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有剧本(大章)

在魏国与齐侯的挑衅中,楚国一直表现得十分“谦抑”,唯一坚决反击的目标,也就只有海寇。

而对魏国和齐侯,依旧是以遣使问责为主,表现得并不想开战的样子。

至于原因……大家普遍认为,这是甘宁带走的海军主力还没有回来,所以楚国也不愿意在远离本土后勤的海中决战!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公孙康才有掺和这三家公分渤海的勇气。

不过在想清楚,魏国和齐侯的关系后,公孙康决定向齐侯遣使……

刘备收到公孙康的来信之后,也与诸葛亮等人,商讨了公孙氏的意图结盟。

“看来公孙康也并不是完全信任魏国……不算蠢透。”微微蓄了些胡须的张飞,轻佻的说道。

“翼德,不要轻视任何人。”刘备严肃的劝说道。

“没轻视、没轻视,要不是早知道军师的坏主意,我说不定也和这公孙小子差不多,哈哈哈。”张飞闻言,爽朗的傻笑道。

刘备瞪了他一眼,之后歉意的看向诸葛亮,不过诸葛亮对此也只是摇摇扇子,并不在意的样子。

的确。

从始至终,就只有公孙康,相信魏国和齐侯,只是为了渤海、只是为了几个港口。

虽说不至于愚蠢的相信魏国,但也仅仅只是看穿了齐侯也参与其中的这一层,然而无论齐侯还是魏王,想的其实都不是几个港口、沿海的几个县……

当然,能够将辽东港、安东港、北平港、东莱东港、东莱西港……五个环渤海飞地港口,全部攻占的话,其实理论上是可以不通过海战,直接将楚国踢出渤海的。

毕竟所有港口都被攻陷的话,就只要小心楚国通过骚扰沿岸反扑就可以。

不过实际上这有一个最大的问题……

辽东港!

不仅是唯一的不冻港,而且地利上易守难攻,对于防守方来说,水陆联动十分方便且高效。

想要单纯凭借陆战攻陷,怕是燕国使出吃奶的劲儿也做不到,单纯陆战……辽东南部的半岛都打不进去,尤其是到了南部,山地密集、骑兵也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

公孙康现在也发现了这一点,对于当初父亲和幕僚们,将沓津拱手相让的决议,经常生闷气……

至于魏国和齐侯,更是从一开始,就没有将战略目标,锁定在港口上!

的确正如公孙康中人之姿的大脑,(在凉茂提醒后)所想到的那样,魏王和齐侯之间,存在着盟约。

只是盟约的内容,和公孙康想象中有些区别。

终究燕侯这里,还是缺乏顶级谋士来做智囊,柳毅放在楚国,怕是郎官都勉强,凉茂倒是有太守之才,但和公孙氏并不是一条心,只负责“蠢得恰到好处”,既令公孙康相信,又产生误导,就算是功行圆满。

魏王和齐侯的主要约定,是在汉中开战后,魏国将全力进攻燕国,力图在最短时间内,将后方这块有些碍眼、还有些小肥的地盘吞并掉!

而这盟约能够生效的基础,正是西凉系的马腾、韩遂,还有黄巾系的杨奉、张燕,已经分别平定凉州后方以及关中!

马腾韩遂正准备合兵一处,进攻汉中,这时汉室诸侯自然不希望北方的魏国、或是南方的楚国,出来给自己找事情。

届时杨奉、张燕负责南下逼近宛城,刘备负责提防魏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拖住两者,直到汉中被拿下,令辅汉势力连成一片,就是最大的功劳!

从这点来说,魏国与燕国开战,符合汉室的利益,甚至有可能将楚国也卷进去,那就再好不过。

当然,这只是魏王和齐侯的“约定”。

实际上……曹操和刘备之间,能有什么诚信可言?就算是去信山里的老狐狸吃素,两人也绝不会相信对方的那张嘴!立字据都没用!

曹操的确正准备进攻燕国,但真的会“尽全力”?

如果汉室诸侯进攻汉中顺利,那曹操的确会考虑,趁着汉中没有被拿下,先将自己的后方扫平,然而一旦汉中战局僵持住,曹操肯定直接放出“群狼”撕咬燕国,同时自己的主力直接南下青徐、甚至南下进击关中!

至于刘备……

说是约定各打各的,就真的各打各的?

只要汉中那边一切顺利,刘备绝对趁机北伐——魏国看似强大,然而却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曹魏真正的百战精锐,兵源地都是青州或是中原,而现在其中很大一部分,兵源地已经不在曹操的掌握之中。

只能用其他兵源地的“人力”,来进行每年的充能,无疑将降低这部分百战精锐的精锐程度,并且因为兵源地不在治下,而士气虚高……

也就是经过训练与鼓舞、犒赏之后,这部分魏军的士气,可以保持在较高水准,不过……容易崩!

其实当初白图的并州狼骑、西凉铁骑,也有一样的困境,不过……在将军府时代,白图也迅速的发展出了真正的本土主力,继而摆脱了对这些起家骑兵的依赖。

后来填充的骑兵,都是荆扬本土兵源。

至于曹魏现在的“主力”,都是来自于冀州——原本袁氏的地盘!

虽然很多地方,曹操已经经营了五六年,但毕竟没有起家之地用着那么顺手。

这也是之所以曹操盯上了燕国的原因之一……

在原本的历史上,公孙氏对于北方的超级霸主曹操来说,无疑只是弱小的地方军阀,所以当他表现得顺从、将袁氏兄弟的人头送给曹操之后,曹操选择暂时接纳他作为自己的附庸。

直到后来公孙氏主动作乱,司马懿才出马平定了辽东。

然而现在情况显然不同,魏国之前接纳公孙氏作为附庸,还为其上表为燕侯,更多的是因为面对汉室的压力,曹操着急想要拉几个盟友——不再是因为“弱”而成为附庸,而是因为“比较强”,值得成为“附庸型盟友”!

这样的关系,在汉末军阀混战时代,无疑是无法信任、尤其是曹操无法信任的。

毕竟当初他和袁绍就是这种关系。

而且对于现在的魏国来说,吞并公孙氏,对自己也有不小的补益。

尤其是公孙氏与楚国交易之后,积累日益强大,更重要的是,被人发现了辽东的潜力。

仅仅说那数千套板甲……那可是数千板甲骑兵!

哪怕这东西有其局限性,容易被针对,不过在正面战场上的威力,却毋庸置疑。

对于魏国来说,燕国虽然远没有自己强大,但却已经初步具有在背后捅刀子的能力!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魏国明面上的打算,无非不就是抢占渤海?

如果能灭掉燕国,之后魏国完全可以从陆路,攻取扶余、攻取炒海鲜半岛,到时候渤海的归属,还需要海军来决定吗?

整个环渤海的大陆,都是魏国的,楚国对渤海还能有什么念想?

而对于刘备来说,从始至终,他都将曹操当做是最大的敌人——白图是实现他的理想路上的最大绊脚石,但不是最大的“敌人”。

曹操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所谓的盟约,不过是大家先定个调子,之后看看怎么破坏盟约而已。

毕竟曹操和刘备之间,又没有什么必需品贸易,单纯的一纸空文,哪有保障可言?

目前能空口白话的形成“可信力度”的诸侯,也只有白图,毕竟人家还有些楚学包袱。

如果汉中之战,汉室一切顺利,刘备肯定会顺势北伐,无论能不能对魏国造成重创,至少不会让曹操太好受!

刘备唯一担心的是,汉中之战是否真的会顺利。

与此同时,刘备不知道的是,诸葛亮与关羽现在担心的截然相反……

刘备收到燕侯的来信后,初步和大家一起认定了一下燕侯的智商,散会之后,简雍特地找上了诸葛亮,甚至大大咧咧的邀请他同车——而且是自己去蹭诸葛亮的车!

对于简雍这位以好感度著称的“前辈”,诸葛亮自然不会嫌弃,算起来他这位所谓的军师,论实权还未必比得上简雍这位“老臣”。

“孔明之前在青州,和云长倒是相处不错,很是出乎我们的预料咯。”简雍看似夸奖的说道。

之前诸葛亮的确去了青州一段时间,主要是为了安抚关羽,抚平下他躁动的心——否则关羽很可能已经与吕蒙开战。

“亮年少学浅,不过是以谦恭为长罢了。”诸葛亮很谦虚的说道。

不过简雍要说的,显然不是这回事儿。

“不,孔明自然很好相处,不过关二哥……哈哈哈,连我都不大敢和他开玩笑的。”简雍笑了笑说道。

“傲骨之人,自有傲气。”诸葛亮捧了捧关羽。

见诸葛亮只是打官腔,简雍也挑明道:“二哥平时和我也不苟言笑,不过……有什么事情,还是会和我商量一下的……恩,虽然基本不会听我的意见就是了。”

诸葛亮这才停下摇扇说道:“哦?那看来宪和老兄,应该是关将军所信任之人了……宪和老兄觉得如何?”

简雍见诸葛亮丝毫没有慌张的样子,仿佛笃定自己不会告诉刘备一样,不由得无奈的说道:“孔明之谋,倒是够险、也够精,只是不告诉主公,这不大好吧?”

“宪和觉得主公会同意?”诸葛亮反问道。

“这个……”

“如果宪和没有说服主公的把握,还一定要去禀报的话,那日后错失良机,便都是宪和的错!将来轮到魏国或者楚国的史官,来记录历史,亮一定告诉他们,将今日的对话写进去。”诸葛亮有些儿戏、半是玩笑的威胁道。

简雍闻言也翻了个白眼,只好摊手道:“罢了罢了,不知道你们的事情。”

没错,刘备和曹操有自己的“剧本”,然而连诸葛亮,也有一部刘备都不知道的剧本……

那就是一旦汉中之战,还是陷入苦战,尤其是如果楚国横插一杠,令局面危及的话,关羽到时可以坚定的自荐前往支援,到时诸葛亮也会请从,至于目的……并不是为了汉中,而是借机夺取马腾、韩遂的兵权!

经过这几年的朝堂观察,诸葛亮也已经深切的感觉到,目前辅汉六侯的局势,对“匡扶汉室”来说,很是拖累。

唯一有希望匡扶汉室的自家主公,在辅汉诸侯中虽然最强,但影响力却有限。

就像是现在,刘备之所以被“分配”了一个看住魏国的任务,也是马腾和韩遂表奏的结果——西凉系的两位,本身也在提防其他辅汉诸侯!

如果张燕、杨奉、刘备没事儿干的话,他们也不敢去磕汉中。

否则不说是被盟友捅刀子,哪怕某位盟友“突发奇想”,要承担更多责任,将朝廷控制住什么的,不也是不小的麻烦?

更令诸葛亮感觉紧迫的是,汉天子现在思路也很模糊,即使真的要对各家诸侯都有所防备,至少也应该更倾向于自家主公、还有益州的那位吧?

现在这样的分配,不是将吃肉的机会给马腾、韩遂,而将刘备限制住了吗?

因此诸葛亮觉得,要匡扶汉室,首先要加大自家主公,在汉室内的发言权,哪怕……出现些纷争也是值得的。

当初几位皇亲,想要立刘备为帝的事情,刘备没有和其他人说过,不过诸葛亮却能够猜到一些。

虽说诸葛亮不会主动在这方面推动什么,但是加强刘备在汉室内的影响力,诸葛亮却做得无愧于心。

当然,可以去和关羽“密谋”,却不能和刘备明说。

简雍其实也理解这一点,所以他也只是来点一点诸葛亮,让他不要做得太过火,而没有将此事搅黄的意思。

诸葛亮的“威胁”只是戏言,不过正如诸葛亮所说,自己主公再不加把劲儿,今后怕是就轮到楚国、魏国的史官是正统了!

……

而此时白图,也一连收到了魏王和齐侯两家的来信。

曹操是通知白图,刘备和公孙康对楚国图谋不轨,刘备是通知白图,曹操和公孙康对楚国图谋不轨……

对于越来越风云悸动的局面,白图十分冷静,当即决定再给罪魁祸首的蜀侯施施压。

现在唯一令白图担忧的,其实只有甘宁和远航军的境况……

第二十二章 扬州牧第三百一十五章 待敌自溃第一百三十九章 吕布的金手指第三百九十三章 尚义任侠第二百零七章 清廉俭朴第三百七十七章 士氏第一百九十九章 质子与检阅第四百四十二章 岁旦宴第五百零二章 出海第五百七十章 新星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粮(大章)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两嘬第二百八十二章 要想学得会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战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选第一百六十九章 耗粮之计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二百九十九章 岁旦宴第二百四十五章 将军,请自重第五百一十四章 庞统的精神力实验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五百五十八章 缘木求鱼第二百六十三章 古越部落第四百五十七章?评测第四百一十章 忧第一百一十五章 治所之争第四百九十四章 针对黄金州人的预案第七十八章 乌江斗,遗甲出第四百七十八章 楚巴东郡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新闻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国的“缺陷”第二百九十九章 岁旦宴第二百二十四章 破城第四十七章 约战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公肉第五百七十五章 礼物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国的“缺陷”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郑之战第四百二十三章 礼物第二百三十五章 背刺第一百五十三章 好办法第三百八十章 西巡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廷来使第二百七十章 黄雀在后第七章 鬼神之才第四十六章 狼牙怼第一百六十三章 夏侯涓的报仇(大章)第四百四十六章 临盆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结义第三百四十四章 将军府的精神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势所趋第六百零六章 猛张飞第三百二十四章 假威白马第五十五章 张勋末路第四百八十八章 黄天第三百四十六章 没白挨打第六十九章 軍民一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门之战第三百四十章 两军阵前第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七万换一第六十三章 陆逊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阳第二百七十章 黄雀在后第三百四十章 两军阵前第四百九十九章 陆老的请求第五百五十一章 时机第六百零七章 官渡第二百五十三章 总督人选第三百四十一章 恐怖的精神力第四百零二章 出兵第四十一章 高朋满座袁公路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气驱动弩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二百六十五章 五溪蛮第十七章 理想第九章 刘关张第一百四十四章 降压器第三百二十四章 东莱之议第四百三十三章 隔锅饭香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十二章 世家之友第五百八十章 战术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四百四十六章 临盆第一百五十六章 重任(大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五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三百三十四章 斩首!第五百七十三章 燕侯来降第三百五十三章 八策第五百六十九章 义父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师府的困境第五百四十九章 汉中之危第二百九十章 随和的甘宁第一百七十七章 寿春惊变第二百零六章 丞相府来使第五百五十章 神兵天降
第二十二章 扬州牧第三百一十五章 待敌自溃第一百三十九章 吕布的金手指第三百九十三章 尚义任侠第二百零七章 清廉俭朴第三百七十七章 士氏第一百九十九章 质子与检阅第四百四十二章 岁旦宴第五百零二章 出海第五百七十章 新星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粮(大章)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两嘬第二百八十二章 要想学得会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战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选第一百六十九章 耗粮之计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二百九十九章 岁旦宴第二百四十五章 将军,请自重第五百一十四章 庞统的精神力实验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五百五十八章 缘木求鱼第二百六十三章 古越部落第四百五十七章?评测第四百一十章 忧第一百一十五章 治所之争第四百九十四章 针对黄金州人的预案第七十八章 乌江斗,遗甲出第四百七十八章 楚巴东郡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新闻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国的“缺陷”第二百九十九章 岁旦宴第二百二十四章 破城第四十七章 约战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公肉第五百七十五章 礼物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国的“缺陷”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郑之战第四百二十三章 礼物第二百三十五章 背刺第一百五十三章 好办法第三百八十章 西巡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廷来使第二百七十章 黄雀在后第七章 鬼神之才第四十六章 狼牙怼第一百六十三章 夏侯涓的报仇(大章)第四百四十六章 临盆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结义第三百四十四章 将军府的精神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势所趋第六百零六章 猛张飞第三百二十四章 假威白马第五十五章 张勋末路第四百八十八章 黄天第三百四十六章 没白挨打第六十九章 軍民一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门之战第三百四十章 两军阵前第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七万换一第六十三章 陆逊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阳第二百七十章 黄雀在后第三百四十章 两军阵前第四百九十九章 陆老的请求第五百五十一章 时机第六百零七章 官渡第二百五十三章 总督人选第三百四十一章 恐怖的精神力第四百零二章 出兵第四十一章 高朋满座袁公路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气驱动弩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二百六十五章 五溪蛮第十七章 理想第九章 刘关张第一百四十四章 降压器第三百二十四章 东莱之议第四百三十三章 隔锅饭香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十二章 世家之友第五百八十章 战术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四百四十六章 临盆第一百五十六章 重任(大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五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三百三十四章 斩首!第五百七十三章 燕侯来降第三百五十三章 八策第五百六十九章 义父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师府的困境第五百四十九章 汉中之危第二百九十章 随和的甘宁第一百七十七章 寿春惊变第二百零六章 丞相府来使第五百五十章 神兵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