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江宁2

是岁,上已,群臣进表,改元建隆,尊摄政为大相国,除受尚书令,天下侧目。

本朝自开国六百载以来,尚书令一职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空悬,然后以尚书左右丞代行其职。

因为开国时唯一一任中书令,乃是伤时秦王身份的太宗皇帝所兼领的,因此称尊后避讳而虚悬。

士民暗论,摄政之心,路人皆知。

然后以咆哮**案,株连御史、言官、待制、学士五十多人,弃斩绞杀于银泰门外,并勒碑为纪,因该始作俑者党姓,时人多称党公,因此又称党人碑。

关联亲眷族人弟子门人七百多人,具发蓟镇世为军奴,逢赦不免。

我们安顿下来后,伯符就跑得不见人影了,据说是去找渠道打听新的消息了,不过看他所去的方向,赫然是风月蔽菽云集的莫愁湖。

据说这些地方最合适发挥他名为凶鸟的优势了,按照他自吹自擂的说法,他自有被称为凶鸟的本钱,所以在行院、教坊里可谓是无往不利,哪怕名声浪迹,也能换个地方,重新开张。

不过既然他很有节操的,没向我要额外活动经费,而是拿了船上捞来的五百钱“巨款”,去发挥自己的天生优势,我也不好说什么。

用他自己的话说,要是和我们一起天天呆在和尚寺,他会做噩梦的。好吧,他以为他是谁啊,域外天魔么。

呆在江宁城中的这两天,我们已经又游览了多处景致,

虽然颇有打肿脸充胖子粉饰太平的味道,但是作为春社日,城中还是充斥着节庆才有的热闹氛围。

各种店家和比往日数量更多的摊贩,也在更加卖力的叫卖招揽着,

荠菜粥、菖蒲汤,凉拌芦蒿,莼菜鱼羹,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物生春是今夕,远天归雁浮云飞,近水游鱼绽冰出。”

“三阳偏胜节,七日最灵辰,”

“年年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正新。”

时不时还有,高唱着民谣曲子的孩童,手持蒲草和柳枝,兴高采烈的挥舞着奔跑而过,

抱头蹲也被感染了,牵着我的手,脚步轻快的追上去,跟着跑了一阵,然后气喘吁吁的停下来继续逛街,或是小脸红扑扑的喊累,然后坐进路边的茶饮小食棚子里。

水中偶尔途经的船舫,也正在传出慢条斯理的唱词。

“旧日欢尤在,怜君恨独深;新年向国泪,今日倚门心,。。流莺切莫弄,江畔正行吟。。”

充满哀婉寄思的俚俗曲子,被用绵软吴侬的声调唱出来,却是充满了某种暧昧挑逗意味。

偶尔还会看到停下来的花舫,在岸上竖起某种类似广告牌的东西,好奇看了几面,却是某种征募活动。

各家花坊都开出价格不等的酬谢条件,悬赏词子和曲调,有重金和名声的诱惑,也有包吃住陪睡一条龙服务的酬谢。

按照其中的不同要求,无论白剧还是大雅之乐,无论是古风还是传统的南北乐府,只要能够让人耳目一新就行,可谓门槛颇低。

以至于我生出某种,要是没钱可以靠卖几首后世,再创做的国风歌曲来糊弄点钱的无聊念头。

走着走着又回到了所谓横塘区的大街上,

“鞭春牛了”

随着由远而近的叫喊声,两旁有些闲淡清静的街道,像是被滚水浇过的蚁穴一般,豁的冒出无数的人头来。

他们穿着新衣新高彩烈的冲到街道上,发出一波波冲霄直上的声浪,

只见一只黄色泥土捏成的硕大牛,披着彩绸由一群穿青衣、戴青帽、立青幡的汉子齐杆抬着,在人群的簇拥下徐徐而近,数十名打扮花枝招展的女伎,居前开道。

摩肩擦踵汗流浃背的人潮,跟着走完这段路程,就已经让人喘不过气来,仿若经历一场激烈的战斗,更别说这一路上挤桑拉扯的丢下来多少鞋帽帕子什么的。

江宁衙前的广场上,早备下香案,由一名最年长的白胡子官人,颤颤巍巍的行香主礼,他实在太老了,老得宣读一片短短的祭告文,都要停下来喘气揉胸好几次。

无非就是告诉上天,开春老子要大干一场了,你最好识数给个风调雨顺,不然来年连冷猪肉都没得吃,

然后由人穿着鸟面羽身连体儸服,扮成主管草木生长的“句芒神”,挥起柳条编织的打春鞭,对着放在板车上拖曳而来的土牛,奋力抽打起来。

一方面宣告包括农事在内的一年劳作的开始,一方面祈祷当年的丰收。

然后站在最近的人群汹涌而上,在各自里坊村正的带领下,对着四分五裂的土牛碎块争抢起来,轰然专做无数个烟尘滚滚,拳脚乱飞的战阵。

转眼间,一只硕大的土牛,就荡然无存,连一点存在的土迹,都被人给刮走了。因为鞭春牛之后所剩碎牛散土,被认为是“土牛之肉宜蚕,兼辟瘟疫”。

片刻之后,那些抢到土牛碎块的人,就在乡里同族的护送下,一路奔走杀出重围去,变成新的人潮。

我们被人流冲击的身不由己,我只能紧紧的拉着抱头蹲不被人流带散,然后奋力的挤到身前,将她保护起来,然后被裹挟的随波逐流,脚步不停的越过一条条陌生的街巷。

好吧我承认有些考虑不够周全了。

这里是江都河渠署的旧址,不过似乎因为战火的缘故。已经被废弃了,只剩下一些地沟渠道的开口,在继续流淌出一些涓涓浅流。

其中仅存最显眼的,就是一块碑亭的废墟,其中硕大的石板,虽然断成两截,但还是可以看到石碑上依稀携刻的,故江宁的河道、水渠和暗沟的分布和注释。

我忽然觉得有些眼熟,想了半天,才那死鬼浣熊那里得到的一张画满线条的纸,上面同样有都水监江都河防行司的押印,当初不知道用途。

正好还在身上,拿出来上下比照了一下,也不对,想了又前后翻转过来。果然依稀对上一些,那些没有对上的线条,则应该是额外探索出来的。

虽然隔绝了千里之外的意外发现,但是我还是有一种感觉,

那只浣熊似乎找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可惜被他的私心给偷藏了起来,最后辗转就便宜了我。

这时,水上突然传来大声的招呼。片刻之后,我确认了对方是来找我的,因为,我看见了某位同船有过几面之缘的义从,算是那位韩良臣身边的人。

“我们头儿自从一别,念念不忘。。”

他相当热情的招呼我们过去,并且将小船靠过来,

我思虑再三,还是将抱头蹲送回去后,再重新踏上了船板。要是有什么不对,依靠我的水性,跳船游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是一艘只适合在内湖河网范围内行驶的画舫,很低的舷位和水线,足足有三层楼台的水面建筑,只能用来慢慢巡游观光,要是到了江河中,稍大点的风浪就能倾覆它。

丝竹伴奏吴浓软语的歌喉,虽然有些听不懂,但还是颇为悦耳的。暖融融的舱中,让人只穿着轻薄的丝袍轻衫,也不觉的寒冷。

布置陈设颇为高端大气,自由一种更赏心悦目的味道。相比之前的云升号,那种打着歌舞班旗号的花船,这里显然是更专业的妓家。

光看这些陈设的价值和品味,放在后世,那也是比普通夜总会性质的行院,更加高端大气,专门接待带特定人群的vip私人会所。

可不像是韩良臣之前表现出来的义从头子身份,可以动用和招待的起的,这也让我对他的真实身份,有了那么点期待。

几步就走进船舫容积最大的一层,跨过两个熏香的隔间,就是一个旷达船内空间。

偌大的内厅大概散座十几名客人,以及陪在他们身边数量不等的女妓,多数看到我只是眼皮抬抬,或者用头稍稍示意,显然对这种场景见多不怪了。

“有德兄。。”

居中搂着两个襦胸半解女伎的韩良臣,看起来喝的有几分面红耳热薰薰,起身对我遥对拱手

“同船之缘,今得再逢,请让我稍进地主之义啊。。”

这些女伎看起来姿色不错,身段婀娜,举手投足都受过相应的教养和训练,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

将我引到一个靠窗的席次上,垂腿坐了下来。香风摇曳之下,从舱后屏扇中弹唱的女伎中,分出一个坐在我身边,

只是这种额头涂彩,眼描飞凤,金粉染鬓的化妆风格,让习惯了各种美颜美瞳现代风的我,有些不适应,或者说不是我审美的菜。

身边唯一没有陪着客人的,是一个看起来举止气度像是大户人家女眷,颇为身段妖娆的熟女,绘着黑色和金色交缠的眼线,虽然话不多,但是总能妙语连珠的调动着场中的气氛和基调。

熟女似乎很会察言观色,知趣体贴的道

“苏苏,去洗了妆在出来陪客吧”

片刻之后,一个柔软的身体,重新考到我身边,清颜什么的看起来就舒服多了。

“苏苏尚不晓事,还请恩客怜惜。。”

却是字正腔圆的官话,这样交流起来就方便多了。

“就这样最好不过。。”

我还带有些记忆中,在两学的生涯中,被同年邀去参加生庆和私家招待的印象,虽然没有留下来度夜,但也不至于手足无措。

温柔款款的眼神,从旁侧视着陪客的对象,让人感受到恰到好处的关注和重视,轻声软语的寻制一些话题,哪怕是最冷清的角落,也让人不会觉得被冷落,或是无聊什么的

端杯挟食,几乎不要自己动手,只要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表情或者动作,就可以体贴的代行其事。

虽然用香喷喷的身子贴靠着,却没有那种黏人的腻烦劲儿,恰到好处的姿势和力度,让客人感到舒适,并且方便做任何事情。

比如毛手毛脚的插科打诨,欲拒还迎,若想暗中私底下更深一步交流和接触的话,还会替你打掩护什么的。

然人觉得在这里几乎毫无烦扰,可以尽情肆意享乐。不愧是风月蔽菽的胜地,我如此想着,一边听着他们谈论的话题。

居然是一些诸如诗歌,曲艺之类的东西,一些流传的作品不断被拿出来,品评赏鉴然后有感而发的再创做。

外面是兵战凶危饿殍载道的乱世,这里却又一群人在风花雪月的盘绕下,谈论其艺文之道,这不由让人有一种不切实际的荒谬感。

韩良臣这是要闹哪出啊,我感觉我就像跑错鸭群的呆头鹅一样,误入了某个学术气息浓厚的文青社团自娱自乐的小沙龙。

不过就算我对大多数人的话题不甚感兴趣,或者说插不上嘴,我身边的这位苏苏,还是会主动和我搭话,颇有见历的说起一些,地方轶闻历史典故什么的,慢慢揣摩这我的兴趣爱好,不至于显得太过沉闷。

然后甚至还有空,和周围女伴私语交换话题。

我也放开心情,和她说起一些后世脍炙人口的荤段子,起码三言两拍,笑林广记看过的印象还是有的,很快引得她掩口吃吃笑,然后又通过她的同伴传散开来。

船外的水面突然变得开阔起来,水流的涌动也变得感觉明显起来,

我发现到了燕子矶上边上,然后一行在江风中,被引上了矶顶,据说有数百年历史临高望江的碑亭,

只是青绿色的大碑上携刻的东西,让我突然有些风中凌乱。

钟山风雨起苍茫,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虽然旁边历代名家的批解注释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梁公途径江宁时,对于隋灭南陈的怀古寄思,磅礴大气,若巧不公什么的。

但是我一眼就看出来,这不就是毛太祖的那首《题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出现在这个时代,真是喜感十足啊。

这时候,韩良臣的醉意和浪荡,早已消失不见,凝神静气,目不转睛的望向了前方。

第386章 回转第165章 街战第849章 风动9第967章 沉惊17第299章 战淮北十三第1170章 沧澜20第177章 再编第834章 云起4第539章 风雨9第175章 善留第991章 跌宕第1036章 澜动16第654章 出援4第388章 回转3第1046章 殇国6第203章 只若初见第1145章 潮新15第352章 援济5第1072章 立新2第1090章 立新20第797章 肘腋7第911章 临峙11第567章 ,营生7第989章 浮梦19第497章 闻惊7第141章 交涉第61章 揽胜第279章 朝生暮死罪与罚第551章 序间5第1239章 底定9第733章 抉择3第53章 别亦难第929章 惊破9第516章 兵戎6第755章 徒变5第755章 徒变5第1200章 徐州起10第687章 新气3第1159章 沧澜9第1207章 淮动第413章 两重第1236章 底定6第710章 启东(10)第871章 拨乱11第348章 援济第1240章 底定10第1062章 零落12第1285章 旋灭5第1085章 立新15第546章 风雨10第835章 云起5第112章 惊梦2第215章 交代第991章 跌宕第95章 偶遇第755章 徒变5第707章 启东(7)第604章 期新9第951章 沉惊第1223章 平卢7第1205章 淮动5第979章 浮梦9第26章 忽来第1233章 底定3第535章 经略9第1058章 零落8第435章 战局第566章 营生6第1137章 潮新7第456章 归亡4第19章 过场第473章 渐变3第1109章 归远9第19章 过场第497章 闻惊7第368章 折转第51章 在扬州(下)第646章 后手6第141章 交涉第186章 事辞第919章 临峙19第1118章 归远18第839章 云起9第476章 渐变6第285章 战淮南第201章 迎送第858章 风动18第1033章 澜动13第906章 临峙6第758章 徒变8第107章 纠结第434章 战局14第319章 两河风起第1074章 立新4第1018章 颓然8第5章 生与死(上)第537章 风雨第638章 怅怀38第308章 淮北纷纷第1171章 会江宁
第386章 回转第165章 街战第849章 风动9第967章 沉惊17第299章 战淮北十三第1170章 沧澜20第177章 再编第834章 云起4第539章 风雨9第175章 善留第991章 跌宕第1036章 澜动16第654章 出援4第388章 回转3第1046章 殇国6第203章 只若初见第1145章 潮新15第352章 援济5第1072章 立新2第1090章 立新20第797章 肘腋7第911章 临峙11第567章 ,营生7第989章 浮梦19第497章 闻惊7第141章 交涉第61章 揽胜第279章 朝生暮死罪与罚第551章 序间5第1239章 底定9第733章 抉择3第53章 别亦难第929章 惊破9第516章 兵戎6第755章 徒变5第755章 徒变5第1200章 徐州起10第687章 新气3第1159章 沧澜9第1207章 淮动第413章 两重第1236章 底定6第710章 启东(10)第871章 拨乱11第348章 援济第1240章 底定10第1062章 零落12第1285章 旋灭5第1085章 立新15第546章 风雨10第835章 云起5第112章 惊梦2第215章 交代第991章 跌宕第95章 偶遇第755章 徒变5第707章 启东(7)第604章 期新9第951章 沉惊第1223章 平卢7第1205章 淮动5第979章 浮梦9第26章 忽来第1233章 底定3第535章 经略9第1058章 零落8第435章 战局第566章 营生6第1137章 潮新7第456章 归亡4第19章 过场第473章 渐变3第1109章 归远9第19章 过场第497章 闻惊7第368章 折转第51章 在扬州(下)第646章 后手6第141章 交涉第186章 事辞第919章 临峙19第1118章 归远18第839章 云起9第476章 渐变6第285章 战淮南第201章 迎送第858章 风动18第1033章 澜动13第906章 临峙6第758章 徒变8第107章 纠结第434章 战局14第319章 两河风起第1074章 立新4第1018章 颓然8第5章 生与死(上)第537章 风雨第638章 怅怀38第308章 淮北纷纷第1171章 会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