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顾安安盛饭的手顿了顿,她看着顾卫强, 说道, “爸, 隔壁在指桑骂槐了。”

顾卫强直接下手, 捻起来了一块锅巴, 塞到嘴巴里面, 又香又脆的锅巴, 配着腊肉, 一口下去,恨不得将舌头都咬掉,他都不知道,自家闺女的厨艺有这么好。

听到安安的话,他口齿不清,“说呗,反正咱分家了,各过各的, 再好吃也没他们的份。”, 顿了顿, 有些幸灾乐祸, “咱们吃肉,让他们闻着味,也不错了。”

老父亲!你这么皮容易挨揍知道吗?安安的笑的如同偷腥的小狐狸一样, 点了点头, 顾卫强对于她来说就是上峰, 他的态度,决定着,她对隔壁那一家子的态度。

都盛好了,安安从锅里面挑了一块最大的腊肉,塞到冬冬嘴里,吩咐,“冬冬把这一碗的腊肉饭和老母鸡汤给大伯娘拿过去,平安太瘦了,要好好补补,过来的时候,把奶喊过来,到咱们家吃饭。”

安安这人记仇的很,谁对她好,谁对她不好,都记得一清二楚。

她生病,那两条大草鱼,还是大伯踩着几尺厚的大雪,去的河边,把冰凿开,钓出来的,这冰天雪地的天气,要钓鱼可不容易,不然,家家户户都去了,也就是顾卫国能吃的了这个苦,砸开冰层后,把热乎乎的手,伸到冰水里面,那鱼循着温度,自然就过来了。

冬冬嘴巴里面塞的鼓鼓的,口齿不清,“姐,我可以大点声吗?”

“行!”,姐弟俩对视一眼,安安就知道冬冬是什么意思,小孩儿很聪明,知道要气着二房一家子,毕竟白天二伯娘骂他们白吃饱,冬冬都记在心里面。

外面冷,冬冬怀里抱着两个大碗,小跑的敲开了大伯家的门,故意大着嗓门,“大伯娘,我姐说,上次生病,大伯逮的鱼特别好吃,今天我姐下厨,做了萝卜炖老母鸡汤,还有腊肉锅巴饭,可香了,你们试试看。”,小孩儿的眼睛亮晶晶的,他把东西都塞到赵君雁怀里后,没等着赵君雁拒绝,起来就跑。

农村里面,关系好的,谁家若是做了好吃的,都会直接端着碗送过去。

顾华子那边离顾家有些远,等端过去就凉了,还不如下次把他们一家子请过来,吃顿饭,这是安安最初的想法。

赵君雁看着怀里塞的两个大碗,她苦笑,端着进了屋子,“当家的,冬冬刚送来了不少吃的。”,原本已经躺在炕上的了平安闻到味,一咕噜爬了起来,一眼就看到了他妈手上端着的东西,他咽了咽口水,“妈,这是啥?咋嫩香啊!”

“你四叔家做的锅巴饭和母鸡汤。”

顾卫国坐在门口,腿上放着一个箩筐,在搓麻绳,这麻绳一斤三分钱,搓一晚上约莫着能挣个三毛钱,麻绳这种玩意,看着一大堆,但是放在称上跟棉花一样,占地方,没啥重量。

他没啥本事,分了家,媳妇儿子只能跟着他受罪,他不怕吃苦,只要能多赚点钱,妻儿过的舒服一些。

听到自家媳妇的话,他满是褶皱子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老四是个心好的。”,他抬头看了下赵君雁怀里端着的碗,“去和平安一块在吃点,晚上都只吃的馍馍泡水,这会一准饿了。”,刚分家,他们两口子,都不想去大厨房借锅做饭,索性就着热水,把之前没吃的粗面馍馍掰开,泡了泡,算是解决了一顿饭。

赵君雁把两个大碗都放到了小孩儿腿高的桌子上,又去将顾卫国也拽了过来,坚持,“来,咱们一块吃。”,她挑着一块腊肉,塞到了自家男人嘴里面。

又给儿子喂了一块,平安眼睛一亮,“哇,好好吃啊!”,他拿着筷子在老母鸡汤的碗里面翻了下,惊喜,“妈有一个大鸡腿呢!”

赵君雁有些心酸,她点了点头,笑的温和,“嗯,鸡腿是我们家平安的。”

算起来,这是平安长这么大,第一次吃鸡腿,以前家里穷,吃不起,后来家里稍微条件好了,杀鸡了以后,一只鸡拢共两只腿,基本都是二房和四房的几个孩子平分了,压根轮不到平安来吃。

顾卫国摸了摸平安的头,“往后,爸挣钱了,天天给平安做鸡腿吃。”

隔壁,正中间的院子,是顾家二房住着的,顾冬冬端着碗递给赵君雁故意大着嗓门的时候,王大英这边一桌子,听的清清楚楚。

本就不开心的顾双闹的越发厉害了,一直坐在地上撒泼,哭的不行,“妈,我要吃鸡腿!!!”

顾卫富本就是攒了一肚子气,头一次给了最疼爱的幺儿一巴掌,“不吃就滚。”

这一下子,把顾双给吓的,连眼泪都止住了。

可把王大英心疼的不行,“儿子要吃鸡腿,明天咱也给他做就成,你打孩子干啥?”

顾书默默的放下碗,“我吃饱了,进屋复习了。”,坐在他旁边的顾单,向来在二房都是隐形人,他呼噜噜的把酸菜面吃的干干净净,说,“我师傅给我布置的有任务,我去接着打两把椅子,咱们家用。”

顾老爷子也没了吃饭心情,尤其是隔壁西屋那边,一阵阵欢声笑语。

让他听着也越发难受起来。

顾冬冬刚过来喊周爱菊的时候,压根都没看他这个爷爷,更没提要喊他过去一块吃,到底是心里没了滋味。

和顾家二房冷冷清清相比。

西屋这边可算是热闹的紧。

周爱菊本来难受了一下午,来到西屋,看了一番,发现小儿子家里井井有条,不仅如此,孙女和孙子还有儿子,三个想着法的逗她开心。

想她不高兴是为了啥?

还不是因为担心分家了以后,孩子们过的不好。

但是她这过来一瞧,不说别的地方,就那饭桌子上,一大盘子的炒冬瓜,还有酸辣大白菜,再加上金黄的腊肉锅巴饭,一大汤锅的萝卜炖老母鸡,个个菜都是油水足的。

周爱菊敢说,她活了这一辈子,也做了一辈子的饭,都没吃过这么香的饭菜。

尤其是那腊肉配着锅巴饭,一口下去,锅巴又香又脆,腊肉有嚼劲不说,还有一股很特别的味道,反正吃起来,就是好吃的不得了。

还有那清炖老母鸡汤,也不知道安安是怎么做的?

这鸡汤一点腥味都没有,还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喝一口下去,浑身都舒坦了。

她感叹,“安安啊!你这厨艺越发好了啊!”

顾卫强吃的肚皮都撅了起来,“可不是,要我说,安安这手艺,比我去省城大饭店的厨子还好。”

安安扒拉了一口锅巴饭,偷笑,“都是和菊香婶学的。”,至于为啥不说和唐兰芝学的,那是因为唐兰芝嫁进顾家,做过的饭,一个巴掌都能数的过来。

几人都吃完后,碗是小豆丁帮忙和周爱菊一块洗的。

一大锅的腊肉锅巴饭被吃的干干净净,恨不得连锅底子都给刮的一颗不剩。

倒是萝卜炖老母鸡汤,还剩下一大海碗,毕竟一只整鸡,放了四个大萝卜,又加了半锅的水,量足的很。

顾卫强盯着那一大海碗的汤,心思活络了起来,等都收拾完毕后,安安躺在暖和的炕上,不知道是不是她错觉,自打分家了后,连炕都暖和了几分。

旁边的小豆丁在另外一个被窝筒里面,睡的呼噜噜的,一脸的满足。

安安睁大眼睛,盯着房梁,她要想个法子,琢磨琢磨赚钱了,这才分家,估计她爸爸手上也没多少钱。

不管啥年代,手上没钱,心里总是慌慌的。

而顾卫强趁着孩子们都睡着了以后,把温在锅里面的一大海碗鸡汤给拿了出来,揣在厚棉袄里面,趁着夜色,去了山下的茅草屋。

他去的时候,郎永龄和冯显权还有冯青岩三个人,正窝在炕上,打叶子牌。

当然,郎永龄是师傅,要知道,住在皇城根儿下的八旗子弟,要说会玩,没人能比得过郎永龄,什么斗鸡,抖蛐蛐,遛鸟,打叶子牌是郎永龄前几年才跟一块的老伙计们才学会的。

年关跟前儿,顾家村养的四头猪,已经杀了,小的猪崽子还没买到,他们三人也就清闲了下来。

郎永龄让顾卫国给了几个本子,自己做的叶子牌,三人打着玩,倒是热闹的紧。

顾卫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这个点,外面天寒地冻,整个顾家村都安静了下来。

他敲了敲门,照例是年轻的冯青岩给开的门。

他进了屋子,抖了抖身子,好一会才暖和过来,“外面可冻死了。”

郎永龄动了动鼻子,抬起头,看向顾卫强,“小顾啊!你拿什么好东西了?”

顾卫强怔了一下,把怀里的一大海碗鸡汤拿了出来,感叹,“您老这鼻子可真灵啊!我这都还没拿出来,都被您给闻到了。”,今天拿回家的那只鸡,就是他从茅草屋打劫回去的,原本是郎永龄花了钱,让顾卫强从县城里面帮忙带回来的,哪成想,他早上刚把鸡放下,家里就出了那档子的事情。

下午分家,他还在想,家里一堆素菜,没肉,这才把注意打到了这只鸡身上。

他下午来茅草屋的时候,这鸡已经被冯青岩给拾掇的干干净净,就准备晚上吃的,却半路被顾卫强强行打劫了。

晚上冯青岩他们,就烙了个半生不熟的饼子,就这白开水,草草了事。

这不,顾卫强觉得过意不去,念着家里还有这一大海碗的老母鸡汤,就送了过来,让这三人,先打打牙祭。

人情往后想办法还了。

郎永龄把叶子牌往桌上一丢,花白的头发一颤一颤的,直接从顾卫强手上接过,放在鼻子跟前儿嗅了嗅,“哟,你这可放了不少好东西。”,到底是见过世面的,早先家里没破败的那几年,可以说,郎永龄那嘴巴被养的可叼了,这一闻味道,就知道这鸡汤里面用了不少好材料。

顾卫强有些摸不着头脑,把对襟棉袄子脱了下来,搁在椅子上,“我闺女做的,就用的萝卜清炖的老母鸡汤,不是啥值钱的玩意。”

郎永龄意味深长的看着顾卫强,倒是没拆穿,在他看来,小顾着家底还是有一些的。

这年头,红枣,桂圆,淮山,姜坨子,参须子能凑齐炖汤,家底可不薄啊!

既然小顾不想说,他这老头子也不多嘴了,不过就冲着这份心意,他也该谢谢小顾,这可是大补的东西,他可有些年头没喝过了。

一个美丽的误会就这样产生了。

毫不知情的顾卫强,一脸得意,“这鸡汤好喝吧,我闺女做的腊肉锅巴饭,那才是一绝啊!我恨不得把锅都舔干净。”

冯青岩拿着个粗瓷碗,倒了小半碗的鸡汤,一口下去,感叹,“这天气喝碗热乎乎的鸡汤,太舒服了,不对!顾哥,你刚说啥来着?”

顾卫强说完就后悔了,说漏嘴了。

郎永龄的性子跟小孩一样,他酸酸道,“小顾说,刚在家还吃了安安给他做的,腊肉锅巴饭,可是一绝,可惜,我们没能吃到。”

“还能比鸡汤更好喝?”,冯青岩绝对不承认自己是没见过世面,往前儿在家当少爷的时候,他们家的佣人做的鸡汤,也没这味道清香。

“那是!”,顾卫强一副有女万事足的样子,“下次等安安在做的时候,我带过来给你们尝尝。”

郎永龄呸了一口,“我要是安安啊!就不认你这个老子,还给你做饭,想得美。”,安安那孩子心眼实,郎永龄是真心把安安当做孙女来看的,对于顾家那龌龊,他多少也知道一点,这也是和顾卫强熟,说话起来,才这么随意。

顾卫强起身,把吃空了的大海碗揣到怀里,“郎老爷子,你放心,安安有我疼着呢!往后啊!谁敢欺负安安,我就跟谁急。”

“若是你家媳妇和小女儿呢?”

顾卫强身子僵了下,“谁都不行。”,他又补充,“我现在就一个闺女和儿子。”,至于兰芝和婉婉,他也没打算认了,白天分家的时候,说成那样,不过是卖惨而已,一块生活过了十几年的人,别人不清楚唐兰芝是什么性子,他还能不知道。

等到了省城后,若是遇到合适的人,按照唐兰芝的性格,定会改嫁,至于婉婉,同样的,毫不犹豫的会把姓都改了。

她们娘俩是一类人,不管什么时候,都会想着,让自己过的更好。

又和三人说了会话,他从口袋里面摸出了两大把的炒的熟花生和南瓜子,都是带壳的,用农家炤台用小火炕出来的,嚼起来香喷喷的。

郎老他们打叶子牌,吃个花生,磕个瓜子,舒坦的很。

这花生是下午从华子家装的,华子的媳妇自己做的,原本是要带给安安和冬冬的,哪成想,忙忘记了,量还不少,顾卫强知道郎永龄嘴巴歇不下来,这才给他们也带了一些。

果然,往桌上一放,郎永龄跟个小孩子一样,眼睛一亮,赶人,“小顾啊!你早些回去,路上注意安全。”

顾卫强摇了摇头,把袄子披在身上,出了茅草屋。

他走后。

郎永龄抓了几颗南瓜子,吃的满足极了,“赶明哪天,让安安那丫头,过来给咱们也做顿腊肉锅巴饭,瞧着小顾那嘚瑟劲儿,不行,我一定要吃到安安做的锅巴饭,不然啊!这心里都不舒坦。”

冯青岩和自家老子对视了一眼,苦笑,“安安又不是咱家厨子,郎老爷子,你这富贵病又犯了。”

郎永龄眯着眼睛,回忆,“还是以前的日子好啊!”

谁说不是呢!

这日子也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

三人里面,冯显全才是被迫害最深的那一个,当初他从国外留学回来,算是空降到省城医院的,破坏了不少人的利益,惹了不少的对头。

但是好在,他医术过硬,慢慢站稳了脚跟,就他这一双手,拿着手术刀,更是不知道救了多少人啊!

可是,在好的医术,在利益面前也一文不值。

当初他得罪的人,在举报他后,不仅带人抄了冯家,还特意把他关到黑屋了三天,那三天,可不是人过的日子,地面上还有玻璃碴子,就那样被按着跪下来,膝盖上顿时鲜血直流,这还是小事,起码保住了手。

但是冯显全的对手也是医生,太明白那一双手对于医生的重要性,生生的让人打断了冯显全的双手不说,还不让人医治。

导致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冯显全拿那筷子的时候,手都会抖个不停,这对于医生来说,是致命的伤害,若是在拿起手术刀的时候,手一直抖,那可是会要人命的。

和冯显全的遭遇比起来,郎永龄算是好的,他当时壮士断腕,果决的把家里的所有财产都交了出去,又加上他养子的运作下,只是流放时的路上吃了点苦,到顾家村的时候,头两年养猪,味道重了点,这几年也都习惯了。

又遇见了冯显全救过顾卫强,熟悉了以后,顾卫强这人也颇为义气,时不时的私下给他们带点吃的,日子倒也过的不差。

顾卫强猫着身子进屋的时候,胳膊不小心碰着了窗口上放的一大串子干辣椒,哗哗啦啦的,在寂静的黑夜里面,格外刺耳,安安听到了动静,迷迷糊糊的坐了起来,软绵绵的应了一声,“谁呀?”

听到自家闺女问话的顾卫强,身子僵了一下,到底是大晚上一个人出去,有些心虚,他掐着嗓子,学着猫叫,“喵!”

见是只猫咪不小心撞着了,安安也就放心了不少,她拍了拍睡在旁边被窝里面的冬冬,小声,“睡吧,是只小猫咪。”

冬冬点了点头。

姐弟两人又沉沉的睡了过去。

顾卫强在窗户口顿了十几分钟不敢动,把耳朵贴在窗户上,听到里面的呼吸逐渐绵长了以后,这才松了一口气,蹑手蹑脚的推开门,胡乱的用凉水抹了一把脸。

到了旁边的小耳房里面,这耳房不过才巴掌大的地方,放了一个炕后,基本就占了大半的地丈,顾卫强一大男人窝在里面,有些伸展不开,耳房原来是顾安安睡觉的地方,西屋则是唐兰芝和顾卫强两口子住的屋子,不过顾卫强鲜少在家,所以睡在西屋的则是顾婉婉和唐兰芝,偶尔冬冬也能去西屋的暖炕蹭一蹭,还都是顾安安赶着冬冬过去的。

耳房的暖炕当时建的时候,家里的钱不够了,就偷工减料了不少,故而基本厨房的柴火一烧起来,耳房里面就跟着火了一样,冒着大烟子,熏的人眼镜都睁不开,就这,那暖炕还不保温,基本睡到下半夜,那炕就冰凉冰凉的。

顾安安是苦习惯了,也住习惯了,周爱菊喊了不少次,让安安去她那屋里,和冬冬挤一挤,顾安安个死心眼,总觉得她去周爱菊身边住着,二伯娘会说闲话,故而就死扛着。

至于为啥不把耳房的暖炕修一修?

因为这个耳房是连着东屋的,耳房这边之所以会这么大的烟子,一大半都是从东屋那边飘过来的,修了西屋耳房的暖炕,那烟子就要关到东屋去了,以王大英那性子,怎么可能吃亏?每次周爱菊一提起来要修西屋耳房暖炕,王大英就开始撒泼,吵架,闹的家宅不宁。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说的就是周爱菊和王大英这种,周爱菊到底是读书人,不像王大英这种泼上脸不要,提了几次王大英不同意,再加上西屋的唐兰芝也不吭声,这事就慢慢耽搁了下来。

顾卫强这是第一次睡耳房,原本热乎乎的炕,这会凉冰冰的不说,整个屋内都是飘着呛人的烟子。

他躺到炕上,把煤油灯点了起来,这才细细的打量这耳房的结构,越看越生气,这不明显欺负人吗?东屋炕的那个烟囱,连着西屋的墙,难怪,难怪漏烟。

若是他今天不住在这里,还真不知道,以前大闺女到底过的是啥日子。

想到这里,顾卫强就觉得脸臊的火辣辣的,说起来,他顾卫强疼大闺女,每次有了啥好东西总会带给老大,但是却从未在了解过,那东西老大到底用没用,住的地方好不好,吃的饱不饱。

他长长的叹了口气!抹了一把脸,怪他啊!

怪他啊!

以为他在外面奔波,兰芝那婆娘会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知道她偏心,却没想到,竟然偏成这样了。

他敢说,若是婉婉那闺女住在这种地方,不说一天,就半天,兰芝都要吵起来了。

可是,安安却住在这小小的耳房里面,整整两年都没吭一声,这一宿,顾卫强眼睛抖睁的大大的,楞是没过眼。

他愧对大闺女。

愧的很啊!

睡在西屋的安安,身下是热乎乎的炕,从她穿过来以后,就生病,一直住的是西屋最好的炕,倒是不知道,在耳房那边,自家老子,一宿没睡觉,而她自己也把耳房给忘记了,压根都没想起来这茬子。

早上不到五点,村子里面家家户户陆续有人起来,乡下人,基本都起的早。

顾卫强也不例外,他一宿没合眼,眼睛里面泛着血丝,浑身却是使不完的劲儿,他一早把耳房收拾了一遍,从厨房的灶膛里面找了一块木炭,在墙壁上涂涂画画,大概画了一个框架出来,显然是打算把这耳房整一整的。

唐兰芝瞎,他不瞎。

唐兰芝不疼大闺女,他来疼。

其实,连顾卫强自己都没发现,原本自家媳妇走的第一晚上,凉冰冰的炕,应该是想起自家婆娘的,但是他看到这耳房的场景,是真真的恨了,恨那婆娘幸亏快了一步走了,不然他铁定要捶她一顿,他们四房的大闺女,不是这样被人磋磨的。

因为太早了,去请人来修炕,人家连早饭都没吃,再加上,停了一天的雪,又下了起来,他出门的时候,雪足足有膝盖那么深,一脚下去,便陷了进去。

顾卫强就先去了厨房,看了下水缸,昨天洗老母鸡的时候,他手大,用的水多,这下,基本都见底了。

他索性拿起了扁担和木桶,打算去前院儿那边挑水。

整个顾家村子就三口井,一口在村头,一口在村尾,还有一口,就在村子正中间的位置,顾家的房子建的好,离水井也就五分钟的脚程,但是这下这着大雪,几尺高的积雪,路不好走,挑水的人倒是不多。

顾卫强是第一个去的,他还拿了一把铁锹,边走边铲雪,铲出来了一条刚好能过人的小道子。

他铲完后,陆陆续续就开始有人出门打水了。遇到熟人,或者是年级大的,顾卫强还会帮衬一把。

王大英一早被自家男人踹下炕的,她睡的迷瞪瞪的坐在冰凉的地面上,那凉意从脚底直窜脑门,瞌睡瞬间没了,人也清醒了不少,她这会才反应过来,分家了,往后打水做饭洗锅的活都是她的,不起不行。

她拍了拍屁股,起身的时候,扯着胸口处的伤口,胸口处是伤的最重的一块,昨天顾卫富在堂屋的时候,一脚踹下去的,真狠。

她半夜睡不着的时候还在想,也亏得她命大,不然这一脚就去了她半条命。

王大英甩了甩脑子里面乱七八糟的情绪,叹了口气,这会才觉得未分家的好处来,往日都是顾安安那死丫头或者老大顾卫国去打水的,做饭有大嫂赵君雁撑在前头,她最多坐在灶膛烧烧火,吼一嗓子喊大家出来吃饭。

她这才意识到,早前儿的好日子彻底没了。

王大英扶着桌子,慢吞吞的站了起来,胡乱的套了一个棉袄子,出门前,看了一眼躺在炕上呼呼大睡的男人,又叹了口气,这才把东屋的大门给推开了。

看到外面白皑皑的一片,王大英摸了摸手上凉冰冰的扁担,越发不想出门了,这种天气,就适合窝在炕上,哪里适合出门干活?

她发怔的时候,屋内,顾卫富抬了抬眼皮子,骂骂咧咧,“死婆娘,你要冻死我了啊!还不干活,孩子们马上就起来了。”

王大英搓了搓手,把怀里的袄子揣的紧紧的,连忙出了门。

刚出门就遇见老大顾卫富,带着一个破毡帽,正把赵君雁身上的扁担抢了过来,“雁儿,你回去在窝会,雪大路不好走,我来担水。”

赵君雁看了下地上的厚雪,想了下,这路确实不好走,把扁担递给了顾卫国,一转身,就看到自家二弟妹刚出屋里出来,手上也还担着水桶,她有些不好意思,问道,“二弟妹,要不要让你大哥,帮你们把水也给担回来。”

王大英这会脸上难堪的紧,她一直都觉得在老顾家几个妯娌里面,她是大队长的媳妇,身份高人一等,连日子也是最好过的。

但是现实却是。

她觉得自己是过的最好的那个,如今大雪的天气,却还要自己出来担水,自家男人在暖炕上睡的不知死活。

她看不起的老大一家子,做最重的活,过最差的生活,如今才分家一天,她赵君雁的男人就知道心疼自己婆娘,想想她家男人呢!

王大英心里难受,面上却笑的得意,“大嫂啊!不是我说你,男人嘛,都是干大事情的人,别让他们被这些小事给耽搁了,像我家卫富就是,今儿的白天要去帮郑寡妇家帮忙接大闺女回家过年,郑寡妇可给了五块钱作为答谢呢!”

这年头,五块钱可不少咧,那郑寡妇是隔壁村的人,年轻的时候,看上了顾家村的章屠户,当时可是轰动一时,郑寡妇娘家条件不错,看不上章屠户,但是偏偏郑寡妇喜欢,就什么彩礼都没要嫁给了章屠户。

这一嫁都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六几年的时候,村子里面私家不让养猪了,只能公家养猪,章屠户可不就成了失业人员,没法子,就打算出去闯闯。

却不成想,一出去这么多年,没能回来。

郑寡妇靠着娘家的接济,再加上她自给儿也牛气,一个人养大了三个闺女,不仅如此,每天还跟望夫石一样,都会抽出时间,在村子口等她家男人。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但是郑寡妇会做人,邻里邻居都处的好,在大家眼里,郑寡妇可是古时候的贞洁烈妇一类的存在。

故而,王大英虽然忌惮别的女人觊觎自家男人,但是对于郑寡妇可是放心的紧,那女人,心中就只有章屠户不说,还要比顾卫富大上五岁,两人是不可能的。

顾卫国听到王大英的话,讪讪的,到底是闷嘴葫芦,半天都回不过去,在他看来,和二弟比起来,是没用了些,别说一早上挣五块了,他就是一个月都难挣到五块钱。

但是赵君雁不一样,她平时只是不愿意搭理王大英,她张嘴就道,“卫国就这点本事,疼女人,赚不到钱不打紧,一家人苦日子也能过,我愿意陪着他。”

这平平淡淡的一句话,让老实木讷的顾卫国瞬间红了眼眶,他抬着皲裂的大手,紧紧的捏着赵君雁的手,尽管赵君雁被捏的生疼,但是她舍不得说顾卫国一句。

不过是披着袄子出来上了个厕所的顾安安,没想到,看到这一出感人的大戏,她自然看到被气的脸色发青的王大英,噗嗤一下,没忍住,笑了出来,她把袄子往身上拽了拽,遮住了漏风的地方,她对着赵君雁竖起了大拇指,“大伯,你若是不好好对大伯娘,我让平安揍您。”,这也是顾安安和大房关系好,才会有这调侃的说法,往前儿早上,顾安安挑水挑不动的时候,从地里面干完一出活的顾卫国,总是帮着顾安安担水。

被晚辈调侃,顾卫国老脸一红,跟个蚊子一样嗯了一声,提着扁担就往水井去。

安安笑,“大伯娘,走回去接着睡,那炕可真暖和啊!”

赵君雁抬手点了点安安的额头,两人一块进了屋。

至于王大英。

她心疼男人,她家男人是干大事的人。

那就去挑水呗。

人家自己都不觉得委屈。

他们这些外人,有啥好说的。

外面可真冷啊!冷的骨头缝儿都是疼的,这是安安的第一反应,她咬着后牙槽,冻的浑身发抖抖嗖嗖的 ,小跑着进了西屋,砰的一下关上门,出溜到暖炕里面,真暖和,这是安安的第一反应。

她一扭头,就对上了一双亮晶晶,咕噜噜的眼睛,安安咧着嘴笑了笑,“冬冬,你醒了啊!”

顾冬冬把手从被窝里面伸了出来,把顾安安的手从她被窝给拽了出来,他说,“姐,我给你捂捂。”

冬冬打小出门都是在安安背上长大的,到了后来,周爱菊若是忙起来的时候,在小一些的冬冬是和安安钻一个被窝的。

到后来,慢慢长大了,这才分了被窝出来,但是还在一张炕上,姐弟俩的关系好的不行。

安安盯着面前的小孩儿,他的小手有些黑,还有些裂皮,但是捧着安安手的时候,小嘴一张,不停的往安安的手上哈着气,亮晶晶的眼睛,睁的大大的,期待,“姐,暖和点没?”

“可暖和了。”,安安笑着,脸上带着暖意,故意把冰凉的小手往冬冬的脖子里面故意伸进去,搓了搓。

顾冬冬乐成了一团,他在床上打滚,不停的缩着脖子,“姐,冰……好冰。”,过了会,安安把手伸了出来,小大人一样的顾冬冬梗着脖子,一本正经的,“姐,你在伸进去捂捂,我不怕冷。”

安安揉了揉小豆丁的头发,冬冬的头发特别软,跟女孩子的头发一样,她笑骂,“小傻子。”,哪里会不冷,还是冰凉的手,往脖子里面出溜。

被她骂着小傻子的顾冬冬也不恼,他笑呵呵的拽着顾安安的手往脖子里面塞。

要说,也怨顾安安,她原本是被憋醒的,厕所在外头,离的有点远,本来上厕所来回就三分钟,她跑去听墙角,变成了八分钟。

这零下几度的天气,就披个袄子的顾安安,可不就被冻成了傻子。

顾卫强从外面担着水回来的时候,隔的老远,就听到西屋里面的笑声,他脸上的冷意也慢慢散了下去,整个人都柔和了几分。

至于王大英,见鬼去吧。

刚才王大英拒绝了赵君雁的帮忙后,她自己挑着扁担,去了水井旁边,才知道,一个女人,从几米深的水井里面砸开冰块,来提水,并不容易。

正后悔着呢!

发现了顾卫强正在帮邻居提水,她眼睛一转,顿时来了主意,她把水桶往顾卫强旁边一放,跟往常一样,语气颐指气使,“四弟,你二哥说,让你帮我下忙,把水提起来。”

第 147 章第 143 章第 260 章第 285 章第 216 章第 10 章第 188 章第 287 章第 87 章第 308 章第 195 章第 96 章第 83 章第 247 章第 217 章第 249 章第 177 章第 252 章第 286 章第 306 章第 6 章第 79 章第 271 章第 270 章第 14 章第 257 章第 68 章第 133 章第 293 章第 297 章第 113 章第 192 章第 79 章第 84 章第 143 章第 83 章第 215 章第 59 章第 153 章第 299 章第 236 章第 16 章第 33 章第 118 章第 223 章第 108 章第 164 章第 61 章第 170 章第 108 章第 257 章第 137 章第 18 章第 128 章第 75 章第 307 章第 229 章第 165 章第 48 章第 88 章第 205 章第 107 章第 96 章第 39 章第 289 章第 128 章第 131 章第 265 章第 292 章第 78 章第 315 章第 317 章第 286 章第 172 章第 173 章第 113 章第 162 章第 162 章第 185 章第 260 章第 227 章第 216 章第 137 章第 188 章第 300 章第 79 章第 114 章第 211 章第 206 章第 42 章第 310 章第 261 章第 272 章第 201 章第 205 章第 196 章第 247 章第 83 章第 259 章第 54 章
第 147 章第 143 章第 260 章第 285 章第 216 章第 10 章第 188 章第 287 章第 87 章第 308 章第 195 章第 96 章第 83 章第 247 章第 217 章第 249 章第 177 章第 252 章第 286 章第 306 章第 6 章第 79 章第 271 章第 270 章第 14 章第 257 章第 68 章第 133 章第 293 章第 297 章第 113 章第 192 章第 79 章第 84 章第 143 章第 83 章第 215 章第 59 章第 153 章第 299 章第 236 章第 16 章第 33 章第 118 章第 223 章第 108 章第 164 章第 61 章第 170 章第 108 章第 257 章第 137 章第 18 章第 128 章第 75 章第 307 章第 229 章第 165 章第 48 章第 88 章第 205 章第 107 章第 96 章第 39 章第 289 章第 128 章第 131 章第 265 章第 292 章第 78 章第 315 章第 317 章第 286 章第 172 章第 173 章第 113 章第 162 章第 162 章第 185 章第 260 章第 227 章第 216 章第 137 章第 188 章第 300 章第 79 章第 114 章第 211 章第 206 章第 42 章第 310 章第 261 章第 272 章第 201 章第 205 章第 196 章第 247 章第 83 章第 259 章第 54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