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八章、雄心父辈壮志子

魏武帝在世时,曹魏外姓将领中,除了养女婿狡狐陈恒之外,最器重的是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和张郃五人。

其中,张辽和乐进一起驻守在扬州,彼此之间的关係并不和睦。

虽然说没有因私而耽误了公事,但暗中较量,以功绩和官职来证明自己比对方更优秀等心思,是免不了的。

而张辽的功绩和官职,都比乐进更胜了一筹。

比如当年的威震逍遥津,身为荡寇将军的张辽被升迁为征东将军;而官职为折冲将军的乐进,则是升迁为右将军。

但是如今张辽却在感慨,他这辈子在临亡故前,输给了乐进。

理由是,乐进亡故得早。

乐进病故,是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那个时候魏武帝还在世,因而乐进之子乐綝就得到了善待。

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是让人愿意为之百死不辞的。

因为他会让人无后顾之忧。

乐进死后,魏武帝在爱屋及乌之下,让乐綝年纪轻轻就担任要职,刻意培养,为了日后能再续乐进督战一方做准备。

但这种待遇,张辽的儿子张虎,是不会再有了。

毕竟如今曹魏的主人,是为了缓和曹氏与世家关係,为了被拥护登上帝位,而亲善重用世家的曹丕!

雁门马邑张家,不是世家!

自古的望族世家,是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建立的!

就算张辽这一生战功赫赫,威震江东,也无法将张家现在就变成世家。也无法让张虎的未来,避开九品中正制的责难。

张虎和乐綝,两人年纪是相仿的。

乐綝有其父果毅之风,张虎也是颇得其父的真传。以才能而论,两人是差不多的,但在官职上就差得太多了。

在魏武帝的善待下,乐綝如今已经是奉义中郎将!

早就跳出了低级将领的行列,未来不用征战之功,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熬资历,就能得到督领一方的官职。

而张虎,如今不过是个裨将军!

连低级将领的顶峰“偏将军”,都没有混上!

虽然说张虎的年纪不过二十齣头,就能担任裨将军,从大魏朝官制来看已经是很不错了,是年少而位高的励志典範了。

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有了乐綝的珠玉在前,张辽心中又怎么会平衡得了呢?

他张辽这辈子征战四方,难道比乐进的功劳差了?

张虎的能力,难道就比乐綝差了?

唯一的差别,不就是因为乐进,死得比他张辽早么!不就是因为他张辽,死得比魏武帝晚么!

唉....

悲夫,因时而异也!

奈何兮,因君主而异也!

拖着病体看夜色中的长江,张辽驻足,心中歎息不已。

“阿父,夜深天凉,这巡视之责就由孩儿代劳吧。”

伴着微微带着忧虑的语气,一袭大氅也被披在了张辽的身上。

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张虎。

这个长相与自己有六七分相似的儿子,从小时候学会了骑马开始,就被他带在身边征战四方,如今也十年有余了。

是啊,十年有余了。

当年还没有经历变声期的小子,如今已经是一脸络腮鬍子的魁梧汉子。而自己也从意气风发的壮年,迈入了双鬓斑白的老年。

“无碍,为父还未到弱不经风的地步。”

本着严父的本能,张辽开口便拒绝了。但眼角余光却看到张虎脸上的担忧,不由心头一暖,口气也缓和了下来,“罢了,为父巡视完这段浅滩,汝便代劳吧。”

这个将来要继承他爵位的儿子,是知道他的病情的。

“诺。阿父放心。”

张虎应了声,便紧随其后,让皎洁的月光将两人的影子拖得好长。

踩着有些潮湿的沙子,走了一段距离后,张虎向后挥了挥手让亲兵部曲们落后几步,便小声的问道:“阿父,昨夜宴席中,天子所言我军必然能重创江东,孩儿有些不明了。”

他昨天也被张辽带去参宴了。

曹丕看在张辽的份上,爱屋及乌的,也给了他入席的资格。

“嗯....”

张辽头也不回,拖了一个长长的鼻音,“我儿有何不明了之处?”

“回阿父,孩儿觉得此战想重创江东,恐怕难矣。”

张虎将声音压得更小了,在呜咽的江风中显得有些缥缈,“江东初战失利后,便龟缩在南岸固守。其水军精锐于我军,又依託岸上防御,我军想建功恐怕难以得逞。是故,孩儿所思,莫非天子之言的倚仗,是指南线可得利乎?”

南线可得利?

就凭夏侯伯仁与司马仲达?

此二人此生征战,有何功绩邪?

一人是天子近臣及心腹;另一人是宗室大将,若非是仰仗天子恩宠得高位,安能督战荆楚之地邪!

张辽依然没有回头,也没有回答,脸上却嗤笑不已。

江东镇守荆南之人,乃陆伯言与朱义封,皆是江东俊才也!在得孙仲谋放权与江东世家鼎力相助之下,岂能是好相以的?

想南线得利,除非天子让世之狡狐陈子初督战,或许才有可能!

呵!

不对,陈子初!

张辽心中一动,微微沉吟后,便挥手让张虎向前一步并肩而行,“汝最近,可有读《吴子》邪?”

怎么问起了兵书来了?

某方才不是请教此次征战么.....

张虎有些诧然,但也不怠慢,急忙出声,“回阿父,《吴子》孩儿幼年时便背熟了,近日甚少再读。恩,近日孩儿在整理阿父的注释。”

注释,是张辽平日里在看兵书的时候,将自己这一生征战的领悟,批注在侧,作为传授家中子弟的经验。

“嗯....”

又是一个鼻音,张辽侧头问道,“汝可记得,家中的《吴子》是谁送的?”

“孩子记得,乃是十数年前,征南大将军于许昌所赠。”

张虎点了点头,脱口而出。

旋即,心中隐隐有所悟,踌躇了下,便再度开口,“阿父之意,是指南线若是征南大将军督战,便可得利邪?”

“此乃其一也。”

张辽点了点头,语气有些惆怅,“为父与征南大将军有旧,后来各自督战一方,情分便淡了不少。不过,陈子初此人,还是可以信赖的。嗯,此战过后,汝若是被天子授予偏将军,便将某的注释抄送一份,送去己吾陈家吧。若是天子授予汝偏将军以上官职,便作罢。”

额....

张虎一下子就停止了脚步,看着张辽高大的背影,鼻子有些发酸。

他知道此战过后,天子为什么要给自己升迁。因为此战过后,他的阿父也许就离开人世了。

而张辽却不再言语,径直踩着鬆软的泥沙向前,直到这段浅滩巡视完。

直到张虎收拾情绪,默然的跟了上来。

“当年某的亲兵队率牛盖,被某转给陈子初麾下,如今以功封关内侯,食邑五百户;也因年迈以偏将军之职解甲归田,得善终。虎儿,汝日后继承为父爵位,当努力奋发光大张家门楣,莫让为父不瞑目!”

张辽声音有些严厉的,扔下这番话,便转身回去了营寨。

他也让张虎明白了,为什么要将自己的注释送去己吾陈家一份。

天子若是不能让雁门马邑张家兴盛,那么,张虎以后就去依附征南大将军陈恒!用父辈的情谊,让狡狐陈恒念旧情,帮助张家的门楣在大魏朝佔有一席之地。

因为在大魏朝的九品中正制下,张家的后人,若是得不到天子曹丕的善待,那么,就再也不会有威震逍遥津这种事迹发生了。

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机会。

诺!

张虎在心中默默的应声,深深的躬身,给张辽的背影作揖。

而远在荆南,衡阳郡的益阳城外,此时同样有一对父子,在迷人的夜色中叙话。

只是和张家父子的怅然不同,他们的神情与心情,都是壮志酬筹。

是司马懿和司马师。

司马师,字子元,是司马懿的长子。

出身于河内名门的他,今年才虚岁十五,却已经让才名与魏武帝的养子何晏、夏侯尚的长子夏侯玄比肩,传颂与洛阳。

如今,他更是得到了父辈的认可,带来了军中历练。

难得可贵的是,他的阿父司马懿对他的器重,非同一般。比如此番伏兵于益阳城后的谋略,他是比天子曹丕更早知道的人!

是故,他也知道此战对他的阿父,对河内司马氏的重要性。

他的阿父当年是魏武帝的丞相府僚佐,私下是当今天子的友朋,资历与圣眷都有了,又赶上了九品中正制度的推行,堪称崛起在望。

然而,军功不多!

尤其是和贼子陈恒相比起来!

是的,他在心中将大魏的征南大将军陈恒,称之为贼子!

不光是因为陈恒屡次折辱于其父,更是他心中觉得,狡狐陈恒是他司马家的绊脚石。

陈恒的资历和战功,比其父更深更多;又佔了是魏武帝养女婿这一层关係,在如今和未来的仕途上,都是比其父更高的。

尤其是,天子曹丕在东征之前,还以徐家女赐婚了陈家的嫡长子!

如今的大魏朝,谁都知道曹礼简在帝心,被当成了储君来培养!其母家的嫡女,许给了陈恒的嫡长子,岂不是也在意味着:将来陈修也要压制着他司马师?

两辈人都要被压制,这样的结果,司马师是不能接受的。

想改变这样的局面,唯一的办法,是他的阿父先立下足够的功劳,让天子曹丕大力提拔,未来能和狡狐陈恒齐肩并进!

然后,在更远的未来,他司马师将位列陈修之上!

他觉得这并不是奢望。

相反,可能性非常的大。毕竟整个大魏朝的官僚都知道,狡狐陈恒功高震主!

不光被当年的魏武帝猜忌,就连如今的天子曹丕也同样忌惮之!

御下之道,在于制衡。

天子曹丕忌惮狡狐陈恒的赫赫威望,就必然会扶持其他人来成为他的掣肘!而身为天子友朋的他阿父,他河内司马氏,就最佳选择!

更何况,他自幼便被天子曹丕牵线,和安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女夏侯徽定下亲事,等于成为了世家与谯沛元勋的桥樑,身上积累的人脉和利益纠葛,也不比他陈修差了!

彼,终将位列某之下也!

年轻的司马师,壮志不已,经常如此激励自己。

因而,性格坚韧的他,在看着益阳的城墙上火把连绵,也欣喜不已。

他的壮志,他阿父的雄心,就差这座城池的陷落了。

“阿父,孩儿以为,如今时机已经成熟,伏兵可动矣。”

站在司马懿的身后,他没有压低嗓子,声音充满了与年纪不符的豪迈。

嗯,他也没有必要压低声音。

在这里的,只有他们父子,和他阿父的心腹部将高祚。伏兵之策,就是他阿父让高祚亲自去挑选的兵卒,也是知情人。

司马懿当然也没有见怪。

只是抚摸着鬍鬚,用讚赏的眼光,看着这个心志坚韧、有谋善断的长子,心中也豪情倍增。

的确,在这一刻,他理应倍添豪情。

他的谋略,得到了天子曹丕的认可,以万金之躯御驾亲征去扬州督战,为了他吸引走了江东大量兵力。

而儿女姻亲,荆楚都督夏侯尚,也正不惜麾下兵卒的伤亡,猛攻着江东陆逊坚守的公安城。双方都战死上万人数了,也将荆南的江东军,大量吸引走了。

也许如今的江东,以为他司马懿别督的这四千人马,来益阳城只是围而不攻,不过是牵制兵力的吧?

哼!

大丈夫建功立业,就在今朝!

某以军功匹敌世之狡狐,就在此战!

司马懿心中豪迈万分,看着司马师叮嘱,“我儿在此,好生约束兵卒,一切听从高将军指挥,莫自作主张。”

说完,又给高祚交代一句,“某犬子就有劳将军关照一二了。”

是的,他要带着亲兵部曲,亲自绕去益阳城后方,引伏兵逆战!

本来呢,夏侯尚劝过他,高祚也有言说他愿意代劳。

但是司马懿不知道是,去年玩命奇袭柴桑城上了瘾,还是为了谋略亲自去执行才有更大的胜算,坚决的拒绝了。

对此,夏侯尚无奈,只能说了句多加小心。而高祚心中带着亢奋,神情带着担忧,说了一番马到功成什么的话语.....

“诺!阿父放心,孩儿晓得轻重。”

司马师拱手应诺,让他的阿父放心去为司马氏博取未来。

“诺!在下定不辱命!”

高祚也拱手,一脸慨然。

在得知司马师的壮志和才学后,不用司马懿吩咐,他也会好好“照顾”司马师的。

为了狡狐陈恒。

也是为了他阿父高干,私下叮嘱过的话。

“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殷馗善天文,曾有言: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其锋不可当。为父以为,此言应在己吾陈子初!某圉县高家,当随天命,倾力助之!”

第九十四章、三征张绣第一二一章、人彘知否第三八七章、汉中战云卷天来1第四五五章、殿前对第二四一章、狼烟起第二零九章、汲汲营营初萌芽第五零零章、此消彼长第二十四章、守丧第四一六章、恩即是威也第八十五章、平生何求第一一零章、伯乐难求第二五二章、大风起兮第三四八章、期望乃绝望之始第一三六章、文姬愿否第一六三章、此子行事奸诈第九十章、此獠当杀第四八六章、永无宁日矣第二二四章、壶关!壶关!第五十章、虓虎之怒第二十五章、恩威并施第一五六章、虎豹骑曹子丹第三零四章、汉宁王之玉第二十二章、世家的学问第三二一章、君子藏器於身2第四八六章、永无宁日矣第二一零章、兵者未雨先绸缪第四八七章、三千越甲可吞吴第三五九章、魏公酷虐再现时第三一一章、趁火打劫正当时第三四零章、不为人下刘坚强第四二七章、誓将汝挫骨扬灰第一章、陈家呆子第五十一章、仇雠刺杀第一二五章、失道寡助第一四三章、只许战败第四一三章、仲达反其道行之第四二二章、拿来儆猴的鸡第十九章、古之恶来第二七九章、狡狐必善待之第二一八章、谋全域占先机第二四零章、南阳无战事第四二一章、南中万事俱备第一九三章、一叶扁舟行沁水第一一一章、进军当涂第五零一章、孤注一掷第四八七章、三千越甲可吞吴第八十二章、命运轨迹第一七九章、河北文丑安在否2第一二四章、人心思变第一三四章、初见曹丕第三三二章、壮志凌云刘玄德第三十章、蝇营狗苟第二五四章、争权自重第四三七章、去打脸!第三七九章、两小儿始彼此伴第一四六章、打了再招降第三六七章、孤许久未见汝了第四六一章、曹魏飘摇第四九九章、昔日崔琰今鲍勋第一零五章、初次实战第一零四章、鹿死谁手第三二五章、凤雏有所思矣第二零一章、一袭风雪故人来第三八四章、鼙鼓远去桑松近1第四二八章、该兵行险招了第五章、岁在甲子第六十一章、骚扰敌后第三零八章、兵临白帝城第二一九章、阴狠者说第四一六章、恩即是威也第四一四章、鹰视狼顾之谋己第一六八章、麻烦你传个话第一九八章、代郡设伏破鲜卑第九十二章、借势杀人第三九三章、汉中战云卷天来7第四三八章、愿司马仲达同往第一七六章、万马奔腾踏敌阵2第三一六章、将离间进行到底1第四九零章、固辞不受第四八七章、三千越甲可吞吴第四五三章、来自狡狐的饕餮盛宴第三八零章、帷幕落余波未平第一一九章、因败再战第一八八章、为文姬之子觅封侯第三九八章、陆伯言竟为督矣第四六五章、内斗内行第四五二章、各取所求第三二三章、单刀赴会乃凤雏第三八零章、帷幕落余波未平第七十五章、初征张绣第二零四章、汝将此战禀主公第四四五章、将欲取之第六十三章、千里奔袭第三二二章、权重则抑名声矣第四十五章、温侯吕布第二零三章、穷途之路莫仓惶第二三七章、谋在三年后第四八四章、江东可万劫不复第一五四章、司空府论策2第九章、陈留太公车
第九十四章、三征张绣第一二一章、人彘知否第三八七章、汉中战云卷天来1第四五五章、殿前对第二四一章、狼烟起第二零九章、汲汲营营初萌芽第五零零章、此消彼长第二十四章、守丧第四一六章、恩即是威也第八十五章、平生何求第一一零章、伯乐难求第二五二章、大风起兮第三四八章、期望乃绝望之始第一三六章、文姬愿否第一六三章、此子行事奸诈第九十章、此獠当杀第四八六章、永无宁日矣第二二四章、壶关!壶关!第五十章、虓虎之怒第二十五章、恩威并施第一五六章、虎豹骑曹子丹第三零四章、汉宁王之玉第二十二章、世家的学问第三二一章、君子藏器於身2第四八六章、永无宁日矣第二一零章、兵者未雨先绸缪第四八七章、三千越甲可吞吴第三五九章、魏公酷虐再现时第三一一章、趁火打劫正当时第三四零章、不为人下刘坚强第四二七章、誓将汝挫骨扬灰第一章、陈家呆子第五十一章、仇雠刺杀第一二五章、失道寡助第一四三章、只许战败第四一三章、仲达反其道行之第四二二章、拿来儆猴的鸡第十九章、古之恶来第二七九章、狡狐必善待之第二一八章、谋全域占先机第二四零章、南阳无战事第四二一章、南中万事俱备第一九三章、一叶扁舟行沁水第一一一章、进军当涂第五零一章、孤注一掷第四八七章、三千越甲可吞吴第八十二章、命运轨迹第一七九章、河北文丑安在否2第一二四章、人心思变第一三四章、初见曹丕第三三二章、壮志凌云刘玄德第三十章、蝇营狗苟第二五四章、争权自重第四三七章、去打脸!第三七九章、两小儿始彼此伴第一四六章、打了再招降第三六七章、孤许久未见汝了第四六一章、曹魏飘摇第四九九章、昔日崔琰今鲍勋第一零五章、初次实战第一零四章、鹿死谁手第三二五章、凤雏有所思矣第二零一章、一袭风雪故人来第三八四章、鼙鼓远去桑松近1第四二八章、该兵行险招了第五章、岁在甲子第六十一章、骚扰敌后第三零八章、兵临白帝城第二一九章、阴狠者说第四一六章、恩即是威也第四一四章、鹰视狼顾之谋己第一六八章、麻烦你传个话第一九八章、代郡设伏破鲜卑第九十二章、借势杀人第三九三章、汉中战云卷天来7第四三八章、愿司马仲达同往第一七六章、万马奔腾踏敌阵2第三一六章、将离间进行到底1第四九零章、固辞不受第四八七章、三千越甲可吞吴第四五三章、来自狡狐的饕餮盛宴第三八零章、帷幕落余波未平第一一九章、因败再战第一八八章、为文姬之子觅封侯第三九八章、陆伯言竟为督矣第四六五章、内斗内行第四五二章、各取所求第三二三章、单刀赴会乃凤雏第三八零章、帷幕落余波未平第七十五章、初征张绣第二零四章、汝将此战禀主公第四四五章、将欲取之第六十三章、千里奔袭第三二二章、权重则抑名声矣第四十五章、温侯吕布第二零三章、穷途之路莫仓惶第二三七章、谋在三年后第四八四章、江东可万劫不复第一五四章、司空府论策2第九章、陈留太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