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商议

下晌午的时候,牙婆带着数十个人,浩浩荡荡的进了林府的大门。

现在的林府,那可是安平镇上炙手可热的门户,谁人不想上来巴结一下呢,因此一得了主家的吩咐,黄牙婆就迫不及待的,将自己手头上的人,挑出若干优质的,急巴巴的送到门上来,供林府的主子们挑选。

前院里齐排排的站了四五排的人,八人为一排,前面两排站着的,皆是十来岁年纪的小丫头,而后头两排站着的,都是一些年岁不大的小厮,个个低眉顺眼的,身上也拾掇的很干净

李氏让人去唤自己的大闺女过来,毕竟这回挑下人,也是为她挑的,她合意才是最重要的。

岂料,过了一会子,却听荷花前来回话说,大小姐不过来啦,至于选下人一事,全由夫人做主就行,李氏听了,哑然失笑,以为自己闺女,是在害羞了呢。

李氏看了看眼前,还是唤人过来,去把林小桥叫过来,这给闺女选陪嫁下人一事,还得慎重一些才是,她自己平时就不怎么管理这些庶务,还不如两个闺女灵透呢。

而林小溪,此时正神思怅然的,坐在绣架前发着呆……

这些天,看着自己府里上上下下,都在为她成亲一事筹备忙碌着,林小溪心内一片纠结,尤其是离着吉日越来越近,她心里的怅然和迷茫更甚。

对于自己即将要成亲的事实,林小溪心里是不乏期待的,对于每一个闺阁少女来说,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归宿,便是今生最大的夙愿,且自己的未婚夫,还是真的一心属意于她,两人也算的上是彼此熟识,心意相通。

可即使如此,林小溪还是忍不住,从心底叹一口气,想到马上就要离开这个家,离开这些与自己共同生活了十五年的亲人,她心里就不由自主的涌上一丝怅然和无措。

或许这是每一个面临着出嫁的少女,都会有的情绪吧,女子一旦嫁人之后,就不再是娘家的人了,下一回再踏足娘家的地界,就是作为客人的身份上门了。

林小溪想到这些,便止不住的茫然,难道自己真的是就这样,要离开父母家人的羽翼保护之下,自己去面对剩下的人生了吗?

诸多不明和复杂的情绪,搅得林小溪有些心绪难安,所以,方才李氏让人过来唤她前去挑人的时候,不知是出于想要逃避的心理,还是真的因为即将嫁人的羞意,林小溪一口拒绝了,只想龟缩在自己的这一片天地里,好好的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

愣愣的看着门外的光明,林小溪突然逼着自己,脑子放空,什么都不愿去想,眼角撇过桌上的那个锦盒。

不自觉的,脸颊有些微微的发烫,嘴角不由自主的,绽放出一抹甜蜜的笑意,林小溪自我安慰着,还好,那个人是个值得托付的良人,应该是可以相携走完一生。

想到此,林小溪立时定了定心绪,接着埋首做起了绣活,她面前这个即将完成的活计,正是一件自己未来夫婿的外袍。

……

而此时的前院,林小桥正打起精神,替自己的姐姐挑选陪嫁的下人,方才李氏唤人去叫她的时候,她还有些纳闷呢,不是替姐姐挑下人的吗,怎么反而把自己叫过来了呢。

不过纳闷归纳闷,林小桥也只是随意的问了李氏一句,李氏给出的解释,是说姐姐害羞了,她听罢之后,也没有多想,便撂下没多问了,一心替林小溪挑起了人来。

一番打量和问话过后,林小桥又与李氏商议了一下,便拿了主意,替林小溪挑了四个丫鬟,其中两个老实本分,另外两个不失伶俐,还有还选了一房,瞧着忠厚老实的陪房,人数四个,一对中年夫妇,外加一个儿子和儿媳妇,以后可以帮着林小溪跑跑腿,打理打理产业什么的

林小桥替自己姐姐挑人的同时,也替她自己个儿留了个心眼,再过两年,估计她自己也是要出嫁的,而陈学文的身份,也并不输于陆浩杰,所以,将来她出嫁之时,这陪嫁的丫鬟下人什么的,也是无可避免的。

与其像林小溪这样,临时挑人,还不如现在趁早,挑几个人留在自己身边用着,观察观察也好,培养培养感情也好,总好过自己姐姐现在这样临时抓瞎。

林小桥打定了主意,便跟李氏提了一下,李氏当即就点头赞成道,“还是我闺女想的周到,你姐姐这回也是怨我,娘不像那些大户人家的夫人,懂得这些琐碎的事情。娘就是个没见识的,又没什么本事,所以,才在你姐姐这件事情上,一时疏忽了!既然,你自己想到了,娘哪里有不赞成的呢,正好就趁着现在把人挑了吧!”

于是,林小桥又替她自己,暂且先挑了两个丫鬟出来,这两个小丫头,都是她方才就看好了的,所以,只将她们单拎出来,又问了几句,便拿定了主意。

选好了人,又将一直不忘奉承的黄牙婆,打发走人后,林小桥当即就领着,自己新挑的两个丫鬟,一个绿菊,一个绿桃,回了自己的房间。

而李氏,则领着身后一干新挑的丫鬟奴仆,往林小溪的房间去了。

晚上,李氏又将一家人聚在一起,将林小溪的陪嫁田地和压箱银等问题,拿出来与大家伙一块商议。

林小溪一听到李氏说起这个,便想躲回自己屋里去,李氏却是一把拉住了她,将她按在椅子上坐着,“咱家又不兴那些什么拘泥,这是事关你自己个儿的大事,就安心在这里坐着,听听也好。”

而对于李氏所提的事情,大郎二郎两兄弟却是没什么主意,毕竟这些年来,他们俩只一心在读书求学上,也不清楚家里头现在,到底有多少底子。

于是,便都一跌声的推说,让李氏和林二牛看着办,自己决定就好,但是,能多给一些,就多给一些,毕竟这女儿家嫁出去,能够多些银钱和财产傍身,总是好的。

李氏夫妇俩,听他们这样说,便也没有多做勉强,只欣慰的点了点头,当哥哥的,就应该是要这个样子。

林二牛和李氏都不希望,自己两个儿子,读书读的万事不管,最起码的,总还是要知道护着自己妹妹才是。

而林小桥,作为林小溪最贴心的小妹,自是更加希望,自己的姐姐,以后日子能过得顺当,虽说,这陆浩杰的脾气秉性什么的,大家伙都清楚,不会因为林小溪的嫁妆少,就看低了她或是怎么的。

但,林小桥还是希望,爹娘能够多给姐姐一些财产,其它的好处和实惠先不论,这嫁妆多的媳妇,至少面上有光,腰杆子也够硬啊。

其实,私心来说,林小桥恨不得将自家现有的家底,至少掏出一大半来,给林小溪带走,只要剩下一些,足够李氏夫妇养老就可以了。

至于,大郎二郎两兄弟,他们本就身为男儿身,不该眷恋于家中的产业,而且现在又有功名在身,将来前途自是不会太差,身为男儿,就该自己出去打拼才是

而她自己,那就更不需发愁了,不说陈学文对她有多好,就说她自己,就不是一个真正,一无是处的深闺小姐,她若是缺了银子,总还是可以自己想法子去挣的。

因此,当李氏把这个问题,摆到台面上,来与大家伙一块商议的时候,林小桥也是举双手赞成,并建议爹娘,多给些田地和银子,让林小溪带走。

而林小溪,却是一味的推拒,不想要太多家里的财产,她向来就对于钱财,就没什么概念和欲望,且又打心眼里顾念着,自己的亲人,所以,并不想占据家里的财产。

李氏夫妻,看着四个孩子相亲相爱,彼此为对方着想的样子,皆是一脸的欣慰和骄傲。

最后,在大家伙你推我往之间,定下了林小溪的陪嫁田地和压箱银的数目,田地是从自己的田产里头,划拨了两百亩上等水田出来,给林小溪当做嫁妆的。

而压箱银,商议来商议去的,最后定下了八千八百两的数目,这数字听着也不少了,且还比较吉利。

林小溪原本张口想拒绝的,但却被一干人等,拿话挡了回去,于是,她也就只能心存感念的,承下自己亲人的这份情谊。

商议妥了这档子事,林小桥兄妹几个原以为就可以了,但李氏那头却还没算完,又留下众人,让林小桥配合着,将家里这几年来的账目,都报了一遍,说是要让家里头的每一份子,心里头都有个数。

不知不觉间,林小桥一家,这几年来从铺子和田产上的收益,竟然也不少,家里的财产进进出出的,不提那些铺子和田地,光说现银,就有了三万多两。

乍一听到这样的数目,除了林小桥和李氏两个,不觉得惊讶之外,其余几个都觉着有些讶异。

尤其是大郎二郎两个,这些年来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家里面尤其是这些事情,几乎是不怎么过问。

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不声不响的,家里的产业竟然,添了这么多,兄弟俩心里都很清楚,他们一家能够发家致富,还不都是靠着小妹的一心谋划,否则,自家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富贵日子过呢。

若不是小妹一力揽下,家里的营生,他们兄弟俩或许也没有机会,不添任何负担的去读书求学,更别提今日的成就了。

想到此,两兄弟皆是一脸感激的,看着自己小妹,林小桥突然被这样的眼神瞧着,倒是觉得有些不自在的。

李氏坐在一旁,自也是看到了大家伙的神色,于是,接下来,她的话也让大家着实,有些出乎意料了一点。

李氏放话,家里现有的两个生钱的铺子,都不算在自家的财产里头,以后都得归与林小桥所有。

这话一出,且不论旁人作何想法,林小桥是第一个站出来拒绝,不管李氏今天到底是出于何种目的,她都不会答应。

对于林小桥的拒绝,也是在李氏的意料之中,但是,李氏心里从来都很清楚,这几年来家里能够发展到此地步,不说全是小闺女的功劳,但也至少有一大半,是出于她的付出,尤其是这两个生钱的铺子,那都是小女儿花了心血,慢慢开起来的,所以,将这两个铺子,划归到她的名下,那就是理所当然的

“这事娘已经跟爹商议过了,你就别管了,只管应下就是了。”李氏难得态度比较坚决的,对林小桥说道。

然后,又扫了一眼其他几个孩子的神色,接着说道:“你们都应该清楚,咱家有今天这样,能少得了你们小妹一份功劳吗?两个铺子,都是她辛辛苦苦的捯饬起来的,给了她,你们也不算亏不是!”

大郎几个,听了这话,皆纷纷表态,支持赞成李氏的话。

林小桥见此,沉默了片刻,在自己脑中转了几转,然后说道:“我也不是那等矫情的人,家里能有如今这样,确实我是出了大力的!但是,有一点,娘也不能否认,就是咱们家能有今天,也是全家人共同使了劲儿的!就说这开铺子一事,哪回不是爹跟着跑前跑后的,娘跟姐姐在铺子里忙里忙外的啊!还记得咱家开那竹筒饭的铺子时候,大热的天,娘在厨房上灶,热得全身被汗湿的就跟淋了雨似的,还有,大冬天的,把手伸到冰冻冰冻的水里,洗菜刷碗。难道这些就不辛苦了吗?”

“再说,两个哥哥,虽然他们并不怎么过问,家里的事情,但是,他们在读书的时候,付出的努力和汗水,难道都是假的吗?酷暑寒冬的,在学堂里一坐就是几个时辰,回来之后,还要挑灯夜读,这份辛苦,又该当如何来算呢?两个哥哥本来进学,就比一般的学子晚上两年,且不说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有多少,就说他们二人背负的压力,哪的有多重啊!若没有两个哥哥,一心向上,努力念书,咱家能有现在的门楣吗?”林小桥又接着说道。

如此情真意切的话语,屋里的众人听着听着,皆湿了眼眶,大郎二郎两个,此时均有些复杂的看着自己的小妹,既感动于林小桥能够懂得他们的心声,又愧疚于他们作为兄长,却能力有限,不能给予两个妹妹,更多的保护。

而李氏,此时早已泣不成声,哭得跟个泪人似的,她虽早知道自己这个小女儿聪慧,但却是没有想到,她看人看事能够如此的通透,心思又够细腻体贴。

家里面,谁人又不知她的付出呢,但是,此时她却将家里每个人的功劳和付出,都细数了出来,可谓是面面俱到。

李氏为自己面前这几个孩子感动,同时,也深深的觉得,孩子们都长大了!

待李氏情绪稍微平复一些后,林小桥便接着将她的想法,说了出来,“既然人人都有功劳,那娘就把你先前的话收回去吧!”

“不过,娘应该也能看得出来,家里面除了安哥儿还小之外,我跟哥哥姐姐们都已经长大了。以后,哥哥们都要娶妻生子,而我跟姐姐也要嫁人在外。首先,我跟姐两个人,要感谢一下爹娘,谢谢你们为女儿找到了可以托付的归宿。其次,我想说,以后不论我们走到哪里,心里总是会带着对爹娘的一份牵挂,时时回来看看二老的”,林小桥一言一语的认真说道,林小溪听了这话,也是面带真诚和感激,连连点头。

李氏方才哭得有些激动,此时听到林小桥这样说,更是一阵难受涌上心头,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林二牛在一旁细语安慰,也有些感伤的说道:“你这丫头干什么说这些话来,让你娘难受呢

!你们都是爹娘的孩子,不管是儿子,还是闺女,都是爹娘的心头肉,就算是你们嫁出去了,爹娘还是会牵挂着你们的!”

林小桥自是明白爹娘的一片疼爱之心,她抿了抿嘴唇,还是接着说道:“我说这些话,并不是要让娘伤心的。爹娘还是好好的听完我的话,我只是想说,以后孩子大了,这家里的人,也会增增减减的,这人也不会是原先的那些人了!哥哥们总是要娶妻生子的,但是,娶什么样的妻,又生什么样的孩子,咱们都是没法预料的”,大郎二郎听了这话,似乎有话要说。

但,林小桥并没有停下来,等他们开口,而是继续说道:“谁都不能保证,以后咱们家的人,还能这样心齐,没有矛盾和摩擦。安哥儿又还这么小,所以,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我建议爹娘,等到哥哥们成家之后,就将他们分出去最好!另外,家产什么的,也全部划分为六份,咱们兄妹四个,加上安哥儿,一人一份,还有一份,就归爹娘所有!铺子的盈利,也分为六份,现在都归爹娘管着,等到我们出嫁的出嫁,娶妻的娶妻,之后就各管各的!”

说完之后,林小桥便不出声,看着李氏几个,等待他们的回应。

李氏认认真真的听完这些话,不禁嘴唇蠕动了几下,想开口说些什么,但却又不知该怎么开口,但她心里思量过后,却是认同林小桥说的这些话的。

而林小溪则是,在自己小妹说了这么多之后,还是没有完全拎清这些话的意思,独自在慢慢的咀嚼。

大郎二郎两兄弟自是听懂了的,且他们也知道,林小桥说的这些话里头,真正隐射的重点在哪里,无非就是担心他们兄弟俩,以后娶的妻子,不够贤惠,有私心。

兄弟俩乍一听到这样的话,心里确实是有些不是滋味,难道他们就连这些小事,都处理不好吗?

但仔细琢磨琢磨,两人也觉得林小桥这样说,并非没有道理,毕竟说句公道之言,媳妇不是生来就是林家的人,她们与自己的父母弟妹,也没有多少感情,难保就不会生出什么私心或心眼。

于是,兄弟俩想透之后,也没说什么,只大郎有些无奈又无力的叹了声“你啊——”。

ωwш★ тtkan★ C〇

林小桥面上无甚表情,她这样说,也是由这次商议林小溪的嫁妆一事,而引发想到的。

林家的孩子们,确实是都长大了,眼看着两个哥哥,都到了娶妻的年纪,现在是因为要念书求功名,所以才一再的延迟。

但,最晚明年会试过后,李氏是肯定要张罗起,两个儿子的婚事了。

不管,两个未来的嫂嫂品性如何,她们总不能算是真正的林家人,或许她们能够真心实意的,对两个哥哥好,但是,谁又能保证,她们能够真心对待李氏夫妇和她们这些弟弟妹妹呢。

与其以后大家难看,不如现在就划分清楚,两个哥哥成亲之后,就分出去单过,也能减少摩擦和矛盾,林小桥并不指望,两个未来嫂子,能够孝顺于李氏夫妇膝下,只求能让自己爹娘,得个耳根清净,免得年纪大了,还要为一大把事情操心劳累。

屋里各人皆有想法,一时间都沉默了下来,但大家心里都已经不由自主的,认同了林小桥的意见……

第73章 登门道谢第185章 挪月子第31章 进镇卖福果儿第10章 一碗红枣粥的承诺第37章 谈成(上)第37章 谈成(上)第65章 母女夜话第17章 上林村七十五章 刘氏上门下第10章 一碗红枣粥的承诺第65章 母女夜话第134章 兄弟二人赴考场第164章 好消息第93章 除夕夜第146章 买人第35章 改变销售策略第162章 中举第153章 李家喜得子第89章 事情后续第118章 铺子田地两边忙第200章 初进郑府第161章 乡试第97章 大年初一的刺激第194章 添妆第110章 一家人的新年目标第125章 有趣的烧烤大餐第177章 荷叶的委屈第89章 事情后续第117章 熟人来访第11章 奶奶周氏第127章 出谋划策为生意第9章 林家第67章 林家二房盖新宅第42章 李家——有牛有车一族第135章 小桥病了第147章 平淡中的忙碌第182章 李氏生产第15章 大伯母刘氏第115章 要开铺子了第7章 姐妹夜话第158章 陆浩杰第163章 泡温泉第130章 不速之客第206章 执念第108章 元宵节第29章 水煮板栗第90章 腊八节第176章 胡妈妈的心思第36章 云来酒楼卖福果儿第64章 温文尔雅的少年——陈学文第57章 郎中辨药材真相第128章 小舅婚事定第90章 腊八节第200章 初进郑府第157章 ‘有意思’开业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20章 二房夜话上第176章 胡妈妈的心思第215章 归家琐事第139章 无功而返第209章 耍乐第107章 亲人离别第117章 熟人来访第93章 除夕夜第109章 再离别第128章 小舅婚事定第203章 月下散步第158章 陆浩杰第167章 小姨的打算第195章 嫁第189章 及笄定婚期第71章 买田地第172章 出手第181章 二人回京第213章 各自态度第16章 混乱第83章 陈文学婚事的选择第63章 认罪书第132章 琐事第139章 无功而返第64章 温文尔雅的少年——陈学文第102章 糟心的事儿家家都有第115章 要开铺子了第25章 赶集第133章 夫妻小吵第20章 二房夜话上第4章 开口第186章 年关至第24章 孙氏的烦恼第138章 省城再相聚第201章 重逢后的母女叙话第203章 月下散步第54章 闹大发了第113章 秦业帮忙第31章 进镇卖福果儿第212章 文府第212章 文府第184章 洗三儿第53章 李氏出事儿
第73章 登门道谢第185章 挪月子第31章 进镇卖福果儿第10章 一碗红枣粥的承诺第37章 谈成(上)第37章 谈成(上)第65章 母女夜话第17章 上林村七十五章 刘氏上门下第10章 一碗红枣粥的承诺第65章 母女夜话第134章 兄弟二人赴考场第164章 好消息第93章 除夕夜第146章 买人第35章 改变销售策略第162章 中举第153章 李家喜得子第89章 事情后续第118章 铺子田地两边忙第200章 初进郑府第161章 乡试第97章 大年初一的刺激第194章 添妆第110章 一家人的新年目标第125章 有趣的烧烤大餐第177章 荷叶的委屈第89章 事情后续第117章 熟人来访第11章 奶奶周氏第127章 出谋划策为生意第9章 林家第67章 林家二房盖新宅第42章 李家——有牛有车一族第135章 小桥病了第147章 平淡中的忙碌第182章 李氏生产第15章 大伯母刘氏第115章 要开铺子了第7章 姐妹夜话第158章 陆浩杰第163章 泡温泉第130章 不速之客第206章 执念第108章 元宵节第29章 水煮板栗第90章 腊八节第176章 胡妈妈的心思第36章 云来酒楼卖福果儿第64章 温文尔雅的少年——陈学文第57章 郎中辨药材真相第128章 小舅婚事定第90章 腊八节第200章 初进郑府第157章 ‘有意思’开业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20章 二房夜话上第176章 胡妈妈的心思第215章 归家琐事第139章 无功而返第209章 耍乐第107章 亲人离别第117章 熟人来访第93章 除夕夜第109章 再离别第128章 小舅婚事定第203章 月下散步第158章 陆浩杰第167章 小姨的打算第195章 嫁第189章 及笄定婚期第71章 买田地第172章 出手第181章 二人回京第213章 各自态度第16章 混乱第83章 陈文学婚事的选择第63章 认罪书第132章 琐事第139章 无功而返第64章 温文尔雅的少年——陈学文第102章 糟心的事儿家家都有第115章 要开铺子了第25章 赶集第133章 夫妻小吵第20章 二房夜话上第4章 开口第186章 年关至第24章 孙氏的烦恼第138章 省城再相聚第201章 重逢后的母女叙话第203章 月下散步第54章 闹大发了第113章 秦业帮忙第31章 进镇卖福果儿第212章 文府第212章 文府第184章 洗三儿第53章 李氏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