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插足江西

白莲教和很多其他的宗教一样他的教义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妥尤其是立教之初教人向善像早期的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合称五戒)以求往生西方净土教义与佛教净土宗大致相同。

后来茅子元采用天台宗教理绘制《圆融四土三观选佛图》用佛像、图形和比喻来解说佛土的高低;简化并统一前人制作的念佛修忏仪式制定《白莲晨朝忏仪》。先前的净土结社参加者之间只是松弛的社友关系社与社互不相属茅子元将其改为师徒传授、宗门相属。他在昆山淀山湖建白莲忏堂自称导师坐受众拜又规定徒众以“普觉妙道”四字命名从而建立了一个比较定型的教门。

正是因为白莲教简单的修行法门再加上不忌婚嫁不剃不穿僧衣极大的吸引了民众扩延之势不断加快元朝至大元年138朝廷忌白莲教势力过大下令禁止。经庐山东林寺白莲堂主僧普度奔走营救白莲教才在仁宗即位1311年后恢复合法地位及至至治二年1322其活动又被限制。

自此白莲教走上了和朝廷对立的道路到明中叶以后民间宗教名目繁多有金禅、无为、龙华、悟空、还源、圆顿、弘阳、弥勒、净空、大成、三阳、混源、闻香、罗道等数十种有的一教数名。它们各不相属且教义、仪轨颇多岐异信奉的神极为繁杂有天宫的玉皇、地狱的阎王、人间的圣贤等等最受崇奉的是弥勒佛。各教派撰有自己的经卷称为宝卷统治者认为这些不同的教派实际上仍是白莲教民间也笼统地称它们为白莲教。

白莲教的历史在铭岚口中到来又是另外一番感受宗教的诞生被认为是愚弄人民的不错但是后来宗教本身似乎也被他自己愚弄了他宣称自己博爱无求宽恕仁和但是正是宗教引了世界上的不多见的血腥战争难以自圆其说!

欧洲最有名的就是十字军东征他们为的是击溃他们认为的异教徒那些不信奉天主的人和国度这场战争几乎持续了百年但是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有尸体和废墟一种自认为文明的文明毁掉了另一种文明!在中国这样的事很多只要熟读历史就会知道。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道家和佛家的争持。很久了从佛教传入中国的那天就开始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的盛行始于晋后南北朝无疑他那时几乎已经被确认为中国的本土文化了至少是被同化了。但是依旧是其他教派排斥的对象生存空间总是有限的容不得别人侵占尤其佛教被统治阶级确认为愚弄百姓的手段当然统治阶级自己也被愚弄了但是最不甘心的是道教“老子是坐地户干吗让你抢了饭碗”于是道教开始反击道人最有利的武器是人类对于长生不老的幻想。

道教投其所好皇帝总是希望自己不死的那我就炼丹所以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这样的皇帝想着法的不死结果比谁死的都早。秦始皇开始到汉代风行那时道家是老大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他还是想长生不老。可是都失败了老道们丢尽了颜面统治者开始不信任他们这时佛教来了带来了不同的思想这在当时必然是惊天地的。所以皇帝们纷纷投效佛家然而时间一久就会有人没耐心和尚不会炼药没法长生。天天在那唠叨老道就好了会炼丹先不说能不能长生但至少在床上很管用皇帝们面对那么多美女其实是满无奈的有了老道的灵丹多少可以威风一阵子。尽管他们的祖辈都死在这东西上可是这帮人就是没记性照吃不误所以从唐代开始你就数吧看多少人死在这顶上到了明代更深。

这也是王氏父子组织白莲教得以壮大的原因在这个时代科学极不达信奉神灵几乎成了百姓精神世界的唯一选择也成为他们暂时忘记冷酷现实的精神寄托都将希望寄托在来生。

“先生如果您需要我可以让哥哥联络各地教众归于您的旗下。”铭岚有些惶恐的说道自从她的身份被我知道以后她总是有些诚惶诚恐毕竟白莲教在这时被定为邪教她也自然就成了邪教圣女怕被我轻视的心理一直在她内心作祟给我讲白莲教的历史渊源估计也是想让我正确认识白莲教。

“铭岚既然你已经决定忘记历史就不要再提这些了至于白莲教以及你的哥哥我自有安排你安心的养病其他的都不用你想了。”我劝慰道。

此时我们正乘船北上铭岚的身体好了一些以后我们告别张家村的村民从大山里出来沿运河北上此时大船在河面上一荡一荡的看着铭岚有些消瘦的脸颊我心疼得说道。这些事确实不该让她这样的弱女子去费心劳神其实铭岚并不算柔弱从前我们一直被她柔弱的外表“蒙骗”了以铭岚的技艺即使是男子也不恐多让掩藏如此之深无疑是想忘记过去我也就没有必要让她为此事劳神了。

这些天王铭建一直对自己的去留忐忑不安看着铭岚一天一天的好转他内心深处十分高兴尤其是我并没有因为铭岚的身份而轻视她反而待她更好这让王铭建十分感动。然而于此同时他也为自己的命运担忧担任我的亲卫队长已经不太可能了这时亲卫队已经由副队长孙福亮接手众人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安排而我也只说王铭建另有他用。

对于自己前途的未卜王铭建忧心忡忡这两年他在朝鲜已经习惯了这样紧张而有节奏的生活并且以成为我的亲卫队长而自豪可是眼前的这一切随着自己身份的暴露都结束了自己的命运也因此再次扑朔迷离。

“铭建!”我亲切的称呼王铭建道他现在是我名副其实的大舅哥自然要亲切一些。

“先生有何吩咐?”对于我如此客气他反而有些不习惯了。

“没什么我想找你谈谈今后的去向!”这时临近傍晚船已经靠岸我们下船在运河边慢慢的走着远处几个亲卫遥遥的跟着以防不测。夕阳的余光投射在这个曾经在江湖摸爬滚打的山东汉子身上此时的他或许比当年初出草莽更成熟了一些吧。

“江湖是什么样子?真的有各门各派么?”我不解的问道这个问题我也曾经问过李杰可是他笑而不答毕竟他是属于邓家的只能算是半个江湖人半个买卖人。

“江湖?”这个词被我提起王铭建仿佛在翻开尘封的回忆一样沉吟了好一会才回答道:“江湖是什么?说来惭愧先生我也说不清楚或许从来就没有人能说清楚至于先生所说的各门各派确实是存在的可是他们被朝廷控制的十分严密门下的弟子以及家人都被朝廷记录在案稍有不轨就会被株连所以所谓的江湖这些门派中人并不多倒是绿林人物不少他们打家劫舍呼啸山林朝廷却拿他们没有办法剿了又剿可是比雨后春笋生得还快尤其是这些年自从白莲教起事以后再加上女真人在东北崛起朝廷已经顾不上这些了门派中人也偶尔会在江湖中走动可是不敢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王铭建这话并没有让我对所谓的江湖有什么更深的了解反而是一头雾水。

“那你们都靠什么联系又如何营生!”这话显然问得外行王铭建有些笑意但是还是耐心的给我解释道:

“像我白莲教主要靠各地信徒缴纳积香钱这些钱又称朝贡像我祖父和父亲自创建闻香教以来广纳信徒朝贡从来不少没有起事前在家乡广置田庄因势力庞大在众多教派中处于特殊地位影响尤大。至于其他的人有的贩运私盐有的打家劫舍还有的作保镖护院反正是三教九流各行各业都有。邓家手下就豢养了很多江湖人和各门派的关系更是实非浅很多门派都靠邓家的接济他们的门人也有很多在邓家营生。至于郑氏更是广纳海上豪杰皇帝也拿他没有办法随后就是我白莲教了虽然朝廷现在严令禁止可是各地仍旧有教徒活动很多分舵都秘密建立只要先生登高一呼估计天下必能群雄响应。”

对于号召教众造反我兴趣不大这些教众多是农民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其作战能力恐怕还不如义军所以别看白莲教号称二百万教众可是一造起反来三个月就被扑灭了让手无寸铁的农民和武装的士兵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这个到不着急天下还没有到大变的时刻等到了时候这些教众或许会派上用场我今天要和你谈的是想让你创建一块根据地。”我不紧不慢的说道。

“根据地?”对于这个名词王铭建不是不熟悉在军校我专门讲过游击战当时就谈过这个根据地的重要性。王铭建不解的是我为什么放着百万教徒不要而是自己去开辟一块根据地。

“是的根据地这次张家村的经历让我感受颇深百姓实在到了无以为生的境地我让你创建根据地一方面是聚集力量另一方面也是收拢百姓让他们有一个活路等到必要的时候千钧一击必可收到不错的效果。”

“先生说的是单以张家村来看百姓确实困苦不堪了的确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我绝对支持先生登上九五之尊只有像先生这样的人才配当皇帝。”

王铭建还是脱离不了古代狭隘的思想认为我是想当皇帝我也不去辩解让他这样去想好了毕竟思想的解放还没有到那地步中国数千年的君主制度也不是可以一朝一夕的改变的于是我笑了笑道:

“要是那样铭岚可就成了皇妃你可就是国舅了!”

“不敢不敢戏文里国舅都不是好东西我不要当这个国舅我就还想给先生您做亲卫队长。”王铭建憨厚的笑道。

“铭建以你的才能和身世作队长太委屈你了你的宿命应该是疆场成为一代开疆拓土的名将。”我这话说得王铭建热血沸腾用崇敬的目光看着我是时候了见到火候以到我吐出心中的计划。

“铭建此时江浙闽粤因海上贸易而殷实是以不适合展百姓而湖南湖北也因地势之利暂时少受波及所以我希望你将根据地建立在江西这里有几大便利第一江西多山少地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第二江西临近闽粤江浙便于对你进行补给;再一点就是江西临近湖南湖北两个粮仓靠着安徽将来一旦起事可以就势占领湖广这既解决了粮草的问题也解决了兵员的问题你看如何?”

其实从福建出后我就在策划派人去江西。整个北方已经被义军折腾得田地荒芜人口凋零实在没有展的空间和余地这种动乱如不扼制的话将会顺势蔓延至湖南、湖北乃至整个南方。历史上清军入关到最后平定天下整个中原大地都遭受洗劫致使刚刚萌芽的资本主义被迫停滞重新回到封建专制更是经历了百年的时间才重新恢复这是我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在江西建立一块根据地以此驻军养兵必要的时候迅出兵占领湖广遏制义军南来很有必要。

说道江西自然想到井冈山这个革命圣地其地处江西西南部、湘赣交界处的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峻中部多崇山峻岭两侧是低山、丘陵是个不可多得的建立根据地的好地方最重要的是井冈山中有不少井状盆地其中心茨坪就是比较宽阔的山间盆地这也是其得名的原因。再加上井冈山的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春季湿润多云雾夏天凉爽多阵雨秋季天高水少冬无苦寒雪雨霏当真是一个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好地方唯一不便的就是交通不利这也正是建立根据地的优点在这里展不容易被现说藏甲十万也不为过(要不当年毛主席也不会选这里)。

建根据地的事是早就有了打算只是人选一直没有着落此时王铭建身份的明朗让我下定了决心派他去有白莲教的背后支持和群众基础相信他在那里开展工作会比较顺利再有福建和浙江的支援在金钱和物资军械上也不会有什么困难。

对于我的提议王铭建思考了很长时间我俩就这样漫无目的的顺着运河向上走终于王铭建停下了脚步神色坚定的对我说道:

“既然先生信任我铭建就是赴死也莫敢不从只怕辜负了先生。”

“你说得哪里话从私而论你是的我大舅哥从公而论你这两年的表现很是不错早就该将你放单飞了无论是计谋还是武功你都是上佳人选只是我一直舍不得你今次也实在是手中难有可信任的人了否则我是万不会放你走的。我给你提供一个去处你可以到井冈山一代展那里山高林密且气候适宜是个不错的去处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建议如何展怎样壮大今后就全要看你自己的了。记住要自信自强有什么困难就尽管说我一定会全力支持你的无论是钱财物还是兵马枪都以你优先我要你打造出一支最精悍的山地部队来。”我鼓励道朝鲜多山但是山地作战却并不擅长女真和蒙古皆善于平原作战所以构建一支强悍的山地部队很有必要。

“是的先生说的话我一定谨记在心我这就联系教中兄弟只是多年未曾联系不知道还行不行。”王铭建听我这么说已经跃跃欲试了毕竟不是谁都有机会可以自己独当一面的。

“不急不急你先随我去荣阳大会之后再动身前往江西说不准这次大会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是先生!”王铭建仍旧谨慎恭敬的对我。

“好了好了我的大舅哥你就别在这样了我们已经是一家人了还哪里用那么客气你有这个机会是靠自己能力争取来的。不过丑话说在头里白莲教有的分支口碑可不好你要约束教众愚弄百姓蒙骗乡里的事情可不许作更要把握好白莲教今后的去向尤其是教派之争要把握好分寸否则可别怪我面冷心黑。并且不要以展教众的形式扩大势力范围你的任务是借助白莲教而不是依靠白莲教我要你训练的是能打仗绝对服从的军队而不是一帮只会画符念咒的乌合之众。”

“是的先生我一定牢记先生今日的教导!”可能是习惯了的原因王铭建对我的称呼始终是改不了口。

第28章 传教士第22章 商路(下)第10章 三件事第21章 次品第22章 商路(下)第9章 惊喜第28章 邓家(上)第22章 就职大典第37章 黄雀在后(下)第37章 黄雀在后(上)第26章 赋税第28章 较量第1章 大移民第6章 一桩生意第10章 金融危机第2章 两面夹击第26章 赋税第8章 造反第1章 起航第23章 惊艳(上)第30章 百废待兴第7章 危机(二)第31章 筹备第15章 无敌战舰和海上堡垒第30章 大儒第19章 囤积(上)第7章 危机(二)第12章 多事之秋第11章 筹备南行第37章 黄雀在后(下)第13章 大获全胜第12章 重操旧业第22章 大海战(一)第1章 天雷勾地火动第4章 赌注第24章 刺杀第25章 军事改革(上)第9章 苏醒第24章 刺杀第6章 一桩生意第8章 军火买卖(下)第4章 洪承畴第11章 对马海战(三)第6章 正人君子第7章 备战第28章 较量第22章 大海战(一)第1章 大移民第34章 攻其必救第14章 噩耗第34章 攻其必救第22章 大海战(一)第5章 南迁之议第22章 商路(下)第1章 出征第7章 平壤第4章 陷入困境(下)第6章 正人君子第25章 气吞万里如虎第29章 惹祸第3章 遭遇第3章 治人第29章 代理第3章 新城(上)第30章 自杀第13章 讨论(下)第15章 战淮海(二)第7章 备战第13章 讨论(中)第27章 蜜月第30章 嫌隙第7章 备战第13章 秦淮晚风第16章 泊船金陵第12章 瞒天过海(上)第19章 心计第13章 授课第1章 烽火台第7章 院判第31章 开张大吉第2章 攻城第23章 历史舞台第24章 骗婚第13章 讨论(中)第24章 堂吉诃德计划(上)第15章 瘟疫(二)第26章 赋税第13章 落难第20章 罢课第15章 密谋第30章 百废待兴第2章 攻城第29章 升官第5章 间谍第29章 初春(上)第13章 李记运河第38章 断壁残垣(上)第22章 大海战(一)第7章 院判
第28章 传教士第22章 商路(下)第10章 三件事第21章 次品第22章 商路(下)第9章 惊喜第28章 邓家(上)第22章 就职大典第37章 黄雀在后(下)第37章 黄雀在后(上)第26章 赋税第28章 较量第1章 大移民第6章 一桩生意第10章 金融危机第2章 两面夹击第26章 赋税第8章 造反第1章 起航第23章 惊艳(上)第30章 百废待兴第7章 危机(二)第31章 筹备第15章 无敌战舰和海上堡垒第30章 大儒第19章 囤积(上)第7章 危机(二)第12章 多事之秋第11章 筹备南行第37章 黄雀在后(下)第13章 大获全胜第12章 重操旧业第22章 大海战(一)第1章 天雷勾地火动第4章 赌注第24章 刺杀第25章 军事改革(上)第9章 苏醒第24章 刺杀第6章 一桩生意第8章 军火买卖(下)第4章 洪承畴第11章 对马海战(三)第6章 正人君子第7章 备战第28章 较量第22章 大海战(一)第1章 大移民第34章 攻其必救第14章 噩耗第34章 攻其必救第22章 大海战(一)第5章 南迁之议第22章 商路(下)第1章 出征第7章 平壤第4章 陷入困境(下)第6章 正人君子第25章 气吞万里如虎第29章 惹祸第3章 遭遇第3章 治人第29章 代理第3章 新城(上)第30章 自杀第13章 讨论(下)第15章 战淮海(二)第7章 备战第13章 讨论(中)第27章 蜜月第30章 嫌隙第7章 备战第13章 秦淮晚风第16章 泊船金陵第12章 瞒天过海(上)第19章 心计第13章 授课第1章 烽火台第7章 院判第31章 开张大吉第2章 攻城第23章 历史舞台第24章 骗婚第13章 讨论(中)第24章 堂吉诃德计划(上)第15章 瘟疫(二)第26章 赋税第13章 落难第20章 罢课第15章 密谋第30章 百废待兴第2章 攻城第29章 升官第5章 间谍第29章 初春(上)第13章 李记运河第38章 断壁残垣(上)第22章 大海战(一)第7章 院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