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63章 血战木门(下)

bookmark

攻打营寨的战斗已经进行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十丈长的木桥上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近千名没有来得及撤走了曹军基本上都被屠杀殆尽,只剩下数百人靠在寨门上苦苦支撑着汉军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他们绝望地大骂,不断地打砸寨门,企图让寨门开一条缝,让他们能退回营寨内,但大门纹丝不动,里面已经关闭得严严实实,他们只有死战一条路,甚至连投降之路也没有了,双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个时候谁也不会考虑战俘。

但营寨上曹军密集的箭雨减缓了他们的压力,寨墙上都挤满了曹军士兵,足有三千余人,他们从两边放箭,箭如飞蝗,铺天盖地的箭矢密集得不透风雨。

此时的汉军也同样死伤惨重,阵亡者已达千人以上,连主将张任也中了两箭,他背靠在一根桥桩上,十几名亲兵用盾牌护卫着他,在箭雨中指挥着战斗。

张任忧心如焚,现在汉军十分被动,被夹在内外寨墙之间,就仿佛被伏击一般,敌军两边射来的箭雨使汉军将士难以顾及,只能背靠背用盾牌防御。

但这样一来,他们就无法发动进攻,大量军队都被压制在十丈长、四丈宽的木桥上,这短短的一段木桥竟然挤满了近一千五百人。

密集如冰雹的箭矢扑向桥面,两百名汉军士兵手执巨盾,在木桥两边各形成了一道盾墙,有效地抵抗箭矢的射入,尽管如此,但桥面上还是太危险,若曹军用火油攻破木桥,他的军队必将死伤惨重。

事实上,曹军也不断用小型投石机将一桶桶火油砸向桥面,只可惜桥上士兵太多,木桶只能砸在盾牌之上,但立刻被卸落下两边的深沟,无法落在桥面上。

裂缝的东边已燃起熊熊大火,大火虽然无法波及到木桥,但山风将滚滚浓烟吹来,将木桥吞没了。

一群群士兵顶不住浓烟的熏炙,被迫撤离木桥退下,但立刻又有新的士兵顶了上来,也正是因为这样,张任不愿意将士兵撤离木桥,用士兵的肉盾护卫木桥,抵御曹军不断发射而来的火油和火箭。

现在他们只能坚持到鹰击军杀入营寨,营寨地势太高,居高临下,几乎是将他们死死压制住,使他们难以发动进攻,一旦曹军火油烧毁了木桥,他们再想夺下木门寨,那就要付出更加巨大的代价。

张任心急如焚,鹰击军怎么还没有发动攻击?

.........

张任也想不到,此时鹰击军也遭到了巨大的麻烦,他们下山时还是被哨塔上的曹军发现了,哨兵立刻敲响了警报,张郃这才意识到汉军是声东击西,他立刻派出五百人向崖壁上的汉军发动弩箭攻击。

此时崖壁上被困住了一百余名鹰击军士兵,他们一边单臂拉拽着绳索缓缓下降,一边高举盾牌,应对密集射来的箭矢。

更要命是,山崖下面布满了上千根数尺长的铁制尖刺,只有在靠近地面时才会发现,这就是用来对付山崖上的偷袭者,如果他们仓促跳下,必死无疑。

这时,已经有五六名鹰击军士兵被箭矢射中,惨叫着摔下山崖,死在尖刺上,任平额头上的汗珠滚滚落下,这是他的责任,他没有发现地面上的尖刺。

如果这次偷袭失败,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时他忽然发现山崖的右面有一条甬道,用石块砌成,宽三尺,长二十余步,直通营寨内,估计是用来安装崖壁上的木筏,十几名曹军士兵就站在甬道上向他们放箭。

这个发现令任平大喜,他回头大喊一声,“大家跟我来!”

他将盾牌背在后背,攀住岩石,拉动长索慢慢向甬道靠近,身子也不断下降,离甬道还有一丈,他将绳索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绕了几圈,固定在岩壁上,随即纵身一跃,跳上甬道。

左手执盾,右手拔出战刀,大喊着向前方冲去,用盾牌架住了一名曹军士兵的长矛,反手一刀将敌军劈下甬道。

这时,十几名鹰击军士兵也跟着他跳上了甬道,向前方奔去,曹军士兵也发现有人冲上了甬道,两百余名士兵纷纷举起长矛,呐喊着向甬道这边迎战而上。

地面上的尖刺密集,使鹰击军士兵无法落地,只有通过甬道才能杀进营寨,这条甬道便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杀上去!”

一名曹军牙将指挥着战役,他发现箭射崖壁上的敌军效果不大,几轮箭才射死五人,而那条甬道将会成为敌军的突破口,他改变了策略,大声喝令,“全军压上去,用长矛刺死敌人!”

数百名曹军士兵蜂拥而上,十几名鹰击军士兵抽出随身携带的单弩,向甬道前方的曹军射击,尽管他们人数不多,但箭法却极为精准,将正蜂拥冲上甬道的曹军士兵纷纷射翻倒地。

但曹军人数太多,还是有上百人冲上甬道,而与此同时,又有十几名鹰击军士兵跳上甬道,一共三十人手执盾牌和战刀与曹军士兵鏖战,他们神勇异常,配合默契,杀得曹军节节败退。

任平用夺来的长矛一连刺死数人,大喝一声,率先冲下了甬道,身后三十名手下也跟着他杀出一条血路,冲下甬道,这就意味着汉军士兵夺取了这条关键的通道。

两边曹军疯狂杀来,企图杀死他们,夺回甬道,这时,张郃也得到消息,为了堵住敌军从后面袭击营寨,他又派来五百精锐士兵,先后投入了上千人,都是曹军中勇猛善战的精锐之军,他们形成了密集的防御肉墙和鹰击军拼杀。

双方的战斗开始进入了白热化,但鹰击军没有配备长武器,只有盾牌和战刀,这便使他们强大的战斗力无法发挥出来,只能夺取敌军的长矛作战,极为不适手。

但随着新一批鹰击军士兵登上甬道,他们武器劣势立刻扭转,二十几名鹰击军士兵带来了数十把斩马刀。

这种斩马刀原本是重甲步兵的装备,但因为它轻巧、坚固、锋利,实用性极强,随着冶炼铸造技术成熟,斩马刀便渐渐开始在其他军种中装备,鹰击军就是第一批装备的军种。

随着斩马刀进入鹰击军士兵手中,被动的局面顿时扭转了,鹰击军士兵开始变得锐不可当,长长的斩马刀劈过,便会血光四溅,敌军士兵被拦腰斩断,或者被劈掉头颅。

这时曹军也杀红了眼,阵亡一批又会涌上一批,层出不穷,死尸层层叠叠,竟堆积了三尺高,严重地阻碍了进入营寨的道路。

以至于后面的鹰击军士兵不断用长柄将死尸挑开,但曹军人数众多,尤其防不胜防的冷箭使鹰击军士兵也同样死伤惨重,近半个时辰的争夺战中,已经有近三十人阵亡,这是鹰击军成立以来最惨重的一次伤亡。

这时鹰击军副校尉吴班已从山崖上下来,冲到了最前面,他外号叫‘长臂猿’,是五百鹰击军中罕见的高大魁梧之人,他身高足有八尺二,体格魁梧异常,力大臂长,一丈八尺长的斩马刀在他手中俨如修罗场的屠刀。

吴班是吴懿之弟,是巴蜀军中与雷铜齐名的猛将,他不仅身材高大,而且异常敏捷灵巧,刘璟因为鹰击军中缺乏善战的猛将,便封吴班为副校尉,为刘正的右副将,负责冲锋陷阵。

他率领五十名善战的鹰击军士兵从悬崖上下来,也投入了战争之中,他的到来完全扭转了战局,刀光闪过,只见人头滚滚落地,血肉横飞,肢体分离,惨叫声响彻夜空。

吴班大吼一声,一跃冲进了人群,利刃挥劈,四名曹军士兵被拦腰斩成八段,再反手一刀,三颗人头飞起,脖腔鲜血喷出一丈。

吴班的凶神恶煞吓坏了围在他身边的数十名曹军士兵,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凶残的杀神,皆吓得两腿发颤,吴班杀得兴起,狂吼一声,挥刀向数十名士兵扑去,十几刀劈过,又有十几人身首异处,曹军士兵吓得大喊一声,转身便逃。

吴班仰天大笑起来,他一挥手,大喊道:“弟兄们,杀进敌营!”

这时,越来越多鹰击士兵从山崖上下来,连主将刘正也下了山崖,四百余鹰击军士兵大展神勇,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终于被打开了。

..........

随着数百鹰击军从后面杀进了营寨,战局开始发生逆转,越来越多的曹军被迫转而去对付杀进营寨的鹰击军士兵,连张郃也被迫转而去对付攻入内部的敌军。

而固守寨门的曹军士兵只剩下千余人,张任已经知道刘正的军队得手了,他厉声令道:“全军杀上,攻入城去!”

低沉的号角声吹响,战鼓如雷,数千汉军呐喊着冲过木桥,百余名士兵抱着撞城槌冲向营寨高墙,在他们身后,数千汉军士兵一起放箭,箭矢如雨,压制住了城头上的曹军士兵。

千余名曹军士兵见势不妙,纷纷从寨墙上通道撤到大门,准备迎战大门前的恶战。

“轰!”一声渗透人心的闷响,大门剧烈晃动,门后的数十名曹军纷纷惊恐后退,这时,百名汉军爆发出一声呐喊,巨大的攻城槌再次撞上了寨门,寨门承受不住如此猛烈的撞击,终于被撞击碎裂,大门洞开。

木门寨的寨墙虽然坚固高大,且居高临下,连普通攻城梯也无法企及,但它还是有短板,就像一只盛满水的木桶,当其中一块桶板破裂后,那么整个木桶都无法盛水了,不管其余桶板多么坚固耐用。

大门被撞开,看似固若金汤的营寨防御在瞬间便瓦解了,汉军如潮水般的杀进了木门寨,张任率领数百士兵奔在最前面,如狂风卷过黑夜,最先冲进了寨门。

此时,木门寨的曹军沉浸在极度的惶恐和茫然中,营寨被攻破,使他们不知所措,数千汉军士兵冲进了大寨,战刀劈砍,长矛戳刺,人头被劈飞,胸膛被刺穿。

在凶猛如虎的汉军面前,任何抵抗都是徒劳,守军纷纷跪地投降,顽抗者被当场格杀,张任率军一路疾奔,一直冲到木门寨的东门,此时东门已经被鹰击军攻占,张郃率领千余士兵企图冲破敌军阻拦,逃出木门寨。

双方在东门前争夺鏖战,张郃骑在马上,正和步将吴班激战,尽管吴班是蜀中猛将,但和河北名将张郃相比,还是略逊一筹,被杀得连连后退,眼看抵抗不住。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震天的喊杀声,张郃发现数千汉军正向这边杀来,为首大将似乎是汉军主将,他心知不妙,也顾不得吴班,调转马头向大门冲过去,挥舞点钢槊,一连刺翻十几人,杀开了一条血路。

他的亲兵趁机推开了东门,张郃双腿一夹战马,冲出了东门,带着百余亲兵惶惶向东逃去。

“投降!我们投降!”

千余曹军见张郃逃走,他们却逃跑无望,开始大喊起来,他们的投降喊声成了最后一根压倒骆驼的稻草。

一群群曹军士兵放下武器,片刻便近两千人投降,他们跪倒在地上,恳求汉军的饶恕,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恐惧,很多人都浑身发抖,连跪都跪不住了,彻底瘫软在地上。

这时赵云也进入了营寨,他眯着眼打量着这座坚固的营寨,打量仓帐中堆积如山的粮食,他心中长长松了口气,夺取了木门寨,意味他这次任务已成功一半。

第521章 武阳不利第953章 高台攻守第954章 地道攻势第714章 毫无诚意第576章 危局反击(上)第212章 隔墙有耳第539章 返回襄阳第275章 钻入圈套6第1098章 亲临许昌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936章 海外军城第705章 严密搜查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1105章 中原大战(四)第470章 甘露寺相见(上)第564章 初战历城第266章 心无灵犀第368章 疫病初现第463章 孙尚香的选择(中)第1097章 许昌危机第105章 大恩于陶第29章 刘备的深意第995章 激战会县第440章 无奈撤军第479章 司马懿的第一战第816章 初战匈奴第866章 偷袭午亭第231章 来历不明的道士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741章 出使失败第782章 江东风云(二十六)第504章 威逼利诱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598章 初步试探第335章 汉江初见第384章 真正的劲敌第768章 江东风云(十二)第933章 濡须破局(上)第246章 三方角力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84章 验功第8章 惊心动魄的一夜第177章 下雉县的土产第1046章 两使会交州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1040章 杀鸡儆猴第1026章 吴郡之战(下)第1029章 大堂对质第519章 兄弟争位第1030章 兵围建业第300章 饮马汉水第424章 西线布局(上)第1004章 相国之争第893章 心事难平第1012章 汉国科举第1051章 难容政敌第672章 兵压渭谷第454章 荆州使者第565章 烈火焚城第731章 意外来客第1128章 汉魏决战(中)第521章 武阳不利第230章 商船出事第1040章 杀鸡儆猴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418章 下雉危机第902章 丰盛收获第79章 刀下留人第367章 紧急应对第516章 紧急求救第574章 连环双计第384章 真正的劲敌第477章 秭归出事第163章 一网打尽第528章 激战成都(五)第513章 老将争刀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777章 江东风云(二十一)第838章 娶妾与纳妾第250章 偷袭南阳第374章 神医角色第82章 小牛刀初试第19章 娶妻不幸如刘表第49章 钱是大问题第547章 巡视汉中第495章 再见刘琦第939章 假道灭虢第427章 新的威胁第534章 汉中风云(四)第784章 久别返家第1093章 腹地插桩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515章 后院失火第720章 姜维到来第872章 西复灵州第366章 战争悄然而至第329章 张机建议第454章 荆州使者第394章 最后的心结
第521章 武阳不利第953章 高台攻守第954章 地道攻势第714章 毫无诚意第576章 危局反击(上)第212章 隔墙有耳第539章 返回襄阳第275章 钻入圈套6第1098章 亲临许昌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936章 海外军城第705章 严密搜查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1105章 中原大战(四)第470章 甘露寺相见(上)第564章 初战历城第266章 心无灵犀第368章 疫病初现第463章 孙尚香的选择(中)第1097章 许昌危机第105章 大恩于陶第29章 刘备的深意第995章 激战会县第440章 无奈撤军第479章 司马懿的第一战第816章 初战匈奴第866章 偷袭午亭第231章 来历不明的道士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741章 出使失败第782章 江东风云(二十六)第504章 威逼利诱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598章 初步试探第335章 汉江初见第384章 真正的劲敌第768章 江东风云(十二)第933章 濡须破局(上)第246章 三方角力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84章 验功第8章 惊心动魄的一夜第177章 下雉县的土产第1046章 两使会交州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1040章 杀鸡儆猴第1026章 吴郡之战(下)第1029章 大堂对质第519章 兄弟争位第1030章 兵围建业第300章 饮马汉水第424章 西线布局(上)第1004章 相国之争第893章 心事难平第1012章 汉国科举第1051章 难容政敌第672章 兵压渭谷第454章 荆州使者第565章 烈火焚城第731章 意外来客第1128章 汉魏决战(中)第521章 武阳不利第230章 商船出事第1040章 杀鸡儆猴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418章 下雉危机第902章 丰盛收获第79章 刀下留人第367章 紧急应对第516章 紧急求救第574章 连环双计第384章 真正的劲敌第477章 秭归出事第163章 一网打尽第528章 激战成都(五)第513章 老将争刀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777章 江东风云(二十一)第838章 娶妾与纳妾第250章 偷袭南阳第374章 神医角色第82章 小牛刀初试第19章 娶妻不幸如刘表第49章 钱是大问题第547章 巡视汉中第495章 再见刘琦第939章 假道灭虢第427章 新的威胁第534章 汉中风云(四)第784章 久别返家第1093章 腹地插桩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515章 后院失火第720章 姜维到来第872章 西复灵州第366章 战争悄然而至第329章 张机建议第454章 荆州使者第394章 最后的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