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

“到家了,穆姐姐,嘿嘿!”小恩慧指着一住宅道。

只见两扇大门之上有一块檀木状的牌匾,上面赫然刻着“马宅”两个大字,大门前一左一右各立着两个威武的石狮子,每对石狮子头上各有十三个发髻。

“小恩慧,令尊可是当今朝廷七品以内的官员?”穆白雪问道。

“恩,家父是光禄寺的少卿,官职是从五品!”小恩慧道。

“难怪会这样。”穆白雪道。

穆白雪毕竟是学历史的,而且穆家主要生意就是做古玩玉器,穆白雪的爷爷是老考古队了,他父亲也是放眼整个华夏有名的收藏家。

就怎么说吧!穆家收藏的古玩加起来都能买下半个华夏了,所以可想而知,穆白雪对于历史和古玩的感情是刻在骨子里的浓厚。

为什么穆白雪会问小恩慧她父亲是不是明朝的官员。

原因就是,第一:住宅大门上的牌匾,明朝对官员的衣食住行都是有及其严格的要求,就拿小恩慧的家来说“明朝初期,只有皇家的住宅才能称府,所以朱元璋时期,整个南京就只有一个住宅称为府,那就是朱府,其他官员家都是称宅,至于后来的明朝首辅张居正,这种宰相级别的大官都不敢称自己家为府,谁让他不是皇亲国戚呢?而且,一旦越级使用,轻则被罚一年俸禄,重则第二天早朝之上就被弹劾上奏了,这乌纱帽估计也不保了。

在给你们普及一下,明朝那时候官家住宅都是机关单位的房子,如果官职迁移,那房子是要给国家挪出来的,都不是私人房产,而且当时的南京房价特别贵,贵到什么程度呢?就好比现在的北上广深的一环,二环那种房价。

第二点就是门前的石像,除了皇家、寺庙,以外。大臣也是只有从一品到七品这个级别才能在家门口摆石狮子的,且发髻是十三个(寓意十三太保)。

所以从这两点穆白雪就判断出小恩慧家里有人一定是当今朝廷的官员。

“姐姐真是料事如神,什么都瞒不过姐姐啊!”小恩慧道。

“我也只是看门口这两只石狮子和门头上牌匾才判断才来的。”穆白雪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啊,那我们快进去吧!”小恩慧道。

小恩慧蹦蹦跳跳高兴极了,穆白雪在小恩慧的带领下穿过一条石砖路,来到前厅。

“穆姐姐先在这里等一下吧!我去给家父、家母告知一声。”

小恩慧拿着穆白雪帮她捡漏的宋代汝窑胭脂罐,高兴的往前厅屏风后面跑去。

穆白雪便在前厅北面的一排椅子上坐下。古代以南为尊,北为卑,意思就是南面是主人坐的,北面是客人坐的,所以呢!穆白雪便在北面的椅子上坐下,这点常识穆白雪还是知道的。

不一会儿,小恩慧和一名男人还有一名妇人从后厅走了出来。

男人上前拱手道礼“这位便是小女说的闺蜜穆姑娘吧!”男人说道。

穆白雪也连忙学着古人拱手还礼道“见过马伯伯,小女子正是穆白雪!”

“哎呦呦,这姑娘果真机灵”一旁妇人道。

看着穆白雪不好意思的样子,马伯伯连忙说道“穆姑娘,这位便是本官的宜人。”(宜人是明朝五品官员对自己正妻的称呼)

“见过伯母!”穆白雪再次拱手作礼道。

“哎呦呦,看这小姑娘长得眉清目秀的,皮肤也这么好。”小恩慧的母亲道。

“我的天,果然明朝女人爱美,这么注意外表啊,看来史记的记载没有问题了!”穆白雪暗叹道。

“伯母貌相也是美丽动人啊,这五官端正,简直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赛过貂蝉,比得过西子(西施)。嘿嘿!”

这穆白雪小嘴跟抹了蜂蜜一样,和小恩慧的母亲开始了商业互捧,把小恩慧的母亲夸的快上天了。

“青儿,你和家丁去把西厢房收拾收拾,以后就给穆姑娘住下,以后穆姑娘就是我马家的上上宾,一定要好生招待!”马伯伯对着青儿嘱咐道。

“是,老爷,我这就下去准备!”青儿恭敬的说道。

“对了,让东厨去居灶君备一下酒菜,晚上为穆姑娘接风洗尘。”小恩慧的父亲又补充道。

穆白雪也是疑惑,这小恩慧也不知道给她父亲和母亲说了什么,这男人和女人竟然如此热情。

穆白雪猜想估计和今天一天的遭遇有关。

何况,谁家不想有一个能文能武的奇女子,关键是这女子还会鉴宝,简直就是一个行走的摇钱树嘛。

“马伯伯,今天花坊送来的紫茉莉在哪里?”穆白雪问道。

“哦,被下人送去库房了,小女说那是你用来制作给她母亲生辰寿礼的材料。”马伯伯道。

“嘿嘿,对啊,那我就和小恩慧一起先去收拾那些紫茉莉了,如果时间长了,花就不新鲜了!”穆白雪道。

“那我们就去了,等我和穆姐姐的捷报哦!”小恩慧对着她母亲道。

“去吧,去吧,要注意安全啊,有什么危险的就让下人打理!”马伯伯道。

待穆白雪和小恩慧走后,马伯伯对着他妻子说道

“如果这姑娘真的如恩慧说得那么神奇,我就把她收为义女了,正所谓奇人降临,必定改风还水,说不定我还能当上皇亲国戚呢!哈哈哈哈!”马伯伯笑道。

“好了,老爷,别作美梦了!只要咱们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行了。”小恩慧的母亲说道。

“好的,宜人,我们马家走到现在已经很好了,慢慢来吧!”马伯伯对着小恩慧的母亲安慰道。

“但是这穆姑娘,我看不像是平凡女子,此等年龄莫不是家中珍宝无数,从小就入手过眼,岂能一眼就在洪武街上的小摊位之中看出这普普通通的小瓷罐,乃是宋代汝窑的制作之物。”说着女人拿出粉青胭脂罐给马伯伯看。

“是啊!你看这粉青色胭脂罐普普通通的,如果不是那种家中珍宝无数的皇亲国戚和富商巨贾之人还真看不出来!”马伯伯道。

“听恩慧和青儿说,这穆姑娘还在外夷待过,这家庭一定不一般,但是,如果是大家闺秀为何会从小学武,莫不是哪位将军之女吧?”小恩慧的母亲道。

“这还不好说,反正这女子真若不凡,我收为义女,一定对咱们马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更何况小恩慧和这姑娘感情也甚好,这姑娘的命也是咱们马家人所救。”马伯伯振振有词道。

“但愿如此吧!”小恩慧的母亲道。

第八章 沐昂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一章 引子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三章 黄允炆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六章 在明朝制作面脂第八章 沐昂第三章 黄允炆第八章 沐昂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六章 在明朝制作面脂第三章 黄允炆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一章 引子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一章 引子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八章 沐昂第三章 黄允炆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八章 沐昂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一章 引子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八章 沐昂第八章 沐昂第一章 引子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八章 沐昂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六章 在明朝制作面脂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三章 黄允炆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八章 沐昂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八章 沐昂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八章 沐昂第一章 引子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六章 在明朝制作面脂第三章 黄允炆第八章 沐昂第一章 引子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八章 沐昂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八章 沐昂第三章 黄允炆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
第八章 沐昂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一章 引子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三章 黄允炆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六章 在明朝制作面脂第八章 沐昂第三章 黄允炆第八章 沐昂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六章 在明朝制作面脂第三章 黄允炆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一章 引子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一章 引子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八章 沐昂第三章 黄允炆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八章 沐昂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一章 引子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八章 沐昂第八章 沐昂第一章 引子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八章 沐昂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六章 在明朝制作面脂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三章 黄允炆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八章 沐昂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七章 在大明制作蛋糕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八章 沐昂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八章 沐昂第一章 引子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五章 光禄寺少卿马全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二章 大明王朝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六章 在明朝制作面脂第三章 黄允炆第八章 沐昂第一章 引子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第八章 沐昂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八章 沐昂第三章 黄允炆第九章 珍珠粉和口脂第四章 宋代汝窑粉青胭脂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