债有主第一百八十三章 官场如戏,全凭演技第657章 事业法第五百七十章 收获的季节第四百五十六章 货币战(上)第333章 商与政第774章 激活第五百三十三章 青苗之争第三百九十九章 豪宅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都要(二合一章节)第五百一十四章 谁怂谁孙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税战(十)第647章 形势比人强第五百六十七章 法与现实第五百七十六章 别无选择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冗第一战(二)第653章 破产法案第三十二章 玩严谨是吧!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案呈词第746章 与我无关第八十九章 是非之地第一百八十七章 泼皮与影帝第750章 用实力说话第五十五章 明枪易躲第二百二十二章 实力之争第808章 走向决裂第五百一十四章 谁怂谁孙子第二百三十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庭长说了算第六十一章 暗度陈仓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见棺材不掉泪第四百四十九章 税战(二十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他真是高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波谲云诡第十章 是家乡的味道!第705章 直面皇权第690章 烟雾弥漫第286章 争权夺利第一百九十六章 民是谁第794章 谁挖的坑谁来填第二百三十三章 打个小广告第九十七章 叫多了就习惯了第661章 左右为男第三十三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第814章 番外二第三百零七章 救场第二百章 大道至简第四百六十六章 新旧团结靠张三第647章 形势比人强第653章 破产法案第347章 二法之争第305章 三岔口第一百四十七章 风口浪尖第五百一十二章 政、法之争第810章 润物细无声第四百零三章 左右逢源第258章 扼杀于摇篮第五百一十七章 文武与法(二)第272章 体验生活第753章 违法!统统违法!第三十五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272章 体验生活第一百二十五章 从此世上再无苏东坡第五百八十六章 三角关系第一百五十章 仅此一次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见棺材不掉泪第五十章 黑吃黑第二百四十七章 慈善不是这么玩滴第317章 相爱相杀第289章 各位,那只是预热第二百零六章 有本事你帮坏人第655章 金蝉脱壳第280章 是条汉子第328章 慈善比赛(中)第六章 又免所因之罪第一百二十九章 文字狱之源第五百五十六章 三冗第一战(九)第一百八十九章 再次交锋第782章 文武并行第311章 娱乐兴邦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加之罪,其无词乎?第五百零七章 盐钞纠纷(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四百二十七章 税战(一)第二百零四章 珥笔侠侣第五百五十七章 三冗第一战(十)第一百二十三章 公检法第673章 谋反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