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用沙垒起的蓝图(上)

渤海的好风,复州的好沙,汉部的好酒。

狄喻与折彦冲等兄弟七人一边观海闲聊,一边喝酒吃肉。曹广弼和杨开远正在谈论着杨应麒刚刚讲述的大宋之行,欧阳适对这个却没什么兴趣,扯着阿鲁蛮不停地打听杨应麒被大嫂抱着流口水的丑事,萧铁奴在旁边添油加醋,三人不时发出阵阵暴笑。杨应麒坐得远远的,装作没听见。

狄喻笑道:“好久没这么热闹了。要是永远都这样那多好!”

萧铁奴一听站起来大声道:“那怎么行!我们还都没建功立业呢!现在也就是辽南一方土大王,出了辽南就只是一个骁将,出了大金还有谁认得我们!”

欧阳适也道:“不错!我在南边的事业也只刚刚开始!哪里能现在就停下脚步!”

萧铁奴方才听过欧阳适的述说,知道他在海上的发展空间极大,心中蠢蠢,把杨应麒拉过来道:“老幺!你的脑子全好了吧!全好了的话,咱们大伙儿也该谈谈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杨应麒拔出折彦冲的佩剑,在沙滩上画了个大圆圈,画得很慢,一边画一边酝酿,画完之时,其他人的眼光也都被他吸引,停下各自的谈话听杨应麒道:“这个世界乱糟糟的,但自葱岭以东直到海边,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围着中原转。”

他在圆圈的中心点上一点:“当中原的政治家们把这个国家搞得比较有条理的时候,它就会稳定、繁华起来,并以文化余力沾润周边,同时接受周边有意的反哺——这是东方世界发展的正轨。反之,一旦中原衰落,让那些没有足够力量引导东方世界前进的邦族取得优势,那天下就会由常态转入变态——这无论对中原来说还是对周边邦族来说都不是好事。”

萧铁奴哼了一声道:“你的意思就是说,要大宋好了,其它国家才能好,是这个意思吗?”

“是!不过那是太平时节的形势。”

“那乱世呢?”问这话的却是曹广弼。

杨应麒:“在乱世,就得看谁能更好地吸收大宋盛衰升降之际外泻的余力。对我们来说,要想把握好未来的走势,第一要务就是盯紧汴梁!这也是我这次去相大宋皇帝的原因。”

萧铁奴问道:“那你相出什么没有?”

杨应麒叹了一口气道:“赵家天子有他聪明的地方,但不适合做皇帝。”

萧铁奴皱眉道:“那就是什么意思?你少兜圈子,直接说罢!”

“我的意思就是:这个皇帝不能依赖!或者说得再干脆些:他领导的这个朝廷,不能依赖!既然扶助他的路子只怕难以走通,我们便只好另寻出路!”

“另寻出路?”曹广弼皱眉道:“你是说全心帮助大金?”

杨应麒道:“大金国主确实够强,但就像我刚才所说的,他和他的部族也许有足够的行动力去征服这个世界,却没有足够的责任力去领导这个世界。他们破坏能力有余,建设能力却不足。因此,如果我们完全跟着他走,结果也只能变成他手里杀人的刀和征收赋税的箩筐。”

萧铁奴道:“能征服就很不错了!不过要只是成为别人手里的刀就太没意思了。”

杨应麒道:“我们出身卑微,无法进入大宋中央政局,更别说去左右它。但那毕竟是我们的父母之邦,出生之地,虽然没法从内部去改善它,但若能从外边来护着它,也算是尽了我们一份心意。”

曹广弼称是,萧铁奴却道:“护着大宋,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杨应麒道:“当然有好处!我们的威风来自大金,而财富来自大宋,只有大金强了,大宋稳了,我们身处其间才能左右逢源。如今大宋向我们示好,是因为有它有求于我们,要借我们解决契丹的威胁。而会宁能这样宽纵我们,则是因为大敌在侧!将来大辽若灭,大宋和大金势必接壤。若两国势均力敌,我们就能在其间长袖起舞。若是两国形势一边倒,我们反而要举步维艰了——大宋一统寰宇则我们成为鸡肋,大金无敌天下则我们兔死狗烹!”

曹广弼道:“若大宋能一统寰宇,那也未必不是好事。”

杨应麒叹道:“那只是附带说说而已,赵家天子只怕没那个魄力!我只盼他能保住祖宗的江山便不错了!”说着又在沙滩上画了一条线当黄河,画了一条线当海岸,画了一条线当燕云十六州北边的山峦:“古今三大都城都有其屏障和破口所在。长安的破口在陇右,洛阳的破口在河东,汴梁的破口则在燕蓟!大宋定都汴梁,却偏偏没有收回燕蓟,所以它最重要的国防线便不完整!许多内政问题如冗兵等其实都由此而来。只有让大宋拿回燕云一带,它才能保持一个相对完整的外防线,才可能继续作为天下的重心,才有余裕去料理内政问题。而收回燕云也正是这次金宋联盟最重要的条款。”

曹广弼点头道:“如果大宋能取回燕云,中原大安。”顿了一下又道:“大宋若取回燕云,大辽必定亡国。到时候长城之内为大宋,长城之外为大金,两国接壤只怕多有纷扰。若起冲突,我们如何自处?”

杨应麒道:“其实是否会起冲突,要看两国如何处理。宋金两国本无宿怨,若一方面我们居中调停,动之以情理;另一方面大宋示大金以强劲,威之以实力。一内一外双管齐下,保两国不起大冲突应该可以做到。”

萧铁奴却道:“听了这么久,我还是没听到我们能在这件事情上得到哪些确确实实的好处!不如这样:打下辽国后我们请国主把宋、金交界的土地都给我们,让我们来做他们的缓冲!”

“不可以,也不可能!”杨应麒道:“六哥,我和你聊过的,大陆上的土地,我们一寸不取,我们未来的生命线……”他一指东南那片大海:“在海上!”

欧阳适大喜,萧铁奴却甚是不悦——在海上开疆拓土他根本就用不上力气!

杨应麒又道:“如今我们还太弱小,发展又太不均衡,还没本钱去和人打硬仗。所以得继续韬光养晦。大陆上的土地是大家都拼命争夺的,我们偏偏不要!我们现在要去抢占的,是大家都还没发现的宝山!那就是这片大海!”

第48章 寄篱的麻烦(上)第105章 大祸常在墙内(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60章 报怨军的去向(上)第125章 邓肃押粮第4章 过冬(下)第258章 那幕后的幕后(上)第26章 兵满万(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345章 辗转(上)第133章 胡部潜流>第2章 部勒(上)第184章 战第226章 汉部见闻(下)第93章 书生仗剑北游(下)第345章 辗转(下)第280章 兰蕙之心常忧疑(下)第241章 数语乾坤转(下)第333章 灵寿坟(上)第146章 故人矣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上)第259章 人心军心士心(上)第300章 坚毅与警觉(上)第331章 七军没(上)第207章 萧字旗(下)第263章 威逼利诱和解(上)第347章 岳幕(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122章 人死茶就凉第145章 新局哉第34章 海贼水兵(下)第69章 杨大人的书童(下)第165章 阴阳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围(下)第113章 羊图狐口食第108章 英雄亦无百年(下)第52章 韬晦之方略(下)第14章 乌古(上)第98章 情义利益分明(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89章 旧邦士子维新学(下)第252章 大变乱之前征(下)第207章 萧字旗(上)第28章 称帝号(下)第30章 新编胡伍(上)第262章 长江上的战争(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252章 大变乱之前征(上)第108章 英雄亦无百年(上)第99章 棋局谁是先手(下)第66章 宋使团的苦恼(下)第184章 战第136章 燕京变故>第33章 虚实反复(上)第65章 维吾尔族来客(下)第75章 海上盟约新议(下)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下)第250章 大胜利的背后(下)第19章 议婚姻(下)第91章 东南东北乱局纷(上)第223章 义军西渡(下)第70章 相国寺一日游(上)第244章 闺中儿女事(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31章 造船之业(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207章 萧字旗(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现身(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159章 针锋第351章 囚君(下)第64章 大金的两扇门(上)第54章 老和尚远来(下)第280章 兰蕙之心常忧疑(下)第192章 密见第184章 战第305章 西夏的将相(上)第7章 去向(下)第260章 却为谁家守土(上)第47章 后院的狼客(下)第187章 匕第255章 威胁下的团结(上)第19章 议婚姻(下)第226章 汉部见闻(下)第134章 特设新军>第263章 威逼利诱和解(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节(下)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下)第333章 灵寿坟(下)第314章 割地之议(上)第246章 良缘非良缘(下)第191章 入汴第135章 养军之策>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87章 问将军房事能否(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265章 大败之后当反思(上)第110章 虽知君乃豪杰(上)第323章 修罗之战(下)
第48章 寄篱的麻烦(上)第105章 大祸常在墙内(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60章 报怨军的去向(上)第125章 邓肃押粮第4章 过冬(下)第258章 那幕后的幕后(上)第26章 兵满万(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345章 辗转(上)第133章 胡部潜流>第2章 部勒(上)第184章 战第226章 汉部见闻(下)第93章 书生仗剑北游(下)第345章 辗转(下)第280章 兰蕙之心常忧疑(下)第241章 数语乾坤转(下)第333章 灵寿坟(上)第146章 故人矣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上)第259章 人心军心士心(上)第300章 坚毅与警觉(上)第331章 七军没(上)第207章 萧字旗(下)第263章 威逼利诱和解(上)第347章 岳幕(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122章 人死茶就凉第145章 新局哉第34章 海贼水兵(下)第69章 杨大人的书童(下)第165章 阴阳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围(下)第113章 羊图狐口食第108章 英雄亦无百年(下)第52章 韬晦之方略(下)第14章 乌古(上)第98章 情义利益分明(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89章 旧邦士子维新学(下)第252章 大变乱之前征(下)第207章 萧字旗(上)第28章 称帝号(下)第30章 新编胡伍(上)第262章 长江上的战争(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252章 大变乱之前征(上)第108章 英雄亦无百年(上)第99章 棋局谁是先手(下)第66章 宋使团的苦恼(下)第184章 战第136章 燕京变故>第33章 虚实反复(上)第65章 维吾尔族来客(下)第75章 海上盟约新议(下)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下)第250章 大胜利的背后(下)第19章 议婚姻(下)第91章 东南东北乱局纷(上)第223章 义军西渡(下)第70章 相国寺一日游(上)第244章 闺中儿女事(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31章 造船之业(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207章 萧字旗(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现身(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159章 针锋第351章 囚君(下)第64章 大金的两扇门(上)第54章 老和尚远来(下)第280章 兰蕙之心常忧疑(下)第192章 密见第184章 战第305章 西夏的将相(上)第7章 去向(下)第260章 却为谁家守土(上)第47章 后院的狼客(下)第187章 匕第255章 威胁下的团结(上)第19章 议婚姻(下)第226章 汉部见闻(下)第134章 特设新军>第263章 威逼利诱和解(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节(下)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下)第333章 灵寿坟(下)第314章 割地之议(上)第246章 良缘非良缘(下)第191章 入汴第135章 养军之策>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87章 问将军房事能否(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265章 大败之后当反思(上)第110章 虽知君乃豪杰(上)第323章 修罗之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