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太过生猛的后浪

两场报告会都已经做完了,但一行人还要在京城等两天,参加李建高的项目答辩。

喻成功在周日当天晚上吃过饭后,便悄悄退了燕北这边的酒店,领着一众人换到了举办今年杰青评选会议的京城国际会议中心入住。

虽然这相当于浪费了一天的房费,不过能带给喻成功满满的安全感,而且学校也不会介意的。

这次会议是周一开始的,只是周一、周二前进行的是生命科学部跟化学科学部的评审。要到周三才开始数学物理科学部的评审工作。

参加完周一的开幕式后,乔泽也难得的有了两天闲暇的时间。

虽然是第一天来京城,但乔泽没有出去转转的心思,最后还是决定就留在酒店里。

至于西林工大团队的其他人,早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京城了,基本上京城的所有景点都已经逛过了。乔泽懒得出门,其他人自然也尊重了乔泽的意见。

京城位于华夏北边,十一月哪怕天气晴朗,温度也已经在个位数徘徊,加上这些天一直是大风天气,天气又过分干燥,让一直生活在南方的乔泽很不适应,一直流鼻血,挺想拉着乔泽一起出门逛逛的苏沐橙便也熄了心思。

呆在酒店总不能无所事事,于是乔泽便决定干脆总结一下最近的思考跟许多草稿,先把关于杨-米尔斯理论存在性的论文总结出来。

这次倒不是李建高的建议。那天问过乔泽之后,李建高选择了沉默。然后告诉让乔泽自己选择要不要发表这篇研究成果。

因为克雷数学研究所,发布千禧年难题的时候,本就是将这个问题分成了两部分,杨-米尔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证明跟质量缺口问题。

换了另一个人不需要劝说,大概也会第一时间把证明过程发表。正如张洪才描述的那样,真能解决这個问题,并得到数学物理学界的认可,妥妥的名利双收。

数学界有句话,家里没矿就不要做数论研究,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绝大多数做数论研究的数学家,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成果。但如果解决了黎曼猜想、哥猜、以及千禧年七大难题里任何一道,情况又不一样了。

哪怕是对名利不屑一顾,同样也会忍不住发表,因为越是这样的数学家,越希望能得到认可。

就好像俄罗斯数学家解决高维庞家莱猜想。

他可以不要克雷研究所的奖金,甚至不去参加一系列的会议,但依然还是要把论文发表了。

但乔泽毕竟是不一样的。

李建高这次不给建议的原因是,他真怀疑乔泽可能用不了几年,能把质量缺口问题一起解决了。那个时候再把完整论文发表出来,造成的影响就不是地震了,而是直接火山喷发。

所以该怎么选择,李建高觉得还是让乔泽自己考虑算了。

至于乔泽的想法也很简单。

这个命题他现在几乎已经找不到人探讨。

即便是许昌树,也只能跟他简单讨论一些数学层面的问题。

虽然说数学物理不分家,但到了这个问题的层级,没有专门深入研究过量子物理、各种场论帮助并不算大。

其实乔泽有想过能不能找机会跟杨老聊聊,相信老人家也不会拒绝。

但考虑到杨老今年已经101岁了,简单的讲话或许可以,但进行高强度的思考跟论证太过强人所难,便也熄了心思。

所以提前把数学证明过程发表出来,如果能引发数学跟物理学界的广泛讨论,说不定能给他一些启发。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

当乔泽沉浸在一个极为具体的数学命题,总是能让他的思路变得更为明晰跟专注。

脑海中的各种公式,更是似乎转化为了一个个粒子在微观层面的运动轨迹,沿着一个个极为复杂的几何结构,不停的运动。甚至会让乔泽产生错觉,这些微观粒子不再总是处于量子叠加态,乃至于测不准原理都已经失效。

每一颗微粒,都如同宏观世界一样,有着专属于自己的运动轨迹。

哪怕生命极其短暂,产生之后,转瞬之间又会衰变消失的那些粒子,比如希格斯玻色子。

并不是乔泽否定了测不准原理,而是他怀疑具体到微观世界,宏观所规定的时间已经不存在意义。

这一点可以从生物体作为参考,比如一个关键的参数——神经信号传播速度。

在不同介质中,神经信号传播速度是有上下值区间的,比如有髓鞘的躯体神经纤维信导速度在39-90米每秒。所以理论上而言,距离越短,信导所需的时间便越短。

这也是大象远比人类行动要慢的原因。

同理在微观粒子层面,普朗克尺度是目前人类科学理论中所能研究的最小尺度,超过了就会转化为黑洞,光走过普朗克尺度的距离,便被定义为普朗克时间。

如果真能站在粒子的角度,去体验世界,大概率粒子所处的世界,其实跟宏观世界没什么不同。因为粒子所能体验到的时间流逝跟宏观世界所定义的时间流逝相差巨大。

同理当改变了时间的定义,与之相辅相成的速度自然也会相应改变。又或者将时间的定义移除,那么微观世界将是单纯的力跟能量的世界。

换句话说,所谓的测不准原理,无非是宏观世界针对微观世界的测不准。如果一个人能变成希格斯玻色子大小,那么他所观测到的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粒子的位置不再是概率,而是确定的位置,它的每一个运动轨迹,都能清晰的标注。

此时乔泽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就是这样,粒子在宏观时间定义下的转瞬即逝,却有着清晰的轨迹。

无数轨迹的路线最终形成了物理学意义上的场……

纷杂的思绪终究变成了乔泽屏幕中那一行行的公式跟引理、定理。

也只有在这种时候,他会完全忘记时间的流逝。

甚至放弃每隔两个小时去阳台望远的习惯。

如果不是苏沐橙一直跟在他身边,甚至吃饭都可能忘记。

周一晚上许昌树又跑来了一次。

昨晚跟乔泽在饭局上的交流虽然感觉收获很多,但毕竟当时人太多了,不方便一直说话。而且乔泽在开始吃饭之后,是真就一言不发,所以第二天许昌树忍不住又跑来了。

新酒店地址是喻成功主动告知的。

徐大江每天都会跟喻成功联系,打听乔泽的情况,喻成功也从徐大江的口中知道了这位许教授正在运作打算调到西林工大。自然便觉得这位教授亲切了许多。

能被乔泽邀请的教授多少是有些本事的。更别提这人还是在燕北大学这种地方拿到的正教授职称。

这种人才到了西林工大必然是要受重用的,喻成功不介意提前卖个好。八面玲珑的喻主任自有一套处事逻辑,小人物的人脉嘛,不就是靠这种点滴间的方便积攒起来的?

щшш ⊙тт kдn ⊙c○

尤其是老喻的眼睛很毒,能看出许昌树就是那种一心扑在学术上,心思颇为简单的学者类型。这类人,虽然性子难免高傲了些,但一般是会记得别人的好。

可惜的是,这次许昌树来得不是时候,跟乔泽聊了不到二十分钟便被打发走了。

这次拜访也让许昌树真实感觉到了张洪才为什么会说“跟乔泽聊过之后,你再决定要不要去西林”的原因。

果然面对面的跟乔泽交流甚至比邮件交流似乎要更费力些。

当一个人话少到一定程度,想要跟上对方的思维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但这反而让许昌树感觉更为兴奋。

因为在他看来,乔泽虽然不喜欢交流,但这恰好说明了,这个年轻人是真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术研究上。

再加上乔泽的天分,未来在西林工大跟乔泽合作,必然有机会研究最前沿的相关理论。

他甚至不需要论文上加上他的名字,只要是能一起研究,第一时间去了解那些成果,就足以带来极大的满足感。更别提每次乔泽寥寥几句话,就能让他收获满满。

这也就是他还不知道乔泽之所以忙碌,是正在写关于杨-米尔斯存在性的论文。

如果知道的话,大概会更迫不及待的想从燕北大学跳槽到西林工大。

平台资源?

不存在的!

华清大学的报告会许昌树没去,但只从燕北大学的报告会许昌树便能肯定,乔泽这样的人只要给他机会展现自己一次,就已经不再需要任何平台,真可以做到,他在哪里,哪里就是平台。

对于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都能信手拈来,哪里还需要什么平台?

……

这两天,乔泽在燕北大学做报告的相关视频,也已经在华夏数学界流传开了,尤其是在华夏科学院数学部跟物理学部内部,长达150分钟的报告会视频开始疯传。

本来就是半公开的报告会,加上燕北大学邀请了好几位院士参加,所有院士都主动索要了当天报告会的完整版视频内容。

乔泽许多证明的过程,短短两个小时的报告会可能很难理解,但满满干货的内容,如果要来反复观看,然后再对照《数学年刊》上发表的论文进行推敲,却还是能大概了解乔泽的思路。

请访问最新地址

到了周二,乔泽的这场报告会甚至掀起了科学院内部一场小规模的论战。

围绕着乔泽的思路是否正确,能否真正解决这个困扰了全世界数学家跟物理学家大半个世纪的难题引发的论战。

如果单纯从学术的角度出发,或许论战不会如此激烈,但一旦牵扯到其他东西,总是会让事情朝着奇怪的方向发展。

就好像张洪才说的,一旦乔泽真能把这个问题证明出来,资源必然会开始出现倾斜。这跟乔泽涉及到的人工智能领域还不一样,虽然乔泽一样提出了数学理论向的研究,但已经证明了其应用价值。

其实不太需要为数不多的基础研发资金,自然有核高基跟社会领域的资源直接跟进,就比如西林立橙科技跟有为集团的合作。

但单纯做出杨-米尔斯理论证明就不一样了。

这是真正纯基础理论向的研究,推动的是整个学科的进步。但同时这种理论向的突破,应用到现实产生经济效益,往往是以十年甚至数十年为单位计算的。

更重要的是这些纯基础理论向研究并不能直接产生效益,产生效益的是根据这些基础理论发展出的新技术。

毫无疑问前者的难度更大,尤其是在科技发展停滞的年代,每次突破都可能需要数十年的积累,但偏偏这些论文并没有所谓专利跟著作权的收益,只能依靠不间断的持续投入。

这也是理论学者要么一辈子默默无闻,要么声名远扬甚至载入史书的原因。

但基础理论向的投入就那么多,如果真确定了乔泽的思路没问题,这就牵扯到资金的分配问题。甚至可能主导资金分配的问题。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存在利益的地方就有江湖纠葛。

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都一样,从来就没变过。以后也很难有改变。

……

周二下午,华夏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办公楼的三楼小型会议室里,两位院士刚刚看完了乔泽的发布会视频,正坐在各自的位置上沉思着。

“老张,你怎么看?”良久,其中一位院士开口问道。

开口的院士是周良,现在担任院里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的主任。

他口中的老张叫张明睿,曾是国家第一届杰出青年,同时也是现任院长,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华夏数学家学会常务副会长。

研究的方向是代数群跟量子群,曾经最大的成果对仿射a型weyl群证明了lusztig关于双边包腔的基环的猜想,并确定了deligne-langlands关于仿射hecke代数猜想成立的充分条件。

“我?我觉得很有意思啊!”张明睿抬头看了周良一眼,看表情似乎意犹未尽。

“有意思?你的意思是看好这个乔泽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你得上书建议给这个小年轻拉一笔扶持资金啊。”周良笑着说道。

其实燕北大学这场报告会跟周良的研究并不重合。

但周良的主要研究领域在智能识别算法,非线性不确定性系统控制,智控系统跟博弈控制系统、人机融合系统这一块。所以周良最初知道并了解乔泽主要还是乔泽第一次在《杜克数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以及横空出世的豆豆。

不过现在,乔泽这个名字可不陌生了。

即便没有这两场报告会,乔泽的名字也早已经进入了这些大佬的视野。

毕竟是十八岁的就敢申请成为自然科学专家的年轻人,而且从数学部到官方,都拦不住那种。

“先看看吧,你也知道昨天晚上,几个人为了这小子都快吵起来了。”张明睿微微摇了摇头,说道。

“那你觉得他能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周良再次追问道。

这次张明睿犹豫了片刻,随后再次缓缓的摇了摇头,说道:“我不敢肯定,毕竟我没专门研究过这个命题。不过结合他之前发表的论文,以及这些证明思路,我觉得希望很大。当然,前提是他报告会上推导出的这些公式是正确的。”

“哦。”周良点了点头,随后再次问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那,老张啊,如果,我是说如果啊,他要是真证明了这个命题……又被推荐为院士的话,伱会投赞成票么?”

“嗯?”这个问题让张明睿愣了愣。

还真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张明睿跟周良都是这一届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院士增补年,申请者过了初审之后,就得主席团最终确定增补人选。

但张明睿还真没思考这个问题。

乔泽的年纪总会让其他人下意识的忽视他已经取得的诸多成就。

仔细思考片刻,张明睿苦笑道:“应该不会这么快就要面对这个问题吧?就算他的思路是正确的,要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好几关呢。说不定还要好几年,四年后主席团也就换届了,就不需要我们操心这个问题了。”

根据科学院学部主席团选举章程,主席团成员每个学会部选两人,任期四年,不连任。所以理论上说张明睿说的也没错。

但也正因为如此,两人的决定尤其重要。

因为乔泽近期如果真被推举,肯定是要进数学物理学部,两位数学部的主席团成员意见自然很重要。

“万一这孩子近期就真把问题解决了呢?你还没注意吧?从他第一篇论文六月在《杜克数学杂志》发表,到现在他已经在顶级数学期刊上发表了八篇论文。尤其是在《数学年刊》上这两篇论文,间隔不到半个月。

我觉得咱们得考虑这个问题了。呵呵,他在25年之前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呵,21岁的候选院士,咱们不管做出什么决定,影响都可很深远啊。”周良意味深长的说道。

张明睿思考片刻,笑了:“老周,你不研究这个方向,可不知道这个命题的难度有多大。乔泽首创的工具的确很有用,但如果他的思路是正确的,乔切分跟乔空间都会成为未来独立的研究方向这不假,但具体到完全解决这个命题总还需要些时间的沉淀。”

说完,张明睿看到周良还想说话,遂笑着补充道:“好吧,退一万步说,他明年真把命题做出来了也不打紧,毕竟……杨老还在世呢!”

周良微微点了点头。

虽然张明睿没把话说透,但周良当然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既然提到了杨老,那必然会尊重杨老。

所以乔泽如果真能在杨老还在世的时候证明了杨-米尔斯理论存在性,以杨老在学界的声望,张明睿的选择大概是闭着眼睛直接举手就行了。

如果不能的话……

主席团大概率也已经换届了,就不需要他们去考虑这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了。

最终,周良只是谓然一叹:“哎,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只是这后浪……也太强了些,十九岁,只有十九岁啊!就算从娘胎里开始学,大概也就只能这样了吧?”

张明睿怔了怔,随后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并在脑海中下意识的想起自己十九岁的时候。

没法比,真的没法比!

……

就在两位院士大佬讨论乔泽的时候,乔泽的双手也离开了键盘。

论文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了,闲暇下来的两天几乎都用在了书写论文上。

不过论文还不完整。

乔泽写论文的习惯是,先根据自己的思路,把整篇论文完整结构写出来,然后在对论文进行检查的时候,补全中间一些可能会给审稿人带来困扰的证明过程。

这样做的好处是,很多证明过程其实都是之前做过的,电脑里就有,直接复制黏贴就行了。

至于格式问题,可以直接进交给豆豆解决。通读了不下一万篇论文的豆豆小朋友,虽然在寻找论文辅助方面差了点,但是帮着整理下论文格式,找到一些错别字跟语法错误,还是很好用的。

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并不会太复杂,几乎不需要用太多脑子。

休息了一个小时后,乔泽便已经补全了论文,标题也很简单《杨-米尔斯通解的存在性证明》。

看着已经完成的论文,乔泽并没有那种满满的成就感,又或者空虚感。

只觉得很烦闷。

脑子一旦空下来,他便开始下意识的开始思考那个依然在困扰他的命题,甚至忍不住喃喃自语:“如何利用数学语言描述质量缺口呢?”

“啊?”乔泽身边,正在追剧的苏沐橙茫然的抬起头,看了眼乔泽,问道:“乔哥,你在跟我说话?”

乔泽看了苏沐橙一眼,摇了摇头。

他是在问自己。

如果这个问题有人能回答他,早已经传遍全世界了。

可惜了,他还没找到那个终极的答案。

真心太难了……

乔泽心里想着,他甚至有些怀疑,五年前的自己是不是太年少轻狂了些,把这个世界看得太简单了。

知道乔泽不是在问自己后,苏沐橙回了乔泽一个甜甜的笑容,再次沉浸到剧中福尔摩斯的探案思路中去。丝毫还没意识到身边神情略微有些茫然的爱人即将吊打这个世界。

第220章 那还不赶紧去道歉?第284章 新元素问世第128章 突然的自我第244章 我觉得乔泽可能不是人第88章 这些大人能懂什么?第84章 二面拿捏?第184章 太过生猛的后浪第72章 我们要学会尊重跟理解第98章 信息的传导效应第290章 理想跟现实第153章 豆豆跑偏了?第28章 重度智性恋患者第295章 喧闹中的宁静第124章 请别太为难自己了!第16章 认知被颠覆的肖老板第262章 大变局起点竟然是激活码?!第32章 燃起斗志跟索然无味第39章 老子躺平了第266章 豆豆的先动理论第23章 谁懂什么叫智商污染啊?第206章 天上的有什么用?不如水下的!第175章 人生最为重要的经历(大章)第124章 请别太为难自己了!第210章 明显的需求错位第77章 竟然把孩子们给考哭了!第50章 人间自有温情在第181章 愚蠢的问题第173章 进攻型豆豆(八千字二合一大章)第275章 难受想哭的博士们第4章 惊人大脑的惊人构思第121章 真大型突发事件第120章 就是爷爷也得道歉第38章 让孩子自由发挥吧第207章 小院里也许能震古烁今的谈话第293章 暗人不做明事第218章 雷厉风行第44章 我为什么要读博?第43章 那笑容,好甜第101章 第二篇论文第120章 就是爷爷也得道歉第200章 一本正经的让人害怕第305章 贴脸开大第255章 都是真的第23章 谁懂什么叫智商污染啊?第161章 安排说明跟感谢(重要)第186章 你是专家听你的第20章 跟我去适应环境吧第153章 豆豆跑偏了?第3章 就你了第189章 是真不值得啊!第98章 信息的传导效应第135章 就你也想第59章 神话也不能这么写啊上架随笔第9章 挖金矿第171章 为什么不是你来华夏呢?第228章 友情大放送第218章 雷厉风行第185章 你想体验数学家的愤怒吗?第176章 这孩子太强了!第280章 新元素的魅力第103章 都要心里有数第136章 基本操作第168章 关键两、三事第65章 规则?不存在的!第63章 大人物眼中的小事情第118章第144章 苹果来客第268章 快乐与不快乐第160章 数学界的争议(感谢大佬暖阳1314的白银盟)第202章 大佬眼中乔泽的野心第131章 连锁反应(求月票)第244章 我觉得乔泽可能不是人第181章 愚蠢的问题第314章 这里到底还藏了多少好东西?第18章 肖老板世界观又被颠覆一次第119章 乔泽的觉醒第65章 规则?不存在的!第191章 梦中非常规数学结构第247章 豆豆吃瘪,八方点赞第182章 你想名扬世界吗?第58章 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第172章 有些教授他骄傲了第138章 就是这么硬气第149章 乔泽的同情心第262章 大变局起点竟然是激活码?!第19章 乔泽的正式宣言第135章 就你也想第42章 成年人的世界太复杂了第31章 有人的心被塞住了第86章 难道真没人意识到,这是价值100010000的项目?第94章 他们肯定想不到还能这样证明的第199章 春节的年终总结第192章 争吵跟从闻所未闻的代数形式第308章 都别睡了,起来嗨第5章 一个好的开始第249章 变蠢也很难啊!第103章 都要心里有数
第220章 那还不赶紧去道歉?第284章 新元素问世第128章 突然的自我第244章 我觉得乔泽可能不是人第88章 这些大人能懂什么?第84章 二面拿捏?第184章 太过生猛的后浪第72章 我们要学会尊重跟理解第98章 信息的传导效应第290章 理想跟现实第153章 豆豆跑偏了?第28章 重度智性恋患者第295章 喧闹中的宁静第124章 请别太为难自己了!第16章 认知被颠覆的肖老板第262章 大变局起点竟然是激活码?!第32章 燃起斗志跟索然无味第39章 老子躺平了第266章 豆豆的先动理论第23章 谁懂什么叫智商污染啊?第206章 天上的有什么用?不如水下的!第175章 人生最为重要的经历(大章)第124章 请别太为难自己了!第210章 明显的需求错位第77章 竟然把孩子们给考哭了!第50章 人间自有温情在第181章 愚蠢的问题第173章 进攻型豆豆(八千字二合一大章)第275章 难受想哭的博士们第4章 惊人大脑的惊人构思第121章 真大型突发事件第120章 就是爷爷也得道歉第38章 让孩子自由发挥吧第207章 小院里也许能震古烁今的谈话第293章 暗人不做明事第218章 雷厉风行第44章 我为什么要读博?第43章 那笑容,好甜第101章 第二篇论文第120章 就是爷爷也得道歉第200章 一本正经的让人害怕第305章 贴脸开大第255章 都是真的第23章 谁懂什么叫智商污染啊?第161章 安排说明跟感谢(重要)第186章 你是专家听你的第20章 跟我去适应环境吧第153章 豆豆跑偏了?第3章 就你了第189章 是真不值得啊!第98章 信息的传导效应第135章 就你也想第59章 神话也不能这么写啊上架随笔第9章 挖金矿第171章 为什么不是你来华夏呢?第228章 友情大放送第218章 雷厉风行第185章 你想体验数学家的愤怒吗?第176章 这孩子太强了!第280章 新元素的魅力第103章 都要心里有数第136章 基本操作第168章 关键两、三事第65章 规则?不存在的!第63章 大人物眼中的小事情第118章第144章 苹果来客第268章 快乐与不快乐第160章 数学界的争议(感谢大佬暖阳1314的白银盟)第202章 大佬眼中乔泽的野心第131章 连锁反应(求月票)第244章 我觉得乔泽可能不是人第181章 愚蠢的问题第314章 这里到底还藏了多少好东西?第18章 肖老板世界观又被颠覆一次第119章 乔泽的觉醒第65章 规则?不存在的!第191章 梦中非常规数学结构第247章 豆豆吃瘪,八方点赞第182章 你想名扬世界吗?第58章 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第172章 有些教授他骄傲了第138章 就是这么硬气第149章 乔泽的同情心第262章 大变局起点竟然是激活码?!第19章 乔泽的正式宣言第135章 就你也想第42章 成年人的世界太复杂了第31章 有人的心被塞住了第86章 难道真没人意识到,这是价值100010000的项目?第94章 他们肯定想不到还能这样证明的第199章 春节的年终总结第192章 争吵跟从闻所未闻的代数形式第308章 都别睡了,起来嗨第5章 一个好的开始第249章 变蠢也很难啊!第103章 都要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