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定计

村里的人们照例对他们的归来给予了热烈的欢迎,赵星移发现,有一些妇女已经穿上了粗麻布做成的衣服,看来是为了节省布料,款式是清一色的吊带短裙,没有印染,是那种白色中微微带着一丝淡黄的自然色泽,布料的纹理很粗,质地也比较硬,穿着应该不会太舒服,但肯定要比那些树枝藤条编成的好太多,至少这也是真正的衣服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纯朴自然的短吊带裙,穿在一些身材苗条的少女身上,到是别有一番清秀诱人的意味。

离开一个月,翡翠谷的变化还是很大的,首先用来搭建竹楼的那些被插进地中的竹子,正如赵星移期盼的那样,都重新恢复了生机,片片嫩绿的新叶随风轻轻摆动,仿佛一栋栋竹楼也都有了生命一般,而家家户户几乎都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竹楼进行了装饰,没有了千篇一律,村寨更显和谐自然,还多了一丝人文的气息。几条鹅卵石铺成的青色小石径将村中主要的建筑连接起来,不用再担心人们长时间的踩踏会破坏谷中的青草了。

学校已经开学,每日上半天课,孩子们在这里再次走入学堂,去继承地球上人们千万年积累下来的知识和技能,将来在继续建设这个新家园的过程中,这些知识将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

科研区又多了好几栋竹楼,包括一栋比原来还大的试验楼,进驻其中开展科研工作的人员和学科更多了,这一个月来,取得的科研成果非常丰富,基础科研方面,历法已经被制定出来,由于瀛洲星的公转周期是四百二十天,地球上的历法已经完全无法使用,所以人们就以降落在瀛洲星的那一天作为起始,制定了瀛洲历,每年还是十二个月,但是每个月有三十五天,由于正好是整数,没有闰年,也没有闰月,倒是简单,而今天,就是瀛洲历元年二月十一日;

度量衡等标准尺度也已经确定下来――有了已知尺寸和重量的休息箱,只需要几个很简单的换算就可以了;时间记法同样测算完成,村中间一个大大的玻璃沙漏加上一个日冕仪组成了全村公用的钟表――一天还是定为二十四小时,分秒等单位都不变,但是由于这瀛洲星的自传周期为三十二小时,所以每小时变成了八十分钟;机械设备方面,纺织机和独轮手推车都已经研制成功,不过由于只有石质工具,对木料的加工很困难,导致这些设备的生产速度很慢,质量和性能也不算很理想;布料和服装已经进入规模化生产,但是由于织布机的数量限制,产量同样不高,目前只产出了不到一万套衣服,都优先供应给了年轻的女性;玻璃器皿的生产则进行的比较顺利,大量碗碟瓶罐等日用品和实验室用的容器都被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巅峰之作就是村中央那个一米多高的玻璃大沙漏,当然毕竟是土法工艺,玻璃的质地和地球上比起来肯定还是差的很远,不过人们信心十足,相信随着各种科研以及工业综合水平的提高,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农业与畜牧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另外两只狩猎队的成立,肉食品的匮乏情况大大缓解,并且在翡翠谷西边五公里处的一个山谷内,利用天然地形结合人工围栏,建立起了第一个畜牧场,里面已经饲养了上千只捕捉回来的,被认为有驯养前景的动物。人们发现,这个星球上很多动物的智力水平相当的高,但并不平均,有些品种甚至还不及地球上的猪羊等,这个畜牧场选择的就是一些智力相对低下,性情温和的群居性草食或杂食类动物。今后随着饲养和研究工作的进展,一方面要进一步挑选出那些生长迅速,繁殖率高的品种,另一方面则展开人工圈养或放养的工作,让这些动物逐步适应这种生活方式,从而最终达到驯化的目的;

翡翠谷临近海岸,海产品方面资源丰富,那些剑麻织物虽然做衣服不怎么样,但却是非常好的渔网材料,目前已经有了好几只专门的捕捞队活跃在周边近海,利用竹排等简单的船只进行渔业捕捞,产量很不错,不过同心湖只允许个人垂钓,禁止大规模的生产性捕捞,以便保护其生态资源。

农业方面,已发现的面包果树林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主食需求,虽然南方人更喜欢吃稻米,不过在这里也只能改变习惯了,而惯于吃面食的北方人则非常满足,面包果加工出来的面粉就算在地球上也属于最好的品质。面包果树几乎不需要管理,只要到时去采摘就可以了,而在面包果壳的天然包装保护下,储藏也非常的容易。至于蔬菜瓜果方面,目前主要还是靠采集野生作物为主,不过人们已经在翡翠谷西南方几公里外,纽带河的下游选择了一大块平坦的谷地作为农业区,目前已经试验性的种植了几种野菜。翡翠谷周围的土地全都是非常肥沃的腐殖质土壤,虽然这导致了人们连适合烧制陶瓷的土都找不到,但用来发展农业却实在是太理想了,这些野菜长势非常旺盛,在进一步的品种选择后,相信人们用不了多久就不用再去采集野生的了。

探险队的安全归来以及发现铁矿的消息让所有的人都兴奋异常,人们象迎接凯旋的英雄般欢呼雀跃,船长则立刻设宴款待全体队员。

饭后,李强和赵星移两人没有休息,而是要求立即召开管委会会议,由于张燕已经不需要全天候带队狩猎,所以全体委员都在,会议随即召开。

李强照例先汇报了这次考察的执行情况,并将图纸等成果提交给了管委会,随后,赵星移对所探索区域的地质地貌、动植物分布等作了概要性的描述,并在最后重点说明了铁矿的发现过程和储藏量、品质等情况。

一切明了之后,委员们都对能顺利发现品质这么高,储藏量这么大的铁矿表示非常高兴,但同时也对铁矿区内存在那么强大的野兽表示担忧,担心这会阻碍人们的开采工作,众人一时都纷纷低声议论。

船长思考了片刻,然后看了看在座众人,说道:“看来总是好事多磨啊,好容易找到了铁矿,却又有这么厉害的野兽看守着,大家说说,有什么好的建议一起来商讨。”

会场出现了短暂的沉寂,每个人都努力思考着解决的办法,过了一会,卫琴首先打破了沉默:“按照李强他们的说法,这种野兽的皮非常厚,就咱们目前的武器装备来说,几乎无法伤到它们,不过既然它们怕火,那咱们再用火来对付它们行不行?”

这个办法其实很多人都在想,见卫琴说了出来,张燕却摇了摇头说道:“不太容易,野兽虽然怕火,但并不是说可以随便放把火就能烧死它们。这里的森林湿度太大,很难将成片的树木引燃,而那种野兽体形大,速度快,如果没有足够宽并且足够旺的环行火场,那么顶多烧掉它们点皮毛,解决不了问题的。”

卫琴想了想,感觉的确是如张燕所说,微微叹了口气,没有再说话。

“对付大型野兽用陷阱往往是比较好的办法,不知道能不能用来对付这种野兽?”夏建瓴教授思索着说道。

“恐怕也不行。”张燕再次摇头:“如果只有一只,用陷阱无疑是最好的方法,但是那群野兽最少也有二三十只。从李强他们的讲述看,这种野兽的智力水平肯定不低,不可能反复上当往陷阱里面钻,所以这办法也不行。”

“那如果利用它们怕火的天性,用火从三个方向驱赶它们,而在另一个方向上挖掘一系列的陷阱,在它们惊慌失措,慌不择路的情况下,会不会全部落网?”夏建瓴教授继续完善着自己的想法。

张燕还是摇了摇头:“难!首先还是老问题,如何在三个方向上引燃足够旺的火,而且就算能够引燃,如何让这些火一起往中间烧来驱赶野兽更是个问题。如果用人拿着火把的方式来驱赶,则风险太大,因为只要有野兽没落入陷阱,或者是野兽急眼反过来攻击驱赶它们的人,那么仅仅只要一只,就会给咱们造成无法接受的伤亡,所以这么做,还是不可行的。”

张燕的分析都很在理,几个想法被一一否决,人们一时间也再想不出其它的办法,会场再次沉寂下来。

船长左右看了看,见没人再发言,便笑着对张燕说道:“看来这狩猎队的工作已经让你成了捕猎专家了,呵呵,现在大家的主意都被你否定了,那你也得说说你自己的办法吧,怎么样?”

张燕愣以一下,撇了撇嘴,微微有些脸红,悻悻的说道:“嗯――我……也还没想到更好的办法呢。”

“呵呵呵…….”

张燕的娇憨惹起了一阵善意的笑声。

船长又看了看李强和赵星移,问道:“那你们呢,你们掌握第一手资料,对那些野兽有直观的印象,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

赵星移看了李强一眼,见李强没有发言的意思,便想了想,缓缓的说道:“昨天离开铁矿区后,我和李强少校也一直在思考和讨论这件事,我们有一个办法,请大家给参谋一下吧。”

“嘿,你们这两个小年轻,有办法不早说出来,却让我们一帮老东西在这瞎想,真是该打。”杨致远教授故作不满的嚷嚷道。

赵星移微微报以歉意的一笑,说道:“我是想多听听大家的想法,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杨致远点点头:“嗯,既然这样,那你就快说说吧。”

赵星移理了理思路,说道:“我首先说说我自己对这件事的分析吧,根据兽群的行为和年龄结构判断,有铁矿的那个山谷应该就是它们的巢**所在,所以咱们不可能指望可以随便的将它们永久的驱离,但是铁矿又不能不采,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这群野兽全部消灭。但从昨天对战的情况来看,那种成年的野兽恐怕不论我们有多少人,都无法直接对付的了,剩下的,似乎也只有火和陷阱一类的办法可以选择了,虽然正如张燕少校刚才分析的那样,这两个方法也并不容易,但是如果变通一下,对这些办法加些改变和技巧,也许就可行了,我和李强少校想出的办法就是基于此的。”

赵星移停顿了一下,众人都凝神看着他,等着下文。

“这个办法的重点还是用火,但不是拿火把驱赶或是去引燃林木。我们设想,如果使用类似汽油瓶的武器,在短时间内集中大量投掷,让野兽身上以及其周围都沾满油料,然后一起点燃,这样,不论野兽们怎么跑,都难逃被烧死的结局。我们的基本思路就是这样,虽然具体的操作细节还需要仔细研究制定,但感觉应该是可行的。”赵星移说出了他的方法,目光扫视了一圈,等着大家提出意见。

众人都沉吟着,思考着这个办法的可行性。

“听起来似乎不错,不过咱们没有汽油啊。”严振国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个不难,只要把动物的脂肪和树脂等混合熬炼,再添加上适当的材料,就可以制成易燃性和燃烧持续性都很好的液体,这个办法看来可行。”齐孝儒教授替赵星移做了回答。

张燕也点点头说道:“嗯,似乎能行,不过你们有信心能把所有的野兽同时引到预定地点吗?按你们的说法,那种野兽的奔跑速度很快,如果不能同时把所有野兽引到一起再投掷燃料瓶,那后续跟来的野兽就非常难应付。另外一点,就是如何保证投掷期间人员的安全。野兽们就算被引到了一处,它们之间也不可能是紧紧的挨着的,相互之间一定有着一定的距离,这样二三十只野兽就会分布在一个不算太小的区域内,这样一来,就算有二三百人,一次投掷的燃料瓶数量也肯定不够,需要多次投掷,而这期间如何保证野兽攻击不到他们?”

“那就增加参与投掷的人数啊。”卫琴插口说道。

“不行的,很难再增加多少了。” 张燕解释道:“因为按一般人的投掷距离,也就二三十米,同时投掷时需要站的比较散,人太多,后面的人根本投不到位。”

赵星移微微笑了笑,看着张燕说道:“张燕少校这两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其实昨天李强少校也跟我提过相同的问题。针对第一点,按昨天的情况看,那群野兽是在它们的首领到达并下达命令后才一起追击我们的,这说明它们是一种群体行动的动物,并且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应该是可以把它们全部引到一起的。至于第二点,原本比较难解决,不过好在那个山谷的地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那里是一道很长并且不算太高的悬崖,咱们只要让投掷人员埋伏在预设地点旁的悬崖上,将兽群引到悬崖底下后,他们不管怎么投都是安全的。这两个问题这么解决你看可以吗?”赵星移解释完毕,询问张燕的意见。

张燕皱着眉头想了想,终于点了点头:“应该是可以了,算你通过。不过,你干嘛非要强调这两个问题昨天李强就提过,是不是认为我是跟在他后面发马后炮?”张燕突然话题一转,瞪着眼睛质问赵星移。

赵星移被问的一愣神,一下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看了看李强,却见他不动声色,装作没听到,而其它几个人都是面带微笑看热闹。

赵星移微微咳嗽了一声,决定不回答张燕这个无理取闹的问题,环视会场,问道:“各位看看这个对付野兽的方法是否可行?如果可行,下一步该怎么进行?给点意见吧。”

好在张燕虽然有些刁蛮,但也并非不知轻重的人,轻轻哼了一声,不再取闹。

见众人都再提不出什么意见,船长接过了话题:“看来大家对赵星移和李强想出的办法还是比较认可的,那咱们就这么定了,铁矿的采集越早展开越好,所以咱们会后就着手准备。就请赵星移来全面负责这次的捕杀行动吧,李强给予全力配合,随后请你们制定一份详细的行动计划出来,有没有问题?”

赵星移和李强都点头表示没问题,船长又接着说道:“那燃烧剂的研制工作就请齐院士多辛苦一下了。”

齐孝儒“呵呵”一笑道:“什么辛苦不辛苦的,这是我份内的事嘛,三天之内,保证完成。”

船长又转向严振国说道:“制造燃料瓶的玻璃瓶子就请你尽快安排生产吧,不知道需要多少个?”

赵星移一旁插口道:“有两千个左右应该够了。”

船长点点头:“好,就两千个吧,老严认为需要多长时间能生产出来?”

严振国想了想,说道:“三天差不多了。”

船长一按桌子,说道:“好,那咱们就暂定二十五号一早出发,大家看看行不行?”

众人一致同意,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随后,讨论完一些其它方面的事情后,会议结束。

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三)第1章 无尽之海(三)第17章 最长的一天(五)第1章 第三次探索(四)第3章 重聚(四)第18章 哪里跌倒哪里站起(四)第2章 救援(三)第5章 黑沼泽(八)第3章 迁徙(五)第6章 交流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七)第12章 新华东区见闻(二)第3章 迁徙(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二)第3章 迁徙(五)第4章 归来第18章 哪里跌倒哪里站起(三)第11章 训练营第2章 救援(一)第2章 发现之旅(三)第6章 初具规模(二)第3章 迁徙(四)第7章 第二次探索(二)第8章 定计第5章 第一次探索(三)第11章 吉祥绿洲第5章 黑沼泽(八)第4章 神树村(一)第6章 交流第4章 神树村(四)第5章 冰雪世界(三)第2章 登陆(四)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三)第4章 定居(二)第2章 登陆(六)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三)第3章 迁徙(五)第18章 哪里跌倒哪里站起(四)第1章 无尽之海(五)第4章 定居(一)第6章 初具规模(一)第18章 哪里跌倒哪里站起(四)第3章 迁徙(二)第11章 训练营第7章 第二次探索(一)第5章 黑沼泽(六)第8章 定计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二)第2章 救援(二)第11章 训练营第3章 重聚(三)第5章 黑沼泽(八)第17章 最长的一天(五)第1章 第三次探索(四)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一)第5章 冰雪世界(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五)第3章 重聚(四)第5章 黑沼泽(八)第3章 迁徙(一)第5章 第一次探索(三)第17章 最长的一天(一)第17章 最长的一天(三)第5章 冰雪世界(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三)第2章 登陆(四)第6章 初具规模(一)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八)第3章 迁徙(二)第4章 定居(一)第3章 迁徙(一)第5章 冰雪世界(十)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七)第8章 定计第3章 重聚(二)第5章 黑沼泽(九)第5章 冰雪世界(五)第15章 惊变(二)第2章 登陆(四)第1章 无尽之海(一)第12章 新华东区见闻(一)第4章 定居(二)第13章 偏差(二)第5章 第一次探索(四)第15章 惊变(二)第3章 重聚(三)第3章 重聚(一)第2章 救援(四)第9章 小意外第3章 迁徙(二)第11章 训练营第7章 能源第4章 神树村(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六)第2章 救援(四)第2章 救援(二)第4章 神树村(四)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一)第7章 第二次探索(一)第3章 迁徙(一)
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三)第1章 无尽之海(三)第17章 最长的一天(五)第1章 第三次探索(四)第3章 重聚(四)第18章 哪里跌倒哪里站起(四)第2章 救援(三)第5章 黑沼泽(八)第3章 迁徙(五)第6章 交流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七)第12章 新华东区见闻(二)第3章 迁徙(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二)第3章 迁徙(五)第4章 归来第18章 哪里跌倒哪里站起(三)第11章 训练营第2章 救援(一)第2章 发现之旅(三)第6章 初具规模(二)第3章 迁徙(四)第7章 第二次探索(二)第8章 定计第5章 第一次探索(三)第11章 吉祥绿洲第5章 黑沼泽(八)第4章 神树村(一)第6章 交流第4章 神树村(四)第5章 冰雪世界(三)第2章 登陆(四)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三)第4章 定居(二)第2章 登陆(六)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三)第3章 迁徙(五)第18章 哪里跌倒哪里站起(四)第1章 无尽之海(五)第4章 定居(一)第6章 初具规模(一)第18章 哪里跌倒哪里站起(四)第3章 迁徙(二)第11章 训练营第7章 第二次探索(一)第5章 黑沼泽(六)第8章 定计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二)第2章 救援(二)第11章 训练营第3章 重聚(三)第5章 黑沼泽(八)第17章 最长的一天(五)第1章 第三次探索(四)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一)第5章 冰雪世界(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五)第3章 重聚(四)第5章 黑沼泽(八)第3章 迁徙(一)第5章 第一次探索(三)第17章 最长的一天(一)第17章 最长的一天(三)第5章 冰雪世界(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三)第2章 登陆(四)第6章 初具规模(一)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八)第3章 迁徙(二)第4章 定居(一)第3章 迁徙(一)第5章 冰雪世界(十)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七)第8章 定计第3章 重聚(二)第5章 黑沼泽(九)第5章 冰雪世界(五)第15章 惊变(二)第2章 登陆(四)第1章 无尽之海(一)第12章 新华东区见闻(一)第4章 定居(二)第13章 偏差(二)第5章 第一次探索(四)第15章 惊变(二)第3章 重聚(三)第3章 重聚(一)第2章 救援(四)第9章 小意外第3章 迁徙(二)第11章 训练营第7章 能源第4章 神树村(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六)第2章 救援(四)第2章 救援(二)第4章 神树村(四)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一)第7章 第二次探索(一)第3章 迁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