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群贤毕至

这一日,天朗气清,晴空万里。

王孟英在下人带领下,来到石家正厅。他撩起下摆,从容跨进门槛。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投在了他身上,有好奇,有漠然,有担忧。

只见王孟英身上一袭半旧布衣,在满座的绫罗绸缎中显得格格不入。他神色却是如常,笑容不减,缓缓环视一周,看到不少老熟人,果然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人才济济,高朋满座呀。

这个时候,石北涯正在旁边,“求神拜佛,意乱心慌”。王孟英后来记载这段事,还加了一句话,“殊可怜悯”!什么意思呢——王孟英不但没有生气,他还觉得患者家人太可怜了!石诵羲不服这个白虎汤,不怪病人,也不怪家属,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医学道理,而我没有能将医学道理给他们讲清楚,是我的错啊!

于是王孟英不等别人说话,就站了出来,拱拱手对在场各位说:“诸位,今天我就不客气了。石公子之病久延,投药无效,主人家已然乱了方寸。你们先别讨论,等我把病历写清楚了,为什么要服这个白虎汤,然后你们看是不是合理,我们再说话。”说罢,要来纸笔,一挥而就。

这天请来的大夫,像顾有梅、许芷卿等等,都是钱塘不错的医生。他们一看王孟英写的病历,那是真合理,有理有据呀!随着那张纸在座位间传阅,议论之声越来越大,终于,年纪最大的顾听泉被推举出来,对石北涯诚恳地说:“石老爷,孟英写得好啊!这个病,除了白虎汤,我们还都开不出别的方子了!”(如犹不信,我辈别无善法也)

顾有梅、许芷卿、赵笛楼等人纷纷附和,深以为然。

这下石诵羲再也无法,才服用了白虎汤。

效果如何呢?

只一副药下去,喉咙马上清了!三服药后,病基本恢复了。

可见,用一个方子来治一个病相对是容易的,一个医生能够苦口婆心地把医学的道理讲清楚,却是需要更高境界的。①

据统计,在王孟英留下的医案里,百分之八十都是前面医生给治坏的医案,他去纠正过来的。

这个事情的余热,在钱塘久久不散。大家都说,这么傻的以德报怨,也就只有王孟英一个人了。

一群老友喝茶时,许芷卿绘声绘色地复述当时的情景。

周光远和赵菊斋一起嘲笑他。赵菊斋还仗着交情,大咧咧指着王孟英笑道:“我就说罢,孟英这人有点傻,叫他‘半痴’不为过啊!”半痴,意思是半个傻子。

王孟英端着杯茶,坐在那里嘿嘿笑着不反驳。

其他朋友一听,诶呀,真贴切呀!当即就拍案称绝,笑得东倒西歪。从此,朋友们毫不客气地把这个外号到处乱叫。在王孟英的医案书里,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句子:“某某病重,急迓半痴至……”

这个外号不雅观,王孟英不仅没生气,还觉得朋友们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干脆自号为“半痴山人”。

有医生对患者如此的痴心,难道不是我们患者的福分吗?

*

却说石诵羲身体康健了以后,心中仍有一个结。他死活想不明白,自己病得那么重,一帖药就见了效,怎么可能呢?

他不相信,总想着可能不是王孟英的技术高,是前面的医生治得差不多了,他恰巧赶上了趟。

石诵羲越想越有道理,肯定是这么回事。他决定,要再找机会试他一下。

结果,还真叫石诵羲找到了这个机会。

这年秋天,石家已经出嫁的大小姐、石诵羲的大姐姐带着儿子回家省亲。

石大小姐嫁的是一个进士,叫朱生甫,在苏州做官,仰仗石家财力,两家来往密切。

在石家住了小一个月,石诵羲的外甥,也就是大小姐的儿子朱仲和,不知道怎么地,突然发起疟疾来。这一发作可不得了,连朱生甫都告了假,连夜从苏州赶到紫竹山庄来。

朱家子嗣单薄,朱生甫很是爱惜这个儿子,眼见朱仲和的疟疾每天发作一次,日渐憔悴,他急得团团转,四处打听,钱塘城内哪位治疗疟疾在行的。

老太太自然也忧心重外孙子的病,她问陪在身边的无双:“我记得,年头给羲儿看病的王先生,于疟疾也颇有美名?”

无双笑了笑,只说:“老太太好记性。”

于是,老太太召了孙女婿来,说:“仲和的疟疾,我给请一个大夫来,说是治疗疟疾,江南首屈一指。”

朱生甫一听,如获至宝,忙不迭问:“是哪一位先生?”

“城东王孟英。”

石诵羲在旁边一听,不得了了,心里立即活动来开。他眼珠一转,上前道:“姐夫,那位王先生,疗疟真有一手。他称第二,没人敢叫第一。你且请他来试试!”

这话一说出来,无双疑惑地看他一眼,没有说话。

倒是朱生甫听到后,顿觉希望在眼前。当下没有犹疑,说回房就写帖子,让他上紫竹山庄来。

结果他前脚走,石诵羲后脚就追上他,叫道:“姐夫且慢!”

朱生甫停下脚步,急道:“有话稍后再说,我先打发人去请大夫。”

石诵羲拽住他道:“正是与大夫有关。那个王孟英,确是有疗疟之名。不过嘛……”他拖长了尾音。

朱生甫本来急着走的,一听他话中有话,也不走了,疑惑道:“小舅子有话不妨直言。”

石诵羲左右看看,把他拉到僻静处,凑在他耳边如此这般说了一通。

朱生甫听完,大吃一惊:“这怎么可能?”

石诵羲道:“姐夫别管这么多,只管照我的话做,横竖对仲和的病没坏处。”

朱生甫还是犹豫:“小舅子跟他有过节?”

石诵羲哼笑两声,漫不经心道:“也不算什么过节,陈谷子烂芝麻罢了。”

朱生甫见他不愿多说,很识相地闭上了嘴。他做官多有仰仗石家之处,而石诵羲是长房嫡子,他是不愿意得罪的,况且这事本身也算不得什么。

于是,当下写帖子,请王孟英来。

朱生甫因为做官,见识过形形色(河蟹)色的人,自诩眼力很准。王孟英刚一进门,他就觉得眼前的人两袖清风、一派君子,并非宵小之辈。怎么就惹了石诵羲呢?

不及多想,他迎上去,略略寒暄问候,便把他带到了客房。

石诵羲正在客房陪着病人呢,见王孟英来,只抬眼皮撩他一眼,鼻子哼了声,算作打招呼。

王孟英知这位石小公子心性高傲,并不以为忤,朝他拱拱手问好,便开始给病人把脉。

朱仲和这个疟疾,有一个特征,就是发热时间长、发寒时间短。他还常常胸口憋闷,呕吐不止。

王孟英一边给他诊脉,他父亲一边介绍这个病情,“王先生,您千万救救我儿子,他算是被这个病折磨坏了!”

王孟英抬头微笑:“哦?此话怎讲?”

朱生甫长叹:“我儿子不是得这一次疟疾了。他从小到大得了很多次。我们家‘广延名手治疗,总难即愈’,没有一次是马上给治好的、每次都是拖一年左右。我儿子发冷发热来回持续一年,着实造孽啊!”

各位看官想想,病人一会儿热得跟关在蒸笼一样,一会儿冷得躲在棉被都哆嗦,来回持续一年,是有够痛苦的。

朱生甫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石诵羲在旁边使劲打眼色。朱生甫硬着头皮,继续道:“咳,那个,王先生,咳,我听说您医术高明,妙手回春,咳,我儿子这个病呀,咳……”他咳了半日,下文就是犹豫着出不了口。

石诵羲白他一眼,干脆打断了姐夫的话,朝王孟英抬抬下巴,傲慢道:“我听说王先生治疗疟疾,那是非常神的,不知道您能不能够用一个月的时间给把我这位外甥治疗好?”(闻君疗疟极神,不知能否于月内即痊?)

话音刚落,朱生甫就暗地里捏了一把汗。这话着实不客气了,简直就是挑衅和故意刁难。哦,别的大夫一年时间才能治好,你到王孟英这儿就改一个月了,这不是故意刁难是什么?

他开始有点儿后悔听石诵羲的怂恿,紧张地看看王孟英,又看看石诵羲。

石诵羲却十分得意,一边掸袖子,一边慢条斯理在那儿等着王孟英的回答。

结果,王孟英回答了一句话,不仅让石诵羲气歪了鼻子,而且还奠定了他在中医史上治疗疟疾的光辉地位。这是一个名垂青史的回答啊。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回答呢?且听下回分解!

*

*

注①:石诵羲医案整理自《大国医王孟英》第一集《半痴山人》。

58.同意43.相思病53.殇亡24.劝说72.无双怒斥邵家人46.霍乱大爆发28.七彩大挂珠55.不坑14.望诊(上)51.南了大师25.在家居士56.织补4.情诗42.离去11.晴天霹雳(上)49.挪用公款16.婚礼27.献宝59.不成功的洞房20.惊\搬家67.祈祷40.益母草41.孕38.勾引64.殁6.怪力乱神47.疲倦16.婚礼73.夫妻吵架\惨死52.上元小趣36.包袱60.冬至27.献宝33.白虎汤68.冰释前嫌76.雁丘词64.殁20.惊\搬家73.夫妻吵架\惨死68.冰释前嫌52.上元小趣66.山洪13.大闹50.英雄救美22.做媒62.以身相许(上)76.雁丘词13.大闹40.益母草65.竹林倾谈5.赠书67.祈祷38.勾引56.织补64.殁34.广征名士72.无双怒斥邵家人54.八珍糕78.海昌66.山洪4.情诗55.不坑65.竹林倾谈23.臭骂王孟英41.孕54.八珍糕65.竹林倾谈16.婚礼81.番外(一)48.鸦片战争7.首试疟疾65.竹林倾谈6.怪力乱神48.鸦片战争73.夫妻吵架\惨死76.雁丘词59.不成功的洞房22.做媒4.情诗33.白虎汤14.望诊(上)65.竹林倾谈73.夫妻吵架\惨死61.传世奇方67.祈祷27.献宝44.气人33.白虎汤77.离别55.不坑76.雁丘词65.竹林倾谈10.新人55.不坑30.活春宫34.广征名士46.霍乱大爆发22.做媒13.大闹56.织补
58.同意43.相思病53.殇亡24.劝说72.无双怒斥邵家人46.霍乱大爆发28.七彩大挂珠55.不坑14.望诊(上)51.南了大师25.在家居士56.织补4.情诗42.离去11.晴天霹雳(上)49.挪用公款16.婚礼27.献宝59.不成功的洞房20.惊\搬家67.祈祷40.益母草41.孕38.勾引64.殁6.怪力乱神47.疲倦16.婚礼73.夫妻吵架\惨死52.上元小趣36.包袱60.冬至27.献宝33.白虎汤68.冰释前嫌76.雁丘词64.殁20.惊\搬家73.夫妻吵架\惨死68.冰释前嫌52.上元小趣66.山洪13.大闹50.英雄救美22.做媒62.以身相许(上)76.雁丘词13.大闹40.益母草65.竹林倾谈5.赠书67.祈祷38.勾引56.织补64.殁34.广征名士72.无双怒斥邵家人54.八珍糕78.海昌66.山洪4.情诗55.不坑65.竹林倾谈23.臭骂王孟英41.孕54.八珍糕65.竹林倾谈16.婚礼81.番外(一)48.鸦片战争7.首试疟疾65.竹林倾谈6.怪力乱神48.鸦片战争73.夫妻吵架\惨死76.雁丘词59.不成功的洞房22.做媒4.情诗33.白虎汤14.望诊(上)65.竹林倾谈73.夫妻吵架\惨死61.传世奇方67.祈祷27.献宝44.气人33.白虎汤77.离别55.不坑76.雁丘词65.竹林倾谈10.新人55.不坑30.活春宫34.广征名士46.霍乱大爆发22.做媒13.大闹56.织补