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最重要的两件事

在陈冬生决定了大体方向后,东北就可以说已经确定下来了未来和西方各国的大体方针,那就是尽量争取各国的支持,不管是德国还是美国,又或是英国,只要对东北有利,就有可能合作。当然这个合作只是体现在东北自己的话里面,而在西方各国的口中,现在的东北无疑是一块非常美味的肥肉。

努克在东北停留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在短短的几天后,他就带着这次东北给予的买武器和设备的余款和一份陈冬生给克林德的书信和陈冬生的新委托,从丹东上船回去了。

这次他不但把剩余的尾款都毫无缺失的全部拿到,更让努克兴奋的不是陈冬生让他转交的给克林德的书信,而是陈冬生交给他的委托。商人从来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任何利益的前面。

想起陈冬生当时和他谈话,交给他委托的时候,努克还是忍不住兴奋。

“我们东北军现在还需要大量的武器弹药,制造设备等,不知道努克先生还有没有兴趣!”陈冬生喝着他天天喝的茶,低着头说道。

“当然,”努克一听,就知道,自己这次来东北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马上就有一个大订单到手了,忍住心中的兴奋,努克问道:“不知道司令阁下,打算要多少的武器和设备呢?”

“至少五万的新式毛瑟枪和相配的弹药,至少一百门的大炮,还有可以建设一个大型炼钢厂,开发矿山所需的所有设备。至于具体的,你可以找我们的商业部长谈,相信他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陈冬生淡淡的说道,他已经看到了努克眼中的那闪耀的光芒,商人!永远都是利益优先。

的确,现在的努克已经被陈冬生的话给弄的不知所以然,就仿佛置身于天堂一样,到处都充满着金子的味道,五万支毛瑟枪,还有一百门的大炮,还有这么大量的设备,努克现在已经估算不出这些东西的价值了,单单那五万的毛瑟枪加上那些大炮,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在加上那些大量的设备话,那自己要是做成了这笔生意,自己能赚多少呢,是一千万两银子,还是两千万两。那要是换算城为马克的话,那就是三千万马克还是六千万马克呢?(汇率:PS1)想这里的努克已经脑袋发晕了,虽然他在远东做生意已经高达数十年的时间,但是也还没有能赚过这么多的钱,就算是前次的武器设备,他也只赚了几十万两的银子,因为只有武器是他的,那些占了大半的设备确实另外的商人的,努克只是作为一个代表。

“司令阁下,您……您真的需要这么多吗?”本来努克还想提示陈冬生一下,这样的话,说需要的银子可不是一般的多,但是他转念一想,自己说这么做什么,自己只要赚钱就好了。于是马上转口道:“没有问题,我努克不管在远东还是在欧洲都有线路,绝对能满足司令阁下的要求。”

可是努克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到时候,如果他真的把那么多的武器和设备从欧洲弄到东北来,陈冬生的这个荒凉的东北是否付得起这么大的一笔巨款。

初步估计,这笔生意要想成功,东北最少要付出高达两千万两银子,而这还不保证设备的新旧。这对于目前没有多少收入的东北来说,是怎么样也付不起这笔巨款的。

至于到时候,怎么付这笔钱,陈冬生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说到后来的时候,努克对于陈冬生提出来的要求相关的大量技术人才的时候,努克是想也没有想就答应了,现在在欧洲,可是很多人都想到远东来发财的,何况,陈冬生这个假冒的大财主开出了极为诱惑的条件,在大把银子撒下去,不但努克相信会有很多的落魄人跟他不远万里来远东为陈冬生工作,就是那些有能力的,期望发财的人,也会求着努克他带着他们来远东。最低一百五十两银子的月薪,那就是四百五十马克啊!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着无比的诱惑力,何况,这还是最低的标准,上限,陈冬生可是没有跟努克说,只要是人才就可以了。相信这个任务将士最简单的一个,何况他努克还可以在中间拿提成呢!

====================================================

不管东北后面怎么打算和德国或是其他西方国家合作,还是说委托努克卖武器设备和招揽西方人才,这些对于目前的东北来说都是以后的事,即使他很重要,也没有到时候。

现在东北最重要的事有两件,一个就是把武器给下面的部队装备下去,以尽快增大战斗力。在东北找就定好的扩军政策中,人员是早就已经到位,并且是已经训练了几个月了,就是因为准备没有到位,所以才一直没有形成战斗力,而陈冬生又不想他那些新编的部队弄成大刀兵的那种冷兵器部队,冷兵器部队有了骑兵就已经足够了,现在陈冬生需要的是拥有大量武器的新式部队,而不是手拿砍刀长枪的部队。如果东北在武器上还不能对朝廷的军队形成优势的话,那么可以说一点胜利的机会也没有。

请不太太高估东北军的所谓战斗意识,说白了就是几万农民在短时间内通过了非人道的残酷训练,在拿上比绿营先进的多的武器。这才在东北军和清军绿营的战斗中处于一种可以说无敌的状态。但是如果说,东北军的步兵部队没有了武器,就会出现在攻打长春以及和防御那一万淮军攻打盛京的时候一样,没有了武器的支撑,大量的人员被杀伤,造成了东北军重大的伤亡。

现在的陈冬生认为,冷兵器步兵已经可以退出历史的舞台了,而那绿营,和八旗,就让他们成为最后一支冷兵器部队,而自己的东北军,绝对不会成为最后一支的冷兵器步兵。

所以,到现在,那些新组建的部队在没有武器到位的情况下,并没有参与到前线,即使锦州一线面临着重大的压力,他们也没有参与进去,锦州防线的部队中也只是多了两个骑兵师,和补充给第一师的部分增援兵力。

现在东北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用新买来的毛瑟步枪和用吉林制造局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旧式步枪装备新组建的部队,尽快让新组建的第五师,第六师,第七师成军,并拥有了和主力部队一样的战斗力后,这样的东北在军事上,就会轻松很多,这样的话,东北也才有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搞工业等等问题,而不是每天都担心着清军什么时候就会突破了锦州的防线,朝鲜南边的淮军攻了上来,北边的俄国远东部队南下,等等问题。

这个世界永远是实力最为让人尊重!

而东北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把新买来的设备安装调试,尽快成为可以支持东北军战斗的力量。

在这次韩章买回来的设备中,因为陈冬生在注重军工方面,所以,基本上都是武器制造相关方面的,甚至有一套旧了毛瑟步枪的生产线,虽然设备旧了点,但还是能够用。

对于这些很关心的陈冬生,可以说,每天都去位于盛京东郊的盛京制造局看工程的进展……

(PS1:汇率问题:本文采取的银是关平银,并参照1900年的汇率,汇率参照辛丑条约第六款

海关银一两=3先令(1英镑=20先令=240便士)也就是说一英镑约为=7两银子

0.742美元

3.055马克

1.407日元

1.412卢布

3.75法郎

3.595克勒尼(奥地利)

1.796弗罗林(荷兰)

一两银子的购买力以1890年为基础,参照人民币购买力就是:一两等于170RMB)

第26章 德国的合作第46章 世界大战(上)第22章 大战第18章 帝国的后宫第26章 乱起第17章 情况危急第20章 反围剿第60章 战后第41章 东北地主第6章 出发第52章 援军到来第40章 帝国近卫军第3章 是威胁还是机会第65章 下一步计划第23章 马克沁机枪成型第23章 帝国土地法令第20章 调情受苦第22章 钱这东西第2章 第二军回援第6章 你怎么不碰我第21章 东北有后第67章 称王通电第19章 熊本师团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39章 韩章回来了第26章 初步决定第3章 和德国的条约第41章 众多的皇子们第54章 亲临前线第15章 守备旅换装第52章 援军到来第19章 淮军的炮火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16章 金泉第36章 我们需要他中立第2章 第二军回援第23章 沈家第7章 我发财了第48章 刘铭传第5章 凌晨的进攻第27章 东北军事学员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1章 第一战第40章 武器和设备第15章 科举选拨第26章 造危机来打劫第21章 战后第46章 金华镇第24章 人才那里有?第35章 分拆盛京制造局第48章 俄国革命第13章 旧时代逝第15章 守备旅换装第26章 初步决定第38章 中日之战第45章 西逃第20章 胜利了吗?第6章 出发第52章 援军到来第18章 帝国的后宫第67章 称王通电第36章 国书四点第14章 夜战第46章 疯狂第19章 淮军的炮火第93章 宁古塔危机第4章 整编的麻烦第56章 淮军新军的战斗力第46章 叛徒第7章 俄军的绝境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13章 日军的登陆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32章 又一发匪乎!第47章 无奈的撤退第44章 郭雪第33章 教育和大战将发!第86章 朝鲜行省第44章 战争已经无法避免第64章 筹备第11章 汝南之战(续四)第15章 继续前进第1章 成了土匪第17章 造船厂第19章 熊本师团第67章 称王通电第28章 钱这东西第10章 琴声第26章 初步决定第23章 沈家第21章 埋伏第37章 政治中心第78章 盛京学院第7章 我发财了第26章 乱起第85章 朝鲜—劫掠第53章 慈禧和光绪第3章 三河镇第62章 满清投降第51章 进军金华镇
第26章 德国的合作第46章 世界大战(上)第22章 大战第18章 帝国的后宫第26章 乱起第17章 情况危急第20章 反围剿第60章 战后第41章 东北地主第6章 出发第52章 援军到来第40章 帝国近卫军第3章 是威胁还是机会第65章 下一步计划第23章 马克沁机枪成型第23章 帝国土地法令第20章 调情受苦第22章 钱这东西第2章 第二军回援第6章 你怎么不碰我第21章 东北有后第67章 称王通电第19章 熊本师团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39章 韩章回来了第26章 初步决定第3章 和德国的条约第41章 众多的皇子们第54章 亲临前线第15章 守备旅换装第52章 援军到来第19章 淮军的炮火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16章 金泉第36章 我们需要他中立第2章 第二军回援第23章 沈家第7章 我发财了第48章 刘铭传第5章 凌晨的进攻第27章 东北军事学员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1章 第一战第40章 武器和设备第15章 科举选拨第26章 造危机来打劫第21章 战后第46章 金华镇第24章 人才那里有?第35章 分拆盛京制造局第48章 俄国革命第13章 旧时代逝第15章 守备旅换装第26章 初步决定第38章 中日之战第45章 西逃第20章 胜利了吗?第6章 出发第52章 援军到来第18章 帝国的后宫第67章 称王通电第36章 国书四点第14章 夜战第46章 疯狂第19章 淮军的炮火第93章 宁古塔危机第4章 整编的麻烦第56章 淮军新军的战斗力第46章 叛徒第7章 俄军的绝境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13章 日军的登陆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32章 又一发匪乎!第47章 无奈的撤退第44章 郭雪第33章 教育和大战将发!第86章 朝鲜行省第44章 战争已经无法避免第64章 筹备第11章 汝南之战(续四)第15章 继续前进第1章 成了土匪第17章 造船厂第19章 熊本师团第67章 称王通电第28章 钱这东西第10章 琴声第26章 初步决定第23章 沈家第21章 埋伏第37章 政治中心第78章 盛京学院第7章 我发财了第26章 乱起第85章 朝鲜—劫掠第53章 慈禧和光绪第3章 三河镇第62章 满清投降第51章 进军金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