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二百五十九章:取消举人的钱粮

bookmark

将军山的食堂里,吃饭的学生越来越多了。整个学院的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单独上课的校舍已经脱离了将军山,搬到山下的平地去了。

那里是大量的初中级学员的教学区,高级学员才能住到山上。

在没有出现高数和复杂的理科学问之前,一年半的时间,足够一批学生学完理科基础知识的。他们只需要完成后世初中的理科知识,而且还不用学习文科和一堆其他的东西。

拔尖的一部分学生才有资格进入高级班,上到将军山里继续深造。而落选下来的人,成了教授山下初中级学员的老师。

这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知识的发展跟技术同步的,在这个时代,要想培养成批后世本科生,根本是不可能的。穷尽朱由检的时间,他也带不出三千个弟子,更出不了七十二贤人。

所以,教育也不可能拔苗助长,整体性的知识提高更是如此。

“皇上,这是丁继兴带的团队最近一年编成的东西。”

理工学院里还有一个特殊的部门,那就是教学研究组,组长就是当初那个天天贴身跟着朱由检的丁继兴。

朱由检的面前放着基本书,第一本是《常用字典》,里面收录了三千个常用字,并且已经用最新的音标标注了读音,以及字的意思。

音标的出现的确能加快识字的速度,但是它需要字典的辅助,现在这一环已经闭合上了。

另外几本是初中级“数、理、化”。朱由检随手翻开看了一下,这些课本还很不完善,但是多少已经算是成型了。

“很不错。把这些书当做教材发到各个学校使用吧。”朱由检也没想到丁继兴这么能干,算是帮了大忙了。

完整的教育体系,才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后盾。朱由检知道,这个时代的欧洲,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了。大明还需要追赶。

就因为没有大量受够足够教育的人,高邢氏手底下几十个工厂只能从熟练工匠中进行招募。如果找的是纯生手,培训上岗的时间会更长,而熟练工匠多少能理解他在干什么。

这个时代不是流水线,也形不成真正意义上的流水线,工人必须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那些说穿越之后找熟练工匠搞研发,以及开作坊就搞流水线的,朱由检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成功的。

现在才是熟练工匠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育也是一个道理,要想流水线式的培养人才,得需要一批熟练的教师,而不是以前的门派互立,各自为战。

他们需要统一的教材和统一的内容,最后出现统一的标准。只有最后,才挑选出特长生。

这就是后世的教育方法,虽然抹杀了一部分人的天赋,却成就了一个大国所需要的大量合格的技术工人。

朱由检现在的行为规模还不至于影响整个大明,但是他需要一部分人来做出牺牲。

“皇上,教材可以刊印,但是学校老师们的工资却没有着落。”黄宗義作为朱由检的随身秘书,有责任提醒一下朱由检。

“已经几个月没有发俸禄了吧?我知道。”朱由检没有抬头,还是继续翻着课本。

“那我先下去了。”黄宗義后退三步,转身想要离开。

“你说,同样是读书人,为什么有的人不干活却可以拿钱,而有些人干了好事却没有钱呢?”

黄宗義一怔,他知道朱由检是在问他,而且他还知道朱由检说的是什么。

举人和禀生每个月都有一定的钱粮,他们完全是被朝廷供养着。而朱由检创办的蒙学,大多数都是有一些贫寒的秀才在担任教员。

所为的“中举会疯”的小说情节,就是因为读书人中了举人之后基本衣食无忧了,标准的“铁饭碗”。

“皇上,您如果把这些人的钱粮取消了,会有很多人闹事的。”黄宗義跟朱由检半年了,对很多事情已经看透了。

他现在越来越觉得朱由检办的事才是他理想中的志向。就比如办教育,这是他曾经萌生过的梦想,只是他无法实现。

“把这钱用在教育上也会有人反对吗?”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用问。朝廷的钱粮可以发给一部分个人,但是绝对不能发给整个社会。

读书人拼搏了许多年,就是为了得到这个特权,怎么会舍得放弃?

“既然不能取消钱粮,那就让他们去教书吧。拿了朝廷的钱粮,却什么事也不做,这不可能。

明天给礼部发个呈文:让所有每个月领取钱粮的人,就近到蒙学里当教员去。不愿意去的,取消钱粮资格。”

……

“荒唐,真是荒唐透顶。”

刘宗周气得吹胡子瞪眼,他对朱由检新出的政策充满了愤怒。

“自开国以来,太祖为了让读书举子更专心于学问而恩惠天下读书人。现在却被这个无知之人抛弃的干干净净。这让天下举子们如何能安心科举?”

王铎也很气愤,他现在越来越想离开南京了。如今的南京城,貌似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

“把天下举子的钱粮停了,几万考生将只能抛弃圣贤书,转而为生计奔波。这是我读书人的耻辱啊!老夫将会看到读书人为些许铜臭奔波,真真是有辱斯文。”

“我等应该联名上奏,坚决不从!”

“你我分头行动,要像上次一样,逼朱由检改变主意。”王铎的对朱由检的称呼已经改变了。

几天之后,又复社再一次号召的举子抵制行动终于上演了。

可惜的是这一次来的人没超过一百,而且百姓似乎并不感兴趣凑这个热闹。

对于大多数举子来说,那点区区钱粮根本就吸引不了他们,他们的家境何止这点。何况朱由检也没说一定会取消,只是让他们去教书而已。

百姓之所以不愿意凑这个热闹,是大家并不蠢,甚至从心里认可朱由检的这种做法。

这场矛盾点不燃朱由检和江南读书阶层对立的火药,它的可然度不够。

“怎么样,蒙学里教员们的俸禄解决了吗?”朱由检依旧忙着自己的事。

“绝大部分的举子都不要钱粮了,他们宁愿不去蒙学。”黄宗義没想到事情就这样解决了,他原本以为举子们会去教书的。

“吃的饱,吃的好。谁会去教一群小孩子呢?”

那点钱粮,还不够某些人的一顿饭钱。举人真正的利益核心是免税和大量投效他们的农户,而不是每个月的钱粮。

“那也不一定,还是有一些举子去了蒙学当教员了。”黄宗義辩解道。

朱由检微微一笑,转过头盯着黄宗義说:“有些人是真的把教书育人当做圣神的理想,而有些人只是借助教育来沽名钓誉而已!”

黄宗義目光一泄,他听懂了朱由检的话里话。

“能教书育人的,还是有真本事的。”黄宗義不愿意改变自己尊师重道的品德,反驳着说。

“学问本事无止尽!过分坚持某种东西可以说是自己的学问,也可以理解为:抬杠!”

“抬杠”这词深深的刺激了黄宗義,他没想到朱由检是这样看待刘宗周的学问的。

“教育是让天下人明白道理,而不是指教别人应该怎么做。如果你认为教育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那就错了。

只有舆论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但是这也有个前提,那就是先让天下人明白事理。不然,舆论只会被人利用。”

黄宗義心里一惊,他也是最近才想着利用教育来起监督作用的。

朱由检当然知道黄宗義的思想构成,但是他的思想是建立在科举制度下的。如同刘宗周他们这次煽动举子的行为一样,很落后。

黄宗義还是受东林人的影响太深,连手段都没脱离东林一贯的做法。

第三百四十七章:初恋的味道第四百四十七章:汪明然失利运河边第三百三十二章:潼南阻击战三第六百六十四章:对倭攻略三第四十六章:李岩来投第三百六十二章:天地会浮出水面第一百三十八章:左懋第论兵第七百五十五章:保育局第六百一十一章:朱由检脑中的需要第五百四十六章:金庭献浮敷尸烧森林第四百一十六章:流氓有文化第一百七十四章:好马和豪车第二百八十章:丢卒保车第二十八章:给公主上数学课第一百五十三章:花钱如流水(本章纯技术文,不喜绕过)第三百七十四章:江淮大决战之十一第一百三十九章:互调换防第四百六十五章:粘杆处对战天地会第七百一十章:一个时代的终结(一)第二百二十七章:杀高起潜以儆效尤第三百八十章:扬州十日之三第三百三十五章:李定国血战遂宁第五百二十三章:佟养甲的人肉炮弹第五百八十二章:巴达维亚最后一刻第四百九十九章:李定国天才成长记第四十三章:山东总兵害山东第七百一十章:一个时代的终结(一)第三章:圆圆的微笑第二百二十五章:摄政王心中的柔情与纯真第六百四十四章:朱由检以为的知己第六百三十七章:军火敲开贸易大门第三百七十二章:江淮大决战之九第六百零九章:第一个五年计划会第六百零四章:逃难的中将德耐特第四百一十七章:新势力的崛起第七十五章:那一碗阳春面第一百九十六章:玄帝庙的钟声第三百三十四章:潼南阻击战五第二百一十一章:钢痴宋应星(技术文)第二百二十二章:安东卫屠村第五百五十四章:老狐狸疑心耍手段第四百五十一章:郑家有儿初长成第三百五十四章:西军落幕第七百章:原始社会好第一百一十一章:刨根挖坟第二百三十章:学子闹事第四百七十八章:年羹尧爷爷年仲隆第二百八十九章:声东击西第三百零零章:涪州水战第二百三十章:学子闹事第六百零七章:帮助朝鲜硬气一回第四百一十五章:王承恩要放过太子第一百零七章:为了孩子上学第七百五十三章:老乡岛第四百四十二章:钱谦益办学邀天子第四百三十三章:故人第四百六十九章:朱由检沙场秋点兵第六十八章:安东卫新兵第六十六章:武器选择第四百五十五章:少将军智勇战荷军第四百一十八章:左懋第进京第三百三十九章:榆园的句号第四百九十章:结硬寨还要打呆仗第三百六十二章:天地会浮出水面第七百三十章:杰克·斯帕罗的原型第七百一十六章:骑兵对决第五百零二章:使节团游历欧罗巴第四百三十五章:大周朝的谎言第五百三十五章:骑一军血战永定门第二百二十九章:科举考试第五十四章:陈二顺降金第七百零一章:奴隶制下的部落联盟第一百九十五章:金蝉脱壳第八十章:皇帝的秘书处第一百一十一章:刨根挖坟第一百三十五章:好大一条肥鱼第七百三十一章:阿帕奇和科曼奇部落第六百九十一章:南巡第三百五十七章:兵少将寡南京城第三百零七章:卷烟的秘密第七百二十一章:离高城第四十八章:给部下信心第六百九十一章:南巡第三百二十七章:平沙落雁式落幕第二百六十二章:小恩科第四百四十九章:南京城皇帝铺下堪舆图第二十五章:又一件发明第三百六十六章:江淮大决战之三第十三章:追赃索饷第二百八十章:丢卒保车第五十六章:五朵金花第二百八十一章: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五百一十二章:大明军强夺拦路虎第六百九十章:跌落神坛的天皇第六百七十四章:火烧大阪一第四百二十三章:商道第五百二十四章:洪承畴毒计破炮阵第六十二章:让文字传播的快一些第五百二十五章:冲动的惩罚还魂汤第九十五章:大明的女星聚会
第三百四十七章:初恋的味道第四百四十七章:汪明然失利运河边第三百三十二章:潼南阻击战三第六百六十四章:对倭攻略三第四十六章:李岩来投第三百六十二章:天地会浮出水面第一百三十八章:左懋第论兵第七百五十五章:保育局第六百一十一章:朱由检脑中的需要第五百四十六章:金庭献浮敷尸烧森林第四百一十六章:流氓有文化第一百七十四章:好马和豪车第二百八十章:丢卒保车第二十八章:给公主上数学课第一百五十三章:花钱如流水(本章纯技术文,不喜绕过)第三百七十四章:江淮大决战之十一第一百三十九章:互调换防第四百六十五章:粘杆处对战天地会第七百一十章:一个时代的终结(一)第二百二十七章:杀高起潜以儆效尤第三百八十章:扬州十日之三第三百三十五章:李定国血战遂宁第五百二十三章:佟养甲的人肉炮弹第五百八十二章:巴达维亚最后一刻第四百九十九章:李定国天才成长记第四十三章:山东总兵害山东第七百一十章:一个时代的终结(一)第三章:圆圆的微笑第二百二十五章:摄政王心中的柔情与纯真第六百四十四章:朱由检以为的知己第六百三十七章:军火敲开贸易大门第三百七十二章:江淮大决战之九第六百零九章:第一个五年计划会第六百零四章:逃难的中将德耐特第四百一十七章:新势力的崛起第七十五章:那一碗阳春面第一百九十六章:玄帝庙的钟声第三百三十四章:潼南阻击战五第二百一十一章:钢痴宋应星(技术文)第二百二十二章:安东卫屠村第五百五十四章:老狐狸疑心耍手段第四百五十一章:郑家有儿初长成第三百五十四章:西军落幕第七百章:原始社会好第一百一十一章:刨根挖坟第二百三十章:学子闹事第四百七十八章:年羹尧爷爷年仲隆第二百八十九章:声东击西第三百零零章:涪州水战第二百三十章:学子闹事第六百零七章:帮助朝鲜硬气一回第四百一十五章:王承恩要放过太子第一百零七章:为了孩子上学第七百五十三章:老乡岛第四百四十二章:钱谦益办学邀天子第四百三十三章:故人第四百六十九章:朱由检沙场秋点兵第六十八章:安东卫新兵第六十六章:武器选择第四百五十五章:少将军智勇战荷军第四百一十八章:左懋第进京第三百三十九章:榆园的句号第四百九十章:结硬寨还要打呆仗第三百六十二章:天地会浮出水面第七百三十章:杰克·斯帕罗的原型第七百一十六章:骑兵对决第五百零二章:使节团游历欧罗巴第四百三十五章:大周朝的谎言第五百三十五章:骑一军血战永定门第二百二十九章:科举考试第五十四章:陈二顺降金第七百零一章:奴隶制下的部落联盟第一百九十五章:金蝉脱壳第八十章:皇帝的秘书处第一百一十一章:刨根挖坟第一百三十五章:好大一条肥鱼第七百三十一章:阿帕奇和科曼奇部落第六百九十一章:南巡第三百五十七章:兵少将寡南京城第三百零七章:卷烟的秘密第七百二十一章:离高城第四十八章:给部下信心第六百九十一章:南巡第三百二十七章:平沙落雁式落幕第二百六十二章:小恩科第四百四十九章:南京城皇帝铺下堪舆图第二十五章:又一件发明第三百六十六章:江淮大决战之三第十三章:追赃索饷第二百八十章:丢卒保车第五十六章:五朵金花第二百八十一章: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五百一十二章:大明军强夺拦路虎第六百九十章:跌落神坛的天皇第六百七十四章:火烧大阪一第四百二十三章:商道第五百二十四章:洪承畴毒计破炮阵第六十二章:让文字传播的快一些第五百二十五章:冲动的惩罚还魂汤第九十五章:大明的女星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