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接经脉?内接骨头?
赵楷感觉自己脑子有些跟不上节奏了,不住的摇头道:“这---这真是---真是太匪夷所思了,如何使得?”
刘云熙可不管你是不是皇上,直言道:“赵公子懂得医术?”
赵楷摇头道:“不懂。
刘云熙道:“不懂你为何说不行?”
赵楷一阵尴尬。
老婆,人家好歹也是皇帝,你给点面子行不,不过这话说的真是太解气了。李奇心中偷笑几声,嘴上却道:“赵公子,这都是一种应急措施,就好比我家乡的那个故事,当时的情况如果不采取剖腹的话,母子是必死无疑,但是如果采取这种方法的话,还能有一线生机,还是那句话,死马当活马医。”
赵菁燕也道:“既然我大宋每年有无数妇女因为难产而死,而这又是破解之法,三哥你应该大力推崇才是,如果这种医术成长起来,一定能造福我大宋妇女。”
赵楷听得稍有惭愧之色,燕福虽是一女子,但都能接受,我作为一个男人又何惧之有,于是道:“你们说的也有道理,做任何事都不能墨守成规,当求变,求新,好,我今日就放一句话在这里,如果你们能够拿出更加有力的证据证明这种方法可行,朝廷一定给予你们足够的帮助。”
赵菁燕微微一笑,道:“三哥真是英明。”
“是你们英明。”赵楷指了指赵菁燕笑道。
李奇突然想起什么似得,道:“哦,赵公子,既然说到这医术,我有些想法想跟赵公子商量一下。”
赵楷道:“你说。”
李奇道:“在此次南征,我曾在岭南地区征集了数百名郎中---。”
赵楷不等他把话说完,就惊讶道:“岭南地区有这么多郎中?”
李奇尴尬一笑,道:“多半都是一些士郎中,不太会看病,也就会包扎伤口等一些小技巧。”
“原来如此。”赵楷点点头。道:“你继续说。”
李奇道:“而这一举措在南征的过程中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收获,因伤死亡的人数得到显著的降低,由此可见,我大宋郎中实在是太少了,才被逼到滥竽充数,这对于国家的发展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
赵楷叹了口气的,道:“这我当然知道。我也希望有更多的郎中,但是这谈何容易。想要培养一个郎中多么不容易,而且很多郎中都不肯将医术外传,只能家传,就跟你做菜一样。”
李奇道:“既然赵公子知道,朝廷就应该想办法改变。”
赵楷道:“那你有什么妙策?”
李奇道:“在科考当中加入医学这一门学科。”
赵楷眉头一皱,道:“我知道你是想利用科考来促使百姓学医,但是你要明白,科考的目的是为朝廷挑选人才,这些人才主要是能够帮助我治理国家的。其中考的一定是治国之道,如果加入医术的话,那么这无疑加大了考生的负担,而且考生一旦中举,入朝为官,所干之事可能与医术毫无关系,这就变成了一种浪费。”
赵菁燕听得频频点头。显然她觉得赵楷说的非常有道理。
李奇微笑道:“赵公子说的是,但是我说的不是在原本的基础上加入医学这一门课程,而是将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加入科考当中。”
赵楷疑惑道:“此话怎解?”
李奇答道:“文有文状元,武有武状元,那么医也该有医状元。”
“医状元?”
赵楷惊讶道。
李奇道:“正是如此,简单来说。就跟选取武状元一样。”
赵楷想了想,还是摇头道:“不妥,还是不妥,文状元能够治国,武状元能够安邦,这都是朝廷非常需要的人才,可是朝廷要这么多郎中干什么?”
暴汗!你就考虑到你们皇室。你好歹也考虑下百姓呀。李奇道:“赵公子,不管是治国,还是安邦,都是为百姓请命,为皇帝分忧,不知我这话可有错?”
赵楷点头道:“这话自然没错。”
李奇道:“那么医术同样也是为百姓服务,为皇帝分忧,怎能说多了无用?如今我大宋的郎中过于稀少,百姓的身体状况都成问题,怎还会嫌郎中太多?”
赵楷摆摆手道:“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也知道郎中多对于百姓是一件好事,但问题是如果设立医状元的话,那么朝廷就要为其负责,给予薪俸,给予官员的待遇,如今我们好不容易才消除冗官的症状,如果再开一门医学科考,那么每年朝廷所招纳的举人又将与日增多,长此下去,冗官会再度侵袭我朝,从而又会导致冗费的现象,我不得不从大局考虑。”
李奇笑道:“赵公子也误会我的意思了。”
赵楷哦了一声,用询问的目光望向李奇。
李奇继续说道:“一般的官员,都是一种消耗性的官员,他们必定会消耗国库的钱粮,这种官员必须要有足够的限制,让人人都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果重合了那么就是一种浪费,冗官的现象并非指的是官多,而是官员的浪费,也就是明明一个人可以做的事,却安排了四五人来做,这就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既然不合理,当然就会损害朝廷的利益,但是郎中不同,郎中是一种创造性的人才,朝廷是能够通过郎中盈利的,这种人才再多也不会浪费,除非郎中比病人还要多,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朝廷可以扩建医疗机构,将医科中举的人安排在这些医疗机构,看病当然得付钱,如此一来,朝廷就可以通过这些医疗机构获取利益,至少也能保证朝廷收支平衡。”
赵菁燕道:“其实早在太上皇在位期间,蔡太师就曾推广在民间开办安济垸等救助百姓的机构,这些机构也可以说成是医疗机构,只不过这些机构都是无偿帮助百姓的。”
蔡京虽然恶迹斑斑,但是在医疗慈善机构方面,他还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曾大力推动朝廷创办各种救助百姓的机构,比如安济坊、居养院等等。
这些机构就跟养老院一样,是朝廷给予百姓的一种福利,其中当然也包含医疗方面。
但是这是一种完全无偿的慈善举措。
李奇道:“这是两码事,这种是机构是专门用来帮助那些无法生计的人,在乱世的时候,这种机构作用将会大放异彩。造福百姓,增加朝廷的声誉。当然,朝廷若是有能耐的话,可以实行全民免费看病,我不说别的了,就光药材朝廷都无力支撑,这也违反了经济原则,朝廷应该将钱集中起来,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然后通过郎中去从那些富人手中获取利益。来弥补这一点。
朝廷可以在各州创办医院,来为民看病,但是看病必须得给钱,医院也必须得盈利,除此之外,朝廷应该还要鼓励私营的医院的出现,让那些商人觉得医院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工具。那么商人一定会投入其中,如此一来,郎中必将会与日俱增,医疗也会在全国普及开来。”
赵楷听得沉吟不语,赵菁燕却是怫然不悦,道:“如果郎中的存在只是为了利益的话。岂不是有损医德?”
李奇道:“这事得两面说,利益是促使一切发生的根源,而非道德,虽然圣人书上不是这么说的,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的,我们必须尊重事实,因为事实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若是无利可图,谁愿意去当郎中,谁又会愿意去开办医院,如果官员没有权力,没有薪俸,谁又会愿意去参加科考,这都是非常客观的存在,朝廷若想推行某一样政策,必须得抛出诱饵,否则谁会愿意遵从?救死扶伤是一种美德,但是看病付钱更是一种自然现象。”
赵楷点点头道:“我赞成李奇之言,若是无利可图,即便你有心,迟早也有一日会山穷水尽,每一种政策必须要有持续性,还是那句老话,救济一时并不难,难就难在救济一世。”
李奇笑道:“赵公子说的是。”
赵楷道:“那你就继续说下去吧,我听着了。”
“是。”李奇继续说道:“朝廷先可以设立医科,然后在各州府开办医院,将医科中举的人分配到各医院去,然后再鼓励私人开办医学院。当然,这医可以救人,亦可以害人,所以不管是民间的医学院还是私营医院,必须达到极为严格的条件才能成立。朝廷可以先允许太师学院开办医科,基于太师学院的人才输送制度,那些商人挑选走医科人才,肯定就会开办私营医院,一旦医院多起来了,就会出现一种竞争的趋势,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我相信到时医学将会突飞猛进,而且竞争会促使医疗费用不断地降低,至少比一家垄断要好,而朝廷承办的医院也可以很好的在中间起到调节的作用,用来平衡价格。”
赵楷道:“可是一旦私营医院多了起来,那朝廷的医院又如何盈利?”
李奇笑道:“赵公子可不要忘记,朝廷的医院是免税收的,享受各种待遇,私营医院是要缴纳税收的,那么朝廷的医院肯定要比私营医院价格便宜一些。”
赵楷道:“那私营医院又如何发展呢?”
李奇又道:“朝廷的医院是一视同仁,不管是你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必须排队,私营医院可以凭借更好的医疗环境,为那些富人服务,那些富人有钱呀,自然不会甘愿与平民在一块,那么朝廷就可以利用政策,促使私营医院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将公私分开来,甚至允许科考中举的人转投私营医院,提高私营的医疗水准,将贫富公私两极分化,这样一来,朝廷既可以以一种廉价的医疗为平民服务,私人医院也将会通过医院获取盈利,趋势他们不断的增进医术,促进医院的普及,以求谋取更多的利益。此乃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