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讨论(下)

刘星清越的声音在大帐内回响给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也让我刮目相看这和我搜集到的资料差不多难得的是他加上了自己对这次战役的见解而且十分中肯可以说说道了点子上在马背上的蒙古人几乎是不可战胜的平心而论:若论吃苦耐劳当时的蒙古战士无人可敌必要时他们可以靠吃生马肉喝马血维持生命。蒙古人作战时机动性第一一般只带很少的给养士兵的吃穿问题主要通过掠夺战争地区的平民解决。可这次战争中蒙古人偏偏无法挥自己的特长他们一直未能突入内地居民区自不可能有平民供他们掠夺同时缺少战马在机动性上大打折扣。因此可见日本人的战术可谓十分高明当然这也需要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做后盾。

此次战役日本史称“文永之役”蒙古人在东亚第一次遇到了装备训练和勇气都不逊于自己的对手。高丽人在战斗中主要负责近战他们因遭受日本人的正面冲击而损失惨重。故而高丽人对日本军人的战斗力尤其是日本人的战刀印象深刻据说元军普通士兵的刀剑与日本刀一碰即断。相对来说使用弓箭的蒙古人损失小一些在他们看来日本人的弓箭虽威力强大但射程很短不能跟蒙古角弓相比。

清理了清理嗓子刘星同时也在观察众人的反应见大家都饶有兴趣的等待他的下文他更加信心十足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在如此多的军队高级将领前崭露头角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是众人的神色给了他最大的鼓舞尤其是我投以赞赏的目光让他信心十足的接着道:

“蒙古人第一次东征倭国结束后忽必烈认为倭人已领教了自己的威力遂再次派使者去倭国要求臣服但倭人很乾脆地将蒙古使者斩。忽必烈自然不会忍气吞声在统一中原之后他便着手准备第二次海上入侵。军队由中原各地蒙古和高丽招集至沿海地区接受登6作战训练远征军的粮秣补给也源源不断从全国各地征集同时高丽和中原东南沿海的造船厂也昼夜赶工制造大小战舰和运兵船。

如此大规模的远征准备自然无法保密倭人自从上次之后就严密侦视元帝国的动向对即将到来的第二次“蒙古来袭”做了充足的战争准备。此时倭国政局稳定北条时宗对镰仓幕府和倭国各藩的控制远胜以往因此倭人能够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抗击入侵。幕府在九州征用民夫于博多湾一带敌人最有可能登6的地区沿海滩构筑了一道石墙用以阻碍蒙古骑兵。当敌人进攻日期临近时北条宗盛和北条宗政分别率精锐武士军开往本州和九州沿海地区布防北条宗政的镇西军后来成为战斗的主力。同时九州各藩开始动员民兵日本其他地区的武士也赶来参战。

时隔八年后元帝国庞大的远征军由江浙和朝鲜两地同时出。此次出征的军容十分壮观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军队约二十万其中蒙古人四万五千高丽人五万多汉人约十万其中汉人大半为新附军(收编的南宋军)远征军中蒙古人自然是作战的中坚”

听到这里众人不禁咂舌这样的武力估计以目前的状况朝鲜再展十年也很难达到如此国力可是偏偏蒙古人败了所以众人更加聚精会神希望得到真正的答案。

“北方出海的舰队于五月底如倭人所料抵达博多湾在等待南方舰队期间蒙古人轻易攻占了博多湾的几个岛屿岛上的居民被全部屠杀岛上的建筑物也被尽被毁坏焚毁。六月上旬南方舰队抵达两支庞大舰队在九州外海会合之后元军开始登6作战登6地点九龙山距上次战争主力部队登6的地点不远。这次远征军遇到了更顽强更有效的抵抗倭国军队以石墙为掩护不断击退元军的进攻还伺机组织反冲锋。倭人最成功的一次反击击溃了高丽军主力高丽军统帅洪茶丘被俘杀几名蒙古高级指挥官也相继阵亡。”

此时的朝鲜和当时的高丽王朝不属于同一体系就像唐朝和宋朝一样所以虽然听得刘星一句又一句的高丽朝鲜众将到没觉得怎样直到听说洪茶丘被俘杀神色中才有一些无奈和悲愤毕竟也算是自己的前人这么窝囊的战死总是不光彩。刘星没有顾虑这些事实上他也不用顾虑营帐中女真、朝鲜和汉人的将领比例差不多应该说是一个级的杂牌军这也反映了当前朝鲜各军种的比例。只见他继续用嘹亮的声音说道: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远征军的损失已过三分之一但依然不能突破石墙。到七月下旬元军的粮草和箭已基本告罄此时无论蒙古人还是倭人大概都以为这次战争的结局将和上次相同会以元军的撤退收场。

八月一日太平洋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飓风风暴持续四天元军南方舰队的舰船基本被毁北方舰队的舰船也损失大半。北方舰队剩余的舰船搭载指挥官以及部分蒙古军和高丽军逃离战场驶返高丽。南方军的指挥官和部分高级官员眼看回天无术也只得丢下大部队乘南方舰队残存的几艘船逃离。此时九龙山的海滩上尚留有近十万元军这些人失去了补给和退路又无力突破倭人的防线只得等死。三天后倭人开始反攻将残存的元军驱赶至一处名为八角岛的狭窄地区然后纵兵攻击。元军大部被杀剩余的两万多人作了俘虏。倭人按照蒙古人的标准把俘虏分四等前三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高丽人和北方汉人全部被处死四等的唐人(南方汉人)免死后成为部民(贱民)。 ωωω тtκan C○

在这次惨败中南方军只有三名士兵逃脱他们拼凑了一艘小船幸运地漂回中原。忽必烈透过这三位幸存者终于知道了战败的真相此次战争的副统帅范文虎被斩其他官员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值得玩味的是倭人史称第二次蒙古入侵为“弘安之役”此次战争倭人投入的军队论质量和数量都远胜过第一次的“文永之役”蒙古人在战术上依旧没有丝毫的优势。按照倭人的说法蒙古人的战斗力并不像想像的那样强大倭人武士在各方面都胜过他们尤其在装备和战技方面。倭人装备的优势不仅在于战刀也在于武士的铁甲据说只要距离稍远蒙古弓箭就无力穿透武士的盔甲。倭人武士完全脱产自小开始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他们的战技胜过蒙古人毫不奇怪。蒙古人的记载称倭人擅长单打独斗这可以和倭人的说法相印证。倭人对元军中的汉人评价最低在他们看来汉军贪生怕死士气低落是标准的充数部队。不过汉人打仗不行做奴隶倒合适因此倭人最后赦免了部分汉人。”

刘星也不愿意说出最后一句话确实很丢人可是这是事实战争必须尊重事实否则带来的只有失败和屈辱。最后刘星强调和补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两次战争中的八年间隙期间倭人似乎改进了他们的弓箭第二次入侵时蒙古人现倭人弓箭的射程和穿透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已与蒙古强弓不相上下。关于日本参战军队数量各方的说法都很模糊。后来的一些一些野史称第一次战争倭人投入十多万军队第二次战争则有四五十万倭人参战。这种说法毫无根据也绝不可能根据我后来得到的资料当时的九州总人口不过几十万即便全民动员也不会有十万兵力况且并非九州所有地区都派兵参战。就是两百多年后刚刚结束没有几十年的战国时期倭人的财富和人口都远胜过当初战国时期几场着名的大战各方投入的总兵力也不过五六万人。倭国的军队数量不多部分原因在于倭人较崇尚精兵。我个人的估计第一次战争倭国军队约一两万第二次可能是五六万反正不大可能过十万人。”

刘星顺利的结束了他的言大帐中的众将也都陷入了沉思以如此兵力来东征倭国还是这样的结果以目前朝鲜之力确实说征服倭国有些自不量力了。刘星所提到的倭国强弓其实在现在看来并不是很强至少在最近的战斗中我军没有见识到这也可能是近数十年来倭人着力展鸟枪忽视了弓箭有关。从保留至今的图画看:日本人的长弓与当时最先进的英格兰长弓有几分相似长约一点五米。由于日本人本来就很矮小画面上的日本弓箭手好像比他们所持的弓还短。实际上当时日本人的战术也和英国人相似都是以重骑兵(武士)为突击主力轻步兵和弓手负责保护两翼和压制敌人。

第6章 瘟疫降临(上)第20章 水军第34章 攻其必救第18章 审问第4章 陷入困境(下)第19章 变故第9章 对马海战(一)第15章 伊始第23章 历史舞台第6章 城下之盟(一)第22章 商路(下)第10章 光海君第7章 疫苗(下)第15章 导火索第9章 盘点第26章 赋税第27章 蜜月第28章 传教士第31章 反叛(上)第12章 兵临城下(下)第19章 粮食战役第2章 赌注(下)第18章 国殇第18章 身世之谜第25章 生意伙伴第18章 军妓(下)第18章 身世之谜第17章 焚村第10章 光海君第6章 正人君子第3章 夜袭第11章 诱惑第17章 意义深远第3章 新城(上)第18章 军妓(下)第11章 筹备南行第23章 汉军第26章 军事改革(下)第22章 商路(上)第14章 战淮海(一)第33章 解困(下)第19章 插足江西第31章 开张大吉第13章 鼓动第21章 平等么第29章 代理第32章 归途第4张 雄踞天草第7章 打自己的仗让别人去说吧第16章 劫匪第7章 危机(二)第18章 身世之谜第1章 天雷勾地火动第8章 军火买卖(下)第32章 拍卖第38章 断壁残垣(下)第22章 商路(上)第12章 嬉闹第24章 骗婚第30章 嫌隙第26章 徐霞客第3章 下毒第32章 围困(下)第23章 惊艳(下)第15章 密谋第32章 神效第6章 正人君子第6章 争论不休第5章 登陆第22章 商路(下)第9章 惊喜第3章 遭遇第15章 战淮海(二)第3章 暗流第4章 赌注第31章 坑蒙拐骗第15章 导火索第6章 争论不休第23章 大海战(二)第6章 城下之盟(一)第16章 毒药第4章 洪承畴第23章 鏖战第21章 次品第16章 风云突变第16章 毒药第32章 拍卖第19章 囤积(下)第5章 南迁之议第15章 伊始第1章 出征第28章 传教士第19章 囤积(上)第38章 断壁残垣(下)第30章 早有预谋(下)第10章 三件事第16章 医坛泰斗第14章 反思(下)第30章 早有预谋(下)第36章 赴会(下)
第6章 瘟疫降临(上)第20章 水军第34章 攻其必救第18章 审问第4章 陷入困境(下)第19章 变故第9章 对马海战(一)第15章 伊始第23章 历史舞台第6章 城下之盟(一)第22章 商路(下)第10章 光海君第7章 疫苗(下)第15章 导火索第9章 盘点第26章 赋税第27章 蜜月第28章 传教士第31章 反叛(上)第12章 兵临城下(下)第19章 粮食战役第2章 赌注(下)第18章 国殇第18章 身世之谜第25章 生意伙伴第18章 军妓(下)第18章 身世之谜第17章 焚村第10章 光海君第6章 正人君子第3章 夜袭第11章 诱惑第17章 意义深远第3章 新城(上)第18章 军妓(下)第11章 筹备南行第23章 汉军第26章 军事改革(下)第22章 商路(上)第14章 战淮海(一)第33章 解困(下)第19章 插足江西第31章 开张大吉第13章 鼓动第21章 平等么第29章 代理第32章 归途第4张 雄踞天草第7章 打自己的仗让别人去说吧第16章 劫匪第7章 危机(二)第18章 身世之谜第1章 天雷勾地火动第8章 军火买卖(下)第32章 拍卖第38章 断壁残垣(下)第22章 商路(上)第12章 嬉闹第24章 骗婚第30章 嫌隙第26章 徐霞客第3章 下毒第32章 围困(下)第23章 惊艳(下)第15章 密谋第32章 神效第6章 正人君子第6章 争论不休第5章 登陆第22章 商路(下)第9章 惊喜第3章 遭遇第15章 战淮海(二)第3章 暗流第4章 赌注第31章 坑蒙拐骗第15章 导火索第6章 争论不休第23章 大海战(二)第6章 城下之盟(一)第16章 毒药第4章 洪承畴第23章 鏖战第21章 次品第16章 风云突变第16章 毒药第32章 拍卖第19章 囤积(下)第5章 南迁之议第15章 伊始第1章 出征第28章 传教士第19章 囤积(上)第38章 断壁残垣(下)第30章 早有预谋(下)第10章 三件事第16章 医坛泰斗第14章 反思(下)第30章 早有预谋(下)第36章 赴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