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战后

在东北军一开始的时候,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不但每个月发固定的饷银,还在每场战斗后,发放大量的战功赏银。这一点的确在很大一部分上帮助了初建的东北军发挥了较大的战斗力,但是现在,很明显已经不适合了。

因为一开始的时候,东北军的人数不过几千人,加上那时候,军队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很完全的系统,各个方面都还很简陋,最重要的就是一开始的东北军是一支土匪军队,要土匪给你卖命,钱是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现在来说,东北军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六七万,就算通过了这次的战斗后,损耗了大约两万的兵力,也还有五万多人。而且很明显,谁都知道,在这次战斗过后,由于击退了淮军的进攻,现在的东北军可以说在东北已经处于一种一枝独秀的状态,面对东北这广泛的土地需要控制,和面对清廷下一次更加大规模的进攻围剿,东北军势必还要扩军。这样的话,人数就有可能达到数十万以上,到时候还采取这样的战场奖励措施的话,东北军的财政就算再好也不能负担的起来。

陈冬生考虑到现在的东北军可以说已经初步稳定成为了一支标准的军队,尤其在这场战斗过后,经历过大战的这数万的东北军将成为东北军的主体力量。逐渐采取其他的方式来代替用赏银来奖赏战功的模式。但是目前由于东北军面临的局势还很严重,不宜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动摇军心,只能等过一段时间后,再采取取消战场奖励的措施,换成其他的方式。

说到底还是现在的东北军面临的局势太过与严峻,以致与很多想做的事而不能做。

因为局势紧张,东北军就在盛京大战结束后不到两天时间里,就把刚休整了两天的东北军经过简单重组,把三个步兵师重新均分配。

现在加上从淮军手里缴获的一万多枪支,现在东北军中剩余的步兵三万多人里(不包括受伤的部分)已经是基本上全部可以拥有枪支。除了弹药依旧紧缺外,经过这场大战后,历尽战火洗礼的士兵们已经和往日的第一师差不多了。

在重新重组的东北军步兵部队中,原第一师的三个团长:陈光伟还是担任第一师的师长,李立担任第二师的师长,梅森虎担任第三师的师长,原本的第二师师长和第三师的师长,就下任团长,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现在的东北军也只有第一师的军官们有那种,指挥使用新式枪支大炮的部队进行大规模的战斗的经验。

不过让原本第二师和第三师的军官们安心的是,陈冬生已经答应他们,在未来不久即将组建的新部队中,肯定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学习怎么样指挥大规模的新式军队的作战。

而骑兵的话,就没有多大变化,虽然骑兵在盛京大战中也受到了很大的伤亡,但是由于骑兵没有弹药的压力,所以陈冬生只是决定补充骑兵师的力量,而没有进行大规模的重组。

重新分配后的东北军派出第一师陈光伟部一万三千多人的主力部队快速度前往锦州--新民一线,并要求拿下这两个城镇,以这两个城镇为中心,组成对清军的第一道防御线,监视阻击可能的清军部队,为了完成这个任务,陈冬生可是把东北军目前现存的所有弹药中大部分都拨给了第一师。

而剩下的第二师则继续驻扎盛京,以稳定盛京周边的局势。

第三师回师长春,彻底剿灭长春的残余清军,不管是第一师和第二师还是第三师,他们现在的力量都可以说是不足的。第一师还好点,其他的话,就要等待新兵的补充后,进过长时间的修正,才能发挥正常的战力水准。

而很重要的新兵补充工作也在进行当中,现在的吉林和金州城的新兵营里的新兵已经有部分完成训练的新兵赶往他们分配到的部队。

相对于步兵的紧张任务,骑兵师就要好的很多,因为骑兵是属于那种机动性极高的部队,并不适合成为坚守和进攻坚城的利器。所以骑兵师的任务就相对简单的多,第一骑兵师配合第一师游走与新民--锦州一线,第二骑兵师就北上,乘着清军暂时无力攻打东北军呢的这段时间内,拿下黑龙江。

陈冬生是是打算把黑龙江那个地方也拿下来,彻底控制在手里面,虽然说黑龙江的清军并没有多大的实力,只有不到一万的清军绿营部队。但是,黑龙江的北面就是老毛子的远东部队,不管是现代的中国人还是这个时代的中国人,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会知道,北面的北极熊是我们永远的威胁之一。第二骑兵师的最主要任务不是拿下黑龙江,消灭黑龙江的清军部队,而是在黑龙江,依靠骑兵的搞机动性监视俄国的远东部队的动向。

初步安排了东北军后的陈冬生感到全身虚脱,这在全局方面的布局上,陈冬生并没有听取欧阳天和下面军官的意见。而是自己一个人独断而行。因为目前的东北军中可以没有一个有着可以看透全局的军事人才,让他们主持一场战役的话,也许还有可能,但是让他们来策划战略性的东西,很明显,他们并没有陈冬生看的多,好歹陈冬生也比他们多了一百多年的见识,虽然陈冬生在具体的细节方面并没有他下面的人通晓,可是在全局上来说,陈冬生可是比他们看的远的多,这也是陈冬生一个的最大优势。

比方说在第一师的行动的安排中,不管是陈光伟还是欧阳天都是一致认为,占据山海关,依托山海关一线来防御清军。但是陈冬生却不是这么想,山海关离北京城是在太近了,近到可以让北京城内的的清廷不顾一切的利用所有的力量来打击东北军。这就包括了动用大量的淮军和想其他的列强求的所谓的保护。这样的话,陈冬生很明显能看到到时候自己一定是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而他们却不是这么想的,在他们看来,现在既然已经打败了这一万的淮军,那么下来需要面对的就是从山海关继续增援的清军,可是他们不会想到,清军不但可以从山海关出发,也还可以从朝鲜登陆,然后从朝鲜突击而来,或是在其他的地方登陆,结果都是一样的。另外还有他们不会知道,万一朝廷给逼急了,那是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的。

所以陈冬生坚持只在锦州和新民一线布防,而不是直接在更加有利的山海关一线。为的就是给清廷一个感觉,现在的东北军实力还不足,只要在调来几万的淮军,就一定可以剿灭,而不是说危机感一来,一下就把淮军全部弄来东北,外加请列强出兵帮助围剿。

“现在的我们需要的是什么?”陈冬生问欧阳天等人,他们还没有回答,陈冬生就已经说了出来:“时间。没有比时间对我们更加重要了。”

的确,现在的东北军可以说需要大量的时间,需要时间来招收新兵,需要时间来弄去更多的钱财,制造出更加多的武器弹药。

(这几章为一个转折点,所以写的可能枯燥一点。望见谅!)

第16章 卖身为奴第59章 真相大白!第5章 凌晨的进攻第82章 日本的动作第27章 卖身第4章 整编的麻烦第45章 大战来了第42章 最重要的两件事第63章 成婚第27章 给我吐出来吧第40章 西狩第2章 清军骑兵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22章 大战第8章 俄军援军第11章 长春之战第45章 大战来了第8章 战还是退第94章 确定战略第56章 淮军新军的战斗力第57章 第三师-梅森虎第85章 朝鲜—劫掠第24章 帝国大开发计划第12章 全营进攻第44章 郭雪第10章 打秋风第60章 两江的尴尬第24章 山雨欲来第61章 战后续第27章 卖身第42章 四个人的事第68章 危机四伏第48章 袁世凯的选择第82章 日本的动作第3章 整编计划第92章 杀人利器—重机枪第28章 钱这东西第16章 卖身为奴第40章 西狩第49章 袁金城的决定第3章 三河镇第45章 躲避尴尬第89章 夜战——炮击第37章 协议=利益第55章 两个计划第33章 教育和大战将发!第43章 迫击炮第42章 最重要的两件事第55章 两个计划第9章 只胜勿败第2章 平乱第22章 大战第32章 呼声第4章 包围第35章 银子有多重第32章 呼声第5章 天亡我也第76章 强硬的态度第45章 大战来了第56章 李鸿章的烦恼第26章 造危机来打劫第36章 沵古第54章 亲临前线第93章 宁古塔危机第4章 整编的麻烦第31章 工商条例第6章 诱攻干涉军第12章 全营进攻第37章 对日本宣战第43章 战初第61章 战后续第10章 琴声第5章 进攻两江第46章 疯狂第1章 第一战第15章 继续前进第26章 乱起第30章 于康的汽油发动机第65章 下一步计划第3章 是威胁还是机会第20章 反围剿第87章 仁川之战第31章 秋易白第37章 对日本宣战第68章 危机四伏第42章 石油第22章 大战第74章 当今之势第71章 玩具第84章 拿下汉城第18章 大战前夕第74章 当今之势第3章 是威胁还是机会第88章 仁川之战续第36章 日军的战败第53章 慈禧和光绪第11章 官军来缴第91章 北洋在朝鲜的彻底退却第64章 筹备
第16章 卖身为奴第59章 真相大白!第5章 凌晨的进攻第82章 日本的动作第27章 卖身第4章 整编的麻烦第45章 大战来了第42章 最重要的两件事第63章 成婚第27章 给我吐出来吧第40章 西狩第2章 清军骑兵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22章 大战第8章 俄军援军第11章 长春之战第45章 大战来了第8章 战还是退第94章 确定战略第56章 淮军新军的战斗力第57章 第三师-梅森虎第85章 朝鲜—劫掠第24章 帝国大开发计划第12章 全营进攻第44章 郭雪第10章 打秋风第60章 两江的尴尬第24章 山雨欲来第61章 战后续第27章 卖身第42章 四个人的事第68章 危机四伏第48章 袁世凯的选择第82章 日本的动作第3章 整编计划第92章 杀人利器—重机枪第28章 钱这东西第16章 卖身为奴第40章 西狩第49章 袁金城的决定第3章 三河镇第45章 躲避尴尬第89章 夜战——炮击第37章 协议=利益第55章 两个计划第33章 教育和大战将发!第43章 迫击炮第42章 最重要的两件事第55章 两个计划第9章 只胜勿败第2章 平乱第22章 大战第32章 呼声第4章 包围第35章 银子有多重第32章 呼声第5章 天亡我也第76章 强硬的态度第45章 大战来了第56章 李鸿章的烦恼第26章 造危机来打劫第36章 沵古第54章 亲临前线第93章 宁古塔危机第4章 整编的麻烦第31章 工商条例第6章 诱攻干涉军第12章 全营进攻第37章 对日本宣战第43章 战初第61章 战后续第10章 琴声第5章 进攻两江第46章 疯狂第1章 第一战第15章 继续前进第26章 乱起第30章 于康的汽油发动机第65章 下一步计划第3章 是威胁还是机会第20章 反围剿第87章 仁川之战第31章 秋易白第37章 对日本宣战第68章 危机四伏第42章 石油第22章 大战第74章 当今之势第71章 玩具第84章 拿下汉城第18章 大战前夕第74章 当今之势第3章 是威胁还是机会第88章 仁川之战续第36章 日军的战败第53章 慈禧和光绪第11章 官军来缴第91章 北洋在朝鲜的彻底退却第64章 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