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三章、诸葛卧龙之谋

诸葛亮,是建安十年的时候,迁居来幽州的。

在幽州做梁父吟,自比管仲、乐毅为世人所知。刘备得闻后,亲自来访,与之谈三次,皆大悦,故请为僚佐。

数年之间,诸葛亮执务断事,无不中者。幽州之内,刘备之下,无人出其右。是故刘备倚为心腹,事皆询之而后定。

此番刘备想趁着曹老大率兵南去,攻打江东孙权,便想让在雁门郡的关羽、牵招两部出并州;自己率兵攻打驻军在河间的曹仁。

哪里想到,诸葛亮对此,直接就扔出了不同的意见:“此举不妥。”

所以呢,刘备就有点奇怪。

正逢着冀州兵力薄弱的大好时机,怎么就不妥了?

他知道,诸葛亮一直都明白他心中所想与忧虑。他也知道,这位号称卧龙的大才,既然有了断言,必然也会有见解。

当即,就捏着胡子问了一嘴,“孔明是以为,我军不可胜乎?”

好嘛,他还以为是诸葛亮觉得对战曹军,战胜的把握不大呢。

“非也。”

诸葛亮长身而起,扶着刘备再度入座,“主公麾下将士皆愿效死,若此刻出兵攻冀州,就算不能夺城池,亦可有所斩获。然,亮以为,此战,无利可图耳。”

嗯?

无利可图?

刘备有些愕然。

他的心思,诸葛亮一直都是知道的,怎么会说出无利可图这种话呢?

当然了,卧龙嘛,怎么会无的放矢。

马上就一个拱手,“亮有思虑不解,敢问主公一事。”

好吧,刘备知道了,反驳的意见来了。

“嗯,我等之间不必如此执礼,有言但说无妨。”

“诺。昔日春秋末,吴越相争,越国败北。勾践乃卧薪尝胆,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尚心有疑虑,不敢与吴国战。”

大冬天里摇着羽扇,诸葛亮侃侃而谈,“今主公,仅有幽州苦寒之地,子龙与元直尚且攻伐辽东未下,不如勾践之足兵足食也。而魏公曹孟德,坐拥中原数州,兵广粮丰,比当日吴夫差更强盛。我军此时去攻冀州,一旦让魏公兵锋转向北,我军当如何抵御邪?”

刘备哑然。

因为诸葛亮说的是实情。

若是曹老大将刘备当成首要剿灭的目标,发了狠一直以大兵攻之,光凭借雄厚的实力,就能耗死他。

毕竟曹老大坐拥的人力物力,可不是刘备以一个幽州能抗衡的。

就算曹军攻打幽州一直失利,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卷土重来;而刘备只要失利一次,那就是灭顶之灾。这种情况下,曹军不来攻打已经是万幸了,还想去主动去招惹?

这不是嫌命长了嘛!

“孔明之言,孤亦曾有思矣。”

良久,刘备才叹了口气,徐徐而言,“只是此番曹孟德大兵南去,实在是时机难得。况且,正如孔明所言,幽州苦寒,再蛰伏多日,亦比不上曹孟德治下耳。”

的确,就算此番不出兵攻打冀州,继续让幽州休养生息。但毕竟是地盘小了数倍,再怎么蛰伏发展,始终都是比不上曹老大的实力。

中原之地,良田更多,物产更丰,能养活更多人口。双方的实力,会随着时间,慢慢的拉得更大。

到了那个时候,以幽州抵御曹军,就更难了。

还不如现在,趁其冀州空虚,先打他个措手不及,甚至是伤筋动骨,好保幽州数年之内的平安。

不过呢,诸葛亮对此刘备的叹气,一点都忧虑,张口就安慰了声,“主公勿忧。亮以为,今日曹孟德车驾南去征伐江东孙仲谋,他日亦不会再攻伐我幽州矣!”

呃......

当即,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就大喜过望。

马上的,离席走过来抓住了诸葛亮的手,眼神充满了殷殷期盼,连声催促说道:“孔明此言何解也?速为孤解惑!”

“诺!”

诸葛亮也不再卖关子,声音不急不躁的,将心中所思合盘托出。

“其一,曹孟德称公,乃违汉高祖白马之盟也!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我大汉积威四百年,岂能无忠义之士?他日朝中百官,必有人由此诘难曹孟德矣,此乃曹军之内忧耳!”

“善!”

刘备当即就义愤填膺的,恨恨的,脱口而出。

他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妥妥的汉室苗裔,连个幽州牧都是自称的呢!汝个曹阿瞒竟然称公了?实乃乱臣贼子耳!

“其二,江东孙氏,已历经三世,而孙仲谋有雄主之姿,士民皆愿效死。又有长江之地利,曹孟德此去,必然不能一战而下,不过是徒然消耗财力物力耳!此番大军出,未来将有一两年之内,不能再征战。我军正好趁机发大兵攻下辽东,并公孙氏之水军,将其往来青、冀州沿岸,可拖延曹军攻幽州矣!”

“大善!”

刘备红光满面,抓住诸葛亮的手也用了点力。

他想去攻打冀州,不过是图个振奋麾下的士气;而诸葛亮建议发大兵去攻打辽东,那就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辽东自从公孙度入主后,便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多虏其民而归,充实户籍。而且还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开垦田亩,如今已经是人口颇丰的地盘。

拿下了辽东,刘备就是有了个源源不断供给人力与物资的大后方。对战曹军,亦可多支撑好多年。

“其三,关中已无韩伯约,马寿成一家独大矣!”

这次,诸葛亮的话语落下,刘备没有当即赞赏,而是陷入了沉默。

他不是不知道卧龙的言外之意:马腾势力变大,对曹老大而言,是更大的威胁。日后曹老大若是征伐,也应该先去攻打马腾,而不是幽州。

刘备的沉默,是想得更深了,“孔明,汝是说,我军可遣使去关中,与马腾结盟,共同抵御曹军乎?”

“非也。”

诸葛亮很好心情的,拿着羽扇给刘备扇了几下,“主公,亮是在说,若我军夺得辽东后,届时曹孟德再征伐关中,便是鹤蚌相争耳!”

被几扇子冷风吹冷的刘备,神情一顿,马上就脱口出。

“善!孤得孔明,如鱼得水也!”

第一四四章、貌合神离第四二二章、拿来儆猴的鸡第十三章、小姐姐蔡文姬第一七八章、河北文丑安在否1第四二四章、一啄一饮皆门道第四七零章、为尔等备下棺木第二三三章、温曼基入某彀中第四三一章、何为知天文地理邪!第四四二章、贾诩后事之忧第二一一章、千金买马骨第三五一章、几家欢乐几家愁第三五一章、几家欢乐几家愁第四六一章、曹魏飘摇第二八五章、欲胜公瑾需赌命第一一七章、生死一刻第二八八章、天意薄周郎第二六四章、贤良观势于野第一四九章、有矛名丈八第七十六章、枭雄心术第四三零章、匪夷所思的命令第二三一章、高干之攻第四九四章、计将安出?第二六九章、万物皆棋子第四三六章、曹魏代汉第四十八章、不相为谋第二二四章、壶关!壶关!第一八三章、世家的嘴脸第四六八章、请君入瓮第一三四章、初见曹丕第三七一章、此乃神来之笔也第三五一章、几家欢乐几家愁第三十章、蝇营狗苟第四二五章、自信亦是自负第一五四章、司空府论策2第九十一章、汝欲活乎第四十九章、初见吕布第五十九章、先发制人(求波收藏)第二一四章、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二七四章、公瑾之叹第二七五章、魏武雄心安在否第二九三章、夫,趋利避害也第三六六章、夹缝生存的悲哀第三九一章、汉中战云卷天来5第四三一章、何为知天文地理邪!第二七零章、公瑾有书来第四六六章、兵者诡道也第三二九章、春风得意马孟起第一四零章、能征战否第三三四章、刘玄德的逆袭第八十八章、授官第四十九章、初见吕布第四八五章、魏延何在!第二二四章、壶关!壶关!第四三六章、曹魏代汉第四十七章、心存死志(求收藏)第六十一章、骚扰敌后第四八三章、未来可期第三五七章、生而卑微的祈盼第四七六章、荣辱与共第七十六章、枭雄心术第一零九章、江表虎臣第一六一章、为何坏他人谋第二零三章、穷途之路莫仓惶第四二九章、瞒天过海第三六七章、孤许久未见汝了第九十一章、汝欲活乎第四四一章、官拜征南大将军第一二九章、穷途末路第四六二章、论势第二九九章、答曹子桓之问策第五零二章、螳螂捕蝉第一零八章、初见武圣第一四二章、泰山臧霸第五十三章、张骑都尉第三十六章、乱世绸缪第四一七章、罗侯寇氏子封第三十五章、年少者说第四零一章、为何悲观狡狐邪1第二九二章、心灰意冷去意生第七章、修德行兮有佳儿第十九章、古之恶来第二六四章、贤良观势于野第三三八章、人贵有自知之明第六十八章、秦孝公之举第三七九章、两小儿始彼此伴第一零五章、初次实战第二五八章、当藏锋第二章、我要学艺第三八五章、鼙鼓远去桑松近2第二四二章、马蹄疾第三二零章、君子藏器於身1第二四七章、世之狡狐第二一一章、千金买马骨第四十二章、奸雄主公第八十九章、知兵否第二七零章、公瑾有书来第三五四章、拾得人生陌路时第一一九章、因败再战第三三三章、诸葛卧龙之谋第四五三章、来自狡狐的饕餮盛宴
第一四四章、貌合神离第四二二章、拿来儆猴的鸡第十三章、小姐姐蔡文姬第一七八章、河北文丑安在否1第四二四章、一啄一饮皆门道第四七零章、为尔等备下棺木第二三三章、温曼基入某彀中第四三一章、何为知天文地理邪!第四四二章、贾诩后事之忧第二一一章、千金买马骨第三五一章、几家欢乐几家愁第三五一章、几家欢乐几家愁第四六一章、曹魏飘摇第二八五章、欲胜公瑾需赌命第一一七章、生死一刻第二八八章、天意薄周郎第二六四章、贤良观势于野第一四九章、有矛名丈八第七十六章、枭雄心术第四三零章、匪夷所思的命令第二三一章、高干之攻第四九四章、计将安出?第二六九章、万物皆棋子第四三六章、曹魏代汉第四十八章、不相为谋第二二四章、壶关!壶关!第一八三章、世家的嘴脸第四六八章、请君入瓮第一三四章、初见曹丕第三七一章、此乃神来之笔也第三五一章、几家欢乐几家愁第三十章、蝇营狗苟第四二五章、自信亦是自负第一五四章、司空府论策2第九十一章、汝欲活乎第四十九章、初见吕布第五十九章、先发制人(求波收藏)第二一四章、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二七四章、公瑾之叹第二七五章、魏武雄心安在否第二九三章、夫,趋利避害也第三六六章、夹缝生存的悲哀第三九一章、汉中战云卷天来5第四三一章、何为知天文地理邪!第二七零章、公瑾有书来第四六六章、兵者诡道也第三二九章、春风得意马孟起第一四零章、能征战否第三三四章、刘玄德的逆袭第八十八章、授官第四十九章、初见吕布第四八五章、魏延何在!第二二四章、壶关!壶关!第四三六章、曹魏代汉第四十七章、心存死志(求收藏)第六十一章、骚扰敌后第四八三章、未来可期第三五七章、生而卑微的祈盼第四七六章、荣辱与共第七十六章、枭雄心术第一零九章、江表虎臣第一六一章、为何坏他人谋第二零三章、穷途之路莫仓惶第四二九章、瞒天过海第三六七章、孤许久未见汝了第九十一章、汝欲活乎第四四一章、官拜征南大将军第一二九章、穷途末路第四六二章、论势第二九九章、答曹子桓之问策第五零二章、螳螂捕蝉第一零八章、初见武圣第一四二章、泰山臧霸第五十三章、张骑都尉第三十六章、乱世绸缪第四一七章、罗侯寇氏子封第三十五章、年少者说第四零一章、为何悲观狡狐邪1第二九二章、心灰意冷去意生第七章、修德行兮有佳儿第十九章、古之恶来第二六四章、贤良观势于野第三三八章、人贵有自知之明第六十八章、秦孝公之举第三七九章、两小儿始彼此伴第一零五章、初次实战第二五八章、当藏锋第二章、我要学艺第三八五章、鼙鼓远去桑松近2第二四二章、马蹄疾第三二零章、君子藏器於身1第二四七章、世之狡狐第二一一章、千金买马骨第四十二章、奸雄主公第八十九章、知兵否第二七零章、公瑾有书来第三五四章、拾得人生陌路时第一一九章、因败再战第三三三章、诸葛卧龙之谋第四五三章、来自狡狐的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