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中央局势

拔都、蒙哥、合丹等所统帅的中路集群在多瑙河流域停留的时间有点长,一直到窝阔台汗14年到来才最终南下巴尔干,这主要还是因为维也纳的局势。

西征军统帅部和参谋团队在结束波兰和匈牙利战役之后,决定了三路进攻中部欧洲的战略。主力当然就在中央,中央集群12万大军也要兵分两路,一路向西攻克维也纳,然后以此为前进基地进军亚得里亚海。另一路向西,扫荡特兰西瓦尼亚以后,南下巴尔干,与忽必烈、巴根台率领的小亚细亚集群会攻君士坦丁堡。

之所以要进军意大利北部,倒不是想现在就对罗马教廷动手,基督教根深叶大统治着整个欧洲,现在就打时机还不成熟。最主要的目的其实还是威逼威尼斯。威尼斯和意大利北部的商业城邦是蒙古商业上重要的合作伙伴,蒙古需要欧洲的大批矿产资源,工业制成品也要向欧洲倾销,威尼斯就是最大的中间商。

但是这又不可避免的造成贸易摩擦。以威尼斯人为代表的意大利商团实质性的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蒙古人不喜欢被人卡脖子。不过这些总可以在政治层面解决问题,可是这些意大利商人酝酿统一货币金格罗索,这就触动了蒙古的核心利益。

蒙古元,是蒙古自由贸易区计划的核心,蒙古不会允许另一个强大的货币联盟威胁蒙古元的地位。趁着这次东欧攻势,顺便对威尼斯进行敲打就是必要的了。不要以为你们躲在阿尔卑斯山一侧蒙古就拿你们没有办法,有必要的话,蒙古的马蹄随时可以踏碎你们和平幸福的日子。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威尼斯的海军,这支舰队是目前欧洲最大的海上力量。如果他们和教皇站在一起,就有可能从欧洲运来大批的援军到君士坦丁堡,给蒙古将来的攻城制造麻烦。即便是为了这个原因,蒙古大军也有必要蹲着威尼斯左近,随时提醒他们要老实些,不要为了点航运利润,把全城都搭上。

总之,各种因素累积起来,蒙军的西进就不可避免了。如果要打开一条通往威尼斯的道路,维也纳就必须掌控在蒙古手中。此时的奥地利已经从巴伐利亚独立成为一个公国,走上8百年辉煌的起点。维也纳是多瑙河到威尼斯贸易的一个重要中转站,这奠定了她重要的地位。

蒙古人要收拾萨克森人,奥地利人,也许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像他颁给条顿骑士征服普鲁士权力一样,毕竟他现在自己的麻烦也不小。要是蒙古人站住维也纳不走了,腓特烈还会无动于衷么?

拔都真正的目的是巴尔干半岛和君士坦丁堡,他现在并不想与腓特烈二世大打出手。但是如果这些德意志人不识趣,那就只能在维也纳城下和他们好好谈谈了,所以还是要做战略决战的准备。

可就在这个时候,拜答尔王爷在摩尔多瓦阵亡,震惊全蒙古。合丹王爷与拔都、蒙哥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官司已经打到了草原汗廷。窝阔台大汗不得已召回了合丹的军队,拔都和蒙哥的兵力遭到了严重的削弱。拔都王爷只能谨慎些,进攻维也纳的进程就拖延了下来。

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政保总局。政保总局已经成立北意大利情报站,基辅情报战的幸存者鲁季科夫调任站长,大批的情报送回来,拔都王爷才对这位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有了点清晰的认识。腓特烈二世是不可能与蒙军决战于维也纳城下的,因为他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与罗马教廷几任教皇的政治角逐,根本无力东顾。

腓特烈二世的母亲是西西里王国的唯一女继承人,他的父亲亨利六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似乎使他天生就拥有西西里和德国的王位。实际上却并不如此,因为罗马教廷反对他周边的王国世袭制,担心他们过于强大,威胁到罗马的地位。

腓特烈出生在西西里,一生只见过父亲亨利六世一面。他的母亲在他4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这使他实际上成为了孤儿,托庇于教皇之下。他的监护人是英诺森三世教皇,这位教皇唯一为他做的事情,就是给他娶了比他大10岁的阿拉贡公主,一个寡妇。所以,他对罗马教廷并没有想象中的感情,少年时代的腓特烈没少尝过挨饿的滋味,教皇并没有管他的死活。

他在巴勒莫长大,所有他真正的政治基础,还是在西西里。他之所以能够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是因为教皇对原德国皇帝奥托四世的不满,为了赶走奥托四世,罗马教廷只能扶持了年轻,且亲近教廷的腓特烈。当然这是有条件的,就是神圣罗马帝国和西西里王国必须分离,而且要放弃帝国在意大利的一切领土和权力,当然还要出兵进行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一切都很顺利,腓特烈二世拿到了德国的皇位,教皇赶走了奥托四世。但是事情并没有按原有的计划来,腓特烈并没有使西西里和神圣罗马帝国分离,当然也没有放弃在意大利的领土。1220年帝国会议选举腓特烈二世为德意志国王,并于当年腓特烈二世被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于是皇帝的地盘把教皇国包围了起来,而这正是历代教皇所极力反对的。腓特烈的祖父红胡子腓特烈一世就这么干过,结果教皇组织了伦巴第联军把他赶走了,谁也想不到他们自己又给自己扶持了一个比红胡子更强大的对手。于是,腓特烈二世和罗马教廷长达30年的争斗开始了。

1230年,教皇格里高利九世忽悠腓特烈出兵耶路撒冷,等腓特烈带兵走了,教皇就在后面指责腓特烈与异教徒谈判,并且明目张胆的出兵西西里王国。结果腓特烈二世回师,把教皇组织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意大利联军打的大败。

1234年,教皇忽悠腓特烈二世的儿子德意志国王亨利七世反对自己的父亲。腓特烈二世很快扑灭了叛乱,他废除了儿子的德国王位,并把他终身监禁在意大利的监狱里。

1237年,腓特烈二世在科尔泰努瓦大败罗马教廷组织的圣泽诺内联盟。

而就在蒙古人在波兰和匈牙利大打出手的窝阔台汗13年(1241年),腓特烈正忙着袭击热那亚人的舰队。因为那舰队里有两名红衣主教,正准备参加教皇召开的,谴责腓特烈二世会议。

在这种情况下,腓特烈二世讨好罗马教廷的敌人蒙古人还来不及,怎么会愚蠢的为了维也纳再给自己树立一个强大的敌人?这等于是让教皇在自己的西西里老窝乘虚而入。

然后?当然就是频繁的秘密谈判。蒙古和腓特烈二世达成秘密同盟,共同对付罗马教廷。蒙古保证不会向北进攻德意志诸公国,奥地利大公仍然拥有主权和领土完整。但是奥地利要与蒙古签订和平条约,蒙古军队和船只可以自由出入奥地利领土,并且租借维也纳新城作为租借地。

神圣罗马帝国则保证约束德意志诸邦,还有他在法兰西、意大利的盟友,不会增援君士坦丁堡。在攻克君士坦丁堡之后,蒙古海军要保证对热那亚海军开战。如果腓特烈二世在意大利南部遭到教皇军队的进攻,蒙古军队有义务进行协防。蒙古支持腓特烈二世对达尔马提亚的占领,但是必须要交出匈牙利国王之弟戈罗曼公爵,这个人是蒙古的仇人。

这是一个政治军事盟约,对蒙古人最感兴趣的经济问题,腓特烈并不感冒。双方没有进一步的谈判,只不过达成了一些意向,根据下一阶段的军事行动再谈。

这份密约对腓特烈二世是一针强心剂,使他在与罗马教廷的角力中更有底气,而付出的不过是一个奥地利。反正他对德国也不是很上心,根本就不在乎他在德意志帝国议会中的威望,他的真正实力还是在西西里。当然,如果条约的内容公诸于众,他会成为整个基督教世界的公敌,这不太妙。不过他还是选择相信蒙古人,富贵本来就是险中求,没有这个勇气,也就不要想和代表欧洲神权的教廷掰手腕了。

而蒙古人,自然也乐得在欧洲有这么一个有实力的朋友。至少在反对罗马教廷这件事情上,大伙儿还是有共同的利益,蒙古兵力有限,不可能四处树敌。蒙古当然也不怕腓特烈反悔,一旦蒙古人把这份密约抖搂出来,腓特烈二世必然身败名裂,拔都还怕什么?

一切搞定,蒙哥和不者克亲率3个万人队进入奥地利。并且在维也纳新城建立水陆码头,为向亚得里亚海进军囤积物资。拔都王爷则率领2万大军南下苏利纳港,速不台则率另外两个万人队从特兰西瓦尼亚南下,在苏利纳完成集结。

4万大军会师之后,黑海沿岸的港口链也基本建成,攻击君士坦丁堡的时机已经越来越成熟了。而在南线,小亚细亚集群已经攻克科尼亚,巴根台***以巨大的努力把四分五裂的小亚细亚势力整合起来,并且组成了一支大军。在这其中,他选出了8万精锐,经过蒙古式的装备和训练,组成了西进兵团,这将是南线集群攻击君士坦丁堡的主力。目前该兵团正在科尼亚地区秘密整训,一旦完成,就又是一支虎狼之师。

在北线,年轻的乌恩领着一帮民兵和俄罗斯、拉脱维亚的乱七八糟的军队,竟然征服了整个诺夫哥罗德,一直到波罗的海东岸,全歼了整个立窝尼亚骑士团!拔都得到战报,拍案而起,大呼少年英雄,蒙古又一个木华黎啊!

在黑海,蒙古黑海舰队已经清理了所有的海盗水匪,和热那亚海军的残兵败将。海军大部分已经在刻赤海军基地完成了维护保养。这一年的时间,刻赤又建造了5艘***级战列舰,30艘阿阑豁阿级巡洋舰,实力几乎增加了一倍。在黑海舰队司令长官兀良哈台的率领下,庞大的海军战舰正陆陆续续的向黑海西海岸诸港口集结,最终的目的地,就是君士坦丁堡。

西征以来,7年了,终于到了和君士坦丁堡算总账的时候,拔都王爷意气风发。

第五十一章 新的开始第三十六章 可汗之怒第二十六章 庙算多胜第十九章 天生军人第十八章 大泽生死第二章 店无好店第六十三章 禹山之战第八十三章 胜也谈和第七十八章 巴特尔级第四十四章 林中激战第六十五章 纵横中原第三十九章 攻坚利器第九十二章 天降雄师第六十七章 战友情深第一章 闪击西俄第八十三章 胜也谈和第四十章 瑟米利亚第八十一章 提前布局第八十一章 提前布局第五十四章 三路攻金第八十二章 金国灭亡第七十七章 征途无限第七十三章 参拜之争第九十八章 独闯龙潭第八十六章 中都之变第三十二章 半岛联盟第三十九章 决一死战第二十九章 大库里台第八十二章 梦中额吉第一百零三章 心灵重创第四十一章 工人万岁第七章 奔袭北线第六章 高加索山第六十五章 局部出击第三章 生死归途第九十八章 违令刺杀第七十六章 两头巨兽第十六章 奴隶之死第二章 少年猎手第六十九章 攻克钧州第十八章 钳形攻势第十三章 青牛白马第十六章 挣脱牢笼第十章 各怀心思第五十二章 南下淮东第三十九章 奥斯塔德第三十一章 以一当百第七十三章 参拜之争第五十七章 穿插敌后第三十一章 天崩地裂第三十五章 荣耀大婚第五十四章 戒心重重第七十一章 谍海无涯第六十九章 一鼓作气第六十七章 一个弩兵第四章 猎场政治第六十八章 最后时刻第七十八章 英雄无族第七十四章 可汗也难第九十一章 义无反顾第六十三章 禹山之战第三十七章 鏖战中都第六十章 意外叛乱第二十章 特种装备第六十八章 教士盟友第二十四章 经济地带第七十六章 信仰力量第六十章 梨花无敌第十七章 威震世界第二章 特种围猎第七十章 必要杀戮第五十一章 善待勇士第七十一章 英雄气概第十章 各怀心思第七十章 曲终不散第四十三章 卫州会战第二十三章 有惊无险第七十章 必要杀戮第五十四章 戒心重重第四十八章 再战倒回第四十九章 死亡之旅第七十二章 狙杀计划第四十六章 摧毁河防第九十八章 违令刺杀第二十六章 心中有魔第三十七章 开局不利第十九章 股权之争第七十八章 英雄无族第十五章 征途陷阱第四十一章 暴乱前夜第一章 荒村野店第二十一章 权臣生活第三十七章 开局不利第九十二章 天降雄师第四十一章 暴乱前夜第五十章 悄然变化第四十章 炮兵演习第八章 烫手汗位第二十二章 埃森海战第二十二章 西线形势
第五十一章 新的开始第三十六章 可汗之怒第二十六章 庙算多胜第十九章 天生军人第十八章 大泽生死第二章 店无好店第六十三章 禹山之战第八十三章 胜也谈和第七十八章 巴特尔级第四十四章 林中激战第六十五章 纵横中原第三十九章 攻坚利器第九十二章 天降雄师第六十七章 战友情深第一章 闪击西俄第八十三章 胜也谈和第四十章 瑟米利亚第八十一章 提前布局第八十一章 提前布局第五十四章 三路攻金第八十二章 金国灭亡第七十七章 征途无限第七十三章 参拜之争第九十八章 独闯龙潭第八十六章 中都之变第三十二章 半岛联盟第三十九章 决一死战第二十九章 大库里台第八十二章 梦中额吉第一百零三章 心灵重创第四十一章 工人万岁第七章 奔袭北线第六章 高加索山第六十五章 局部出击第三章 生死归途第九十八章 违令刺杀第七十六章 两头巨兽第十六章 奴隶之死第二章 少年猎手第六十九章 攻克钧州第十八章 钳形攻势第十三章 青牛白马第十六章 挣脱牢笼第十章 各怀心思第五十二章 南下淮东第三十九章 奥斯塔德第三十一章 以一当百第七十三章 参拜之争第五十七章 穿插敌后第三十一章 天崩地裂第三十五章 荣耀大婚第五十四章 戒心重重第七十一章 谍海无涯第六十九章 一鼓作气第六十七章 一个弩兵第四章 猎场政治第六十八章 最后时刻第七十八章 英雄无族第七十四章 可汗也难第九十一章 义无反顾第六十三章 禹山之战第三十七章 鏖战中都第六十章 意外叛乱第二十章 特种装备第六十八章 教士盟友第二十四章 经济地带第七十六章 信仰力量第六十章 梨花无敌第十七章 威震世界第二章 特种围猎第七十章 必要杀戮第五十一章 善待勇士第七十一章 英雄气概第十章 各怀心思第七十章 曲终不散第四十三章 卫州会战第二十三章 有惊无险第七十章 必要杀戮第五十四章 戒心重重第四十八章 再战倒回第四十九章 死亡之旅第七十二章 狙杀计划第四十六章 摧毁河防第九十八章 违令刺杀第二十六章 心中有魔第三十七章 开局不利第十九章 股权之争第七十八章 英雄无族第十五章 征途陷阱第四十一章 暴乱前夜第一章 荒村野店第二十一章 权臣生活第三十七章 开局不利第九十二章 天降雄师第四十一章 暴乱前夜第五十章 悄然变化第四十章 炮兵演习第八章 烫手汗位第二十二章 埃森海战第二十二章 西线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