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平定辽东

我从甘夫人的怀里抱起女儿。持枪的大手,接触到她柔嫩的皮肤,可以感觉到她的脉搏、血流、心跳。我毫无道理的坚定地认为这就是我的亲生女儿。从鼻子、眼睛、眉毛都可以看出痕迹。那是一种血脉交融的微妙。孩子咿呀学语了,呜哩哇啦的笑眯眯的长大嘴巴看着你,两只穿着粉红色开裆裤的小腿,不停地捣腾着。小手和小脚酷似刚出笼的雪白馒头。饱满而白皙。

甘夫人说:“孩子没有名字。”我道:“就叫,玉环吧。明日下诏,册封为晋国长公主——你来带好了。”甘夫人的脸色很安详,嘴角挂着浅浅的笑,热爱的看着我怀中的婴儿,眼中噙满泪花。甘夫人道:“文姬很爱这个孩子的,她经常来看。仇恨已经放下了。”我贴了贴孩子的笑脸,点头道:“那就好,那就好。”

夜晚,我看望曹节。曹节很冷淡。只微微的扬起头,光洁的下巴动了一下,终究是没开口。烛光映在她的脸上、白纱上,全身凝滞一种冷艳绝伦的神韵。

我走过来,蹲在她身边,轻声说:“夫人——曹丞相他——”曹节很茫然,很失措的看着我。显然,晋王府的保密工作很到位。

“我爹爹,他怎样,怎样了?”曹节失神问道:“出事了是不是。”右手五根纤细的手指,攥紧我的手臂,攥的嘎嘎作响。我能听出她心脏擂响战鼓的跳动。

“曹丞相——死了。”

“啪”意料中的一个耳光,狠狠的抽在脸上。我不躲也不闪。只想让她的情绪有的放矢,能够好受一些。

曹节遭到雷击般怔在当场,身体四周都开始旋转,眼前升起一阵浓浓的黑雾,透过黑雾可以看到长江之上,浪涛滚滚,汹涌澎湃,征战一生的父亲被袁兵手中射出的无数只狂飙闪电般的箭矢,射穿、射透。身体上的血肉随着密集的箭矢而消逝。消逝在茫茫苍穹的最深处。剩下的一缕惊魂变成了江水浪花中的一点泡沫。澎湃的激流才是他的归宿,才能容纳一个英雄的魂魄。

曹节丧失了时空的概念,一把将我搂在怀里,嚎啕道:“老天,我是该哭,还是该笑啊。我的丈夫打了胜仗,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晋王。我该笑。可我的父亲却成了晋王王座下的垫脚石,老天,你教教我,我该哭,还是该笑——呜呜呜呜。”

我无话可说,只希望打在我脸上的耳光能多一点。这是历史的错,不应该算在曹节头上。她是无辜的。

曹节挣脱了我的怀抱,转而扑倒了矮几上的檀香炉,纤长的双臂从左至右将桌上的杯盘碗盏横扫于地。歇斯底里的厮打抓扯身上的衣服、头发:“我贱啊,我贱,我无耻。我竟然坐在这里巴巴的盼你回来,竟然每日里为你牵肠挂肚、焚香祈祷,竟然为你沐浴熏香。可你做了什么——你杀了我的父亲——你——”曹节眼前一黑,像突然被人点了**道,硬挺挺的向后倒去。竟然昏死。

“曹节——夫人——”我拦腰把她柔若无骨的身体抱上床榻。取出一枚银针准确的刺入人中。曹节小腹发出轻微的一声咕噜。郁结在心头的气血开始运行。她睁开眼,又闭上。拼尽全力站起来,跳下床,踉跄着奔到墙边,摘取了墙壁上的宝剑。“锵”无力的手臂拉出锋锐的剑芒,苍白的剑光让苍白的脸色更苍白。

唇抖动着,剑身抖动着。曹节一剑劈断面前的桌角,垂泪,决绝:“你我从今日起恩断情绝,我若再次对你动情,犹如此案。”

“不是,曹丞相不是我杀的。他的死,我的确要负上责任,可罪魁祸首是司马懿。夫人,你若是信我的,就放下手中剑。若是不信,我走过去,你一剑刺过来。我给你父亲填命。”我从容的迎着冰冷的剑尖走过去。用热呼呼的胸膛顶着它。

曹节凝泪的双眸,忽然收缩,清泪泉涌,凄惨道:“袁熙,我一生都毁在你的手上,我们一起死吧。下辈子你对我好一点。我还爱你。”

我把她伤害到这种程度了!

这句话比剑尖还要锋利,早已穿透我胸前的肋骨,把我的心脏割开深深地口子,口子里的热血狂喷出来。

我嘶喊道:“好了、好了。你不说这话,我兴许就让你一剑杀了。既然这样说,那好,我不死了。你也别死。我要对你好,让你高兴起来。人那里会有下辈子。只有下半生。我会用尽全力去爱你、弥补你。”

曹节掩面恸哭:“还来哄骗我。若你的心里有一刻记得我,也不会杀死我的父亲了。”我轻轻的拨开她手中剑,箍抱住她的腰,咬着牙道:“我带了曹纯回来,他可以证明,曹丞相不是我杀的。曹节,我不死,你也别死。我会把你捧在手心里。拼死来弥补你。”

“当啷”曹节再也握不住手中的利刃。颤声道:“你说你把兄长带来了。你让他来,让他来,我问他——”

曹纯连夜被带进宫中,见到曹节,兄妹抱头痛哭一场。曹纯向曹节陈述了曹操、曹彰、夏侯敦被害的经过。曹节悲痛欲绝,哭泣吐血。昏厥两次。我连忙给她施针和曹纯一直陪护在榻前,直到窗外树影婆娑,景物昏黄。曹节第三次幽幽醒转。曹纯放下心来,知趣的告退。

曹节说:“我要报仇,亲手报仇。”

我说:“如果你觉得那样可以高兴起来的话。我用现有的一切来帮你达成愿望。只要你不恨我。”

曹节拍了拍身边的枕头:“你上来抱着我,一炷香、一盏茶、一天、一生一世。我不恨你。”

我上去抱着她,只有一盏茶的时间。她陷入熟睡了,呼吸均匀,面容平静。双臂紧紧的缠绕着我的腰。死死的。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连年大战,强大的帝国经不起折腾了。面对庞大的军队,粮草、金钱都有些入不敷出了。袁军必须休整。说是休整,其实辽东一带,阎柔、田畴和公孙康一直血战不断——

二月里,阎柔、田畴集结了幽州、辽西十万兵马,一路北上,三个月后深入辽东四百里攻打辽东重镇襄平,所过郡县,全部拿下。公孙康派其弟公孙恭、大将军卑衍、先锋杨祚,起辽兵十五万赴援。

双方在辽水之滨扎下营寨,形成对持之局。两个月间,交锋不下二十次,卑衍被辽西大将裴景斩杀。公孙恭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寻思着幽州兵深入数百里,辽东道路不便,粮草转运困难,用不了多长时间,幽州军乏粮,必然败走。可他忘了幽州军有个地理通——田畴。田畴对这一带的地理了如指掌,那里的路有多宽,路上有几块石头,几个转弯,道旁的水有多深,他都一清二楚。早就想好了运粮的路线。不过,田畴知道,这条大路,不能过五月,一旦到了五月雨季,整条大路水深三尺,就成了一片汪洋。要运粮,怕是只有过卢龙塞了。那根本就行不通。

阎柔和田畴合计一下,想了一条计策,派高柔帅一军从小路偷袭襄平。吸引公孙恭主力。公孙恭果然中计,忙派杨祚帅兵追击高柔。阎柔派裴景、仇连五万兵设伏于辽水之滨。裴景大发神威,力斩公孙恭。杀败辽东大军。杨祚帅兵逃回襄平,坚守不出,派人向公孙康求救兵。阎柔四面围城。

公孙康派大将贾范帅兵三万来援,半路上就被高柔伏兵杀败,退回永宁,高柔就在官道扎寨,切断襄平和永宁之间的联系。公孙康一气之下斩了贾范,派大将伦直帅兵救援。伦直来到城外八十里,遇到高柔营寨挡路。冲击了几次,也过不去。只好立下营寨,打持久战。杨祚受不了了,他在襄平城盼援兵盼的眼睛都绿了。幽州兵围城一直到三月底,城内的粮食吃尽了。援兵还是没到。杨祚没办法,开门投降吧。

其实不是援兵没到,是被截在半路上了。

这边伦直听说杨祚投降了。自己的援兵也没意义了。帅军返回永宁,向公孙康报告去了。

阎柔和田畴寻思雨季降至,必须马上进兵。命令高柔为先锋,七日内赶到永宁城下。公孙康派伦直和大将卫演出战。大败而回。卫演、伦直全都死于非命。公孙康再也不敢出战。命人坚守城池。

阎柔攻打五天都损兵折将而回。田畴道:“永宁已经是孤城一座。外无援兵,内无粮草,不如围城,全力攻打。看他公孙康投不投降?”

第二天便分兵派将四门围城,筑土山,挖壕沟,架设排弩和发石机,分配弓箭手。围得跟铜墙铁壁一般,日夜不停往死里打。

一直打了半个月,城内弹尽粮绝,吃的没有了,连箭矢都用光了。比起财雄势大的袁兵,公孙康差得远了。眼看雨季将至,可公孙康咬紧了牙关就是不投降。阎柔派了特工入城散布谣言,说什么:“城内有只狼狗忽然口吐人言;城北出现了一个洞**里面有颗人头,没有手足,能说会道。这都是亡国之象。”

城内的百姓和文官武将早就不想打了,纷纷的跪在公孙康的府外请他出降。公孙康理都不理。还慷慨激昂的向大家宣布;“就算战至一兵一卒,也不投降,这是本侯爷的气节。谁愿与我同生共死。”没人理他。大家心里都在想,这公孙康真不是东西,自己死了不算想拉几个垫背的。王八蛋。

大将柳甫、王建劝他投降。公孙康二话没有,每人三十大板,打得两人哭爹喊娘,差点死了。回去的路上两人就商量,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死路一条啊。

又过几天,城楼上已经死伤过半,保持战斗力的士兵寥寥无几。柳甫和王建一合计。如果幽州兵冲入城中,肯定没好。不如争取主动,献出城池。两人找了几个心腹大将,偷偷的调拨了人马,晚上公孙康熟睡的时候,冲进屋内,一刀斩下人头。并将其子公孙渊、公孙晃一并杀死。派兵堵住府门,不管男女,只要是能喘气的,全都枭首。连躺在怀里的娃娃也不放过。

杀戮持续的第二天的清晨。王建、柳甫在城中宣布公孙康已经被杀,接管城防。命令士兵大开城门,迎接幽州兵入城。此时已是五月,雨季堪堪来临。

消息传到洛阳,文武百官又是一顿相互庆贺。我让高柔为辽东太守,封永宁侯。田畴、阎柔封为乡侯。大将裴景、仇连封为列侯。

自从曹节知道了父兄死因,就不停地催促我出兵血仇。我也想出兵统一天下,可是眼下经济条件不允许。孙权的势力还很强横,一班文武,都不是池中之物。贸然出兵肯定是铩羽而归。曹节不懂政治,也不懂军事,她只懂得姑爷给老丈人报仇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所以他每天都会抽出一个时辰耐心的在我耳边念叨;“我要替父亲报仇。”“你是不是不爱我啦。”诸如此类软中带硬,颇具威胁性的话。如果你不理她,立刻拿出刀子戳在自己的粉嫩的脖颈上,坚定地说:“你不答应我,我死在你面前。”我的老天,你救救我吧。

“现在不是出兵的时候,你总不能让我拿着弟兄们的生命去冒险。再者,你已经失去了父亲兄弟,难道还想做寡妇。你自己看着办吧。”我在书房看书,曹节猛然推门进来,劈头就是“报仇”。

“那你的意思等司马懿死了时候便到了。我可等不了那一天。你不去,我亲自带兵去荆州。”曹节性情刚烈,根本不听我解释,转身就走。我完全相信,她会不顾一切的杀向荆襄。一摔书本,挡在门口:“不行,你也不能去。”

“你管得了我,我偏要去。”

“没有我的兵符,你连一兵一卒也调不出去。”我急了,咆哮着,把她拉回来。

“放开我,我们曹家有子弟兵,不用你的兵马?”曹节黛眉紧蹙,银牙紧咬:“你对我没有真的。逢场作戏也。”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20章 罄竹难书第16章 西园禁军第34章 桃色事件第19章 祸起萧墙第20章 攻取剑阁第30章 司马懿误国第2章 细说原委第35章 火烧陷阵营第2章 兵临城下第23章 荒唐的曹节第1章 收降徐晃第17章 英雄救美第17章 用兵如神第7章 得偿所愿第4章 蒋干 杨仪第34章 桃色事件第31章 真相大白第46章 坚守待援第4章 氐人部落第17章 英雄救美第12章 万夫莫当第10章 犹豫不决第25章 险中求胜第31章 悲愤诗篇第17章 乐进之死第8章 草原霸主第6章 弹琴说爱第29章 百年大旱第52章 西凉铁骑第25章 险中求胜11第16章 事出突然第16章 事出突然第2章 得到密报第27章 王安石的底稿第13章 曹军反扑第16章 王妃蔡琰第47章 张晟其人第52章 玩物丧志第30章 三战官渡第10章 刘彰封蜀王第6章 崇山峻岭第31章 真相大白第4章 高朋满座第2章 兵临城下第32章 视财如命第53章 同床异梦第31章 强大的晋王第6章 坚壁清野第2章 三岁神童第1章 临危受命第46章 瞒天过海10第26章 贿赂重臣第26章 贿赂重臣第22章 卢龙古道第15章 匈奴乌桓第36章 盖世神卜第20章 义气深重第24章 无力回天第32章 晋王的排场第20章 攻取剑阁第14章 收服李典第32章 晋王的排场第46章 坚守待援第1章 笑里藏刀第2章 兵临城下第40章 官渡之败第7章 粮食问题第6章 坚壁清野第20章 义气深重第4章 诈死诱敌第48章 女扮男装第2章 战火浓烟第41章 袁大丞相第37章 洛阳内乱第9章 赈济灾民第42章 孙尚香第15章 匈奴乌桓第48章 叔侄之情第12章 刺客突现第11章 街头逞威第7章 得偿所愿第16章 事出突然第17章 相思疾病第44章 五日苦战第44章 周瑜的性格第13章 并州郝昭第8章 雾夜偷袭第47章 败退潼关第40章 官渡之败第25章 险中求胜第36章 制造冤案第37章 洛阳内乱第21章 八路齐攻第52章 西凉铁骑第3章 黄巾四起第54章 徐庶战略第24章 无力回天第29章 两雄单挑
第20章 罄竹难书第16章 西园禁军第34章 桃色事件第19章 祸起萧墙第20章 攻取剑阁第30章 司马懿误国第2章 细说原委第35章 火烧陷阵营第2章 兵临城下第23章 荒唐的曹节第1章 收降徐晃第17章 英雄救美第17章 用兵如神第7章 得偿所愿第4章 蒋干 杨仪第34章 桃色事件第31章 真相大白第46章 坚守待援第4章 氐人部落第17章 英雄救美第12章 万夫莫当第10章 犹豫不决第25章 险中求胜第31章 悲愤诗篇第17章 乐进之死第8章 草原霸主第6章 弹琴说爱第29章 百年大旱第52章 西凉铁骑第25章 险中求胜11第16章 事出突然第16章 事出突然第2章 得到密报第27章 王安石的底稿第13章 曹军反扑第16章 王妃蔡琰第47章 张晟其人第52章 玩物丧志第30章 三战官渡第10章 刘彰封蜀王第6章 崇山峻岭第31章 真相大白第4章 高朋满座第2章 兵临城下第32章 视财如命第53章 同床异梦第31章 强大的晋王第6章 坚壁清野第2章 三岁神童第1章 临危受命第46章 瞒天过海10第26章 贿赂重臣第26章 贿赂重臣第22章 卢龙古道第15章 匈奴乌桓第36章 盖世神卜第20章 义气深重第24章 无力回天第32章 晋王的排场第20章 攻取剑阁第14章 收服李典第32章 晋王的排场第46章 坚守待援第1章 笑里藏刀第2章 兵临城下第40章 官渡之败第7章 粮食问题第6章 坚壁清野第20章 义气深重第4章 诈死诱敌第48章 女扮男装第2章 战火浓烟第41章 袁大丞相第37章 洛阳内乱第9章 赈济灾民第42章 孙尚香第15章 匈奴乌桓第48章 叔侄之情第12章 刺客突现第11章 街头逞威第7章 得偿所愿第16章 事出突然第17章 相思疾病第44章 五日苦战第44章 周瑜的性格第13章 并州郝昭第8章 雾夜偷袭第47章 败退潼关第40章 官渡之败第25章 险中求胜第36章 制造冤案第37章 洛阳内乱第21章 八路齐攻第52章 西凉铁骑第3章 黄巾四起第54章 徐庶战略第24章 无力回天第29章 两雄单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