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国殇

崇祯皇帝接见了这位曾是他的亲信的太监辅魏藻德(温体仁已经早就因为剿灭义军不利被撤职削官)也在场。杜勋在其原来的主人面前大言不惭十分坦率地说明了交换条件:明朝封皇太极为王赐银1万两承认整个黄河以北为其封国;皇太极则负责肃清山东及皖北的我军夺回辽东。

这些条件虽然很有诱惑力但是在崇祯皇帝听来这无疑是对他最大的羞辱现在的让步在将来的正统史家眼中会永远成为他曾“偏安”的证明。不过如果他能在大臣中为此绥靖策略找到支持者对他的指责便可减轻于是他转向魏藻德问道:“此议何如?今事已急可一言决之。”魏藻德却一言不崇祯顿感不快再次问道:“此议何如?”魏藻德仍沉默不语拒绝为此决定分担责任。崇祯气得抖转身打了杜勋。

杜勋刚一离开崇祯就当着魏藻德的面猛击龙椅并将其一把推倒魏藻德慌忙退出谈判之事遂再未提起崇祯则一个人孤单的站在大殿中将已经推倒的龙椅再次推了一个圈就连桌案也一同推倒以此来泄心中的怒气。是夜钦天监官员奏报象征皇帝的北极星下移。

与此同时随同皇太极一起出征的范文成也为这位大清国主占卜星象说是若明日下雨则此城必破。次日早晨即11月4日皇太极醒来后见外面下着濛濛细雨遂下令部队准备进城他也将营帐移至彰仪门外太监曹化淳为他打开了城门其实这一早就在范文成的谋算之中杜勋进城真正的不目的并不是劝崇祯投降而是秘密联络太监头子曹化淳开出最大的价码诱其投降。

或许是缺少了正常男人的部件太监极少有忠心耿耿凛然正气的他们一开始就被作为残缺不全的人看待包括他们的性格和德操。至夜幕降临时皇太极的军队已逐渐占领了南城孙承宗不得不率部绕开此刻仍然拒不开城的广渠门从侧翼攻击清军可是一切为时已晚他被齐尔哈郎阻挡在南门外眼见着数万的清军如狼似虎一样涌进京城。

“皇上!”孙承宗大叫着催动坐下的战马向正在激战的清军冲去随后淹没在人海中。

“撤!”祖大寿饱含热泪的看着孙承宗的背影他不是不想为大明朝尽忠可是只剩下的这五万关宁铁骑是袁崇焕以及孙承宗历尽心血建立起来的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士兵为已经不能挽回的战果送命于是带领众人绕道踏上了回返辽东的路程。

崇祯皇帝知道在清军攻入紫禁城之前留给他的时间已不多了。

后世的《明史》上是这样记述当天所生的事的:是日酉刻上遣内监密敕新乐侯刘文炳、驸马巩永固各带家丁护送出城南迁。刘、巩并入内殿见上曰:“法令素严臣等何敢私蓄家丁?即率家人数百何足以当贼锋?”上颔之。又召辅魏藻德言事语密不闻。久之上顾事急将出宫分遣二王出匿。进酒酌数杯语周皇后曰:“大事去矣!尔宜死!”袁妃遽起去上拔剑追之曰:“尔也宜死!”刃及肩未扑再刃扑焉目尚未瞑。皇后急返坤宁宫自缢。时已二鼓。上巡寿宁宫长公主年甫五岁上目怒之曰:“胡为生我家?”欲刃之手不能举良久忽挥剑断公主右臂而扑并刃坤仪公主于昭仁殿。遣宫人讽懿安皇太妃李氏并宜自缢。上提剑至坤宁宫见皇后已绝呼曰:“死的好!”遂召九门提督京城内外太监王承恩至语久之硃谕内阁“命成国公朱纯臣总督内外诸军务并放诸狱囚。”因命酒与承恩对酌。时漏下三更上携承恩手幸其第脱黄巾取承恩及韩登贵大帽衣靴着之。手持三眼枪随太监数百走齐化崇文二门欲出不能。走正阳门将夺门出守城军疑为奸细弓矢下射。守门太监施炮向内急答曰:“皇上也!”炮亦无子弗害。上怆惧还宫易袍履与承恩走万寿山至巾帽局自缢。大明大行皇帝于崇祯五年十一月四日夜子时龙驭上宾。

崇祯死了除了日期不对几乎和历史上没有太大的出入得到这一讯息时已经是皇太极占领北京的第十天了众人在徐州的官邸内默默不语。

一个传承了二百多年的王朝就这样没落和消亡了尽管朱慈烺一定会在南京继位可是那或许只等同于南宋随着北京政权的陷落预示着大明朝的分崩离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我们由于朝鲜政权的异军突起使得明朝的灭亡整整比历史上提前了12年而这时崇祯只有2岁多一点对于一个二十岁心智育还不健全的少年来说选择自杀或许是最好的出路。

随同崇祯一起被葬送的还有大明王朝随着北京沦陷以及崇祯死讯的传出各地都生了震荡或许是意识到一个时代的结束而群雄并起的时代即将来临给地的土豪劣绅都蠢蠢欲动随着北京政权的轰然倒台整个北方也陷入一种无政府主义状态凡是手中握有兵权的人无不处于观望状态。

“好了现在不是为此事感慨的时候我们目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应对当前形势皇太极夺得北京后必挥军南下而南明政权若是想有所作为择要北伐我们如今在夹缝中可是不好生存。”这确实是一个让我头痛的问题。

“先生您看我们是否可以考虑率军北上和山海关的守军一起反攻北京毕竟关宁铁骑已经回到山海关辽东十数万的大军随时可以破关而出这正是攫取天下的好时机!”李岩兴奋的说道不光是他在场的众将都用期盼的目光看着我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好时机。

“正是崇祯皇帝自尽整个北方都混乱不堪我们可以趁机以抵御胡虏的名义率军北上和驻守在山海关的佟养性会合一举拿下京师奠定天下霸业!”鳌拜更是眉飞色舞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使得他有些冲昏头脑。

这当中惟有袁崇焕还是一言不对于攻占北京我俩私下里早有研究他一直持保守态度确实北京就好像一个烫手的热山芋并不是谁都能捧在手里的皇太极占领北京将会成为众矢之的即使不会我也会想办法让他成为众人的靶子。至于我们有山海关在那里作为屏障又有十万大军驻守借他个翅膀也会被我们打下来。

“我看还是应该暂时缓一缓此时人心浮动我军刚刚取得淮海大捷一切求稳为上自然了皇太极在北京我们是不能让他消停的我们不是马上要换装燧枪么那些什么火绳枪、转轮打火枪卖出去一些也是可以的么要是不挣一些钱我们不是太亏了么。要卖我看就不如卖给史可法一些我们可以和他休战么他一定会很高兴的也会积极组织北伐的。”

最初汤若望和高卡乌斯等人仿制的是火绳枪这种枪早于一个世纪前在西方开始装备了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展已经比较完善了。

这点不得不佩服西方人要说火枪还是中国人明的呢现在明军所使用的铳就是这种早期火枪的变种只可惜后期不重视火器的展让西方人后来者居上。

公元14世纪欧洲人和阿拉伯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战争中阿拉伯人使用了中国人明的火药兵器使欧洲国家吃了大亏这些欧洲人从战争中认识到管形火器确实威力很大于是纷纷学习制造火药和火器当时欧洲国家工业技术水平较高所以中国的管形火器在自己手中以及阿拉伯人手中都没有长足进步在欧洲却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所以才有了现在所使用的火绳枪。

可是火绳枪还有许多不足它不能在风雨天使用战斗开始前和战斗进行时火绳必须始终燃着不仅消耗量大而且非常容易生危险特别是在夜间作战时燃着的火绳所出的光亮无疑暴露出己方所在地及作战兵力的多少。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些缺点一一显露出来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射手也不过每3分钟可射2子弹长管枪射程大约也就在1米~2米之间这些都不能满足战场的需要。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汤若望等人又引进了转轮打火枪转轮打火枪是用燧石打火引燃的前装枪这种转轮打火枪的零件主要有:带锯齿的钢轮、链条、弹簧和击锤等击锤头上有一隧石(即打火石)靠钢轮表面的细齿与隧石摩擦而火点燃火药。射手射击前需用小板手卷链条在卷链条的过程中将弹簧压缩弹簧张开带动钢轮旋转整个过程就像闹钟的条据说他的明者就是一个钟表师。

这种繁琐的部件虽然提高了射度可是却使得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所以部队中只有我的亲卫队才用得起这种火枪甲种兵团以及一部分换装的乙种兵团的主要配置还是火绳枪。

在我的提示下吴能他们取掉了那个源于钟表的带条钢轮而是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在传火孔边有一击砧如果需要射击时就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点火药这种击机构被我称之为撞击式燧枪。撞击式燧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现在从朝鲜和辽东已经运来了大量的这种燧枪正等待换装给甲种兵团而替换下来的火绳枪则成了众多乙种兵团追逐的宝物。

“这怎么行明军现在还使用长铳呢将这些火枪卖给他们那不是增长了他们的作战能力么再说乙种兵团还没有装备全火枪呢!”一听将火绳枪卖给明军古塔第一站出来反对其他人也议论纷纷。

“这有什么落后的就应该被淘汰配备给乙种兵团也是耽误事换些钱倒是真的。”一直没开口的袁崇焕突然插口到这让我大跌眼镜从来是就知道张嘴向我要钱的袁崇焕何时也开始动脑筋想着赚钱了呢这可是好事值得支持。

“元帅说的是现在一只火绳枪的制造成本大概是和燧枪差不多我们大可以趁着燧枪还没有应用于战场前卖上一个好价钱估计卖上个两三倍没有问题。这笔钱足可以我们装备一个乙种兵团了从今以后火枪也不用单独在朝鲜制造了我看山东就不错么燧枪制造工艺并不是很难一般的作坊就可以制造估计只要银子充足到明年春天在中原的所有士兵就都能使上这种火枪了。这种度可是绝对和银子挂钩的啊!”要说善于说服部下还是我的专长果然经我这么一说众将都不再反对了心中都在为我如此黑心而咂舌卖上两三倍的价钱还不如打劫去好了。看来被谁盯上都好就不要被我看上否则一定是背我卖了还给我数钱呢众将纷纷表示支持甲种兵团更是争着要先将自己的火绳枪卖掉而乙种兵团则嚷着要率先装备。

“这个好办这个好办你们看我将燧枪进行了改造在前面装了刺刀如此一来步兵以后就可以不必配备长矛或者是大刀了这又可以节省一些银子。”说着我让孙福亮递上一支经我亲身改造的燧枪。

准备装备部队的隧枪有步兵隧枪和骑兵燧枪两种前者口径2毫米左右枪长1.5米枪重1斤弹丸重6钱;后者口径17毫米左右枪长1.2米枪重8斤弹丸重4钱。而我手中所拿的是步兵隧枪在枪管下部套着一把直形双刃的刺刀长3厘米锥形木柄边长3厘米。这样刺刀不仅使火枪在任何时候都具有自卫能力而且不影响枪的射击功能。

要知道拼刺刀可是解放军的优良传统自从火枪开始配备军队以来我就现步兵既要背着沉重的火枪又要拿着长矛和大刀等防身武器一旦射击完毕又赶上向敌人起冲击很多士兵都将火枪扔在地上或者是背在肩上极大的影响了作战效果。脑子中就产生了创制刺刀的念头火枪制造那需要专业的工匠我只是将自己的想法转述出来就可以了可是刺刀并不是什么难事这样能名垂千古的事我是从来不会放过的于是就有了我眼前的这把装备刺刀的步兵隧枪“我看看!”鳌拜一把接过隧枪将刺刀冲前作了几个突刺的动作随后又在手中掂量掂量道:

“不错不错有了这家伙就省事多了只是看来要编练一些基本的招法否则士卒可不好上手。”鳌拜在这方面确实很在行他一眼就看出了刺刀的优势。

“正是步枪上装刺刀不仅可以使持枪者在无弹药及近距离与敌胶着无法射火力时用来刺杀敌人更重要的是激与培养军人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今后要让士兵知道刺刀见红方是步兵之魂。”我得意的说道众人纷纷叫好。

要知道最后一句话可是俄国著名将领苏沃洛夫的名言能不好么但是他也十分贴切的形容了刺刀的作用刺刀战不仅需要士兵有熟练的技巧更需要士兵有坚强的意志刺杀训练除具有一定的实战用途外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士兵最重要的勇敢战斗精神。这些作用在随后的几百年间得到了验证我不过是提前将他搬出来罢了尽管在16世纪的欧洲没有火枪的军队没有胆量与装备火枪的部队较量但是很多战争又是通过白刃战决定胜负的。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战场上起决定作用的兵器仍然不是流行的火枪而是老式的长矛和弓箭。所以每次战斗参战双方都既要有火枪兵又要有长矛兵这样管理、训练起来十分不便有了刺刀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随着我将刺刀和步兵隧枪带进大营众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了似乎忘记了要攻陷北京等等或许他们也只是暂时将这个想法搁置罢了一旦隧枪全部到位这些战力大大提高的部队不可能不跃跃欲试招人开刀。火器装备落后的清军自然是他们最好的靶子了。

第8章 疽痈第22章 游说第28章 拔丝地瓜第3章 暗流第25章 一触即发第11章 西学人才第13章 落难第12章 兵临城下(上)第24章 刺杀第22章 巨额财产第31章 开张大吉第29章 惹祸第18章 初抵王京第6章 一桩生意第16章 泊船金陵第3章 新城(上)第20章 罢课第27章 牛顿的发现第24章 射马擒王第4章 陷入困境(上)第16章 泊船金陵第16章 毒药第19章 囤积(下)第26章 新婚第2章 赌注(下)第28章 邓家(上)第3章 有才军师第7章 危机(二)第6章 争论不休第15章 战淮海(二)第29章 大胜利第7章 院判第11章 筹备南行第25章 军事改革(上)第14章 瘟疫(一)第11章 圈钱第26章 徐霞客第14章 瘟疫(一)第4章 地缘政治第9章 谁让你清高第15章 导火索第37章 黄雀在后(上)第14章 盟誓第13章 鼓动第5章 天命汗第17章 双宝第28章 传教士第11章 西学人才第13章 讨论(上)第6章 正人君子第6章 危机(一)第7章 疫苗(下)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18章 军妓(下)第23章 惊艳(下)第13章 鼓动第24章 刺杀第21章 战前第12章 重操旧业第7章 打自己的仗让别人去说吧第24章 骗婚第1章 烽火台第11章 故弄玄虚第8章 冰封第2章 吃饱的感觉真好第23章 惊艳(上)第14章 反思(下)第25章 军事改革(上)第19章 囤积(上)第16章 医坛泰斗第26章 徐霞客第15章 无敌战舰和海上堡垒第19章 粮食战役第14章 反思(下)第18章 国殇第19章 心想事成第12章 重操旧业第6章 城下之盟(一)第9章 对马海战(一)第23章 大海战(二)第12章 嬉闹第7章 危机(二)第14章 战淮海(一)第20章 安妮宝贝第5章 初为人父第12章 开学第17章 焚村第8章 先进是塑造的第30章 天花第30章 早有预谋(下)第3章 下毒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23章 大海战(二)第32章 拍卖第12章 商品展介第16章 攻城第6章 瘟疫降临(上)第16章 风云突变第13章 秦淮晚风
第8章 疽痈第22章 游说第28章 拔丝地瓜第3章 暗流第25章 一触即发第11章 西学人才第13章 落难第12章 兵临城下(上)第24章 刺杀第22章 巨额财产第31章 开张大吉第29章 惹祸第18章 初抵王京第6章 一桩生意第16章 泊船金陵第3章 新城(上)第20章 罢课第27章 牛顿的发现第24章 射马擒王第4章 陷入困境(上)第16章 泊船金陵第16章 毒药第19章 囤积(下)第26章 新婚第2章 赌注(下)第28章 邓家(上)第3章 有才军师第7章 危机(二)第6章 争论不休第15章 战淮海(二)第29章 大胜利第7章 院判第11章 筹备南行第25章 军事改革(上)第14章 瘟疫(一)第11章 圈钱第26章 徐霞客第14章 瘟疫(一)第4章 地缘政治第9章 谁让你清高第15章 导火索第37章 黄雀在后(上)第14章 盟誓第13章 鼓动第5章 天命汗第17章 双宝第28章 传教士第11章 西学人才第13章 讨论(上)第6章 正人君子第6章 危机(一)第7章 疫苗(下)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18章 军妓(下)第23章 惊艳(下)第13章 鼓动第24章 刺杀第21章 战前第12章 重操旧业第7章 打自己的仗让别人去说吧第24章 骗婚第1章 烽火台第11章 故弄玄虚第8章 冰封第2章 吃饱的感觉真好第23章 惊艳(上)第14章 反思(下)第25章 军事改革(上)第19章 囤积(上)第16章 医坛泰斗第26章 徐霞客第15章 无敌战舰和海上堡垒第19章 粮食战役第14章 反思(下)第18章 国殇第19章 心想事成第12章 重操旧业第6章 城下之盟(一)第9章 对马海战(一)第23章 大海战(二)第12章 嬉闹第7章 危机(二)第14章 战淮海(一)第20章 安妮宝贝第5章 初为人父第12章 开学第17章 焚村第8章 先进是塑造的第30章 天花第30章 早有预谋(下)第3章 下毒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23章 大海战(二)第32章 拍卖第12章 商品展介第16章 攻城第6章 瘟疫降临(上)第16章 风云突变第13章 秦淮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